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回城之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233节
懿洋没敢太冒险,在原由的基础上,他写了个程序,让微处理器支持很多外设,增加汇编指令多达179条,让其拥有卓越的性能,强大的输入/出接口能力,快速的运算速度等。
罗教授听完,试用遍,打了个电话,带懿洋去研究院。
路上懿洋提出制作自己的芯片,罗教授摇头:“以我国现在的基础工业手平,根本无法攻克半导体设备以及材料方面的难题。”
不等懿洋说什么,他又道:“芯片生产需要光刻机的支持,今年我们研发出的gk-3型半自动光刻机,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远达不到生产芯片的要求。”
懿洋没在说什么,光刻机由数万个部件组成,所用知识有数学、光学、流体力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机械、自动化、软件、图像识别领域顶尖技术等。3
以他现在的年龄、学历,说自己会造光刻机,无异于将自己的异常暴露在世界面前。
车在研究院某栋大楼前停下,懿洋推门下车,随罗教授往里走,俞长征抱着计算机跟上。
没到楼上,华院长便迎了出来:“罗教授、懿洋,欢迎过来参观,快请进。”
一路到了计算机研发部,里面几人瞬间朝三人看了过来,落在懿洋身上的目光带着探寻和质疑。
“来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颜懿洋,罗教授的关门弟子,今年的高考状元,理科满分。”华院长说着,一拍身旁的瘦高个男子,跟懿洋道,“计算机研部的负责人——袁帅,京大数学系毕业,说来,你们还是师兄弟呢,都是罗教授带出来的好学生!”
“我离毕业还早,”懿洋伸手,“师兄!”
袁帅看着眼前一本正经的小屁孩,挥手与之击了一掌,接过俞长征手里的计算机,放在桌上,打开外壳,查看他改进的微处理器、内存条和rom。
其他人瞬间围了上来,你一句我一句讨论开来。
国外的计算机,他们这里每一款都有。
在微处理器的研究中,他们想的是增加其位数、指令、速度、功能等。懿洋这样的改进,在他们看来其实是小儿科。
不过能独立编程,增加微处理器的外设接口,对与初初接触计算机的孩子来说,已经非常优秀了。
袁帅合上外壳,打开计算机试用了番,朝懿洋招了招手:“来,说一说你的思路。”
第171章
“我们都知道, 微处理器是由一片或少数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中央处理器,是一个完整的计算引擎;且令人惊奇的是,所有组成它的东西都在一个芯片上。”说着, 懿洋拿起粉笔走到黑板前, 扫眼上面写的数据, 问袁帅, “还要吗?”
“擦吧。”
懿洋刷刷擦去黑板上的数据, 飞速列了个表,表里是初代微处理器4004与mos 6502之间的差异。
“大家看这里, ”懿洋圈了几组数据,“它告诉我们,一个时钟周期可以执行的指令数量,跟芯片上晶体管的数目有着直接的关系。晶体管越多, 越能实现更强大的单周速度倍增器。而晶体管与芯片的结合,需要光来做刻刀, 也就是我们现在急需的光刻机。”
丢下粉笔,拍拍手,懿洋又道:“没有光刻机,我改变不了芯片上晶体管的数量, 也就无法让微处理器提高指令的处理速度。那我只能拐个弯,写个程序, 增加它的外设, 借以编汇指令,让其拥有卓越的性能, 强大的输入/出接口能力……”
话是这么说, 懿洋那双做惯机甲、外骨骼和高设武器的手,稳的一批, 只需一套自制的工具,不用光刻机,他一样能把成百上千到亿如同头发丝直径10万分之一大小的晶体管,一个个焊接在芯片上。
袁帅看着面前一脸自信的小屁孩,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懿洋的智商,他对计算机的了解,远比他们在坐的所有人都要高、都要深。
“还没开学,懿洋留下几日,帮我们看看这款计算机。”袁帅说的计算机,是它们买芯片自己做的。
庞大、笨重,运用速度不如apple ii 。
懿洋也想参与其中,借由提醒/暗示帮忙改进:“老师,上课的事,让子瑜来吧,计算机带回来,他已拆组百八十遍,软件安装运用、计算机维修,他都会。”
罗教授颔首,转头看向华院长、袁帅:“人我放这了,你们可给我照顾好。”
“用得着你说!”华院长失笑,“我还想等他大学毕业,把人挖过来呢,能不好好看顾!”
