漂亮朋友
地铁口,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她找到了身穿酒红色毛衣的杜千寻。杜千寻身形高挑偏瘦,面容清秀,虽然称不上鹤立鸡群,站在人堆中也不难找。
她的朋友其实是个小美女呢,林信书与有荣焉。杜千寻看起来比学艺术的黄蔚然更有艺术家那种云淡风轻的文艺气质。这不是因为她真的比黄蔚然更懂文学和艺术,这是外貌带给她的气质,是与生俱来不用修习的。
就好像一般人看高晓松的,哪怕他肚子里真有那么点货,不认识他的人见他肥头大脸,短脖粗腿,第一反应是这人像个伙夫,还是在工地做大锅饭的。哪怕他身高一米八几,穿着打扮无限像文化人靠拢也没用,别人只觉得他不伦不类。
不过杜千寻看着气质脱俗,可她眼睛颗粒太大,又过于灵活,看人的时候眼球不自觉的活动,乍一看上去有点神经质,时间长了就转变成对她眼部皮肤的担忧,这要是保养不好皱纹说来就来,好好的一个美女说老就老。
自打她们认识,这还是第一次在奶茶店之外的地方见面。刚一见面,两个人都捂嘴笑了,她们居然不约而同穿了同一款毛衣的不同颜色,一眼看过去跟情侣衫一样。
这衣服还是林信书先买的,她觉得很不错,又推荐给杜千寻的。
自打林信书有了新手机,那可真的是跳进福窝,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扑腾地不亦乐乎。她一不发言二不跟人吵架,几乎不用社交平台,朋友圈都不发。平时最喜欢的就是查东西,看各种教学视频,网购。因为发现在网上买东西太便宜,她现在恨不得把所有采购都在网上商行,不过那也是不可能的,每天吃的饭还是在菜市场当天买最新鲜。
杜千寻给她安利了不少女装女鞋店铺。林信书比她矮,虽然最近吃胖了叁四公斤,但是依旧瘦得很,她的尺寸基本就属于网上服装最喜欢标的均码。她买衣服很少碰到尺寸问题,大部分问题是货不对板,描述诈骗,衣服和卖家秀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吧,只能说是毫不相干。在连续踩雷之后,跟杜千寻抱怨过一次,然后杜千寻就顺势给她安利自己买过的质量不错的品牌和店铺,价格不太高,哪怕是秋天的厚毛衣反季打折后也在两百元之内。林信书精挑细选,总算给自己选了叁套衣服,在双十一打折时下手,过了快十天才收到,试穿之后心满意足。
于是她投桃报李,把最满意的毛衣链接发给了杜千寻,又拍了她自己上身的图。她选的是墨绿色,衬得她皮肤雪白,温和中又带一点深沉,像个女大学生,根本看不出来是在奶茶店打工的人。
没想到杜千寻真的吃了她的安利,选了同款的酒红色,也很适合她,两个人穿上一对小姐妹一样。
林信书手上拎着刚烤出来的面包,见面马上递给她,“咱们下地铁再吃,我刚学的食谱。你也没吃饭吧?”
杜千寻见到她就挽住她的胳膊,接过那个轻轻的食品包装袋。“我好久没起那么早了!哪怕要上课我也得在床上赖到七点四十,刷洗之后冲去上课,第一节大课上完,快十点再吃早餐。这会才七点,还真没有胃口哇。你这是几点就起来了!?”她摸摸手里软绵绵的面包,诧异问她。
林信书嘿嘿一笑,“我也没起的多早,我六点二十起来的,这面包昨晚就揉好面,今天早上只要烤一会就好,很简单的。”
杜千寻看着手里烤得恰到好处的暄软的面包,又听她的解释,非但不觉得容易,反而大叹一口气,真情实感夸奖她,“你的容易和我的不一样。你也太心灵手巧了,这面包看着都能拿去卖了。”
“那可不一定,可能只是样子好看呢,你还没吃呢。”
“不用吃我也知道,面包的品质一摸一看就知道了”
两个人边走边聊,很快就到了自动售票机前,林信书找到目的地,点击,扫码付钱。
“哎,你怎么还没办张一卡通?没有卡你每次坐地铁都得那么麻烦。”杜千寻疑惑不解。
“我觉得没必要啦,我又不怎么往外跑,一天到晚忙死了。”林信书解释道。
“你不是只上晚班嘛?每天上午和早上你不都是闲着的吗?不出去看看在家待着多无聊。”杜千寻疑惑不解
“我要在家做饭,每天都得四五个菜加个汤,还不能重样。”林信书回答,语气有点心虚,理不直气不壮。这事往外说确实有点奇怪的。
