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商 第36节
迈进父母住的院子,王修晋没让院子里正在给树剪枝丫的仆人进屋传话,而是迈步直接往屋里走。古人很讲究礼数,男女大白天是干不出什么出格的事, 所以王修晋也用不着避讳。进了屋, 便见母亲正在挑选料子,王修晋几步就走到母亲身边。王夫人抬头见是儿子便把料子放到一帝, “身体可好了,前儿可吓坏我了。”王夫人拉着幼子的手,仔细打量儿子, 脸色比之前红润不少,也比前儿精神。“看着精神了。”
“娘,我没事了。不用担心。”王修晋站在母亲身边,“我保证绝对不会再累着自己。”王修晋知母亲担心自己,当日他醒过来,母亲亲手喂他吃东西,又守了他一夜未眠,直到睡醒确定他无事,才被人劝着回来睡觉。王修晋觉得特别对不起母亲,母亲身体近几年养好了些,却又被他突然晕倒吓到,好在请来大夫给诊了脉,没有什么事,不然他的罪过就大了。
“你啊!我很早之前就想说,家里的钱够用就好,便是你大哥,也你不用多管,应是长兄为父,他照顾你才对,哪能反过来让你照顾他。我知你心气高,可也要量力而行。”王夫人拍了拍儿子的手,“如今分了宗,地里的事就让管家和城里的掌柜管着,你专心去做皇上交代的事。”
“娘,儿子知道了。”王修晋苦笑。说到地里的事,王修晋在想四皇子现在有没有到京城,之前送进京城的信至今还没有个回音是什么情况?
四皇子这会儿还未到京城,可在京城中,除了几家有守城之功的将臣之府还挺有要过年的气份,其余的大臣都是人人自危,连过年的气氛都没有,就怕刑部的人下一个要招唤的就是他们。
李将军府里虽没有多少欢喜,却也不至于自危。今年将军府出了不少事,又加上有些人上门求情,李家干脆就闭门谢客,今年的年礼有李俊良亲自带人压车跑一趟王村,顺便参加王修柏的婚礼,还有一事想要与王宰相细聊,李俊良虽不待见亲家公,却也知道亲家公的学识非常人能比。
一路奔波,终于在王修柏成亲前赶到了梧县。李将军莅临,王修柏自当在城门相迎,虽说文武自古以来都不对付,但官职放在那,再不对付一小小的县令对比大将军,就得恭敬的行礼。李俊良却没让王修柏的礼拜下,“此次前来只为走亲,不见汝只着便服。”
“李叔。”王修柏非常从善的开口叫人。李俊良闻言大悦,抬手拍了拍王修柏的肩膀,然后搓了搓手迈步进城,一边走一边问王修柏成亲之事准备得如何。王修柏在李俊良身后咧了下嘴,刚刚被拍那两下是真疼,若不是怕招人眼,他肯定要揉揉,回去后得用热毛巾敷敷。
李俊良到达王村才听说前几日王修晋累晕的事,与亲家见过面后,不等王修晋去拜见他,他反倒亲自去看小辈。王修柏看向父亲,他以为父亲会拦着,毕竟远来的长辈去看小辈于礼不合,而小弟的身子已经无大碍,这若传出去,好听的是李将军对小弟重视有加,不好听的话可都得扣到小弟的头上。王涣之起身,只留下一句去书房,然后便离开了。王修柏看向母亲,父亲性格古怪,母亲总不能不说道几句。
“不会有事的。”王夫人拍了拍长子的手,让丫头退着轮椅回院子。
王修柏见无人在意心不甘,却也不好跟着去弟弟院子。刚吩咐完管家给来客准备院子,想要在此等着李将军,便听仆人讲衙役寻人,待见到衙役之后,王修柏只能赶着回城,知府将到城口,他需亲迎。
王修晋见到李将军非常的意外,因为辈份小,又没有官职在身,王修晋在得知李将军到后,便准备等管家安排好了住处后再过去拜见,哪里会想到李将军会突然过来看他。“李叔。”李俊良看着长得老成,却没有王涣之年岁大,理当叫叔。王修晋起身要行礼,被李俊良拦下。
“我来是有两件事要说与你听。”李俊良亲自过来一趟无单是为送年礼和参加亲家中的喜事,除了要和前王宰相单聊之外,便是要和王修晋细聊。
王修晋为李将军倒茶,挥手命伺候的仆人退出去后,才坐下,待李将军开口。
“第一件事便是两季稻之事,为国为民,都乃好事。”李将军并没画圈圈,直接把话挑明,“圣上之意,由南起三城试行两季稻,还请贤侄派人去指导。”李将军可没有什么有违天意的想法,他觉得只要是有粮食不让百姓饿着,把国之粮仓装满就是大功。
王修晋点点头,“赋税?”
“仍同以往。”李俊良给了准话。“若有违着当斩。”
王修晋倒吸了口气,他知古人律令严苛,却还未见过斩首之事。转念想到父亲领着一大家子回乡,着实是万幸,若是暴君怕是早把他们家满门抄斩了。
“修晋啊!你们远离京城,大概对京城之事知道的不多。”李俊良意味深长的看着王修晋,只因一封信,整个京城为官者人人自危,不论文官还是武官,宅院内都被刑部关顾,还真整出不少事,被请去刑部大牢的人不在少数,没被请去的人,成天提心吊胆的,就怕刑部的人杀个回马枪。
“哈”王修晋不解的看着李将军,啥意思?他虽不在京城,但也与京城中的李菻善保持着书信来往,不过最近一直没有收到李菻善的信。
李俊良看着王修晋,若小孩儿知道他的信引出那么多的事,不知将会做何反应。李俊良没说户部尚书刘大人与蛮子通信有无,也没说刘大人家中财簿记载的钱财能顶半个国库,更没说抬出来的金银珠宝的箱数,如何让皇上震怒。只说户部尚书觉得种两季稻有违天和。
“屁,愚昧,无知。”王修晋跳起来,瞪眼。“若是种田的好手,别说是一年两季稻,便是三季稻也可一试。”王修晋记得在哪个新闻里见过三季稻的事,只是以他之力是不太可能做成。
“当真?”李俊良惊得站了起来。
“我是不行,那真的是需要种田的好手,从育苗到插秧都需要多年的经验才能一点一点的推进。”王修晋摇头,“现在能弄推广两季稻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
李俊良想想也是,如果南方都能种植两季稻,那么年产也会提高不少。“是我性急了。”说完还大笑几声,或许若干年后,王修晋便能种出三季稻。李俊良又和王修晋聊了一些有的没的,才起身离开,他还要去见王涣之,待走到门口处,从衣襟中拿出一封信,“这是菻善给你的信,菻善那孩子从小就受了不少苦,以后你们俩要好好的。”
王修晋忙应声,心里却对李俊良进行一番鄙视,早干什么去了。别看李将军现下极力弥补以前的过失,但和父亲没多大的区别。一个不管事,虽护着儿子,却也没少坑儿子。另一上把儿子往死里坑,等到儿子捡回了条命,突然又醒悟了,反悔了,想弥补了,这儿子命大,如今活着,真若是坑死了,再反醒还有个屁用。送走李将军之后,王修晋偷偷翻了个白眼,然后回屋拆信。
