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45.回家
不跑的是傻子。买家管事都用那么不善的眼光看她了,高媛哪里不知道人家动了怒,瞅个不注意就溜出了门。她在晋中府住了两个多月,路径又熟悉,很快就远离了这片富人区。她早就想好了,自己想在府城生活,总得找个落脚点,哪怕是小小的一间房子也好,总不能让伐北天天在空间里睡着吧?
她熟门熟路地穿大街过小巷,两旁的建筑越来越低矮,路越来越窄,等到了到处都是不到丈宽的小胡同时,她的目的地也就到了。
这是一片平民区,周围住的大都是货郎、游医、手工匠人之类的人家,是她早就看好了的。她径直走到一户紧闭的黑色木门前,举手敲门。
等木门打开,她冲着来人展开笑脸:“老丈,是你家有房子赁么?”
这房子是高媛花了许多时日才找到的,早在一个月前,她就每日腾出功夫来到处寻找。到最后终于确定了这家,跟周围的人打听之后,觉得这家最是合适不过。
人口简单,只有一对年过半百的老夫妻。房子不错,是城里一家夫人的陪嫁,巧的是,这家夫人她还认识,正是以前的邻居。那家夫人出身倒是不错,娘家爹是个四品的官员。可惜那夫人的亲娘不给力,是个通房出身的。一个四品官的庶女能嫁到什么人家?又能有什么像样的陪嫁?这栋房产就算是其中最值钱的了。
庶女出身的夫人很有经济头脑,处处精打细算着过日子。婆家还没有分家,按照律法,他们家男人那点儿可怜的俸禄都不算私产,能算私产的只能是她的嫁妆,还得是写在嫁妆单子上存了底的。房子最大的好处是能存东西,所以夫人就把这些年家里的灰色收入好好地整理了,存够了一定的数量就换成金银细软搬到这个院子里藏着,留下一对陪嫁来的老夫妻看门户。
院子不大,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正房紧锁,承担着库房的大任,自然是不能让人进的。东厢房三间,归老夫妻住了。西厢房被改造成了三间独立的房间,每间只有十来平米,正是拿来出租的。租金每月不过一百文,是她完全能够承受得起的价格。
实际上,通过这些日子的了解,她发现这个时空的房价,不是一般的低。别的不说,就她暂时租赁的这个院子,顶破天也就是三十两银子的价格。可惜,她现在一两银子都没有。就算是把自己所有的铜钱都换成银子,也不超过五两,这还是把所有物品都折价计算之后。
想想陆夫人对她着实不错,一个月都有五百文的月钱,顶半两银子了,不愧是从京城来的,就是大方。感慨了一番原雇主的慷慨之后,高媛付了三个月的房租给那位老丈,这是最低时长,不能再少了。其实按照她的本意,她是想一个月一付的。财产有数,能在自己手里多攥会儿也是好的。
她运气不错,租到了最后一间房子,另外两间一间被一个靠给人洗衣缝补为生的单身妇人租了,还有一间租给了一个穷秀才。房子里只有一张坐上去就吱呀作响的木床和一个旧木凳。房子太过狭窄,也放不下别的了。
高媛空间里还有自己在范家使用的床铺和被褥,虽然也是旧的,却比这个还要强些,最起码躺上去没有动静,就跟老丈说,自己有家具,让他把床和凳子都搬出去了。老丈还挺高兴,据说是秀才那屋的床少了根床腿,是拿砖头垫着的,现下正好把那床换过来。
高媛无语,要了自己房子的钥匙,借口去搬家具,就出了门。自己在街上转了转,观察了一番地形,盘算了一番自己的营生,这才回转。见四周无人,把自己用得着的一概物事都弄出来,在门口堆作一团,然后才敲了门。等老丈把门打开之后,再一样一样地往里搬。老丈见她的东西多,还搭了把手,帮着她把床抬进了屋。
屋子本来不大,很快就满了。高媛满意地拍拍手,对着老丈道:“多谢老丈,却不知老丈贵姓。”
老丈道:“免贵姓周,你喊我周老丈便是。”
高媛便重新屈身行礼,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周老丈,妇人夫家姓柴,还有个小儿在家。东家给了几日假,我暂离开几日,看了小儿便回来。”
周老丈问道:“你在何家帮工?”