“懿洋年纪小,智商高,思维活跃不受拘束,言行间难免有些心高气傲。”罗教授看着屋内包括袁帅在内的十几位研究人员,“你们年长的都可以当他爹了,最小也比他大十来岁,处事中他若有不对的地方,希望你们能迁就一二。他若冒犯了各位,你们跟我说,我来教训他……”
众人口里应着,心里咋想的就不知道了。
安排好懿洋,告别华院长等人,罗教授随俞长征出了研究院。
路上,俞长征看眼后视镜,“罗教授,回京大吗?”
“去祥和胡同。”
俞长征应了声,一打方向盘,朝祥和胡同开去。
子瑜听罗教授说,让他给京大和几所中小学的老师以及教育局的文职工作者上计算机课,笑道:“老师,有工资吗?”
罗教授拿起他桌上的教案,敲了下他的头:“俩补习班,六七百个学生,还没让你和懿洋挣够!”
子瑜抱着脑袋跳开,叫道:“那怎么能一样?”
罗教授哼了声,“你们两个十来岁的孩子,办班挂牌,哪一步离开了京大附中和教育局的扶持?”
子瑜讨饶地拱了拱手:“老师,我错了!我思想狭隘,我见钱眼开,您口下留情,饶过我这一回。嘿嘿,您说,什么时候上课,我一准儿飞奔过去。”
“臭小子!”又敲了他一记,放下教案,罗教授转身朝外走道,“收拾收拾,跟我回家,下午去京大上课。”
“遵命!”
把补习班的事交给杨圆圆、施大花、曹孔敏等人,子瑜拎上背包,快步出了补习班,上车。
看着车子越行离京大越远,子瑜疑惑道:“老师,我们去哪?”
罗教授翻看着手中的文件,头也不抬道:“棉花胡同34号。”
“我还以为去你家呢。”
罗教授没理他。
三人进院,颜东铮正将写好的菜单和每道菜的做法递给苏宏胜的营养师苏珊。
“罗教授,”顾不得再跟苏珊说什么,颜东铮快步过来,笑道,“你怎么有时间来了?屋里坐,喝点什么?”
“一杯普洱。”罗教授不客气道。
颜东铮失笑:“消息挺灵通的嘛,连我新购几两普洱都知道了。”
罗教授跟着乐道:“我在家等懿洋子瑜送茶叶上门,结果,大半月了,一两茶叶也没瞅见。东铮,抠门了。”
“哈哈……失礼,”颜东铮拱手赔礼,“早知道你爱喝普洱,我就多买几两给你送去了。”
“现在也不晚。”罗教授打趣道。
“一定一定。”颜东铮推开正房的门,将罗教授让进客厅,点上小泥炉,取出普洱泡茶。
罗教授在他对面坐下,环顾一圈,紫檀、黄花梨家具因浅草色的绣花窗帘、各式米白色棉线钩织罩和浅绿色的软垫抱枕,不但不显得沉闷,反而有一种欢脱的轻松舒适感。
“懿洋留在研究所了。”
烫壶的手一顿,颜东铮抬头问道:“多久?”京大新生报道10月12日,离现在还有一个多月。
“不知。”见颜东铮面露错愕,罗教授笑道,“我带懿洋子瑜去港城之前,他们可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可你看,我们才带计算机回来多久,两人不但摸清了计算机的原理,一个能拆能组,运用起来熟练无比,另一个更了不得,无师自通学会了计算机语言,设计程序,增加微处理器的外设……研究所内,包括袁飞在内的十几人,哪一个不是痴迷计算机,研究几年、十几年,交谈起来,经验、热爱与奇思妙想的碰撞,又岂是一时半会儿能结束的。”
“会不会影响开学?”
罗教授哼笑,语气充满了骄傲:“大一那点课程,给懿洋一两个月就学完了,难不倒他!”