李将军说是要去寻王涣之,却转个身随管家去了休息的院子,他从进了王家的宅子都没来得及好好看看,在管家的引荐下,李将军把宅子大体转了一圈,不得不叹宅子修得好。回到院子,屋子的地龙早已引上,烘干了屋里的潮气,李将军简单梳洗了一番,又小憩一会儿,才出门去寻王涣之。
梧县客栈内,春家兄弟二人围坐在桌前,“今日听闻京城李将军亲自带人过来送年礼,会留到王家长子成亲之后离开。”春进士对妹子十分好,开始的时候十分反对这门亲事,因是圣旨,又不得不应,他一直担心妹妹进门吃苦受罪,到了梧县,又去了一趟王村后,春进士放心了,以妹妹的性子,只要不出变数,在王家绝对会过得不错。
春小姐点点头,前些日子,她躲在人后看过王公子,模样俊俏得很,行止有度,待人有礼。“哥哥当放心才是。”
“不放心又能怎样,圣旨已下,还能抗旨不成。”春进士无奈的笑,“好是王修柏是个好样的,以王家的家风,王修柏日后也不会纳妾。”
“哥!”春小姐被大哥的言语弄得脸红,不愿意再与大哥谈下去,“我回房了。”
“有什么可脸红的,若不是你嫂子身子不便不能随同一趟来,这话哪能由我来说。”春进士摇头,“在京城时,娘若说让你给夫君纳妾的事,你且当没听到。”
“哥说这话不觉得脸红,嫂子刚怀时可就给你纳了房妾。”春小姐相当给力的掀了哥哥的底,“王公子纳与纳妾,不是女人家说得算,但不提便显得我不够贤惠,不够大度。”春进士被妹妹噎得说不出话,想着等见了王修柏,需要好好跟他聊聊。
李将军到梧县,湘城知府紧跟着也到达,知府想见李将军,哪想李将军住进了王家,知府却不行,只能在衙门里住下,知府倒是清楚王李两家有姻亲的事,之前还处于观望,虽也处处对王家行便利,可也没敢主动上前,一来是王宰相清官的名声太大,二来便是他怕王李两家的事不能成,到时没攀上李家,反而被李家所厌。
王修柏猜到知府过来是奔着李将军,却没显面上,既然知府大人讲是走访,他就当是真。
王家书房的门,从李将军进入后便一直紧闭,连晚饭时也未开过。王夫人带着两孩子先吃,至于夫君和客人的晚房,着厨房给温着,门什么时候开,便什么时候送上就成。哪成想,这晚饭一直拖到了第二天早晨,天微亮,书房的门才开,偏巧着被正跑步的王修晋看到。王修晋瞪大眼睛,一脸的惊悚。
王涣之的脸色不是很好,他虽已不在朝为官,但刘大人通蛮之事,并非一日之冰,怕是打先帝在位时便已经开始,这么多年隐藏的太深,谁会想到处处精打细算的刘大人会通蛮。想到朝内贪气成风,王涣之不由得有几分幸灾乐祸,又想到还有几人也与边外之人有信往来,王涣之便气闷不已,他虽与武人不对付,却也知将士战场杀敌之难,将士用生命换下来的大梁河山,一帮子文人不说想办法帮着皇上守得更牢,却一个个自掘坟墓,这些人的脑子里装的是什么!
李将军面带严肃,心里却对王涣之高看,以前只觉王涣之与所有文官没什么不同,经了一夜的详谈,李将军对其改观非常大,至于在大义面前,这位说话能把人气死的文人,绝对比那帮子出卖河山的人强百套。
王修晋之所以惊悚,便是见到父亲与李将军一副哥俩好的样子,着实让人一时接受不了。一溜烟的跑回房,扑到床上,一定是今天早晨起来的方式不对。
第104章
自认起床方式不对的王修晋睡了一个懒觉, 错过了早饭,等醒来的时候, 王修晋仍不停的打着哈欠,头发晕, 用冷水洗过脸后才显得精神不少, 一边吃粥一感叹, 觉不能睡太多, 睡多了也不舒服。铺开纸,王修晋准备继续这些日子养出的兴趣……写字。
用毛笔写字一直是王修晋的软肋,虽说现在的字看起来也不错,但与家中会写字的人比, 差距是直当的大,用父亲的话讲, 其字无骨, 无意境。王修晋望着他的字,完全想不通所谓的风骨是什么,要还有意境到底是什么玩意,不过, 他也觉得他的字只能用且能入目来形容。王修晋没想成为什么大书法家, 练字也不为练风骨或是意境,他只是想消磨时间, 若不然每天在家里闲呆,着实没有意思。
今天除了练字之外,便是给李菻善写信。从李菻善写中的内容看, 他的心情似乎仍是很低落,但已经比最初知道真相时好了不少。想想李菻善的遭遇,王修晋无限的同情,除此之外也没多少感觉,如今李菻善一点点的走出过去的阴影,已然让王修晋赞赏。人这一辈子,谁都会遭遇些不好的事,经历的苦痛也好,生死之危也罢,都不是旁人所能替代感受,旁人劝导的话说得天花乱坠,也只是说说,无法替本人感受所经历的感受,而劝导的话说得多了,人们也会觉得絮烦,甚至会躲得远远。王修晋希望李菻善能够早些彻底的摆脱过去的阴影,化悲愤为动力,若想不被人忽略,不被人欺,只能让自身不断的变得更强,强到即便是背后也不敢说三道四。
给李菻善的回信,王修晋没提以前,也没提自己累晕的事,而是讲最近村里发生的事,比如分宗,比如父亲决定把新王氏与旧王氏做区分,最先区分的就是学堂的束脩。想到这个,王修晋就觉得父亲挺小孩子气,叵不然都是一个村住着,哪里连束脩都精细的区分开,现在村里的人还不知,若是知道怕是又要闹了。又写了几件趣事,王修晋才放下笔,将写好的信放在一边吹干上面的墨迹。
到达梧县的湘城知府想要见李将军而没寻到机会,只在梧县转了一圈,然后便赶回湘城,准备等王修柏成亲之日再过来,到时定要寻个机会向李将军卖个好。湘城知府要比王修柏知道的多,京城的事他便有耳闻,湘城知府有亲戚在京中,已有多日没收到亲戚的来信,知府想要知道对方如何,他现在已不求能不能调回京中,只求能够坐稳知府的位置。
王修柏清楚知府匆匆赶到梧县,并不是因他嘴上说的那冠冕堂皇的理由,怕是为见李将军,可知府又匆匆离开,便让他有些摸不准,若是一心想要见人,必是让他引荐,他还在想如何的拒绝,又不得罪上官,哪想知府大人体恤下属的离开了。
不管知府所为何,他离开了,王修柏便抓紧一切时间忙着成亲的事,再一次去酒楼确定厨子,王修柏又到木匠铺,将最后一件木柜取回。在王村的大宅中,他成亲的东西都准备好,如今取的一套家具要抬到衙门里宅院,便是为成亲后,他若忙时,可以让媳妇到城中住些日子。
王家为新媳妇进门而忙碌着,另一边一直紧赶路的四皇子终于进了京城,直奔皇宫。从入了京城的范围,四皇子便听到了一些消息,更是担忧,一来怕消息不准,二来又担心若是真的,父亲会不会非常的难过 ,同时又担心边关会不会不安稳。待四皇子回宫,连风尘都未洗去,直接去见父皇。
皇上见到四皇子心情好了不少,挥退御书房偏殿里商讨事宜的大臣,向四儿招了招手,指着身侧位置让儿子坐下。“刚回宫怎么不好好休息,可是有什么急事?”