高媛面不改色地撒了个谎:“马场街上一家酒楼,我在那里帮厨。”
周老丈皱了眉头:“那可够远的,你怎地到我这里赁房子?”
高媛苦笑:“工钱有数,这里的房子总归便宜些。”
周老丈再问:“怎么就你一人?你家男人呢?”
“从军去了,上有公婆,下有小儿,还有个两岁多的小叔子要养。妇人也是没有办法了,这才出来给人帮工,能挣几个是几个,好歹能贴补些家用。”
周老丈叹口气:“你也是个不容易的。且去,家里我给你看着。”
高媛再次道谢,出了院门,直奔城门。她是真的想回家看看,一来离家太久,二来是想看看,能不能暂时把伐北放在家里。伐北还太小,总得到了四五岁之后,才能读书识字。
没有了马车代步,这次回去着实让她吃足了苦头,只凭两条腿走路什么的,太悲催了。她还不敢走官道,生怕遭受无妄之灾,只好捡着官道旁边小树林里被老百姓踩出来的小路前进。前两天还刚刚下了场透雨,那路格外的泥泞难行。高媛一边走一边替别人操心,也不知道陆夫人一行人有没有赶上这场雨,可人家是坐在马车里的,她却要靠两条腿,真是同人不同命,一个惨字了得。
更惨的是,她还得抱着孩子。伐北只要在空间就是昏睡状态,不能老在里面呆着。走累了,便找块相对干净的地方搬个小凳子出来坐着休息一会儿,怕路人经过见她坐张椅子太过突兀。伐北一岁半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被她抱着走了半天路,也正好让他自己走几步活动活动手脚。
就这样边走边歇,路上要是遇到个茶棚饭肆什么的,也可以进去打个尖,再买些包子烧饼什么的路上带着吃。若是遇到前不着寸后不着店的地方,就干脆一边休息一边拿干粮凑合一顿。好在她有空间在,不用担心晚上没有睡觉的地方,夏日天黑得晚,别人看着日头投宿,她还可以多走一段。一直到天彻底黑了,这才拐个弯儿多走几步到小树林里头进入空间休息。
她一直走了三天,才到达牛头镇。若不是有空间在,可以随时休息,她的两条腿都要走废了。脚掌更是火辣辣的疼,也不知磨了多少泡出来。隔着小树林看官道上车来车往,快马疾驰,更是坚定了自己要努力奋进的心,对着伐北唠叨了一路长大了务必要好好读书之类。为了过上能乘坐交通工具的日子,他们娘俩且还有的奋斗呢。
远远地看到驿站的大门,高媛长出了一口气,离家不过八里的路程了,镇子上她熟,且先到饭铺里吃些热乎的饭菜再说。
驿站大门口还是如往常一般的忙碌,正好赶上黄昏投宿的时候,有不少车马在此停靠。经过这三日的艰难跋涉,高媛终于懂了这家驿站为何如此忙碌了,从这里到府城有快马三个时辰的路程,除了寥寥几家可供路人打尖之处,再无其他可供歇脚的。
没办法,这个时空的人本来就少,北方人常年受鞑子袭边,人就更少。她听吴妈妈说过,他们这里还算好的。离开晋中府再往北走,一日一夜都见不到村庄也是有的。
高媛只可惜那大片的荒地,若是开垦出来,还不知道能养活多少人口。可惜,这个地方就是缺人,南方人口倒是繁盛,可谁愿意到这里来啊?天气苦寒不说,还时不时有外族入侵,那里向来是流放犯人的最佳场所来着。
