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的科举日常 第145节
还是姜良缘告诉他:“爹不是让人办了火柴作坊吗?管家开年忙不过来,爹和人修道不管事儿,我这边手头的事情有点多,谢六主动请缨要去帮忙,我就没拦着。
你还别说,谢六差事办的有模有样。
现在走出去,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咱家的火柴,卖的又不贵,一文钱买一盒儿,能用不少时间,比火折子方便许多,很受百姓的青睐。”
锦绣笑问:“谢六这般积极,一定投了不少银子在里面吧?那可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主儿,除非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忽悠住对方。”
姜良缘也没瞒着:“是啊,火柴作坊那边,按照爹的意思,收益给山上的道长们一份儿,毕竟东西是人家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爹现在跟着人家修道,手头上就不能小气了。
给谢六一份儿,毕竟他现在帮咱们家处理生意上的事,应付人情往来,出了不少钱财和力气,也很辛苦。
剩下的才是咱们家的。”
锦绣点头表示知道了,转而又提起另一件事:“这几天明安府来了不少外地商人,都是打着果酒和丝绸的主意,丝绸毕竟起步晚,且不易得,周期长,但果酒则不同,来这么多人,到处跑市场效率低还可能遇到骗子。
我准备将所有成规模的果酒卖家全部聚集到综合市场那边,专门给劈出来一块儿地,外地商人来了也不用到处没头苍蝇似的跑,直接将人领到那里,想要的那里都有,说不定还能带动一下市场上其他东西的销售呢。
我这只是一个初步设想,缘儿你觉得如何?”
第142章 酒会 王选小牛
本来只是一个简单的设想, 但等真的说出口后,锦绣觉得可行性又增加了不少。
先在夫人这里听取了对方一些小的建议,又找来冯大人, 二人嘀嘀咕咕商量了好几天, 随后又请来了明安府几个有名的商人,商议了三天,最终确定了方案。
王选是个出生自京城的商人,家中从太爷爷辈儿起开始经商,据说当年太爷爷是挑着卖货挑子走街串巷,一步一个脚印,开启了他们老王家的经商之路。
但凡稍微有几个臭钱的人家,不管是不是为了家族繁衍,是不是真的想子孙延绵, 是不是真的有数不清的财产等着后人继承。
都会用以上理由为借口,抬一房又一房的小妾夫人们进门, 借此满足男人们那见不得光不好言说,大家心知肚明的虚荣和欲、望。
那些在如今贫困的王选看来, 就是当了婊、子还立牌坊, 害人害己。
王家祖上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一点儿财产, 到了王选这一代, 家中兄弟姐妹二十几人,按照祖宗礼法, 老大分走大头,受父亲喜爱看重的庶出兄长拿到剩下的大头, 轮到王选手里,分家时能有钱出去租赁个小院子安置一家老小的话,王选都要谢天谢地了。
王选一直在找机会寻求变化, 今年除夕前后,先是从在大户人家做工的好友口中得知,宫中贵人和京中夫人们,突然开始追逐一种天然彩绸做出来的款式奇特的衣服。
到了开春,姜将军家的二公子一身天然彩绸衣服在身,于京中大街小巷溜达了一圈儿,瞬间成为整个京城最靓的崽儿,让王选有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念想。
不用打听他就明白,这种丝绸肯定造价不菲,光是成本,就是一笔他负担不起的费用。他为自己看到了商机但抓不住这个机会而难过。
但上天最终还是眷顾他的,让他无意间听到隔壁的绸缎庄老板说,那种风靡一时的天然彩绸来自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那地方名为明安府,以前是因穷而出名。
那里虽然产天然彩绸,但最负盛名的却是低价丝绸,质量与贵人老爷们用的没法儿比,但价钱却是便宜了很多,且不仔细去看的话,不懂行的人很难看出二者之间有什么差别。
王选又从中看出了希望,于是厚着脸皮从岳丈手里借了做生意的成本,和友人结伴而来。
友人与他的目的大相径庭,他是为了彩绸而来,但友人却对明安府的果酒十分看好,两人出了京城,越是接近明安府,就遇到更多与他们目的相仿之人。
更让王选惊讶的是,他们进入明安府地界的第一天,落脚地儿是个小县城,从街上的铺子可以看出,这个县城的百姓生活整体不如京城附近百姓过的富足。
但让王选以及第一次来这里的所有人都大感意外的,是这里的街道非常干净整齐且平坦,街道上没有随地乱摆,随时要占道儿的摊子。
商贩们统一在一条街上卖东西,在那条街上,几乎集结了整个县城所有的摊贩,买家想买什么,不用多想,直奔那里就行。
地面用不知道什么东西铺的光滑平坦,路两边儿每隔几尺距离就有一颗果树,一行行整齐排列,远远看去似乎在同一水平线上,树木被修剪的十分用心,几乎全是大小一致,形状相似的树木,十分赏心悦目。
且树下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条长长的石凳,石凳上面有行人坐着休息。
街道上的行人衣服虽然不新但十分干净,脸上都是满足的笑,街角很少有乞丐这种每个城市必不可少的生物出现。
城墙底下别说是随意大小便的人了,就是偶尔有路过的牛羊产生的粪便,都有专门的人很快就打理好了。
王选突然就觉得自己才是那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土包子,一路走来身为京城百姓,天子脚下十几年不自觉培养出来的傲气,见到这个县城的一切后,瞬间消弭于无形。
友人拉着王选的胳膊指着前方一个树立的牌子道:“那里有好多人,好像在等什么,咱们过去看看!”