“儿子赶路归来,听了一些消息,担心父皇的身子。”四皇子见父皇精神不错,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便松了口气。
皇上点点头,看着四儿的眼神变得温柔了不少,他一辈子儿子不少,最近一个个都往后躲,就怕冲到他面前,惹他不喜,可也不想想,他便是迁怒,也不会向儿子们发怒,除非与那贼臣一样。向四儿招了招手,让他坐得离自己近些,问起四儿在梧县的事办得如何。
四皇子非常认真的为父皇把事情讲了一遍,包括那些拿了钱又闹事的百姓,还有王涣之分宗,亲眼所见两季稻的收成,点点滴滴的小事都能被四皇子说得有趣。
“两季稻乃国之大幸。”天子对两季稻非常的好奇,便问起儿子亩产等事。四皇子把知道的都讲了,一边讲一边小心的望着父皇,就怕因提起此事,而若得父皇心情不佳。
哪想皇上越听越有兴致,“待明年工坊建成,朕要亲临梧县,见见两季稻的不凡。”四皇子愣住了,他人怎么接话,皇上出宫离京哪里是说走就能走的,想开口劝,可见到父皇正在兴头上,且脸上还带着笑意,他哪能开口坏了父皇的心情。
清晨,王村便响起锣鼓声,一直吹吹打打的进了城,锣鼓在前,高头大马走在中间,马上稳坐着新郎官,后面跟着由八人抬的大红桥子。进城时,守城的士兵接了王家仆人给的红色荷包,里面包了糖,花生、枣子和核桃。待队伍进了城,几个士兵看到里面的东西后,纷纷砸舌,不说里面的东西值多少钱,单是份量就不轻,县老爷够大方的。
王修柏在城中迎亲,王修晋便在家中帮着大哥迎客人,王修柏的喜事,并没有在村里请太多的人,除了同宗的人外,便只有村长一家。县城之中,王修柏只给衙门里的几人为官者发了请贴,并明令喜事不收礼钱,若是大家觉得过意不去,便带着甜嘴的东西就好,无需太多,太过贵重。在衙门里办差的,都知王修柏家中富裕,但也没人把王修柏的话当真,哪有喜事不收份子钱,可当真到了王家,着实没有发现有写礼钱的地方,只有一个盆子,里面装满了打牙祭的零嘴。还好他们也准备了,才没显得丢人。
有第一次来王家的人,看着王家的大院,还有一辈子头一次见到高楼,心中似乎明白为何县大人不收份子钱,这样的大户,怕是不差几两的份子钱,请大家来图的就是热闹。
知府早早便到了,却一直未见李将军的身影 ,忙拦下正忙着的王修晋,拐着弯的打听李将军,王修晋嘴角扯了扯,当官真累,想见李将军直说就是了,说着话还拐来拐去,若是个愚的,怕是都不见得听得懂。王修晋指了指父亲书房的方向,“李将军正与家父在书房里说话。”
知府一听已经抬起的脚步又收了回来,这“说话”的学问可就大了,也许是在闲聊,在商量两家的亲事,也许说什么秘密的话。知府一踌躇,王修晋便溜了,他忙着呢。
王修柏在客栈迎娶媳妇,将媳妇抱出客栈,炮仗便不断,从城中一路放到王村大宅。新媳妇坐在轿子里,盖头下的脸上带着笑容,对着未来的日子,有着更种的期待。
婚礼十分的隆重,十分的热闹,待到吃得饱饱,便有人起哄要去闹洞房,王修晋挺好奇古人是怎么洞房,后来想想觉得挺不好。嫂子是大家闺秀,怕是脸小,不经逗。忙让管家帮忙劝着起哄的人,要劝也要注意语气,不能把好好的气愤弄坏,当然大家起哄归起哄,还真没有人敢去,除非王修晋带头去。
今天的来客,村里的虽是同宗亲戚,但到底是普通百姓,对与为官的人,虽不在一桌吃饭,但同院里坐着都心提着,就怕弄出笑话丢人,连大气都不敢喘。而衙门里办差的,更不敢去闹,成亲的是县大人,这会儿去闹洞房,县大人或许不会说什么,谁能保证日后不会给他们穿小鞋。至于知府大人,正忙着溜须拍马,哪会在意闹不闹洞房。知府这次是一人过来,连其他办差的官员都压下,就是为了问出京城中亲戚如何。
王修柏便在这种只听闹洞房,却无人敢闹的和谐气氛下过了新婚之夜。
王修晋抹了下,额头上莫须有的汗,成亲够麻烦。回房后,王修晋在给李菻善写的信中又添了些内容,主要讲的便是成亲好麻烦,这亲是给自己成的,怎么礼办下来,外加上闹洞房,就如同当了一把猴子,被别人耍着。
李菻善看到信后,脸上虽无表情,可眼里却带着惊恐,王修晋的意思是不是不想跟他成亲,不对,是他不想成亲?并不是因为成亲的对象是谁。
第105章
新媳妇进门头一天, 自然不能睡懒觉,虽是小家小户, 便要起来为一家人准备早饭,而在大宅大户, 便要给长辈敬茶, 由夫君引荐弟弟妹妹, 并送上礼物, 当然还有什么入族谱等事,暂且不提。王修晋起了个大早,去正厅等着见新过门的大嫂,这话说着怎么觉得以前好像还有个旧的似的。
端坐在一侧, 王修晋看了一眼面带喜色的母亲,又看向一脸没无表情的长姐, 发生了什么事吗?王琇芸脸色不好, 并不是对刚过站的大嫂有意见,而是觉得心里不舒服,别扭,大概是觉得大哥成了别人。王涣之却是一脸的淡然, 没啥喜的也没有看不上刚过门的儿媳妇。对大儿媳妇的身份, 不觉得有什么可尊贵,更不会因此而高看, 即便果现在儿子的官没有岳家大,那又如何,儿子姓王, 儿媳妇进了门也得姓王。
王修晋望向门口,等着时不时的观察外面树阴,以推测现在的时间,猜测大哥大嫂会在什么时候才能过来。以大哥的性格,应该不会人等太久。王修晋对长兄很是了解,王修柏并没让大家久等,而新进门的媳妇也挺勤快的,忍着身体的不适,早早就起来了,就怕被公婆不喜。这位春小姐,不,现在应该称为王春氏看得很清,她家现在看着比王家高上一些,可也只是看着,实打实的论,王家还要高于春家,想借着娘家的地位在王家竖地位,怕是没人会理她,反还会让夫君厌了她。
王春氏进门,带了两丫头,原本春夫人送了女儿八名丫头,被当时学未出嫁的王春氏送了回去,只留下两名勤快的。现在看当时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王家的大宅里,伺候的人不多,但都是手脚麻利,勤快能力,也就是说,王家是不养闲人。新婚夫妇用过了早饭后,便相携同往主厅。
两人进来后便对上一双双眼睛,王春氏略有些紧张,见公婆看起来很友善,小姑子虽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透着打量,没有一丝恶意,最让王春错担忧的便是小叔子,就见小叔子笑眯眯的望着她,看着无害的样子,却让人无法猜测出他心中的想法。王春氏在打量王家人的同时,王家人也在观察她的举止,第一印象还不错,至于人怎么样,且得相处看看才知。
王修柏并没在家里停留太久,陪着媳妇拜见双亲后,便赶去城里,送知府回湘城,又单独请了以前的同窗到酒楼吃了顿便饭,等再回村已经是晚上。一天的时间,王春氏已经把宅子摸清,家中所有都是小叔子的,从地契到地上物,全都是小叔子出的银子,仆人敬主子,但也清楚谁才是拿着他们卖身契的人。王春氏嘱咐她带来的丫头,只管干活,不要多舌。王春氏刚进门,捉不准小叔子的性子,却明白想要在这个家里立足,不是摆大小姐的身份。
王修晋对大嫂并没有多少感觉,家里主外是他,主内的是长姐,母亲只是帮着长姐出出主意,且在长姐出嫁之前,家里的地位是不会改变的,即便是家中有了长媳,这一点也不会改变。对这位嫂子,在没摸清性子之前,谁也不会同意她插手家里的事,便是大嫂求着哄着大哥,大哥也不会同意。王修晋就是有这个自信。
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顿饭,王琇芸送了大嫂一套护肤用的水。王春氏未出嫁前虽不怎么出府,但也是见过不少东西的,可这护肤水还是着实是第一次见。瞧着大嫂一脸惊讶的样子,王琇芸脸上却没有表现出一丝的异样,没有得意,也没有嘲笑,让王修晋在心底给长姐点了赞,无形的彰显着自身的不凡。
老爷及夫人早晨已封了红包,这会儿便没有别的表示,王夫人倒说了一句晚些去她房里挑几匹料子,在村里不比京城,穿着不能太华贵。王修晋却什么也没送,王修柏却在回去的路上和媳妇讲,他们院子和城中衙门中住处所有的家具都是弟弟出钱,而花式更是弟弟亲自定下,所用的料子更是上好的。
