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断腕钦差,嘉兴这个地方情况复杂
东晋以来,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之后,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越了北方。到了明朝,江南成为了国内最为富庶之地。
明朝的江南,指的是南直隶和浙江的八个府,分别是应天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
嘉兴名列八大府之一,其繁华景象不言而喻。但最近嘉兴府颇不平静,先是嘉兴、秀水、嘉善三县发生了争田事件,其次便是各县都有奴变。
所谓的争田事件,是三县在疆域划分上有争议,因为各县赋税政策有所不同,导致拥有广袤田地的士绅们明争暗斗。
争田事件,从万历朝就开始了,延绵数十年,仍旧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期间发生过多起高门大户私斗之乱,死了不少人。
嘉兴、秀水两县同城,同为嘉兴府倚郭县。明朝惯例,一府府衙所在的县城,称为倚郭县。
这一天下午,嘉兴府热闹非凡。嘉兴府知府刘瑄,带领府衙大小官吏,会同嘉兴、秀水两县县令,在城外排开仪仗,迎接钦差大人。
远远的,见到钦差带领的队伍来了,官员们急忙跪下去,匍匐在泥土里。
队伍来到眼前,众官员们大吃一惊,钦差的排场太大了。除去仪仗队、护卫队之外,竟然还有一百个锦衣卫、一百个西厂太监,以及两千京营兵卒。
钦差大人没有坐轿子,而是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年纪很轻,身穿御赐的麒麟纹袍服。
等宣读了圣旨,官员们更加惶恐不安,钦差头衔太多,又是锦衣卫同知,又是监察院御史,最显贵的头衔是通政大臣。
通政大臣乃是皇帝陛下的心腹亲近之人,自从内阁成为摆设之后,通政大臣没有宰辅之名,却有宰辅之权威。
可眼前的钦差大人,未免太年轻了吧?此人有何来头?
更惊悚的是,眼尖的官员们已经发现,钦差大人的左腕断了,他竟然是个残废之人!
“老百姓们都说,大明朝的文武官员官服上绣着飞禽走兽,当官的就是衣冠禽兽。呵,我任七也有今天,以前都是我给禽兽们下跪,今天终于让禽兽跪了一地!”
任七坐在马背上,扬着眉头,一开口就让官员们如鲠在喉,极为难堪。
知府刘瑄道:“钦差大人当真幽默!下官嘉兴府知府刘瑄,拜见大人!”
“你就是刘瑄?”任七撇撇嘴,突然喝道,“刘知府,你可知罪?”
“下官惶恐,不知犯了何罪?”
“嘉兴府最近多处发生奴变,你为何不上报朝廷?要不是张国维尚书陈奏,皇上至今还受你欺瞒!”
刘瑄此人庸碌胆小,贪污腐败。南明时期,他受到隆武帝朱聿键的重用。可清兵入城,第一个跪着迎接,在沙里整整跪了一天。
清兵主将博洛都看不下去了,说:“你在前朝做这么大的官,我不便用你,速去。”刘瑄的政治生涯宣告结束,一气之下很快病死。
刘瑄是官场老油条,厚着脸皮道:“回禀钦差大人,奴变之事不足为虑,下官已有安排,很快就能平息下去,故而没有上报朝廷,免得皇上担忧。”
“呦呵,你倒是个为君父分忧的忠臣!”任七讥嘲一句,不再纠缠此事,冷然道,“方才已经宣读过圣旨,本钦差来到嘉兴府,是为了推行新政,尔等要好生配合。”
“下官明白!”刘瑄答道,继而迎接钦差入城,并安排酒席接风洗尘。
……
钦差到了嘉兴府,并要推行新政的消息很快传播出去。城里的官绅们坐不住了,私下里串通一气,秘密前来找刘瑄商议对策。
嘉兴府有两大家族,一是郑家,一是查家。这两家手眼通天,财大气粗,嘉兴府的田地大半都在他们手中。
新政一旦施行,他们首当其冲受损最大,故而坐不住了。
郑家老太爷道:“知府大人,皇上把嘉兴府当作试点地区,用来推行新政。而新政得罪的是天下官绅士子,如果在嘉兴府施行成功,刘知府不怕被读书人的唾沫星子给淹死吗?”
刘瑄摊手道:“郑老太爷,你少来挤兑本官!煌煌圣谕在此,本官能有什么法子?说句难听的,钦差大人要从你们这些大家族、大乡绅嘴里掏食,该着急的是你们,本官大可以站在干岸上瞧热闹。”
“刘知府,此言差矣,难道你在老家没有田地吗?官绅一体纳粮当差,断的是读书人的活路,挖的是官绅们的墙角,咱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查家族长道。
刘瑄冷笑,郑老太爷从袖子里拿出几张银票来,道:“刘知府,这是五万两银子,还请笑纳。”
“这种时候,本官怎么还能收你们的银子?”刘瑄拒绝。
“知府大人,我等并非要让你赤膊上阵与钦差争斗,只是请你暗中行些方便罢了。我们也明白,自个儿的屁股自个儿擦,绝不连累你!”