友人的家境比王选好,对方是想做出一番成就给家里人证明自己,和自己的出发点不同,见过的世面也比王选多,曾经还跟着家中长辈参加过某位公主举办的宴会。
但王选看的出来,友人也被这里的一切深深震撼到了。
两人走进人群还未开口,就被当地人非常热情的,用一口夹杂着方言并不熟练的官话给绕晕了。
提着一篮子鸡蛋的大婶儿道:“两位相公一看就是去明安府参加酒会的吧?最近从四面八方来了好多人,都是去明安府的呀!”
拎着大包裹的老爷子道:“哎,你们是赶着自家马车来的还是租了车行的马车来的?若是租的马车 ,到了咱们明安府境内,可就没必要了。”
老爷子指着旁边一人高的牌子,对两人道:“看见没?还有一盏茶时间,就有一辆公车从咱们这里出发,目的地就是府城,一路才三个铜板,虽然路上走走停停慢了点儿,但天黑前一定能到府城,便宜的很,咱们等在这里的十有七八都是去府城的呢!”
还有年轻人善意的提醒:“这一路时间可长呢,最好路上带点儿吃食,哦对了,顺便去一趟茅厕,免得半路停下耽搁大家时间。”
说着指着前方不远处路边一个看起来四四方方的建筑道:“就在那儿,公厕,按照里面人说的做,若是运气好,还能成为今天的幸运儿,得到两个铜板呢,简直是赚大了!”
王选和友人被热情的当地人安排的明明白白,拎着行李,上了公车,和人聊了一路,发现到府城的时间比他们预计的还要早,天色还没黑,王选寻思着刚好有时间去找家合适的客栈入住。
谁知他们进城门登记的时候,城门官问了两人的来历和目的,从旁边一筐木牌中抽出两个,递给两人,头都没抬,手下动作不停,一点儿不耽搁他交代两人事情:“拿着牌子顺着主街道往前走,左转第二家就是。”
王选一头雾水,就被后面的人推着往前走,两人无奈一笑,只能按照城门官的指示做。
没走几步就有书吏模样的人上前查看两人的木牌,然后又有人领着他们直接去公车站旁边等公车。
来人是个非常年轻的小伙子,一笑就露出两颗尖尖的虎牙,看起来稚气未脱,但做事十分老练,一看就是个熟手。
少年对王选道:“你们一人为了酒会而来,一人为了丝绸会而来,这两个宴会都在北城的综合市场举办,不过一个在市场东头,一个在市场西头。
市场附近有专门接待你们的客栈,距离近,价格合适,是官府特意找的信誉好的客栈,保证不会存在什么宰外乡人和店大欺客的行为,你们放心住吧!
现在距离天黑还有半个时辰,咱们能赶上最后一趟去北城的公车,真是幸运呢!”