王春氏倒没有觉得小叔子有钱,他出钱理所当然的想法,从嫁妆里翻出一套原本给夫君的文房四宝,让身边的丫头给小叔子送去。王修柏得知后,并没有说什么,反而怕弟弟不收而让身边的仆人也跟着过去。不是王修柏不护着夫人,也不是王修柏要贪夫人的东西,而是有些事便是不能拒绝。
弟弟不差钱,现在弟弟有多少钱,他都没有个底数,买几套上好的文房四宝,绝对非常轻松的事。只是弟弟不收,夫人往好了想是弟弟不缺这东西,往坏了想便是看不起她。若有几回不收,往后夫人便很人可能理所当然的受着弟弟的恩惠没了感激之心,这不是王修柏想要看到的。若是长此以往,媳妇再起了弟弟的东西就是他们的,伤了的便是弟弟的心。每每想起弟弟小小的身影支起一个家,让他们家从只有五两的人家,有了如今的日子,他便觉得愧对弟弟,又怎能让别伤害到弟弟。
王修柏的担忧是多余的,王修晋非常痛快的收下了嫂子派人送来的东西,还让丫头带回他的谢意,顺道用小罐装了些茶叶给大嫂带回去。茶叶是赵四带来的,他对茶水没啥讲究,就留了一点儿,其他的都给了父亲,似乎大哥那也有一些。听着父亲的意思,茶似乎非常好,王修晋觉得京城来的大嫂应该会喜欢。
王春氏对小叔子回送的茶叶相当的喜欢,对小姑子送的护肤水更是爱不释手。“小姑子好厉害,这东西从哪弄来的,京城了最有名的杂货铺里都没见过。”
“这个你得问琇芸。”王修柏对女儿家的事不清楚,倒是听过以前弟弟给刘姐弄了个什么敷面的东西,刘姐用了以后脸变白不少。王春氏点头,心里想着以后要和小姑子好好套套交情。
王家的喜事算是落了幕,送走了李将军,王家便开始忙起过年的事,今年祖宗刚搬新祠堂,而王涣之家中又办了喜事,长子成新妇,添进族谱,新王氏一族便准备在正月初一的早晨隆重的祭祖。
过年是忙碌的,连刚进门的王春氏也跟着忙了起来,王老爷也被王夫人指挥着干了不少的事。不过,家里还是有清闲的人,王修晋几次想求事做,却被王夫人和王琇芸直接回了,让他随便玩耍去。王修晋颇为无语,却又没有能上手的活,只能在家中闲晃,好在于掌柜过来送了一些账簿,才算没让王修晋闲得长毛。
开铺子是赚钱,想要做大生意的人,赚到的钱便会转手投到另一项投资中,好在王修晋现在手里只有粮铺,手里也能存下一些钱。但是一个小地方的富翁,在大城市里就不够看了,再比拟发达城市的就更不够看。王修晋想着等到明年在湘城买处宅子,再置几个铺子,顺道盘点一下铺中的库存够不够支撑分铺开张。这些事便要让于掌柜去跑,等到明年,工坊的工程基本就会完工,也不知花生收得如何。王修晋想来想去,总觉得自己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
等到王修晋想到他忘记了什么事时,已经到了大年夜。拍了拍额头,王修晋苦着脸,虽说有厂有料不愁没人,但那是在上辈子号称“人人平等”的社会,而不是现在这个有着严重的等级制度的封建社会。王修晋十分纠结,他不清楚已经退伍伤兵,会不会同意到工坊做事,他是怀着最大的善意,但若是伤兵觉得他是在看不起他们,给他们做最低级的工作,怎么办?揉着作疼的头,王修晋在思考他是不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若是到时没有一人过来,工坊要如何开工。
王修晋在纠结中过了大年夜,未想到好办法的他,不停的打着哈欠,用冷水洗脸,以求人快速清醒,今天是极其重要的日子,全家都要去祭祖,包括长姐。上次给祖宗灵位牌搬家,长姐不能参加,并不意味祭祖她不能去。换上新做的素衣,王修晋走在长姐的前面,这样的祭祖便是允许女人参加,也不允许他们站在男子的前面,即便王夫人也是要在后面。
祭祖的仪式非常郑重庄严,过来的新王氏族人在祭祖之后,便偷偷的打量王春氏,这位进门的新媳妇可是来自京城的官小姐,看起来就是不一样,长得也好看,王修柏有福了,也不知今年能不能添新丁。
说到添新丁,大家不由得想到添丁,去年他弄的两季稻,可是让村里的都挂上心,今年弄不上蟹田,便是能种上两季稻也成啊!族里的人,攀着关系想跟王修晋提提种两季稻的事,直接被王修晋摇头拒绝了,不是他不想让大家种,而是皇上说只在四城推两季稻试种,四城中并没有梧县。
皇上的大旗一扯,百姓哪里敢再多言,便纷纷离开,至于蟹田一事,他们也没开口,若是王修晋想让他们种早就让于掌柜过来与他们签契了,王修晋不提,他们也别上赶着,若把王修晋惹急了,以后都不让他们种可怎么办。少种一年就少种一年,等到明年自然就好了。这些族人谁也没想到,过了年没多久,便等到了于掌柜,只不过和他们契的不是养蟹的契,而是养鱼的,便是这样也让族人欢天喜地,对王修晋千恩万谢。
旧王氏一族的人得知之后,便要去老六那问个清楚,可没等他们去,便听说王老六要涨束脩,且只对旧王氏一族涨,理由便是大家已经分了宗,虽还是一个祖宗,但也得有远有近,自然便有个区分。这话一传出,气得旧五氏一族的几位族老破口大骂,全都去寻村长,分宗的是毕竟是村长同意的。村长也直接,当初是谁家逼着王涣之提出分宗的,若不是他们,王涣之敢提分宗吗?
旧王氏一族的人,一天天可热闹,这家站在那家的墙上,指责其用着县大人的名声为所欲为,干了什么丧天良的事,另一家站在谁谁家门口大骂,他们家想占添丁的便宜,却坑了一族的人……等等,这样的事天天发生,新王氏一族的人,无事的时候便去看看热闹,觉得特别有意思。
王修晋对村里的事没啥兴趣,因为两季稻在别的城试种,他家里的仆人过完年就送出去几人,一下子便显得人手不足,王修晋没想再买人,倒不是买不起,而是觉得没必要,家里人手够用就好,买那么多回来,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事,王修晋可不想前面忙着正事,后院再整出让他头疼的事。
打一起忙了过年的事,王琇芸和大嫂的感情增进了不少,两人经常坐在一起扯着家常。虽说感情好了,但王琇芸也不是什么都跟大嫂讲,挑一些大哥的臭事和大嫂分说,然后一起乐。至于护肤水的事,王琇芸也没藏着掖着,之前大哥想到往脸上敷珍珠粉,她觉得得过浪费,便将磨成粉的珍珠中加些泉水,然后做了一些处理,就成这个样子。用着虽然没有直接往脸下敷来得快,可也能用得长久,而且弟弟也说了,珍珠粉敷脸也不能天天弄,但是护肤水却可以。“弟弟还说这个若是多弄些,可以拿出去卖,可我又不缺钱,就想着弄一些自家人够用就行。”
珍珠粉敷脸的事,王春氏在京城时听说过,自己也试过,确实不错,但珍珠不是一贵,且多是有价无市,听说每年出来的珍珠都被宫里瓜分,除非是宫中的哪位主子用其换钱,才会有那么几颗流出。这么珍贵的东西,听着意思王琇芸就没断过,王春氏心里说不出是当羡慕,还是当嫉妒。王春氏犹豫着开了口,向小姑子要些珍珠粉。王琇芸倒也大方,让刘姐取些来给嫂子。王春氏自然不会白要小姑子的东西,便用一块好料子做回礼。
刘姐出去转了一圈,回到王琇芸的院子,便把从王春氏带来的丫头那打听出来,在京城别说是珍珠粮,连珍珠都难见。王琇芸点点头算是知道了,一些珍珠粉,王琇芸倒不在意,弟弟每半个月便会给她弄些珍珠粉回来,她也用不完。不过对大嫂,王琇芸现下还是挺满意的,若是大嫂只要什么都不回,她怕是以后要远着,谁也不想当冤大头不是。
这事,王琇芸抽了个机会和母亲,弟弟都说了,王夫人只是戳了戳女儿的额头,脸上却带着笑意。王修晋也没讲什么,但也觉得大嫂处事不错。
“娘,我没事了。不用担心。”王修晋站在母亲身边,“我保证绝对不会再累着自己。”王修晋知母亲担心自己,当日他醒过来,母亲亲手喂他吃东西,又守了他一夜未眠,直到睡醒确定他无事,才被人劝着回来睡觉。王修晋觉得特别对不起母亲,母亲身体近几年养好了些,却又被他突然晕倒吓到,好在请来大夫给诊了脉,没有什么事,不然他的罪过就大了。
“你啊!我很早之前就想说,家里的钱够用就好,便是你大哥,也你不用多管,应是长兄为父,他照顾你才对,哪能反过来让你照顾他。我知你心气高,可也要量力而行。”王夫人拍了拍儿子的手,“如今分了宗,地里的事就让管家和城里的掌柜管着,你专心去做皇上交代的事。”
“娘,儿子知道了。”王修晋苦笑。说到地里的事,王修晋在想四皇子现在有没有到京城,之前送进京城的信至今还没有个回音是什么情况?