两人说着话,子瑜接过俞长征递来的清单,回房放下书包,去西耳房给懿洋拿换洗衣服、新的洗漱用品、书本等。
俞长征将东西一一搬上车,给懿洋送去。
子瑜目送车子走远,转头去厨房,跟苏珊交待了两道罗教授爱吃的菜。
与此同时,远在云省的李雪风收到沪市第二军医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拿着通知书,李雪风盯着上面的校名和录取人,呆怔了好一会儿,顾不得周围道喜的同学,撒腿就朝办公室跑。
“湘湘——”
陆湘正在给人号脉,抬眉看他一眼,张口询问道:“早上起来是不是嘴苦、尿黄,头发没两天就油了,还极易上火?”
“对对,陆医生我这是怎么了?”
“没事,肝火旺,我给你开几副药,你回去吃两个疗程,差不多就好了。”
“唉,谢谢你陆医生。”
开好方子,递给病人,目送人走远,陆湘这才点点方才病人坐的位置,“坐。”
看了看他空空的两手,陆湘挑眉:“没打饭。咋,想请我出去吃?”
李雪风没搭话,端起她的杯子,一口灌下,才平复了下激动的心情:“湘湘,我家的情况你知道了?”
“什么情况?”
李雪风一愣:“不、不是你请陆爷爷帮我说项,我的政审才过关的吗?”
“政审?!”陆湘惊得“霍”的一下站起来,脸上没了血色,“你的政审没通过吗?这么大的事,你怎么连提一句都没有?”
李雪风见她的神情不似作伪,沉默了会儿,将录取通知书放在桌上,推至她面前。
陆湘一把抓起,认真看了看录取的学校和姓名,欢呼一声,抱着李雪风又跳又笑:“录取通知书!雪风,你的录取通知书也下来了!哈哈……我就说嘛,你的分数考上沪市第二军区医院完全没有问题。”
李雪风怕她碰到一旁的桌椅磕到自己,护着人后退几步,脑中思索着这事谁会帮他:“湘湘,陆爷爷呢?”
“在隔壁办公室吧。”
“我去看看。”松开人,李雪风转身去了隔壁。
陆铭送走最后一个病人,收拾收拾东西,正要下班,看他过来,笑道:“我听湘湘在隔壁叫,说你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了?”
“嗯。”李雪风关上门,迟疑了下,“陆爷爷,我爸原是中学的教师,早年因为说错话,下放东北。我前天打电话回家,我弟还说当年办事的人来头有些大,我爸想平/反难了。我一直担心我的政审不能通过,昨天我回农场托韩连长帮我打听,他告诉我,我的政审确实卡住了……”
“你怀疑是我打电话帮你找了人?”
李雪风点头:“除了你,我不知还有谁有这个能力,且愿意帮我?”
陆铭知道他分数考的不错,录取通知书没下来,也没多想,因为离开学还早:“我打电话帮你问问?”
电话打到苏正初家,云依瑶接的,颜东铮让人帮李雪风爸爸平/反,托的是他老师——沪市博物馆馆长任飞沉,云依瑶夫妻不知道这事。
不过云依瑶说了,政审能过,李雪风爸爸那边肯定已经平/反。
李雪风激动地接过电话,飞快地拨到沪市弄堂的小卖铺,请人家帮忙唤一下他弟。
没一会儿,他弟打回来,一问他爸的情况,小家伙表示没见人回来,平没平/反真不知道,再说当年把他爸送去东北干校的那人,最近又升职了,自家亲朋里又没有当官的,谁能帮他爸平/反啊?
挂掉电话,李雪风坐在椅子上沉思了会儿,陡然跳起,失声道:“我知道了,肯定是颜大哥!”
家里的事,他只跟韩连长和颜大哥说过,韩连长手里的人脉在农场,沪市他插不上手,能帮他的只有颜大哥了。
电话打过来,一问,果然。
“颜大哥,谢谢你!”