“你这是伺候什么大少爷呢?又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吃饭而已,干嘛这么讲究?想吃点改样的直接去饭店不就行了吗?”杜千寻这下不止疑惑不解了,她面带不满,似乎是对因为做饭这点小事就把林信书困在家里不赞同。
林信书不得不说实话,“那是因为我弟弟他真的一点都不喜欢吃饭,也就指望中午这顿能让他多吃一点,否则他一天到晚也吃不了几口东西,时间长了身体就坏了。”
“你这到底是什么感动中国好姐姐?”杜千寻哭笑不得,淡淡讽刺,“按我说你们现在就俩人,随便弄两口吃的不就行了吗?上午那么长时间都浪费在做饭上面太可惜了。你不如早点开始把教材捡起来,明年参加高考,当我学妹。”话说到最后,又变成了恨铁不成钢。
当然不止做饭,至少有一小半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当然这些话不能明说,她只能嘿嘿笑,不打算回复杜千寻的劝告。
上学都跟上辈子的事一样了,她想,现在她得报恩,把弟弟照顾好。
她和弟弟的关系最近是越来越好了,在生活上非常合拍。他不在意她每天出门上班,她也不阻止他没完没了索要她的身体。两个人各自为政,谁也不打扰谁。
地铁极速穿行,呼啸而过,冷风吹到两人脸上。现在虽然是深秋,倒也没冷到令人瑟瑟发抖的程度。两个人很快被人挤到地铁上,七点多正是早高峰,虽然没人挤人到脚不沾地,但是也根本不可能有座位,只能先站着聊天。
“我上车的时候还顾着咱们的早饭呢,结果现在一看,都挤成面饼了。”杜千寻叹气。
“我也是到了上海才发现交通工具上面能有那么多人,以前在云南的时候公交车上面人可少了。”林信书回忆一下云南干净的公交,稀稀落落的乘客,笑了。
杜千寻问,“你跑云南干什么?在那边有亲戚朋友?”
“没有啦,我是去打工的。我知道你又要说云南也不是打工人去的地,但是反正我在哪都是打工,云南虽然工资低,但是生活费更低。我租的房子可大了,一年只要不到3000块。”
每个人知道她跑到云南以后反应都差不多,她也解释惯了,对她来说,在哪不是打工。云南可比上海住着舒服多了。旱季天气好,每天都能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美丽极了。雨季能干的就更多了,上山寻菌子摘果子,不光能自己吃,还能卖。
在云南她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在上海她也挺舒服的,但是,还是不太一样。
“我又没说什么,你可别上头。云南我就去过昆明,去看花了,米线挺好吃的。”杜千寻见她口气有点急,连忙说几句好话。
谈到吃,林信书来了精神,“你是说过桥米线?我当时在的地方吃的米线没那么讲究,就是随便弄,但是也挺好吃的。你要是想吃米线,过段时间天冷了我给你做一碗?”
她盛情难却,杜千寻也正有打算,点头答应,问道:“你那挑食弟弟会不会不吃?”
林信书叹气,“他真不挑食,他就是吃得少。我到时候给你打包一份,你带回家热热就能吃。”
“哎,不请我去你家里坐坐?”杜千寻微笑逗她。
“我弟不喜欢家里来人,他大学同学一个也没往家里带过。”更要命的原因是家里就一张床,一进屋就知道他们两个人同床共枕,哪有姐弟两个睡在一起的。
但是让林信书跟外人说他们两个是情侣关系,那是撕烂她的嘴也说不出口的,感觉太怪异了。
如果不是男女朋友,他们怎么能有肉体关系?要是被人知道两人盖上被子做什么,她就不用在熟悉的人面前做人了,马上就得换个地方生活。
想来想去,只能说他们两个是住在一起的姐弟关系,反正他们也做了很多年的姐弟,日常相处除了做爱,也真和姐弟差不多。
“你家真是太奇怪了,你这姐姐当的跟个丫鬟一样。”杜千寻大摇其头,“弟弟读大学,姐姐还得顾着他,哪怕你是借住在他家,也没必要真劳心费力伺候他。你还是得给自己考虑,钱攒得差不多就跑吧,复习一年,怎么都能考个高职,高中文凭现在真的不够用。”