四皇子这会儿还未到京城,可在京城中,除了几家有守城之功的将臣之府还挺有要过年的气份,其余的大臣都是人人自危,连过年的气氛都没有,就怕刑部的人下一个要招唤的就是他们。
李将军府里虽没有多少欢喜,却也不至于自危。今年将军府出了不少事,又加上有些人上门求情,李家干脆就闭门谢客,今年的年礼有李俊良亲自带人压车跑一趟王村,顺便参加王修柏的婚礼,还有一事想要与王宰相细聊,李俊良虽不待见亲家公,却也知道亲家公的学识非常人能比。
一路奔波,终于在王修柏成亲前赶到了梧县。李将军莅临,王修柏自当在城门相迎,虽说文武自古以来都不对付,但官职放在那,再不对付一小小的县令对比大将军,就得恭敬的行礼。李俊良却没让王修柏的礼拜下,“此次前来只为走亲,不见汝只着便服。”
“李叔。”王修柏非常从善的开口叫人。李俊良闻言大悦,抬手拍了拍王修柏的肩膀,然后搓了搓手迈步进城,一边走一边问王修柏成亲之事准备得如何。王修柏在李俊良身后咧了下嘴,刚刚被拍那两下是真疼,若不是怕招人眼,他肯定要揉揉,回去后得用热毛巾敷敷。
李俊良到达王村才听说前几日王修晋累晕的事,与亲家见过面后,不等王修晋去拜见他,他反倒亲自去看小辈。王修柏看向父亲,他以为父亲会拦着,毕竟远来的长辈去看小辈于礼不合,而小弟的身子已经无大碍,这若传出去,好听的是李将军对小弟重视有加,不好听的话可都得扣到小弟的头上。王涣之起身,只留下一句去书房,然后便离开了。王修柏看向母亲,父亲性格古怪,母亲总不能不说道几句。
“不会有事的。”王夫人拍了拍长子的手,让丫头退着轮椅回院子。
王修柏见无人在意心不甘,却也不好跟着去弟弟院子。刚吩咐完管家给来客准备院子,想要在此等着李将军,便听仆人讲衙役寻人,待见到衙役之后,王修柏只能赶着回城,知府将到城口,他需亲迎。
王修晋见到李将军非常的意外,因为辈份小,又没有官职在身,王修晋在得知李将军到后,便准备等管家安排好了住处后再过去拜见,哪里会想到李将军会突然过来看他。“李叔。”李俊良看着长得老成,却没有王涣之年岁大,理当叫叔。王修晋起身要行礼,被李俊良拦下。
“我来是有两件事要说与你听。”李俊良亲自过来一趟无单是为送年礼和参加亲家中的喜事,除了要和前王宰相单聊之外,便是要和王修晋细聊。
王修晋为李将军倒茶,挥手命伺候的仆人退出去后,才坐下,待李将军开口。
“第一件事便是两季稻之事,为国为民,都乃好事。”李将军并没画圈圈,直接把话挑明,“圣上之意,由南起三城试行两季稻,还请贤侄派人去指导。”李将军可没有什么有违天意的想法,他觉得只要是有粮食不让百姓饿着,把国之粮仓装满就是大功。
王修晋点点头,“赋税?”
“仍同以往。”李俊良给了准话。“若有违着当斩。”
王修晋倒吸了口气,他知古人律令严苛,却还未见过斩首之事。转念想到父亲领着一大家子回乡,着实是万幸,若是暴君怕是早把他们家满门抄斩了。
“修晋啊!你们远离京城,大概对京城之事知道的不多。”李俊良意味深长的看着王修晋,只因一封信,整个京城为官者人人自危,不论文官还是武官,宅院内都被刑部关顾,还真整出不少事,被请去刑部大牢的人不在少数,没被请去的人,成天提心吊胆的,就怕刑部的人杀个回马枪。
“哈”王修晋不解的看着李将军,啥意思?他虽不在京城,但也与京城中的李菻善保持着书信来往,不过最近一直没有收到李菻善的信。
李俊良看着王修晋,若小孩儿知道他的信引出那么多的事,不知将会做何反应。李俊良没说户部尚书刘大人与蛮子通信有无,也没说刘大人家中财簿记载的钱财能顶半个国库,更没说抬出来的金银珠宝的箱数,如何让皇上震怒。只说户部尚书觉得种两季稻有违天和。
“屁,愚昧,无知。”王修晋跳起来,瞪眼。“若是种田的好手,别说是一年两季稻,便是三季稻也可一试。”王修晋记得在哪个新闻里见过三季稻的事,只是以他之力是不太可能做成。
“当真?”李俊良惊得站了起来。
“我是不行,那真的是需要种田的好手,从育苗到插秧都需要多年的经验才能一点一点的推进。”王修晋摇头,“现在能弄推广两季稻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
李俊良想想也是,如果南方都能种植两季稻,那么年产也会提高不少。“是我性急了。”说完还大笑几声,或许若干年后,王修晋便能种出三季稻。李俊良又和王修晋聊了一些有的没的,才起身离开,他还要去见王涣之,待走到门口处,从衣襟中拿出一封信,“这是菻善给你的信,菻善那孩子从小就受了不少苦,以后你们俩要好好的。”
王修晋忙应声,心里却对李俊良进行一番鄙视,早干什么去了。别看李将军现下极力弥补以前的过失,但和父亲没多大的区别。一个不管事,虽护着儿子,却也没少坑儿子。另一上把儿子往死里坑,等到儿子捡回了条命,突然又醒悟了,反悔了,想弥补了,这儿子命大,如今活着,真若是坑死了,再反醒还有个屁用。送走李将军之后,王修晋偷偷翻了个白眼,然后回屋拆信。
李将军说是要去寻王涣之,却转个身随管家去了休息的院子,他从进了王家的宅子都没来得及好好看看,在管家的引荐下,李将军把宅子大体转了一圈,不得不叹宅子修得好。回到院子,屋子的地龙早已引上,烘干了屋里的潮气,李将军简单梳洗了一番,又小憩一会儿,才出门去寻王涣之。
梧县客栈内,春家兄弟二人围坐在桌前,“今日听闻京城李将军亲自带人过来送年礼,会留到王家长子成亲之后离开。”春进士对妹子十分好,开始的时候十分反对这门亲事,因是圣旨,又不得不应,他一直担心妹妹进门吃苦受罪,到了梧县,又去了一趟王村后,春进士放心了,以妹妹的性子,只要不出变数,在王家绝对会过得不错。
春小姐点点头,前些日子,她躲在人后看过王公子,模样俊俏得很,行止有度,待人有礼。“哥哥当放心才是。”
“不放心又能怎样,圣旨已下,还能抗旨不成。”春进士无奈的笑,“好是王修柏是个好样的,以王家的家风,王修柏日后也不会纳妾。”
“哥!”春小姐被大哥的言语弄得脸红,不愿意再与大哥谈下去,“我回房了。”
“有什么可脸红的,若不是你嫂子身子不便不能随同一趟来,这话哪能由我来说。”春进士摇头,“在京城时,娘若说让你给夫君纳妾的事,你且当没听到。”
“哥说这话不觉得脸红,嫂子刚怀时可就给你纳了房妾。”春小姐相当给力的掀了哥哥的底,“王公子纳与纳妾,不是女人家说得算,但不提便显得我不够贤惠,不够大度。”春进士被妹妹噎得说不出话,想着等见了王修柏,需要好好跟他聊聊。
李将军到梧县,湘城知府紧跟着也到达,知府想见李将军,哪想李将军住进了王家,知府却不行,只能在衙门里住下,知府倒是清楚王李两家有姻亲的事,之前还处于观望,虽也处处对王家行便利,可也没敢主动上前,一来是王宰相清官的名声太大,二来便是他怕王李两家的事不能成,到时没攀上李家,反而被李家所厌。
王修柏猜到知府过来是奔着李将军,却没显面上,既然知府大人讲是走访,他就当是真。
王家书房的门,从李将军进入后便一直紧闭,连晚饭时也未开过。王夫人带着两孩子先吃,至于夫君和客人的晚房,着厨房给温着,门什么时候开,便什么时候送上就成。哪成想,这晚饭一直拖到了第二天早晨,天微亮,书房的门才开,偏巧着被正跑步的王修晋看到。王修晋瞪大眼睛,一脸的惊悚。
王涣之的脸色不是很好,他虽已不在朝为官,但刘大人通蛮之事,并非一日之冰,怕是打先帝在位时便已经开始,这么多年隐藏的太深,谁会想到处处精打细算的刘大人会通蛮。想到朝内贪气成风,王涣之不由得有几分幸灾乐祸,又想到还有几人也与边外之人有信往来,王涣之便气闷不已,他虽与武人不对付,却也知将士战场杀敌之难,将士用生命换下来的大梁河山,一帮子文人不说想办法帮着皇上守得更牢,却一个个自掘坟墓,这些人的脑子里装的是什么!