王选二人又是一次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却一点儿都不觉得难受,没有丝毫被冒犯的感觉,只觉得这种安排十分舒心,有一种进了大户人家,被对方家中主人精心照顾的感觉。
什么闲杂事务都不用费心,只一门心思放在此次的目的上就行的感觉,简直太让人舒心了。
刚好锦绣骑马出城去万水村附巡查今年的春种准备工作,回来的路上远远瞧见一个熟悉的人影笑眯眯的和两个风尘仆仆的外地人说话的场景。
控制着身下的马儿走到那个人影面前,随意问道:“小牛,你们火柴作坊今儿不忙吗?谢老板怎么愿意放你出来了?”
眼前这个叫小牛的孩子,是谢六精心给自己找的助手,整个明安府被他翻了一遍,才找出这一个合他心意的。
要识字,读过几年书,能看懂衙门下发的各种文书,要手脚勤快,要孝顺,要会主动学习,要能领导火柴作坊的大小管事,还要年龄小。
总之自从有了小牛,谢六忙的团团转,一天只睡两个时辰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谢六重新得到自由,将所有压力全部转嫁给小牛。
虽然对方没接手前,关于火柴作坊的事情什么都不懂,但跟着管家身后短短一月时间,进步可谓是一日千里。让谢六满意的不行,经常在锦绣面前炫耀他接班人都有了,就是这家产还没准备好。
小牛见来人是锦绣,惊喜的朝马上之人拱手,见锦绣穿的是常服,没叫破他的身份,只恭敬回答道:“火柴作坊有点儿事要处理,我不方便出面,谢公子和管家两人都在那里,叫我出来避避嫌。
这不我闲着无事,就出来帮衙门做点儿什么。”
这事儿锦绣略有耳闻,说是小牛上任不久,就发现火柴作坊有人仗着资历老,在里面作威作福,且吃拿下面工人的回扣,这孩子很懂的收敛自己的锋芒,暗中收集证据,没暴露自己在这件事中的痕迹,悄悄将事情告诉谢六和管家。
想来今天要处理的就是这件事吧。
锦绣满意的点头:“行,那你忙着,回头跟着你们谢老板上家里吃饭!”
然后对一脸惊艳的看着他的两人轻轻点头,打马离开。
等看不见锦绣的身影,王选才缓慢回神:“小兄弟,方才那为公子是何人?我瞧着京城都没有这般神仙似的人物呢!”
王选的友人也连连点头,还带着点儿迷惑:“就是感觉有些熟悉,我是不是在哪儿见过呢?”
王选想说,这种人物,要真见过一次,这辈子怕是都忘不了。
就听小牛一脸自豪道:“我们知州大人可是正德四十三年的状元,之前还在翰林院任职呢!听谢公子说,我们大人的样貌和气度,就是在京城也是数一数二的!”
第143章 展会 丝绸展酒会
第一届明安府酒会举办的规模比锦绣一开始想的要盛大太多, 来的人也比他们预计的最好情况还要多。
光是第一日的交易量,就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之前的准备工作匆匆忙忙搞了一个月,其中耗时最长的要数给周边府城所有商人发邀请函, 以及对方来往的时间。
场地的准备, 人员的安排,来人的安置,接待工作的明确责任,每一样都十分耗费心力,不管是明安府还是整个大景,都没听说过这种形式的活动,因此没有借鉴的可能性,每一样都要锦绣亲自盯着,确保不会出现错误。
幸好下面的人听话能干, 否则锦绣这些天每日只睡两个时辰,怕是将自己给累死累活的, 也做不完这里面的所有事情。
酒会第一日完美结束,虽然期间出了不少小问题, 但都被及时解决了, 看完下面人统计上来的数字, 锦绣心下总算是松了口气。
这次来明安府的外来人员, 竟然达到了五千人次,是包括锦绣在内的所有参与设计的官员都没想到的。
一来活动仓促, 发出去的帖子时间卡的十分紧,对方接到帖子后, 几乎没有多少考虑时间,就要动身,否则必定赶不上这趟。