颜东铮听他声音哽咽,笑道:“这事我原是不想插手的,你又不是没人可找,只是男人嘛,要面子,抹不开脸,张不开嘴。等你想通了,把事跟湘湘说开,自然有人帮你跑腿。”
罗教授听完,试用遍,打了个电话,带懿洋去研究院。
路上懿洋提出制作自己的芯片,罗教授摇头:“以我国现在的基础工业手平,根本无法攻克半导体设备以及材料方面的难题。”
不等懿洋说什么,他又道:“芯片生产需要光刻机的支持,今年我们研发出的gk-3型半自动光刻机,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远达不到生产芯片的要求。”
懿洋没在说什么,光刻机由数万个部件组成,所用知识有数学、光学、流体力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机械、自动化、软件、图像识别领域顶尖技术等。3
以他现在的年龄、学历,说自己会造光刻机,无异于将自己的异常暴露在世界面前。
车在研究院某栋大楼前停下,懿洋推门下车,随罗教授往里走,俞长征抱着计算机跟上。
没到楼上,华院长便迎了出来:“罗教授、懿洋,欢迎过来参观,快请进。”
一路到了计算机研发部,里面几人瞬间朝三人看了过来,落在懿洋身上的目光带着探寻和质疑。
“来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颜懿洋,罗教授的关门弟子,今年的高考状元,理科满分。”华院长说着,一拍身旁的瘦高个男子,跟懿洋道,“计算机研部的负责人——袁帅,京大数学系毕业,说来,你们还是师兄弟呢,都是罗教授带出来的好学生!”
“我离毕业还早,”懿洋伸手,“师兄!”
袁帅看着眼前一本正经的小屁孩,挥手与之击了一掌,接过俞长征手里的计算机,放在桌上,打开外壳,查看他改进的微处理器、内存条和rom。
其他人瞬间围了上来,你一句我一句讨论开来。
国外的计算机,他们这里每一款都有。
在微处理器的研究中,他们想的是增加其位数、指令、速度、功能等。懿洋这样的改进,在他们看来其实是小儿科。
不过能独立编程,增加微处理器的外设接口,对与初初接触计算机的孩子来说,已经非常优秀了。
袁帅合上外壳,打开计算机试用了番,朝懿洋招了招手:“来,说一说你的思路。”
第171章
“我们都知道, 微处理器是由一片或少数几片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中央处理器,是一个完整的计算引擎;且令人惊奇的是,所有组成它的东西都在一个芯片上。”说着, 懿洋拿起粉笔走到黑板前, 扫眼上面写的数据, 问袁帅, “还要吗?”
“擦吧。”
懿洋刷刷擦去黑板上的数据, 飞速列了个表,表里是初代微处理器4004与mos 6502之间的差异。
“大家看这里, ”懿洋圈了几组数据,“它告诉我们,一个时钟周期可以执行的指令数量,跟芯片上晶体管的数目有着直接的关系。晶体管越多, 越能实现更强大的单周速度倍增器。而晶体管与芯片的结合,需要光来做刻刀, 也就是我们现在急需的光刻机。”
丢下粉笔,拍拍手,懿洋又道:“没有光刻机,我改变不了芯片上晶体管的数量, 也就无法让微处理器提高指令的处理速度。那我只能拐个弯,写个程序, 增加它的外设, 借以编汇指令,让其拥有卓越的性能, 强大的输入/出接口能力……”
话是这么说, 懿洋那双做惯机甲、外骨骼和高设武器的手,稳的一批, 只需一套自制的工具,不用光刻机,他一样能把成百上千到亿如同头发丝直径10万分之一大小的晶体管,一个个焊接在芯片上。
袁帅看着面前一脸自信的小屁孩,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懿洋的智商,他对计算机的了解,远比他们在坐的所有人都要高、都要深。
“还没开学,懿洋留下几日,帮我们看看这款计算机。”袁帅说的计算机,是它们买芯片自己做的。
庞大、笨重,运用速度不如apple ii 。
懿洋也想参与其中,借由提醒/暗示帮忙改进:“老师,上课的事,让子瑜来吧,计算机带回来,他已拆组百八十遍,软件安装运用、计算机维修,他都会。”
罗教授颔首,转头看向华院长、袁帅:“人我放这了,你们可给我照顾好。”
“用得着你说!”华院长失笑,“我还想等他大学毕业,把人挖过来呢,能不好好看顾!”