李将军面带严肃,心里却对王涣之高看,以前只觉王涣之与所有文官没什么不同,经了一夜的详谈,李将军对其改观非常大,至于在大义面前,这位说话能把人气死的文人,绝对比那帮子出卖河山的人强百套。
王修晋之所以惊悚,便是见到父亲与李将军一副哥俩好的样子,着实让人一时接受不了。一溜烟的跑回房,扑到床上,一定是今天早晨起来的方式不对。
第104章
自认起床方式不对的王修晋睡了一个懒觉, 错过了早饭,等醒来的时候, 王修晋仍不停的打着哈欠,头发晕, 用冷水洗过脸后才显得精神不少, 一边吃粥一感叹, 觉不能睡太多, 睡多了也不舒服。铺开纸,王修晋准备继续这些日子养出的兴趣……写字。
用毛笔写字一直是王修晋的软肋,虽说现在的字看起来也不错,但与家中会写字的人比, 差距是直当的大,用父亲的话讲, 其字无骨, 无意境。王修晋望着他的字,完全想不通所谓的风骨是什么,要还有意境到底是什么玩意,不过, 他也觉得他的字只能用且能入目来形容。王修晋没想成为什么大书法家, 练字也不为练风骨或是意境,他只是想消磨时间, 若不然每天在家里闲呆,着实没有意思。
今天除了练字之外,便是给李菻善写信。从李菻善写中的内容看, 他的心情似乎仍是很低落,但已经比最初知道真相时好了不少。想想李菻善的遭遇,王修晋无限的同情,除此之外也没多少感觉,如今李菻善一点点的走出过去的阴影,已然让王修晋赞赏。人这一辈子,谁都会遭遇些不好的事,经历的苦痛也好,生死之危也罢,都不是旁人所能替代感受,旁人劝导的话说得天花乱坠,也只是说说,无法替本人感受所经历的感受,而劝导的话说得多了,人们也会觉得絮烦,甚至会躲得远远。王修晋希望李菻善能够早些彻底的摆脱过去的阴影,化悲愤为动力,若想不被人忽略,不被人欺,只能让自身不断的变得更强,强到即便是背后也不敢说三道四。
给李菻善的回信,王修晋没提以前,也没提自己累晕的事,而是讲最近村里发生的事,比如分宗,比如父亲决定把新王氏与旧王氏做区分,最先区分的就是学堂的束脩。想到这个,王修晋就觉得父亲挺小孩子气,叵不然都是一个村住着,哪里连束脩都精细的区分开,现在村里的人还不知,若是知道怕是又要闹了。又写了几件趣事,王修晋才放下笔,将写好的信放在一边吹干上面的墨迹。
到达梧县的湘城知府想要见李将军而没寻到机会,只在梧县转了一圈,然后便赶回湘城,准备等王修柏成亲之日再过来,到时定要寻个机会向李将军卖个好。湘城知府要比王修柏知道的多,京城的事他便有耳闻,湘城知府有亲戚在京中,已有多日没收到亲戚的来信,知府想要知道对方如何,他现在已不求能不能调回京中,只求能够坐稳知府的位置。
王修柏清楚知府匆匆赶到梧县,并不是因他嘴上说的那冠冕堂皇的理由,怕是为见李将军,可知府又匆匆离开,便让他有些摸不准,若是一心想要见人,必是让他引荐,他还在想如何的拒绝,又不得罪上官,哪想知府大人体恤下属的离开了。
不管知府所为何,他离开了,王修柏便抓紧一切时间忙着成亲的事,再一次去酒楼确定厨子,王修柏又到木匠铺,将最后一件木柜取回。在王村的大宅中,他成亲的东西都准备好,如今取的一套家具要抬到衙门里宅院,便是为成亲后,他若忙时,可以让媳妇到城中住些日子。
王家为新媳妇进门而忙碌着,另一边一直紧赶路的四皇子终于进了京城,直奔皇宫。从入了京城的范围,四皇子便听到了一些消息,更是担忧,一来怕消息不准,二来又担心若是真的,父亲会不会非常的难过 ,同时又担心边关会不会不安稳。待四皇子回宫,连风尘都未洗去,直接去见父皇。
皇上见到四皇子心情好了不少,挥退御书房偏殿里商讨事宜的大臣,向四儿招了招手,指着身侧位置让儿子坐下。“刚回宫怎么不好好休息,可是有什么急事?”
