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用于不用
臧洪听李琛问他,于是立即脸上露出了怒色,对李琛抱拳说道:“李将军兵发兖州,堪称是众望所归,兖州士绅可谓是早已翘首以盼!
曹孟德盘踞兖州,不修德行,在兖州境内穷兵黩武,倒行逆施,早已是惹得天怒人怨,以至于天降蝗灾于兖州,此乃是上天在惩罚曹操,只可惜却不知道害死了多少兖州百姓!
曹操虽然身为兖州牧,但是蝗灾来时,却不思赈灾,依旧是穷兵黩武,还居心险恶,将兖州受难之民赶往李候的辖域之内!
也幸好李候怜悯,接纳了这数十万兖州饥民,不惜耗尽家财对其大力赈济,才使得数十万兖州百姓得以活命!
也难怪当初张邈张孟卓反他,曹操如此德行,又有何颜面继续执掌兖州牧之职?但是张孟卓最不该的就是当初引狼入室,将吕布这个小人引入到兖州,当初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会将李候迎入兖州,将曹操取而代之,现如今兖州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地步!
我之前以为袁本初也乃是一个英豪,但是现在看来,袁绍实乃是一个自私之人,根本不足为凭!
现如今李候兵发兖州,乃是代天子讨伐佞臣,吊民伐罪,臧某又何敢于李候为敌?故此当听闻李候兵临城下,臧某这才开城献降,只希望李候得了兖州之后,能还兖州士民一个朗朗乾坤,也让兖州士民能像豫州士民那样,在李候的治下安享太平!”
李琛听罢之后,大致也就明白了臧洪为何会选择投降于他,此人性情可以说属于那种狂傲的个性,这天底下能让他看得顺眼的人没几个,很显然自己算是一个!
而且恰好因为曹操杀张超之事,也惹怒了曹操,袁绍拒不发兵救张超,更是把臧洪给彻底得罪了,要知道臧洪和张超乃是挚友,袁绍不但不助他救援张超,反倒力挺曹操,这算是把臧洪给得罪死了。
现如今臧洪早就对袁绍起了反心,另外也更是将曹操视为寇仇,自然不可能帮着曹操和袁绍来对付自己了,这么一来臧洪投降于他,也就说得通了。
于是李琛当即留臧洪继续任东郡太守之职,让他打理东郡的政务民务,臧洪也不推辞,当即便欣然受命,当即表态,今后原为李琛所用。
臧洪是个有能力的人,而且是个标准的理想主义者,有着强大的自信以及强烈的责任感,但是这个人身上有个毛病,就是有点二愣子的性情,特别认死理,换做后世的话来形容,就是有点特别轴!
这种人可以用,但是李琛不会重用,因为他太容易情绪化,大局观不够强,虽然讲义气,但是却对于忠诚不是很在乎,太过随性,如果当他的主公和他的理想亦或是理念有冲突的话,他不会选择退让,跟主公保持一致,他更在乎的是自己的感受。
所以李琛现在虽然留用臧洪,主要是利用他的个人魅力,先稳定住东郡的局势,但是未来,李琛却绝对不会重用这种人。
臧洪当然不知道李琛这个时候想什么,他还是欣然授命,接受了李琛的任命,继续留任东郡太守,并且立即充满热情的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当然臧洪留任东郡太守,李琛是不会把兵权也留给臧洪的,按照他的治政方略,专业的事情自然是要专业的人去做才行!
干什么都尽量要纯粹一些,军事的事情,就该让军人去做,而不是让文臣插手军事的事情去瞎指挥,这样除了会害死很多士兵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所以李琛之下各地历来都是军政分开,像郡县的守令,往往都是文官,都尉和县尉则基本上都使用武将,这样各司其职,相互合作,效果比起让守令们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效果好很多,不容易出现地方官员专权的情况,相互合作的同时,又能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
当然也有特例,比如南阳,他就用了赵云当南阳太守,以戏志才佐之,赵云军政大权一手抓,而且把南阳经营的相当不错,政务清明,军事方面更是让隔江相望的刘表不敢越雷池半步。
李琛之所以让赵云做南阳太守,军政一把抓,第一是因为他对赵云的极度信任,赵云的品性在这个时代,简直可以说是毫无瑕疵可言,是个极其忠诚之人,而且并没有野心,对李琛是忠心耿耿!