高媛抱着也已经困顿不堪的伐北慢慢往镇上的饭铺挪,想着还是等明天一早再回家算了。越是快到家的时候,竟觉得越是疲累难以支撑。饭铺里有热乎乎的包子卖,等他们娘俩吃饱了,还可以买上十几个带回家给公婆。夏天食物放不住,买一顿饭的就好。要买肉包子,小二两岁多了,能吃一个。公公得吃五个,婆婆也能吃三个。再加上自己,嗯,买十五个好了。要不公公婆婆总也舍不得放开吃,要是有剩下的,放到干粮筐里在堂屋里挂着,有凉风吹着,还能放到晚上,给小二和伐北加餐正合适。
她还在空间里存着从府城买的点心呢,伐北吃了一些,还剩下几块,一家子一人一块是有的。公公婆婆辛苦了大半辈子,还从未吃过那么好的点心呢。
对了,她还有三四贯钱,若是把伐北放在家里由公公婆婆照看,总得给老两口留些钱过日子。她有手有脚,也有主意打算,府城里到处都有商机,还是留几百文在家里。还有一些陆夫人赏的布头,也给家里留下。
算一算,她这一趟回来,至少能抵得上别家一年的收入。自己再说在府城又找到了工作,公公婆婆定会继续支持的。
这么一来,自家的日子就算是过起来了。等她在府城挣些钱,再回来找机会买两亩地,细细伺候着,也免得老对着时家的管事赔笑脸。
有两亩地给公婆傍身,她就可以将其余的收入来支撑伐北将来的读书费用了,要是运气好的话,没准儿小二的读书费用也能挣出来。她虽然没有正式的教学经验,但好歹也是最好的师范大学毕业,这个时代的读书又没有什么物理化学,全都是文史哲不分家的内容。有她督促着,孩子们读书肯定不会成问题。
离家越近,高媛对于未来的打算越清晰。仰头看天,长吸一口气,真好,终于看到好日子的希望了。
去饭铺必须要经过驿站大门,高媛抱着孩子挪过去,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大门口忙的满头大汗的张头。这是个熟人,是必须要打声招呼的,人家可是照顾了她不少生意呢。
高媛就对着张头喊了声张爷,屈了屈僵硬酸痛的膝盖。
张头见她,大吃一惊,撇下正在搬运物件的杂役,快步走到她一步远处,低声问道:“你这糊涂妇人,怎么这时候回来了?”
高媛一惊,莫非家里出了什么事?
张头见她一脸的惊愕,意识到她什么消息也不知道,立刻环顾四周,见无人注意,也顾不得男女大防了,扯着她的衣袖往一边拽:“回府城去,再也莫要回来,你们村出大事了!”
高媛一颗心乱跳,颤抖着音问:“张爷,你行行好告诉我一声,我才从府城回来,什么都不知道。我们村到底怎么了?我公公婆婆呢?”
张头皱着眉头:“你呀,唉,实话跟你说吧。你们村出了时疫,现下整个村子都被官兵封了,许进不许出。你若是回去,立刻就是个死。”
时疫?高媛顿觉手脚冰凉,怎么会有时疫?!那个不是春天才会有的吗?还有,为何要封村?还许进不许出?只有他们村如此吗?那就不应该是时疫啊!还有,她公公婆婆呢?