“唉,到时候再说,谢谢你了,也就你天天提醒我得上大学。”林信书知道她一片好意,但是她身不由己,能过上现在的生活,偶尔和朋友一起出门玩,都是上天垂怜,弟弟高抬贵手了。
她的朋友其实是个小美女呢,林信书与有荣焉。杜千寻看起来比学艺术的黄蔚然更有艺术家那种云淡风轻的文艺气质。这不是因为她真的比黄蔚然更懂文学和艺术,这是外貌带给她的气质,是与生俱来不用修习的。
就好像一般人看高晓松的,哪怕他肚子里真有那么点货,不认识他的人见他肥头大脸,短脖粗腿,第一反应是这人像个伙夫,还是在工地做大锅饭的。哪怕他身高一米八几,穿着打扮无限像文化人靠拢也没用,别人只觉得他不伦不类。
不过杜千寻看着气质脱俗,可她眼睛颗粒太大,又过于灵活,看人的时候眼球不自觉的活动,乍一看上去有点神经质,时间长了就转变成对她眼部皮肤的担忧,这要是保养不好皱纹说来就来,好好的一个美女说老就老。
自打她们认识,这还是第一次在奶茶店之外的地方见面。刚一见面,两个人都捂嘴笑了,她们居然不约而同穿了同一款毛衣的不同颜色,一眼看过去跟情侣衫一样。
这衣服还是林信书先买的,她觉得很不错,又推荐给杜千寻的。
自打林信书有了新手机,那可真的是跳进福窝,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扑腾地不亦乐乎。她一不发言二不跟人吵架,几乎不用社交平台,朋友圈都不发。平时最喜欢的就是查东西,看各种教学视频,网购。因为发现在网上买东西太便宜,她现在恨不得把所有采购都在网上商行,不过那也是不可能的,每天吃的饭还是在菜市场当天买最新鲜。
杜千寻给她安利了不少女装女鞋店铺。林信书比她矮,虽然最近吃胖了叁四公斤,但是依旧瘦得很,她的尺寸基本就属于网上服装最喜欢标的均码。她买衣服很少碰到尺寸问题,大部分问题是货不对板,描述诈骗,衣服和卖家秀不能说是一模一样吧,只能说是毫不相干。在连续踩雷之后,跟杜千寻抱怨过一次,然后杜千寻就顺势给她安利自己买过的质量不错的品牌和店铺,价格不太高,哪怕是秋天的厚毛衣反季打折后也在两百元之内。林信书精挑细选,总算给自己选了叁套衣服,在双十一打折时下手,过了快十天才收到,试穿之后心满意足。
于是她投桃报李,把最满意的毛衣链接发给了杜千寻,又拍了她自己上身的图。她选的是墨绿色,衬得她皮肤雪白,温和中又带一点深沉,像个女大学生,根本看不出来是在奶茶店打工的人。
没想到杜千寻真的吃了她的安利,选了同款的酒红色,也很适合她,两个人穿上一对小姐妹一样。
林信书手上拎着刚烤出来的面包,见面马上递给她,“咱们下地铁再吃,我刚学的食谱。你也没吃饭吧?”
杜千寻见到她就挽住她的胳膊,接过那个轻轻的食品包装袋。“我好久没起那么早了!哪怕要上课我也得在床上赖到七点四十,刷洗之后冲去上课,第一节大课上完,快十点再吃早餐。这会才七点,还真没有胃口哇。你这是几点就起来了!?”她摸摸手里软绵绵的面包,诧异问她。
林信书嘿嘿一笑,“我也没起的多早,我六点二十起来的,这面包昨晚就揉好面,今天早上只要烤一会就好,很简单的。”
杜千寻看着手里烤得恰到好处的暄软的面包,又听她的解释,非但不觉得容易,反而大叹一口气,真情实感夸奖她,“你的容易和我的不一样。你也太心灵手巧了,这面包看着都能拿去卖了。”
“那可不一定,可能只是样子好看呢,你还没吃呢。”
“不用吃我也知道,面包的品质一摸一看就知道了”
两个人边走边聊,很快就到了自动售票机前,林信书找到目的地,点击,扫码付钱。
“哎,你怎么还没办张一卡通?没有卡你每次坐地铁都得那么麻烦。”杜千寻疑惑不解。
“我觉得没必要啦,我又不怎么往外跑,一天到晚忙死了。”林信书解释道。
“你不是只上晚班嘛?每天上午和早上你不都是闲着的吗?不出去看看在家待着多无聊。”杜千寻疑惑不解
“我要在家做饭,每天都得四五个菜加个汤,还不能重样。”林信书回答,语气有点心虚,理不直气不壮。这事往外说确实有点奇怪的。
“你这是伺候什么大少爷呢?又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吃饭而已,干嘛这么讲究?想吃点改样的直接去饭店不就行了吗?”杜千寻这下不止疑惑不解了,她面带不满,似乎是对因为做饭这点小事就把林信书困在家里不赞同。