“懿洋年纪小,智商高,思维活跃不受拘束,言行间难免有些心高气傲。”罗教授看着屋内包括袁帅在内的十几位研究人员,“你们年长的都可以当他爹了,最小也比他大十来岁,处事中他若有不对的地方,希望你们能迁就一二。他若冒犯了各位,你们跟我说,我来教训他……”
众人口里应着,心里咋想的就不知道了。
安排好懿洋,告别华院长等人,罗教授随俞长征出了研究院。
路上,俞长征看眼后视镜,“罗教授,回京大吗?”
“去祥和胡同。”
俞长征应了声,一打方向盘,朝祥和胡同开去。
子瑜听罗教授说,让他给京大和几所中小学的老师以及教育局的文职工作者上计算机课,笑道:“老师,有工资吗?”
罗教授拿起他桌上的教案,敲了下他的头:“俩补习班,六七百个学生,还没让你和懿洋挣够!”
子瑜抱着脑袋跳开,叫道:“那怎么能一样?”
罗教授哼了声,“你们两个十来岁的孩子,办班挂牌,哪一步离开了京大附中和教育局的扶持?”
子瑜讨饶地拱了拱手:“老师,我错了!我思想狭隘,我见钱眼开,您口下留情,饶过我这一回。嘿嘿,您说,什么时候上课,我一准儿飞奔过去。”
“臭小子!”又敲了他一记,放下教案,罗教授转身朝外走道,“收拾收拾,跟我回家,下午去京大上课。”
“遵命!”
把补习班的事交给杨圆圆、施大花、曹孔敏等人,子瑜拎上背包,快步出了补习班,上车。
看着车子越行离京大越远,子瑜疑惑道:“老师,我们去哪?”
罗教授翻看着手中的文件,头也不抬道:“棉花胡同34号。”
“我还以为去你家呢。”
罗教授没理他。
三人进院,颜东铮正将写好的菜单和每道菜的做法递给苏宏胜的营养师苏珊。
“罗教授,”顾不得再跟苏珊说什么,颜东铮快步过来,笑道,“你怎么有时间来了?屋里坐,喝点什么?”
“一杯普洱。”罗教授不客气道。
颜东铮失笑:“消息挺灵通的嘛,连我新购几两普洱都知道了。”
罗教授跟着乐道:“我在家等懿洋子瑜送茶叶上门,结果,大半月了,一两茶叶也没瞅见。东铮,抠门了。”
“哈哈……失礼,”颜东铮拱手赔礼,“早知道你爱喝普洱,我就多买几两给你送去了。”
“现在也不晚。”罗教授打趣道。
“一定一定。”颜东铮推开正房的门,将罗教授让进客厅,点上小泥炉,取出普洱泡茶。
罗教授在他对面坐下,环顾一圈,紫檀、黄花梨家具因浅草色的绣花窗帘、各式米白色棉线钩织罩和浅绿色的软垫抱枕,不但不显得沉闷,反而有一种欢脱的轻松舒适感。
“懿洋留在研究所了。”
烫壶的手一顿,颜东铮抬头问道:“多久?”京大新生报道10月12日,离现在还有一个多月。
“不知。”见颜东铮面露错愕,罗教授笑道,“我带懿洋子瑜去港城之前,他们可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可你看,我们才带计算机回来多久,两人不但摸清了计算机的原理,一个能拆能组,运用起来熟练无比,另一个更了不得,无师自通学会了计算机语言,设计程序,增加微处理器的外设……研究所内,包括袁飞在内的十几人,哪一个不是痴迷计算机,研究几年、十几年,交谈起来,经验、热爱与奇思妙想的碰撞,又岂是一时半会儿能结束的。”
“会不会影响开学?”
罗教授哼笑,语气充满了骄傲:“大一那点课程,给懿洋一两个月就学完了,难不倒他!”