一时之间千头万绪,竟然不知道该先问哪一个才好。张头见她惊慌失措,可怜她一个弱女子无依无靠,便将他知道的情况都说了。
高媛猜的没错,这场时疫的源头还真不是时家村,可也跟他们村有极大的关系。今年夏初,南方突降暴雨,淹死人口牲畜无数,好几个州都受了灾。这件事情本来和他们北方毫无瓜葛,可坏就坏在那个地方的县令之一,正是时家最出息的那位时鑫二老爷。时鑫见自己管辖之下的县有了时疫,不过短短十几天的功夫,就连县城里都有许多人染病,上吐下泻、高烧不退,许多人连药都没来得及灌进去就死掉了,心里大急,就把自家家眷全都打包悄悄地送回了老家。
她熟门熟路地穿大街过小巷,两旁的建筑越来越低矮,路越来越窄,等到了到处都是不到丈宽的小胡同时,她的目的地也就到了。
这是一片平民区,周围住的大都是货郎、游医、手工匠人之类的人家,是她早就看好了的。她径直走到一户紧闭的黑色木门前,举手敲门。
等木门打开,她冲着来人展开笑脸:“老丈,是你家有房子赁么?”
这房子是高媛花了许多时日才找到的,早在一个月前,她就每日腾出功夫来到处寻找。到最后终于确定了这家,跟周围的人打听之后,觉得这家最是合适不过。
人口简单,只有一对年过半百的老夫妻。房子不错,是城里一家夫人的陪嫁,巧的是,这家夫人她还认识,正是以前的邻居。那家夫人出身倒是不错,娘家爹是个四品的官员。可惜那夫人的亲娘不给力,是个通房出身的。一个四品官的庶女能嫁到什么人家?又能有什么像样的陪嫁?这栋房产就算是其中最值钱的了。
庶女出身的夫人很有经济头脑,处处精打细算着过日子。婆家还没有分家,按照律法,他们家男人那点儿可怜的俸禄都不算私产,能算私产的只能是她的嫁妆,还得是写在嫁妆单子上存了底的。房子最大的好处是能存东西,所以夫人就把这些年家里的灰色收入好好地整理了,存够了一定的数量就换成金银细软搬到这个院子里藏着,留下一对陪嫁来的老夫妻看门户。
院子不大,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四合院。正房紧锁,承担着库房的大任,自然是不能让人进的。东厢房三间,归老夫妻住了。西厢房被改造成了三间独立的房间,每间只有十来平米,正是拿来出租的。租金每月不过一百文,是她完全能够承受得起的价格。
实际上,通过这些日子的了解,她发现这个时空的房价,不是一般的低。别的不说,就她暂时租赁的这个院子,顶破天也就是三十两银子的价格。可惜,她现在一两银子都没有。就算是把自己所有的铜钱都换成银子,也不超过五两,这还是把所有物品都折价计算之后。
想想陆夫人对她着实不错,一个月都有五百文的月钱,顶半两银子了,不愧是从京城来的,就是大方。感慨了一番原雇主的慷慨之后,高媛付了三个月的房租给那位老丈,这是最低时长,不能再少了。其实按照她的本意,她是想一个月一付的。财产有数,能在自己手里多攥会儿也是好的。
她运气不错,租到了最后一间房子,另外两间一间被一个靠给人洗衣缝补为生的单身妇人租了,还有一间租给了一个穷秀才。房子里只有一张坐上去就吱呀作响的木床和一个旧木凳。房子太过狭窄,也放不下别的了。
高媛空间里还有自己在范家使用的床铺和被褥,虽然也是旧的,却比这个还要强些,最起码躺上去没有动静,就跟老丈说,自己有家具,让他把床和凳子都搬出去了。老丈还挺高兴,据说是秀才那屋的床少了根床腿,是拿砖头垫着的,现下正好把那床换过来。
高媛无语,要了自己房子的钥匙,借口去搬家具,就出了门。自己在街上转了转,观察了一番地形,盘算了一番自己的营生,这才回转。见四周无人,把自己用得着的一概物事都弄出来,在门口堆作一团,然后才敲了门。等老丈把门打开之后,再一样一样地往里搬。老丈见她的东西多,还搭了把手,帮着她把床抬进了屋。
屋子本来不大,很快就满了。高媛满意地拍拍手,对着老丈道:“多谢老丈,却不知老丈贵姓。”
老丈道:“免贵姓周,你喊我周老丈便是。”
高媛便重新屈身行礼,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周老丈,妇人夫家姓柴,还有个小儿在家。东家给了几日假,我暂离开几日,看了小儿便回来。”
周老丈问道:“你在何家帮工?”