第二赵云跟着李琛时间很长,从李琛做事方面,学到了很多东西,军政方面都积累了很多经验,可谓是文武全才,放在各方面都是一把好手,李琛将南阳交给赵云,完全不用担心他会把事情搞砸,更何况他还让戏志才在南阳辅佐赵云,赵云很擅长听取他人意见,所以两个人配合之下,自然而然把南阳经营的不错。
再之就是南阳对李琛现在非常重要,虽然刘表是个胸无大志之人,甘心偏安于荆州一隅,并无争霸天下的野心,但是毕竟刘表手中的军事力量还是相当强的,刘表即便是胸无大志,但是他手下的谋士却很可能会鼓动他进行军事冒险。
故此坐镇南阳的必须是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无疑赵云就是这个最合适的人选,能文能武,而且非常悍勇,深谙治军用兵之道,也唯有赵云坐镇南阳,才能让李琛放心。
更何况南阳的位置是五省通衢之地,通过武关还联系着关中之地,这里是个不容有失的地方,故此李琛这才把南阳交给了赵云镇守,省的万一有事,会出现文武相互掣肘的情况。
但是南阳毕竟是一个特例,李琛可以完全信任赵云,而东郡这边,李琛就不可能把军政大权都交给臧洪一把抓了,臧洪虽然留任东郡太守之职,但是李琛又把姜远从颍川调来,授姜远为东郡都尉之职,掌东郡军事。
本来李琛在把曹操逐出兖州之后,是有心继续攻入魏郡的,但是这个时候,他一直不放心的吕布,终于还是露出了獠牙。
曹孟德盘踞兖州,不修德行,在兖州境内穷兵黩武,倒行逆施,早已是惹得天怒人怨,以至于天降蝗灾于兖州,此乃是上天在惩罚曹操,只可惜却不知道害死了多少兖州百姓!
曹操虽然身为兖州牧,但是蝗灾来时,却不思赈灾,依旧是穷兵黩武,还居心险恶,将兖州受难之民赶往李候的辖域之内!
也幸好李候怜悯,接纳了这数十万兖州饥民,不惜耗尽家财对其大力赈济,才使得数十万兖州百姓得以活命!
也难怪当初张邈张孟卓反他,曹操如此德行,又有何颜面继续执掌兖州牧之职?但是张孟卓最不该的就是当初引狼入室,将吕布这个小人引入到兖州,当初如果是我的话,我就会将李候迎入兖州,将曹操取而代之,现如今兖州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地步!
我之前以为袁本初也乃是一个英豪,但是现在看来,袁绍实乃是一个自私之人,根本不足为凭!
现如今李候兵发兖州,乃是代天子讨伐佞臣,吊民伐罪,臧某又何敢于李候为敌?故此当听闻李候兵临城下,臧某这才开城献降,只希望李候得了兖州之后,能还兖州士民一个朗朗乾坤,也让兖州士民能像豫州士民那样,在李候的治下安享太平!”
李琛听罢之后,大致也就明白了臧洪为何会选择投降于他,此人性情可以说属于那种狂傲的个性,这天底下能让他看得顺眼的人没几个,很显然自己算是一个!