刘瑄这才收了银票,笑道:“本官提醒一句,硬碰硬的念头趁早打消,别上赶着找死。不过据本官观察,这个钦差大人胸无点墨,是个大老粗,明的不行来暗的,他肯定招架不住。”
郑老爷子哈哈大笑:“其实我们已经摸清楚任七的老底了,他就是个匪民。我已经定好了计策,一是要让嘉兴府的官绅们联合起来,争田一事暂且消停了吧;二是要煽动读书人抵制新政,制造舆论,让钦差在此地步履维艰名声扫地;三是……嗯,第三条计策,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说为好。”
“你真是个老狐狸!”刘瑄大笑。
过了几天,任七正带着随行而来的户部官员丈量秀水县田地,本该到场的田地主人们一个也没有来,只有一些穷苦百姓在看热闹。
任七站在田埂上,回头对扮作亲兵护卫的朱由崧道:“呵,土豪劣绅们开始出招了,嘉兴这个地方情况很复杂,水很深嘛!”
朱由崧道:“小子,钦差大人可不好当,你的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你看不起我?”任七道。
“不是看不起你,提个醒罢了。”朱由崧挑了挑眉头。
任七道:“皇上能收拾你们这些藩王,我就能收拾土豪劣绅,走着瞧!”
正说着,一个锦衣卫前来报告:“大人,城里出事了,许多读书人聚在文庙里又哭又闹,说孔圣人显灵了。”
“咋回事?”
“有个老秀才到处宣扬,说他昨夜在文庙里看见一片红光,还听到孔圣人说世道不古人心浇漓,读书人不受朝廷重视,这是亡国的先兆。今天许多人亲眼看见孔圣人雕像胸口处有一条裂缝,城里的读书人便哄传孔圣人不赞同朝廷新政,为苛政暴政感到心碎!”
“放他娘的狗臭屁!”任七骂道。
朱由崧笑道:“怎么,急眼了,抓瞎了?我早就说了,你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呢!要是没辙,我替你写封信给皇上,钦差还是让我来当吧。“
“滚!”任七瞪了朱由崧一眼,歪着头看向天空,右手在大腿上搔痒,“读书人一肚子坏水,嘿嘿,可惜他们遇到了老子,要玩阴的,老子是读书人的祖宗!”
明朝的江南,指的是南直隶和浙江的八个府,分别是应天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
嘉兴名列八大府之一,其繁华景象不言而喻。但最近嘉兴府颇不平静,先是嘉兴、秀水、嘉善三县发生了争田事件,其次便是各县都有奴变。
所谓的争田事件,是三县在疆域划分上有争议,因为各县赋税政策有所不同,导致拥有广袤田地的士绅们明争暗斗。
争田事件,从万历朝就开始了,延绵数十年,仍旧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期间发生过多起高门大户私斗之乱,死了不少人。
嘉兴、秀水两县同城,同为嘉兴府倚郭县。明朝惯例,一府府衙所在的县城,称为倚郭县。
这一天下午,嘉兴府热闹非凡。嘉兴府知府刘瑄,带领府衙大小官吏,会同嘉兴、秀水两县县令,在城外排开仪仗,迎接钦差大人。
远远的,见到钦差带领的队伍来了,官员们急忙跪下去,匍匐在泥土里。
队伍来到眼前,众官员们大吃一惊,钦差的排场太大了。除去仪仗队、护卫队之外,竟然还有一百个锦衣卫、一百个西厂太监,以及两千京营兵卒。
钦差大人没有坐轿子,而是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年纪很轻,身穿御赐的麒麟纹袍服。
等宣读了圣旨,官员们更加惶恐不安,钦差头衔太多,又是锦衣卫同知,又是监察院御史,最显贵的头衔是通政大臣。
通政大臣乃是皇帝陛下的心腹亲近之人,自从内阁成为摆设之后,通政大臣没有宰辅之名,却有宰辅之权威。
可眼前的钦差大人,未免太年轻了吧?此人有何来头?
更惊悚的是,眼尖的官员们已经发现,钦差大人的左腕断了,他竟然是个残废之人!
“老百姓们都说,大明朝的文武官员官服上绣着飞禽走兽,当官的就是衣冠禽兽。呵,我任七也有今天,以前都是我给禽兽们下跪,今天终于让禽兽跪了一地!”
任七坐在马背上,扬着眉头,一开口就让官员们如鲠在喉,极为难堪。
知府刘瑄道:“钦差大人当真幽默!下官嘉兴府知府刘瑄,拜见大人!”
“你就是刘瑄?”任七撇撇嘴,突然喝道,“刘知府,你可知罪?”