两人说着话,子瑜接过俞长征递来的清单,回房放下书包,去西耳房给懿洋拿换洗衣服、新的洗漱用品、书本等。
俞长征将东西一一搬上车,给懿洋送去。
子瑜目送车子走远,转头去厨房,跟苏珊交待了两道罗教授爱吃的菜。
与此同时,远在云省的李雪风收到沪市第二军医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拿着通知书,李雪风盯着上面的校名和录取人,呆怔了好一会儿,顾不得周围道喜的同学,撒腿就朝办公室跑。
“湘湘——”
陆湘正在给人号脉,抬眉看他一眼,张口询问道:“早上起来是不是嘴苦、尿黄,头发没两天就油了,还极易上火?”
“对对,陆医生我这是怎么了?”
“没事,肝火旺,我给你开几副药,你回去吃两个疗程,差不多就好了。”
“唉,谢谢你陆医生。”
开好方子,递给病人,目送人走远,陆湘这才点点方才病人坐的位置,“坐。”
看了看他空空的两手,陆湘挑眉:“没打饭。咋,想请我出去吃?”
李雪风没搭话,端起她的杯子,一口灌下,才平复了下激动的心情:“湘湘,我家的情况你知道了?”
“什么情况?”
李雪风一愣:“不、不是你请陆爷爷帮我说项,我的政审才过关的吗?”
“政审?!”陆湘惊得“霍”的一下站起来,脸上没了血色,“你的政审没通过吗?这么大的事,你怎么连提一句都没有?”
李雪风见她的神情不似作伪,沉默了会儿,将录取通知书放在桌上,推至她面前。
陆湘一把抓起,认真看了看录取的学校和姓名,欢呼一声,抱着李雪风又跳又笑:“录取通知书!雪风,你的录取通知书也下来了!哈哈……我就说嘛,你的分数考上沪市第二军区医院完全没有问题。”
李雪风怕她碰到一旁的桌椅磕到自己,护着人后退几步,脑中思索着这事谁会帮他:“湘湘,陆爷爷呢?”
“在隔壁办公室吧。”
“我去看看。”松开人,李雪风转身去了隔壁。
陆铭送走最后一个病人,收拾收拾东西,正要下班,看他过来,笑道:“我听湘湘在隔壁叫,说你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了?”
“嗯。”李雪风关上门,迟疑了下,“陆爷爷,我爸原是中学的教师,早年因为说错话,下放东北。我前天打电话回家,我弟还说当年办事的人来头有些大,我爸想平/反难了。我一直担心我的政审不能通过,昨天我回农场托韩连长帮我打听,他告诉我,我的政审确实卡住了……”
“你怀疑是我打电话帮你找了人?”
李雪风点头:“除了你,我不知还有谁有这个能力,且愿意帮我?”
陆铭知道他分数考的不错,录取通知书没下来,也没多想,因为离开学还早:“我打电话帮你问问?”
电话打到苏正初家,云依瑶接的,颜东铮让人帮李雪风爸爸平/反,托的是他老师——沪市博物馆馆长任飞沉,云依瑶夫妻不知道这事。
不过云依瑶说了,政审能过,李雪风爸爸那边肯定已经平/反。
李雪风激动地接过电话,飞快地拨到沪市弄堂的小卖铺,请人家帮忙唤一下他弟。
没一会儿,他弟打回来,一问他爸的情况,小家伙表示没见人回来,平没平/反真不知道,再说当年把他爸送去东北干校的那人,最近又升职了,自家亲朋里又没有当官的,谁能帮他爸平/反啊?
挂掉电话,李雪风坐在椅子上沉思了会儿,陡然跳起,失声道:“我知道了,肯定是颜大哥!”
家里的事,他只跟韩连长和颜大哥说过,韩连长手里的人脉在农场,沪市他插不上手,能帮他的只有颜大哥了。
电话打过来,一问,果然。
“颜大哥,谢谢你!”
颜东铮听他声音哽咽,笑道:“这事我原是不想插手的,你又不是没人可找,只是男人嘛,要面子,抹不开脸,张不开嘴。等你想通了,把事跟湘湘说开,自然有人帮你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