“儿子赶路归来,听了一些消息,担心父皇的身子。”四皇子见父皇精神不错,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便松了口气。
皇上点点头,看着四儿的眼神变得温柔了不少,他一辈子儿子不少,最近一个个都往后躲,就怕冲到他面前,惹他不喜,可也不想想,他便是迁怒,也不会向儿子们发怒,除非与那贼臣一样。向四儿招了招手,让他坐得离自己近些,问起四儿在梧县的事办得如何。
四皇子非常认真的为父皇把事情讲了一遍,包括那些拿了钱又闹事的百姓,还有王涣之分宗,亲眼所见两季稻的收成,点点滴滴的小事都能被四皇子说得有趣。
“两季稻乃国之大幸。”天子对两季稻非常的好奇,便问起儿子亩产等事。四皇子把知道的都讲了,一边讲一边小心的望着父皇,就怕因提起此事,而若得父皇心情不佳。
哪想皇上越听越有兴致,“待明年工坊建成,朕要亲临梧县,见见两季稻的不凡。”四皇子愣住了,他人怎么接话,皇上出宫离京哪里是说走就能走的,想开口劝,可见到父皇正在兴头上,且脸上还带着笑意,他哪能开口坏了父皇的心情。
清晨,王村便响起锣鼓声,一直吹吹打打的进了城,锣鼓在前,高头大马走在中间,马上稳坐着新郎官,后面跟着由八人抬的大红桥子。进城时,守城的士兵接了王家仆人给的红色荷包,里面包了糖,花生、枣子和核桃。待队伍进了城,几个士兵看到里面的东西后,纷纷砸舌,不说里面的东西值多少钱,单是份量就不轻,县老爷够大方的。
王修柏在城中迎亲,王修晋便在家中帮着大哥迎客人,王修柏的喜事,并没有在村里请太多的人,除了同宗的人外,便只有村长一家。县城之中,王修柏只给衙门里的几人为官者发了请贴,并明令喜事不收礼钱,若是大家觉得过意不去,便带着甜嘴的东西就好,无需太多,太过贵重。在衙门里办差的,都知王修柏家中富裕,但也没人把王修柏的话当真,哪有喜事不收份子钱,可当真到了王家,着实没有发现有写礼钱的地方,只有一个盆子,里面装满了打牙祭的零嘴。还好他们也准备了,才没显得丢人。
有第一次来王家的人,看着王家的大院,还有一辈子头一次见到高楼,心中似乎明白为何县大人不收份子钱,这样的大户,怕是不差几两的份子钱,请大家来图的就是热闹。
知府早早便到了,却一直未见李将军的身影 ,忙拦下正忙着的王修晋,拐着弯的打听李将军,王修晋嘴角扯了扯,当官真累,想见李将军直说就是了,说着话还拐来拐去,若是个愚的,怕是都不见得听得懂。王修晋指了指父亲书房的方向,“李将军正与家父在书房里说话。”
知府一听已经抬起的脚步又收了回来,这“说话”的学问可就大了,也许是在闲聊,在商量两家的亲事,也许说什么秘密的话。知府一踌躇,王修晋便溜了,他忙着呢。
王修柏在客栈迎娶媳妇,将媳妇抱出客栈,炮仗便不断,从城中一路放到王村大宅。新媳妇坐在轿子里,盖头下的脸上带着笑容,对着未来的日子,有着更种的期待。
婚礼十分的隆重,十分的热闹,待到吃得饱饱,便有人起哄要去闹洞房,王修晋挺好奇古人是怎么洞房,后来想想觉得挺不好。嫂子是大家闺秀,怕是脸小,不经逗。忙让管家帮忙劝着起哄的人,要劝也要注意语气,不能把好好的气愤弄坏,当然大家起哄归起哄,还真没有人敢去,除非王修晋带头去。
今天的来客,村里的虽是同宗亲戚,但到底是普通百姓,对与为官的人,虽不在一桌吃饭,但同院里坐着都心提着,就怕弄出笑话丢人,连大气都不敢喘。而衙门里办差的,更不敢去闹,成亲的是县大人,这会儿去闹洞房,县大人或许不会说什么,谁能保证日后不会给他们穿小鞋。至于知府大人,正忙着溜须拍马,哪会在意闹不闹洞房。知府这次是一人过来,连其他办差的官员都压下,就是为了问出京城中亲戚如何。
王修柏便在这种只听闹洞房,却无人敢闹的和谐气氛下过了新婚之夜。
王修晋抹了下,额头上莫须有的汗,成亲够麻烦。回房后,王修晋在给李菻善写的信中又添了些内容,主要讲的便是成亲好麻烦,这亲是给自己成的,怎么礼办下来,外加上闹洞房,就如同当了一把猴子,被别人耍着。
李菻善看到信后,脸上虽无表情,可眼里却带着惊恐,王修晋的意思是不是不想跟他成亲,不对,是他不想成亲?并不是因为成亲的对象是谁。
第105章
新媳妇进门头一天, 自然不能睡懒觉,虽是小家小户, 便要起来为一家人准备早饭,而在大宅大户, 便要给长辈敬茶, 由夫君引荐弟弟妹妹, 并送上礼物, 当然还有什么入族谱等事,暂且不提。王修晋起了个大早,去正厅等着见新过门的大嫂,这话说着怎么觉得以前好像还有个旧的似的。
端坐在一侧, 王修晋看了一眼面带喜色的母亲,又看向一脸没无表情的长姐, 发生了什么事吗?王琇芸脸色不好, 并不是对刚过站的大嫂有意见,而是觉得心里不舒服,别扭,大概是觉得大哥成了别人。王涣之却是一脸的淡然, 没啥喜的也没有看不上刚过门的儿媳妇。对大儿媳妇的身份, 不觉得有什么可尊贵,更不会因此而高看, 即便果现在儿子的官没有岳家大,那又如何,儿子姓王, 儿媳妇进了门也得姓王。
王修晋望向门口,等着时不时的观察外面树阴,以推测现在的时间,猜测大哥大嫂会在什么时候才能过来。以大哥的性格,应该不会人等太久。王修晋对长兄很是了解,王修柏并没让大家久等,而新进门的媳妇也挺勤快的,忍着身体的不适,早早就起来了,就怕被公婆不喜。这位春小姐,不,现在应该称为王春氏看得很清,她家现在看着比王家高上一些,可也只是看着,实打实的论,王家还要高于春家,想借着娘家的地位在王家竖地位,怕是没人会理她,反还会让夫君厌了她。
王春氏进门,带了两丫头,原本春夫人送了女儿八名丫头,被当时学未出嫁的王春氏送了回去,只留下两名勤快的。现在看当时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王家的大宅里,伺候的人不多,但都是手脚麻利,勤快能力,也就是说,王家是不养闲人。新婚夫妇用过了早饭后,便相携同往主厅。
两人进来后便对上一双双眼睛,王春氏略有些紧张,见公婆看起来很友善,小姑子虽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透着打量,没有一丝恶意,最让王春错担忧的便是小叔子,就见小叔子笑眯眯的望着她,看着无害的样子,却让人无法猜测出他心中的想法。王春氏在打量王家人的同时,王家人也在观察她的举止,第一印象还不错,至于人怎么样,且得相处看看才知。
王修柏并没在家里停留太久,陪着媳妇拜见双亲后,便赶去城里,送知府回湘城,又单独请了以前的同窗到酒楼吃了顿便饭,等再回村已经是晚上。一天的时间,王春氏已经把宅子摸清,家中所有都是小叔子的,从地契到地上物,全都是小叔子出的银子,仆人敬主子,但也清楚谁才是拿着他们卖身契的人。王春氏嘱咐她带来的丫头,只管干活,不要多舌。王春氏刚进门,捉不准小叔子的性子,却明白想要在这个家里立足,不是摆大小姐的身份。
王修晋对大嫂并没有多少感觉,家里主外是他,主内的是长姐,母亲只是帮着长姐出出主意,且在长姐出嫁之前,家里的地位是不会改变的,即便是家中有了长媳,这一点也不会改变。对这位嫂子,在没摸清性子之前,谁也不会同意她插手家里的事,便是大嫂求着哄着大哥,大哥也不会同意。王修晋就是有这个自信。
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顿饭,王琇芸送了大嫂一套护肤用的水。王春氏未出嫁前虽不怎么出府,但也是见过不少东西的,可这护肤水还是着实是第一次见。瞧着大嫂一脸惊讶的样子,王琇芸脸上却没有表现出一丝的异样,没有得意,也没有嘲笑,让王修晋在心底给长姐点了赞,无形的彰显着自身的不凡。