林信书不得不说实话,“那是因为我弟弟他真的一点都不喜欢吃饭,也就指望中午这顿能让他多吃一点,否则他一天到晚也吃不了几口东西,时间长了身体就坏了。”
“你这到底是什么感动中国好姐姐?”杜千寻哭笑不得,淡淡讽刺,“按我说你们现在就俩人,随便弄两口吃的不就行了吗?上午那么长时间都浪费在做饭上面太可惜了。你不如早点开始把教材捡起来,明年参加高考,当我学妹。”话说到最后,又变成了恨铁不成钢。
当然不止做饭,至少有一小半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当然这些话不能明说,她只能嘿嘿笑,不打算回复杜千寻的劝告。
上学都跟上辈子的事一样了,她想,现在她得报恩,把弟弟照顾好。
她和弟弟的关系最近是越来越好了,在生活上非常合拍。他不在意她每天出门上班,她也不阻止他没完没了索要她的身体。两个人各自为政,谁也不打扰谁。
地铁极速穿行,呼啸而过,冷风吹到两人脸上。现在虽然是深秋,倒也没冷到令人瑟瑟发抖的程度。两个人很快被人挤到地铁上,七点多正是早高峰,虽然没人挤人到脚不沾地,但是也根本不可能有座位,只能先站着聊天。
“我上车的时候还顾着咱们的早饭呢,结果现在一看,都挤成面饼了。”杜千寻叹气。
“我也是到了上海才发现交通工具上面能有那么多人,以前在云南的时候公交车上面人可少了。”林信书回忆一下云南干净的公交,稀稀落落的乘客,笑了。
杜千寻问,“你跑云南干什么?在那边有亲戚朋友?”
“没有啦,我是去打工的。我知道你又要说云南也不是打工人去的地,但是反正我在哪都是打工,云南虽然工资低,但是生活费更低。我租的房子可大了,一年只要不到3000块。”
每个人知道她跑到云南以后反应都差不多,她也解释惯了,对她来说,在哪不是打工。云南可比上海住着舒服多了。旱季天气好,每天都能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美丽极了。雨季能干的就更多了,上山寻菌子摘果子,不光能自己吃,还能卖。
在云南她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在上海她也挺舒服的,但是,还是不太一样。
“我又没说什么,你可别上头。云南我就去过昆明,去看花了,米线挺好吃的。”杜千寻见她口气有点急,连忙说几句好话。
谈到吃,林信书来了精神,“你是说过桥米线?我当时在的地方吃的米线没那么讲究,就是随便弄,但是也挺好吃的。你要是想吃米线,过段时间天冷了我给你做一碗?”
她盛情难却,杜千寻也正有打算,点头答应,问道:“你那挑食弟弟会不会不吃?”
林信书叹气,“他真不挑食,他就是吃得少。我到时候给你打包一份,你带回家热热就能吃。”
“哎,不请我去你家里坐坐?”杜千寻微笑逗她。
“我弟不喜欢家里来人,他大学同学一个也没往家里带过。”更要命的原因是家里就一张床,一进屋就知道他们两个人同床共枕,哪有姐弟两个睡在一起的。
但是让林信书跟外人说他们两个是情侣关系,那是撕烂她的嘴也说不出口的,感觉太怪异了。
如果不是男女朋友,他们怎么能有肉体关系?要是被人知道两人盖上被子做什么,她就不用在熟悉的人面前做人了,马上就得换个地方生活。
想来想去,只能说他们两个是住在一起的姐弟关系,反正他们也做了很多年的姐弟,日常相处除了做爱,也真和姐弟差不多。
“你家真是太奇怪了,你这姐姐当的跟个丫鬟一样。”杜千寻大摇其头,“弟弟读大学,姐姐还得顾着他,哪怕你是借住在他家,也没必要真劳心费力伺候他。你还是得给自己考虑,钱攒得差不多就跑吧,复习一年,怎么都能考个高职,高中文凭现在真的不够用。”
“唉,到时候再说,谢谢你了,也就你天天提醒我得上大学。”林信书知道她一片好意,但是她身不由己,能过上现在的生活,偶尔和朋友一起出门玩,都是上天垂怜,弟弟高抬贵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