二来也是锦绣临时起意提的建议, 没有提前做好宣传工作,只能将帖子发给临近几个州府,稍微远些的地方,只能望洋兴叹,静等明年了。
本来这次活动的主题,是选定了果酒,丝绸因为周期长,制作难度高,存货少,供不应求,没想着要搞个销售活动的。
最后还是在冯大人的坚持下,一只羊是放,两只羊也是放,于是在综合市场一东一西两头展开活动。
没想到与王选那般,从旁处听到消息,误打误撞来的也有不少人。
锦绣毫无形象的躺在靠窗的榻上,嘴里还和姜良缘说话呢,后脚就陷入梦境,姜良缘一回头见着人已经睡着,轻手轻脚的将薄被盖在夫君身上,悄悄关上房门,免得有人打扰他的安眠。
出了屋子,小声叮嘱嬷嬷:“让人炖的老鸭汤用细火煨着,等大人醒来就给端上来,先开开胃。
还有他喜欢吃的小菜,您亲自去厨房瞧瞧准备好了没?这段时间忙的脚打后脑勺,过年也没个消停,忙的都瘦了。”
嬷嬷笑眯眯听着,最后还是没忍住安慰自家小姐:“大人这是长身体呢,最近窜高了一截儿,去年的衣服袖子短了一寸,针线房正忙着给大人裁制新衣呢,看起来瘦是正常的,您也别太担心。”
姜良缘知道真相,但免不了唠叨几句:“长身体正是要吃好喝好的时候,耽搁不得。”
嬷嬷也没反驳,只笑眯眯的:“老奴都记着呢,您还比大人还小一岁呢,也要注意身体,都在长身体呢。”
这长身体还是锦绣最先说出来的,最近一段时间,忙得很,吃的也比往常多,猛蹿个子,人看着瘦了不少,姜良缘不懂,生怕他生病了。
愣是熬夜等他回去让大夫给诊脉,锦绣索性直接告诉对方:“还长身体呢。”
这要放在外面,成亲一年多的小夫妻,孩子都有了,哪儿还有长身体的说法?早就该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了。
偏元家所有人都觉得锦绣说的有道理,心安理得开始给自己加餐,以往还会多加注意养生,不管爱不爱吃,对身体好的东西,总要吃几口。
现在可不管那么多,自己爱吃的菜,每顿必须有。
连元老爷子这个一心修道养生的人,见着全家都放飞自我,忍了两顿就彻底放弃了坚持,让厨房做了他爱吃的菜上桌。
锦绣瞧一家人都是有节制的,没有胡吃海塞,并未出言阻止。
因为现在整个元家的下人都知道了,他们家大人和夫人啊,每顿给自己加餐,要吃好的,因为两人正长身体呢。
你还别说,谢六差事办的有模有样。
现在走出去,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咱家的火柴,卖的又不贵,一文钱买一盒儿,能用不少时间,比火折子方便许多,很受百姓的青睐。”
锦绣笑问:“谢六这般积极,一定投了不少银子在里面吧?那可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主儿,除非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忽悠住对方。”
姜良缘也没瞒着:“是啊,火柴作坊那边,按照爹的意思,收益给山上的道长们一份儿,毕竟东西是人家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爹现在跟着人家修道,手头上就不能小气了。
给谢六一份儿,毕竟他现在帮咱们家处理生意上的事,应付人情往来,出了不少钱财和力气,也很辛苦。
剩下的才是咱们家的。”
锦绣点头表示知道了,转而又提起另一件事:“这几天明安府来了不少外地商人,都是打着果酒和丝绸的主意,丝绸毕竟起步晚,且不易得,周期长,但果酒则不同,来这么多人,到处跑市场效率低还可能遇到骗子。
我准备将所有成规模的果酒卖家全部聚集到综合市场那边,专门给劈出来一块儿地,外地商人来了也不用到处没头苍蝇似的跑,直接将人领到那里,想要的那里都有,说不定还能带动一下市场上其他东西的销售呢。
我这只是一个初步设想,缘儿你觉得如何?”