老爷及夫人早晨已封了红包,这会儿便没有别的表示,王夫人倒说了一句晚些去她房里挑几匹料子,在村里不比京城,穿着不能太华贵。王修晋却什么也没送,王修柏却在回去的路上和媳妇讲,他们院子和城中衙门中住处所有的家具都是弟弟出钱,而花式更是弟弟亲自定下,所用的料子更是上好的。
王春氏倒没有觉得小叔子有钱,他出钱理所当然的想法,从嫁妆里翻出一套原本给夫君的文房四宝,让身边的丫头给小叔子送去。王修柏得知后,并没有说什么,反而怕弟弟不收而让身边的仆人也跟着过去。不是王修柏不护着夫人,也不是王修柏要贪夫人的东西,而是有些事便是不能拒绝。
弟弟不差钱,现在弟弟有多少钱,他都没有个底数,买几套上好的文房四宝,绝对非常轻松的事。只是弟弟不收,夫人往好了想是弟弟不缺这东西,往坏了想便是看不起她。若有几回不收,往后夫人便很人可能理所当然的受着弟弟的恩惠没了感激之心,这不是王修柏想要看到的。若是长此以往,媳妇再起了弟弟的东西就是他们的,伤了的便是弟弟的心。每每想起弟弟小小的身影支起一个家,让他们家从只有五两的人家,有了如今的日子,他便觉得愧对弟弟,又怎能让别伤害到弟弟。
王修柏的担忧是多余的,王修晋非常痛快的收下了嫂子派人送来的东西,还让丫头带回他的谢意,顺道用小罐装了些茶叶给大嫂带回去。茶叶是赵四带来的,他对茶水没啥讲究,就留了一点儿,其他的都给了父亲,似乎大哥那也有一些。听着父亲的意思,茶似乎非常好,王修晋觉得京城来的大嫂应该会喜欢。
王春氏对小叔子回送的茶叶相当的喜欢,对小姑子送的护肤水更是爱不释手。“小姑子好厉害,这东西从哪弄来的,京城了最有名的杂货铺里都没见过。”
“这个你得问琇芸。”王修柏对女儿家的事不清楚,倒是听过以前弟弟给刘姐弄了个什么敷面的东西,刘姐用了以后脸变白不少。王春氏点头,心里想着以后要和小姑子好好套套交情。
王家的喜事算是落了幕,送走了李将军,王家便开始忙起过年的事,今年祖宗刚搬新祠堂,而王涣之家中又办了喜事,长子成新妇,添进族谱,新王氏一族便准备在正月初一的早晨隆重的祭祖。
过年是忙碌的,连刚进门的王春氏也跟着忙了起来,王老爷也被王夫人指挥着干了不少的事。不过,家里还是有清闲的人,王修晋几次想求事做,却被王夫人和王琇芸直接回了,让他随便玩耍去。王修晋颇为无语,却又没有能上手的活,只能在家中闲晃,好在于掌柜过来送了一些账簿,才算没让王修晋闲得长毛。
开铺子是赚钱,想要做大生意的人,赚到的钱便会转手投到另一项投资中,好在王修晋现在手里只有粮铺,手里也能存下一些钱。但是一个小地方的富翁,在大城市里就不够看了,再比拟发达城市的就更不够看。王修晋想着等到明年在湘城买处宅子,再置几个铺子,顺道盘点一下铺中的库存够不够支撑分铺开张。这些事便要让于掌柜去跑,等到明年,工坊的工程基本就会完工,也不知花生收得如何。王修晋想来想去,总觉得自己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
等到王修晋想到他忘记了什么事时,已经到了大年夜。拍了拍额头,王修晋苦着脸,虽说有厂有料不愁没人,但那是在上辈子号称“人人平等”的社会,而不是现在这个有着严重的等级制度的封建社会。王修晋十分纠结,他不清楚已经退伍伤兵,会不会同意到工坊做事,他是怀着最大的善意,但若是伤兵觉得他是在看不起他们,给他们做最低级的工作,怎么办?揉着作疼的头,王修晋在思考他是不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若是到时没有一人过来,工坊要如何开工。
王修晋在纠结中过了大年夜,未想到好办法的他,不停的打着哈欠,用冷水洗脸,以求人快速清醒,今天是极其重要的日子,全家都要去祭祖,包括长姐。上次给祖宗灵位牌搬家,长姐不能参加,并不意味祭祖她不能去。换上新做的素衣,王修晋走在长姐的前面,这样的祭祖便是允许女人参加,也不允许他们站在男子的前面,即便王夫人也是要在后面。
祭祖的仪式非常郑重庄严,过来的新王氏族人在祭祖之后,便偷偷的打量王春氏,这位进门的新媳妇可是来自京城的官小姐,看起来就是不一样,长得也好看,王修柏有福了,也不知今年能不能添新丁。
说到添新丁,大家不由得想到添丁,去年他弄的两季稻,可是让村里的都挂上心,今年弄不上蟹田,便是能种上两季稻也成啊!族里的人,攀着关系想跟王修晋提提种两季稻的事,直接被王修晋摇头拒绝了,不是他不想让大家种,而是皇上说只在四城推两季稻试种,四城中并没有梧县。
皇上的大旗一扯,百姓哪里敢再多言,便纷纷离开,至于蟹田一事,他们也没开口,若是王修晋想让他们种早就让于掌柜过来与他们签契了,王修晋不提,他们也别上赶着,若把王修晋惹急了,以后都不让他们种可怎么办。少种一年就少种一年,等到明年自然就好了。这些族人谁也没想到,过了年没多久,便等到了于掌柜,只不过和他们契的不是养蟹的契,而是养鱼的,便是这样也让族人欢天喜地,对王修晋千恩万谢。
旧王氏一族的人得知之后,便要去老六那问个清楚,可没等他们去,便听说王老六要涨束脩,且只对旧王氏一族涨,理由便是大家已经分了宗,虽还是一个祖宗,但也得有远有近,自然便有个区分。这话一传出,气得旧五氏一族的几位族老破口大骂,全都去寻村长,分宗的是毕竟是村长同意的。村长也直接,当初是谁家逼着王涣之提出分宗的,若不是他们,王涣之敢提分宗吗?
旧王氏一族的人,一天天可热闹,这家站在那家的墙上,指责其用着县大人的名声为所欲为,干了什么丧天良的事,另一家站在谁谁家门口大骂,他们家想占添丁的便宜,却坑了一族的人……等等,这样的事天天发生,新王氏一族的人,无事的时候便去看看热闹,觉得特别有意思。
王修晋对村里的事没啥兴趣,因为两季稻在别的城试种,他家里的仆人过完年就送出去几人,一下子便显得人手不足,王修晋没想再买人,倒不是买不起,而是觉得没必要,家里人手够用就好,买那么多回来,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事,王修晋可不想前面忙着正事,后院再整出让他头疼的事。
打一起忙了过年的事,王琇芸和大嫂的感情增进了不少,两人经常坐在一起扯着家常。虽说感情好了,但王琇芸也不是什么都跟大嫂讲,挑一些大哥的臭事和大嫂分说,然后一起乐。至于护肤水的事,王琇芸也没藏着掖着,之前大哥想到往脸上敷珍珠粉,她觉得得过浪费,便将磨成粉的珍珠中加些泉水,然后做了一些处理,就成这个样子。用着虽然没有直接往脸下敷来得快,可也能用得长久,而且弟弟也说了,珍珠粉敷脸也不能天天弄,但是护肤水却可以。“弟弟还说这个若是多弄些,可以拿出去卖,可我又不缺钱,就想着弄一些自家人够用就行。”
珍珠粉敷脸的事,王春氏在京城时听说过,自己也试过,确实不错,但珍珠不是一贵,且多是有价无市,听说每年出来的珍珠都被宫里瓜分,除非是宫中的哪位主子用其换钱,才会有那么几颗流出。这么珍贵的东西,听着意思王琇芸就没断过,王春氏心里说不出是当羡慕,还是当嫉妒。王春氏犹豫着开了口,向小姑子要些珍珠粉。王琇芸倒也大方,让刘姐取些来给嫂子。王春氏自然不会白要小姑子的东西,便用一块好料子做回礼。
刘姐出去转了一圈,回到王琇芸的院子,便把从王春氏带来的丫头那打听出来,在京城别说是珍珠粮,连珍珠都难见。王琇芸点点头算是知道了,一些珍珠粉,王琇芸倒不在意,弟弟每半个月便会给她弄些珍珠粉回来,她也用不完。不过对大嫂,王琇芸现下还是挺满意的,若是大嫂只要什么都不回,她怕是以后要远着,谁也不想当冤大头不是。
这事,王琇芸抽了个机会和母亲,弟弟都说了,王夫人只是戳了戳女儿的额头,脸上却带着笑意。王修晋也没讲什么,但也觉得大嫂处事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