而且恰好因为曹操杀张超之事,也惹怒了曹操,袁绍拒不发兵救张超,更是把臧洪给彻底得罪了,要知道臧洪和张超乃是挚友,袁绍不但不助他救援张超,反倒力挺曹操,这算是把臧洪给得罪死了。
现如今臧洪早就对袁绍起了反心,另外也更是将曹操视为寇仇,自然不可能帮着曹操和袁绍来对付自己了,这么一来臧洪投降于他,也就说得通了。
于是李琛当即留臧洪继续任东郡太守之职,让他打理东郡的政务民务,臧洪也不推辞,当即便欣然受命,当即表态,今后原为李琛所用。
臧洪是个有能力的人,而且是个标准的理想主义者,有着强大的自信以及强烈的责任感,但是这个人身上有个毛病,就是有点二愣子的性情,特别认死理,换做后世的话来形容,就是有点特别轴!
这种人可以用,但是李琛不会重用,因为他太容易情绪化,大局观不够强,虽然讲义气,但是却对于忠诚不是很在乎,太过随性,如果当他的主公和他的理想亦或是理念有冲突的话,他不会选择退让,跟主公保持一致,他更在乎的是自己的感受。
所以李琛现在虽然留用臧洪,主要是利用他的个人魅力,先稳定住东郡的局势,但是未来,李琛却绝对不会重用这种人。
臧洪当然不知道李琛这个时候想什么,他还是欣然授命,接受了李琛的任命,继续留任东郡太守,并且立即充满热情的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当然臧洪留任东郡太守,李琛是不会把兵权也留给臧洪的,按照他的治政方略,专业的事情自然是要专业的人去做才行!
干什么都尽量要纯粹一些,军事的事情,就该让军人去做,而不是让文臣插手军事的事情去瞎指挥,这样除了会害死很多士兵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所以李琛之下各地历来都是军政分开,像郡县的守令,往往都是文官,都尉和县尉则基本上都使用武将,这样各司其职,相互合作,效果比起让守令们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效果好很多,不容易出现地方官员专权的情况,相互合作的同时,又能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
当然也有特例,比如南阳,他就用了赵云当南阳太守,以戏志才佐之,赵云军政大权一手抓,而且把南阳经营的相当不错,政务清明,军事方面更是让隔江相望的刘表不敢越雷池半步。
李琛之所以让赵云做南阳太守,军政一把抓,第一是因为他对赵云的极度信任,赵云的品性在这个时代,简直可以说是毫无瑕疵可言,是个极其忠诚之人,而且并没有野心,对李琛是忠心耿耿!
第二赵云跟着李琛时间很长,从李琛做事方面,学到了很多东西,军政方面都积累了很多经验,可谓是文武全才,放在各方面都是一把好手,李琛将南阳交给赵云,完全不用担心他会把事情搞砸,更何况他还让戏志才在南阳辅佐赵云,赵云很擅长听取他人意见,所以两个人配合之下,自然而然把南阳经营的不错。
再之就是南阳对李琛现在非常重要,虽然刘表是个胸无大志之人,甘心偏安于荆州一隅,并无争霸天下的野心,但是毕竟刘表手中的军事力量还是相当强的,刘表即便是胸无大志,但是他手下的谋士却很可能会鼓动他进行军事冒险。
故此坐镇南阳的必须是一个强有力的人物,无疑赵云就是这个最合适的人选,能文能武,而且非常悍勇,深谙治军用兵之道,也唯有赵云坐镇南阳,才能让李琛放心。
更何况南阳的位置是五省通衢之地,通过武关还联系着关中之地,这里是个不容有失的地方,故此李琛这才把南阳交给了赵云镇守,省的万一有事,会出现文武相互掣肘的情况。
但是南阳毕竟是一个特例,李琛可以完全信任赵云,而东郡这边,李琛就不可能把军政大权都交给臧洪一把抓了,臧洪虽然留任东郡太守之职,但是李琛又把姜远从颍川调来,授姜远为东郡都尉之职,掌东郡军事。
本来李琛在把曹操逐出兖州之后,是有心继续攻入魏郡的,但是这个时候,他一直不放心的吕布,终于还是露出了獠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