第142章 酒会 王选小牛
本来只是一个简单的设想, 但等真的说出口后,锦绣觉得可行性又增加了不少。
先在夫人这里听取了对方一些小的建议,又找来冯大人, 二人嘀嘀咕咕商量了好几天, 随后又请来了明安府几个有名的商人,商议了三天,最终确定了方案。
王选是个出生自京城的商人,家中从太爷爷辈儿起开始经商,据说当年太爷爷是挑着卖货挑子走街串巷,一步一个脚印,开启了他们老王家的经商之路。
但凡稍微有几个臭钱的人家,不管是不是为了家族繁衍,是不是真的想子孙延绵, 是不是真的有数不清的财产等着后人继承。
都会用以上理由为借口,抬一房又一房的小妾夫人们进门, 借此满足男人们那见不得光不好言说,大家心知肚明的虚荣和欲、望。
那些在如今贫困的王选看来, 就是当了婊、子还立牌坊, 害人害己。
王家祖上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一点儿财产, 到了王选这一代, 家中兄弟姐妹二十几人,按照祖宗礼法, 老大分走大头,受父亲喜爱看重的庶出兄长拿到剩下的大头, 轮到王选手里,分家时能有钱出去租赁个小院子安置一家老小的话,王选都要谢天谢地了。
王选一直在找机会寻求变化, 今年除夕前后,先是从在大户人家做工的好友口中得知,宫中贵人和京中夫人们,突然开始追逐一种天然彩绸做出来的款式奇特的衣服。
到了开春,姜将军家的二公子一身天然彩绸衣服在身,于京中大街小巷溜达了一圈儿,瞬间成为整个京城最靓的崽儿,让王选有了一个不切实际的念想。
不用打听他就明白,这种丝绸肯定造价不菲,光是成本,就是一笔他负担不起的费用。他为自己看到了商机但抓不住这个机会而难过。
但上天最终还是眷顾他的,让他无意间听到隔壁的绸缎庄老板说,那种风靡一时的天然彩绸来自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那地方名为明安府,以前是因穷而出名。
那里虽然产天然彩绸,但最负盛名的却是低价丝绸,质量与贵人老爷们用的没法儿比,但价钱却是便宜了很多,且不仔细去看的话,不懂行的人很难看出二者之间有什么差别。
王选又从中看出了希望,于是厚着脸皮从岳丈手里借了做生意的成本,和友人结伴而来。
友人与他的目的大相径庭,他是为了彩绸而来,但友人却对明安府的果酒十分看好,两人出了京城,越是接近明安府,就遇到更多与他们目的相仿之人。
更让王选惊讶的是,他们进入明安府地界的第一天,落脚地儿是个小县城,从街上的铺子可以看出,这个县城的百姓生活整体不如京城附近百姓过的富足。
但让王选以及第一次来这里的所有人都大感意外的,是这里的街道非常干净整齐且平坦,街道上没有随地乱摆,随时要占道儿的摊子。
商贩们统一在一条街上卖东西,在那条街上,几乎集结了整个县城所有的摊贩,买家想买什么,不用多想,直奔那里就行。
地面用不知道什么东西铺的光滑平坦,路两边儿每隔几尺距离就有一颗果树,一行行整齐排列,远远看去似乎在同一水平线上,树木被修剪的十分用心,几乎全是大小一致,形状相似的树木,十分赏心悦目。
且树下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条长长的石凳,石凳上面有行人坐着休息。
街道上的行人衣服虽然不新但十分干净,脸上都是满足的笑,街角很少有乞丐这种每个城市必不可少的生物出现。
城墙底下别说是随意大小便的人了,就是偶尔有路过的牛羊产生的粪便,都有专门的人很快就打理好了。
王选突然就觉得自己才是那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土包子,一路走来身为京城百姓,天子脚下十几年不自觉培养出来的傲气,见到这个县城的一切后,瞬间消弭于无形。
友人拉着王选的胳膊指着前方一个树立的牌子道:“那里有好多人,好像在等什么,咱们过去看看!”
友人的家境比王选好,对方是想做出一番成就给家里人证明自己,和自己的出发点不同,见过的世面也比王选多,曾经还跟着家中长辈参加过某位公主举办的宴会。
但王选看的出来,友人也被这里的一切深深震撼到了。
两人走进人群还未开口,就被当地人非常热情的,用一口夹杂着方言并不熟练的官话给绕晕了。
提着一篮子鸡蛋的大婶儿道:“两位相公一看就是去明安府参加酒会的吧?最近从四面八方来了好多人,都是去明安府的呀!”
拎着大包裹的老爷子道:“哎,你们是赶着自家马车来的还是租了车行的马车来的?若是租的马车 ,到了咱们明安府境内,可就没必要了。”
老爷子指着旁边一人高的牌子,对两人道:“看见没?还有一盏茶时间,就有一辆公车从咱们这里出发,目的地就是府城,一路才三个铜板,虽然路上走走停停慢了点儿,但天黑前一定能到府城,便宜的很,咱们等在这里的十有七八都是去府城的呢!”