高媛面不改色地撒了个谎:“马场街上一家酒楼,我在那里帮厨。”
周老丈皱了眉头:“那可够远的,你怎地到我这里赁房子?”
高媛苦笑:“工钱有数,这里的房子总归便宜些。”
周老丈再问:“怎么就你一人?你家男人呢?”
“从军去了,上有公婆,下有小儿,还有个两岁多的小叔子要养。妇人也是没有办法了,这才出来给人帮工,能挣几个是几个,好歹能贴补些家用。”
周老丈叹口气:“你也是个不容易的。且去,家里我给你看着。”
高媛再次道谢,出了院门,直奔城门。她是真的想回家看看,一来离家太久,二来是想看看,能不能暂时把伐北放在家里。伐北还太小,总得到了四五岁之后,才能读书识字。
没有了马车代步,这次回去着实让她吃足了苦头,只凭两条腿走路什么的,太悲催了。她还不敢走官道,生怕遭受无妄之灾,只好捡着官道旁边小树林里被老百姓踩出来的小路前进。前两天还刚刚下了场透雨,那路格外的泥泞难行。高媛一边走一边替别人操心,也不知道陆夫人一行人有没有赶上这场雨,可人家是坐在马车里的,她却要靠两条腿,真是同人不同命,一个惨字了得。
更惨的是,她还得抱着孩子。伐北只要在空间就是昏睡状态,不能老在里面呆着。走累了,便找块相对干净的地方搬个小凳子出来坐着休息一会儿,怕路人经过见她坐张椅子太过突兀。伐北一岁半的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被她抱着走了半天路,也正好让他自己走几步活动活动手脚。
就这样边走边歇,路上要是遇到个茶棚饭肆什么的,也可以进去打个尖,再买些包子烧饼什么的路上带着吃。若是遇到前不着寸后不着店的地方,就干脆一边休息一边拿干粮凑合一顿。好在她有空间在,不用担心晚上没有睡觉的地方,夏日天黑得晚,别人看着日头投宿,她还可以多走一段。一直到天彻底黑了,这才拐个弯儿多走几步到小树林里头进入空间休息。
她一直走了三天,才到达牛头镇。若不是有空间在,可以随时休息,她的两条腿都要走废了。脚掌更是火辣辣的疼,也不知磨了多少泡出来。隔着小树林看官道上车来车往,快马疾驰,更是坚定了自己要努力奋进的心,对着伐北唠叨了一路长大了务必要好好读书之类。为了过上能乘坐交通工具的日子,他们娘俩且还有的奋斗呢。
远远地看到驿站的大门,高媛长出了一口气,离家不过八里的路程了,镇子上她熟,且先到饭铺里吃些热乎的饭菜再说。
驿站大门口还是如往常一般的忙碌,正好赶上黄昏投宿的时候,有不少车马在此停靠。经过这三日的艰难跋涉,高媛终于懂了这家驿站为何如此忙碌了,从这里到府城有快马三个时辰的路程,除了寥寥几家可供路人打尖之处,再无其他可供歇脚的。
没办法,这个时空的人本来就少,北方人常年受鞑子袭边,人就更少。她听吴妈妈说过,他们这里还算好的。离开晋中府再往北走,一日一夜都见不到村庄也是有的。
高媛只可惜那大片的荒地,若是开垦出来,还不知道能养活多少人口。可惜,这个地方就是缺人,南方人口倒是繁盛,可谁愿意到这里来啊?天气苦寒不说,还时不时有外族入侵,那里向来是流放犯人的最佳场所来着。