“下官惶恐,不知犯了何罪?”
“嘉兴府最近多处发生奴变,你为何不上报朝廷?要不是张国维尚书陈奏,皇上至今还受你欺瞒!”
刘瑄此人庸碌胆小,贪污腐败。南明时期,他受到隆武帝朱聿键的重用。可清兵入城,第一个跪着迎接,在沙里整整跪了一天。
清兵主将博洛都看不下去了,说:“你在前朝做这么大的官,我不便用你,速去。”刘瑄的政治生涯宣告结束,一气之下很快病死。
刘瑄是官场老油条,厚着脸皮道:“回禀钦差大人,奴变之事不足为虑,下官已有安排,很快就能平息下去,故而没有上报朝廷,免得皇上担忧。”
“呦呵,你倒是个为君父分忧的忠臣!”任七讥嘲一句,不再纠缠此事,冷然道,“方才已经宣读过圣旨,本钦差来到嘉兴府,是为了推行新政,尔等要好生配合。”
“下官明白!”刘瑄答道,继而迎接钦差入城,并安排酒席接风洗尘。
……
钦差到了嘉兴府,并要推行新政的消息很快传播出去。城里的官绅们坐不住了,私下里串通一气,秘密前来找刘瑄商议对策。
嘉兴府有两大家族,一是郑家,一是查家。这两家手眼通天,财大气粗,嘉兴府的田地大半都在他们手中。
新政一旦施行,他们首当其冲受损最大,故而坐不住了。
郑家老太爷道:“知府大人,皇上把嘉兴府当作试点地区,用来推行新政。而新政得罪的是天下官绅士子,如果在嘉兴府施行成功,刘知府不怕被读书人的唾沫星子给淹死吗?”
刘瑄摊手道:“郑老太爷,你少来挤兑本官!煌煌圣谕在此,本官能有什么法子?说句难听的,钦差大人要从你们这些大家族、大乡绅嘴里掏食,该着急的是你们,本官大可以站在干岸上瞧热闹。”
“刘知府,此言差矣,难道你在老家没有田地吗?官绅一体纳粮当差,断的是读书人的活路,挖的是官绅们的墙角,咱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查家族长道。
刘瑄冷笑,郑老太爷从袖子里拿出几张银票来,道:“刘知府,这是五万两银子,还请笑纳。”
“这种时候,本官怎么还能收你们的银子?”刘瑄拒绝。
“知府大人,我等并非要让你赤膊上阵与钦差争斗,只是请你暗中行些方便罢了。我们也明白,自个儿的屁股自个儿擦,绝不连累你!”
刘瑄这才收了银票,笑道:“本官提醒一句,硬碰硬的念头趁早打消,别上赶着找死。不过据本官观察,这个钦差大人胸无点墨,是个大老粗,明的不行来暗的,他肯定招架不住。”
郑老爷子哈哈大笑:“其实我们已经摸清楚任七的老底了,他就是个匪民。我已经定好了计策,一是要让嘉兴府的官绅们联合起来,争田一事暂且消停了吧;二是要煽动读书人抵制新政,制造舆论,让钦差在此地步履维艰名声扫地;三是……嗯,第三条计策,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说为好。”
“你真是个老狐狸!”刘瑄大笑。
过了几天,任七正带着随行而来的户部官员丈量秀水县田地,本该到场的田地主人们一个也没有来,只有一些穷苦百姓在看热闹。
任七站在田埂上,回头对扮作亲兵护卫的朱由崧道:“呵,土豪劣绅们开始出招了,嘉兴这个地方情况很复杂,水很深嘛!”
朱由崧道:“小子,钦差大人可不好当,你的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你看不起我?”任七道。
“不是看不起你,提个醒罢了。”朱由崧挑了挑眉头。
任七道:“皇上能收拾你们这些藩王,我就能收拾土豪劣绅,走着瞧!”
正说着,一个锦衣卫前来报告:“大人,城里出事了,许多读书人聚在文庙里又哭又闹,说孔圣人显灵了。”
“咋回事?”
“有个老秀才到处宣扬,说他昨夜在文庙里看见一片红光,还听到孔圣人说世道不古人心浇漓,读书人不受朝廷重视,这是亡国的先兆。今天许多人亲眼看见孔圣人雕像胸口处有一条裂缝,城里的读书人便哄传孔圣人不赞同朝廷新政,为苛政暴政感到心碎!”
“放他娘的狗臭屁!”任七骂道。
朱由崧笑道:“怎么,急眼了,抓瞎了?我早就说了,你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呢!要是没辙,我替你写封信给皇上,钦差还是让我来当吧。“
“滚!”任七瞪了朱由崧一眼,歪着头看向天空,右手在大腿上搔痒,“读书人一肚子坏水,嘿嘿,可惜他们遇到了老子,要玩阴的,老子是读书人的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