还有年轻人善意的提醒:“这一路时间可长呢,最好路上带点儿吃食,哦对了,顺便去一趟茅厕,免得半路停下耽搁大家时间。”
说着指着前方不远处路边一个看起来四四方方的建筑道:“就在那儿,公厕,按照里面人说的做,若是运气好,还能成为今天的幸运儿,得到两个铜板呢,简直是赚大了!”
王选和友人被热情的当地人安排的明明白白,拎着行李,上了公车,和人聊了一路,发现到府城的时间比他们预计的还要早,天色还没黑,王选寻思着刚好有时间去找家合适的客栈入住。
谁知他们进城门登记的时候,城门官问了两人的来历和目的,从旁边一筐木牌中抽出两个,递给两人,头都没抬,手下动作不停,一点儿不耽搁他交代两人事情:“拿着牌子顺着主街道往前走,左转第二家就是。”
王选一头雾水,就被后面的人推着往前走,两人无奈一笑,只能按照城门官的指示做。
没走几步就有书吏模样的人上前查看两人的木牌,然后又有人领着他们直接去公车站旁边等公车。
来人是个非常年轻的小伙子,一笑就露出两颗尖尖的虎牙,看起来稚气未脱,但做事十分老练,一看就是个熟手。
少年对王选道:“你们一人为了酒会而来,一人为了丝绸会而来,这两个宴会都在北城的综合市场举办,不过一个在市场东头,一个在市场西头。
市场附近有专门接待你们的客栈,距离近,价格合适,是官府特意找的信誉好的客栈,保证不会存在什么宰外乡人和店大欺客的行为,你们放心住吧!
现在距离天黑还有半个时辰,咱们能赶上最后一趟去北城的公车,真是幸运呢!”
王选二人又是一次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却一点儿都不觉得难受,没有丝毫被冒犯的感觉,只觉得这种安排十分舒心,有一种进了大户人家,被对方家中主人精心照顾的感觉。
什么闲杂事务都不用费心,只一门心思放在此次的目的上就行的感觉,简直太让人舒心了。
刚好锦绣骑马出城去万水村附巡查今年的春种准备工作,回来的路上远远瞧见一个熟悉的人影笑眯眯的和两个风尘仆仆的外地人说话的场景。
控制着身下的马儿走到那个人影面前,随意问道:“小牛,你们火柴作坊今儿不忙吗?谢老板怎么愿意放你出来了?”
眼前这个叫小牛的孩子,是谢六精心给自己找的助手,整个明安府被他翻了一遍,才找出这一个合他心意的。
要识字,读过几年书,能看懂衙门下发的各种文书,要手脚勤快,要孝顺,要会主动学习,要能领导火柴作坊的大小管事,还要年龄小。
总之自从有了小牛,谢六忙的团团转,一天只睡两个时辰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谢六重新得到自由,将所有压力全部转嫁给小牛。
虽然对方没接手前,关于火柴作坊的事情什么都不懂,但跟着管家身后短短一月时间,进步可谓是一日千里。让谢六满意的不行,经常在锦绣面前炫耀他接班人都有了,就是这家产还没准备好。
小牛见来人是锦绣,惊喜的朝马上之人拱手,见锦绣穿的是常服,没叫破他的身份,只恭敬回答道:“火柴作坊有点儿事要处理,我不方便出面,谢公子和管家两人都在那里,叫我出来避避嫌。
这不我闲着无事,就出来帮衙门做点儿什么。”
这事儿锦绣略有耳闻,说是小牛上任不久,就发现火柴作坊有人仗着资历老,在里面作威作福,且吃拿下面工人的回扣,这孩子很懂的收敛自己的锋芒,暗中收集证据,没暴露自己在这件事中的痕迹,悄悄将事情告诉谢六和管家。
想来今天要处理的就是这件事吧。
锦绣满意的点头:“行,那你忙着,回头跟着你们谢老板上家里吃饭!”
然后对一脸惊艳的看着他的两人轻轻点头,打马离开。
等看不见锦绣的身影,王选才缓慢回神:“小兄弟,方才那为公子是何人?我瞧着京城都没有这般神仙似的人物呢!”
王选的友人也连连点头,还带着点儿迷惑:“就是感觉有些熟悉,我是不是在哪儿见过呢?”