高媛抱着也已经困顿不堪的伐北慢慢往镇上的饭铺挪,想着还是等明天一早再回家算了。越是快到家的时候,竟觉得越是疲累难以支撑。饭铺里有热乎乎的包子卖,等他们娘俩吃饱了,还可以买上十几个带回家给公婆。夏天食物放不住,买一顿饭的就好。要买肉包子,小二两岁多了,能吃一个。公公得吃五个,婆婆也能吃三个。再加上自己,嗯,买十五个好了。要不公公婆婆总也舍不得放开吃,要是有剩下的,放到干粮筐里在堂屋里挂着,有凉风吹着,还能放到晚上,给小二和伐北加餐正合适。
她还在空间里存着从府城买的点心呢,伐北吃了一些,还剩下几块,一家子一人一块是有的。公公婆婆辛苦了大半辈子,还从未吃过那么好的点心呢。
对了,她还有三四贯钱,若是把伐北放在家里由公公婆婆照看,总得给老两口留些钱过日子。她有手有脚,也有主意打算,府城里到处都有商机,还是留几百文在家里。还有一些陆夫人赏的布头,也给家里留下。
算一算,她这一趟回来,至少能抵得上别家一年的收入。自己再说在府城又找到了工作,公公婆婆定会继续支持的。
这么一来,自家的日子就算是过起来了。等她在府城挣些钱,再回来找机会买两亩地,细细伺候着,也免得老对着时家的管事赔笑脸。
有两亩地给公婆傍身,她就可以将其余的收入来支撑伐北将来的读书费用了,要是运气好的话,没准儿小二的读书费用也能挣出来。她虽然没有正式的教学经验,但好歹也是最好的师范大学毕业,这个时代的读书又没有什么物理化学,全都是文史哲不分家的内容。有她督促着,孩子们读书肯定不会成问题。
离家越近,高媛对于未来的打算越清晰。仰头看天,长吸一口气,真好,终于看到好日子的希望了。
去饭铺必须要经过驿站大门,高媛抱着孩子挪过去,一眼就看到了正在大门口忙的满头大汗的张头。这是个熟人,是必须要打声招呼的,人家可是照顾了她不少生意呢。
高媛就对着张头喊了声张爷,屈了屈僵硬酸痛的膝盖。
张头见她,大吃一惊,撇下正在搬运物件的杂役,快步走到她一步远处,低声问道:“你这糊涂妇人,怎么这时候回来了?”
高媛一惊,莫非家里出了什么事?
张头见她一脸的惊愕,意识到她什么消息也不知道,立刻环顾四周,见无人注意,也顾不得男女大防了,扯着她的衣袖往一边拽:“回府城去,再也莫要回来,你们村出大事了!”
高媛一颗心乱跳,颤抖着音问:“张爷,你行行好告诉我一声,我才从府城回来,什么都不知道。我们村到底怎么了?我公公婆婆呢?”
张头皱着眉头:“你呀,唉,实话跟你说吧。你们村出了时疫,现下整个村子都被官兵封了,许进不许出。你若是回去,立刻就是个死。”
时疫?高媛顿觉手脚冰凉,怎么会有时疫?!那个不是春天才会有的吗?还有,为何要封村?还许进不许出?只有他们村如此吗?那就不应该是时疫啊!还有,她公公婆婆呢?
一时之间千头万绪,竟然不知道该先问哪一个才好。张头见她惊慌失措,可怜她一个弱女子无依无靠,便将他知道的情况都说了。
高媛猜的没错,这场时疫的源头还真不是时家村,可也跟他们村有极大的关系。今年夏初,南方突降暴雨,淹死人口牲畜无数,好几个州都受了灾。这件事情本来和他们北方毫无瓜葛,可坏就坏在那个地方的县令之一,正是时家最出息的那位时鑫二老爷。时鑫见自己管辖之下的县有了时疫,不过短短十几天的功夫,就连县城里都有许多人染病,上吐下泻、高烧不退,许多人连药都没来得及灌进去就死掉了,心里大急,就把自家家眷全都打包悄悄地送回了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