王选想说,这种人物,要真见过一次,这辈子怕是都忘不了。
就听小牛一脸自豪道:“我们知州大人可是正德四十三年的状元,之前还在翰林院任职呢!听谢公子说,我们大人的样貌和气度,就是在京城也是数一数二的!”
第143章 展会 丝绸展酒会
第一届明安府酒会举办的规模比锦绣一开始想的要盛大太多, 来的人也比他们预计的最好情况还要多。
光是第一日的交易量,就达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之前的准备工作匆匆忙忙搞了一个月,其中耗时最长的要数给周边府城所有商人发邀请函, 以及对方来往的时间。
场地的准备, 人员的安排,来人的安置,接待工作的明确责任,每一样都十分耗费心力,不管是明安府还是整个大景,都没听说过这种形式的活动,因此没有借鉴的可能性,每一样都要锦绣亲自盯着,确保不会出现错误。
幸好下面的人听话能干, 否则锦绣这些天每日只睡两个时辰,怕是将自己给累死累活的, 也做不完这里面的所有事情。
酒会第一日完美结束,虽然期间出了不少小问题, 但都被及时解决了, 看完下面人统计上来的数字, 锦绣心下总算是松了口气。
这次来明安府的外来人员, 竟然达到了五千人次,是包括锦绣在内的所有参与设计的官员都没想到的。
一来活动仓促, 发出去的帖子时间卡的十分紧,对方接到帖子后, 几乎没有多少考虑时间,就要动身,否则必定赶不上这趟。
二来也是锦绣临时起意提的建议, 没有提前做好宣传工作,只能将帖子发给临近几个州府,稍微远些的地方,只能望洋兴叹,静等明年了。
本来这次活动的主题,是选定了果酒,丝绸因为周期长,制作难度高,存货少,供不应求,没想着要搞个销售活动的。
最后还是在冯大人的坚持下,一只羊是放,两只羊也是放,于是在综合市场一东一西两头展开活动。
没想到与王选那般,从旁处听到消息,误打误撞来的也有不少人。
锦绣毫无形象的躺在靠窗的榻上,嘴里还和姜良缘说话呢,后脚就陷入梦境,姜良缘一回头见着人已经睡着,轻手轻脚的将薄被盖在夫君身上,悄悄关上房门,免得有人打扰他的安眠。
出了屋子,小声叮嘱嬷嬷:“让人炖的老鸭汤用细火煨着,等大人醒来就给端上来,先开开胃。
还有他喜欢吃的小菜,您亲自去厨房瞧瞧准备好了没?这段时间忙的脚打后脑勺,过年也没个消停,忙的都瘦了。”
嬷嬷笑眯眯听着,最后还是没忍住安慰自家小姐:“大人这是长身体呢,最近窜高了一截儿,去年的衣服袖子短了一寸,针线房正忙着给大人裁制新衣呢,看起来瘦是正常的,您也别太担心。”
姜良缘知道真相,但免不了唠叨几句:“长身体正是要吃好喝好的时候,耽搁不得。”
嬷嬷也没反驳,只笑眯眯的:“老奴都记着呢,您还比大人还小一岁呢,也要注意身体,都在长身体呢。”
这长身体还是锦绣最先说出来的,最近一段时间,忙得很,吃的也比往常多,猛蹿个子,人看着瘦了不少,姜良缘不懂,生怕他生病了。
愣是熬夜等他回去让大夫给诊脉,锦绣索性直接告诉对方:“还长身体呢。”
这要放在外面,成亲一年多的小夫妻,孩子都有了,哪儿还有长身体的说法?早就该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了。
偏元家所有人都觉得锦绣说的有道理,心安理得开始给自己加餐,以往还会多加注意养生,不管爱不爱吃,对身体好的东西,总要吃几口。
现在可不管那么多,自己爱吃的菜,每顿必须有。
连元老爷子这个一心修道养生的人,见着全家都放飞自我,忍了两顿就彻底放弃了坚持,让厨房做了他爱吃的菜上桌。
锦绣瞧一家人都是有节制的,没有胡吃海塞,并未出言阻止。
因为现在整个元家的下人都知道了,他们家大人和夫人啊,每顿给自己加餐,要吃好的,因为两人正长身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