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玄德兄的橄榄枝
  刘烨阴沉着一张脸,急匆匆的走出城外,管亥和于禁两人亦是面色不好看,但是也不多说,一行人走出宫城,上马便往城外军营而去。
  这时背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玉卿且住,为兄有要事与你分说。”
  刘烨勒马回转,转过身来,刘备三骑飞驰而至,在他面前几步停了下来。
  “玉卿,今日龚使君其实本要重用于你,只不过小人阻拦而已,你莫要灰心。”
  张飞也是哈哈一笑:“不错,现在天下的黄巾贼有的是,青州的没了,我们还可以去打兖州黄巾贼,冀州黄巾贼,几场大战下来,难道还做不了将军么?”
  刘烨勉强一笑:“玄德兄多虑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某岂能因为这等小事便灰心丧气?”
  刘备眼前一亮,反复咀嚼:“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好,好,吾辈匡扶汉室,正要如此!”
  刘烨笑笑,大才子王勃写的句子,能不好么。
  刘备回过神来,热切的挽住了刘烨的手腕:“玉卿,你有此大才,龚使君既然不能重用,不如跟我回幽州去,刘幽州为你我同宗,必定不负足下。”
  恩?
  想不到,刘备竟然朝自己扔出了橄榄枝,要不要答应他呢?
  在乱世之中,如果不打算争霸天下,择主而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三国群雄虽多,雄主不过寥寥几人,刘备算得上其中的佼佼者,引得猛将良谋相继投靠,最终跨荆州而据有益州,挖掘了黄忠魏延这等大将,可以说是人杰。
  唯一可惜的就是,刘备的出身太差,以至于前半生奔波一无所获,再看看和他同一时期的那些诸侯,袁绍凭借着四世三公的名声,轻轻松松占据河北,曹操东征西讨扫平中原,孙策跨江击刘鹞,而刘备却蜗居新野小县。
  要是按照历史上的路线,刘备得年近半百才能成事,到时候刘烨也四十岁了,实在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而且...既然来到这三国乱世,要是不割据一方,手握雄兵,又怎么对得起这一番际遇?
  刘烨摇摇头:“刘幽州乃是玄德兄之叔父,岂非某之叔父?况且某生与斯长于斯,背井离乡,难以弃之。”
  刘备叹了口气:“即是如此,某也不勉强,不日之后为兄便要回归幽州,希望有朝一日你我二人能再把酒言欢。”
  刘烨拱手:“敢不从命。”
  刘关张三人告辞而去,刘烨则是回到了军营之中。
  二话不说,赏赐的布匹和粮食大多分配下去,就连身旁的两名美姬也分别赐给了管亥和于禁,龚景为了补偿刘烨赏赐的财物,刘烨分文未留,全部都赐给了麾下的人,因此历城军对于刘烨更是死心塌地,个个拥护。
  刘烨如今既然升为军侯,因此将管亥和于禁升为队率,武德,许藏,赵等诸人封为都伯,不过刘烨麾下也只有两百人是朝廷供给,由青州刺史部发配粮秣,剩下的数千人吃饭问题还得靠刘烨自己解决,要不然就得就地遣散。
  一夜无话,不过此时龚景已经派出信使往洛阳而去,毕竟青州境内最大的一股匪患得以扫平,当然是一场捷报。
  朝廷派出皇甫嵩,朱儁与卢植三大中郎将,如今三路大军都在与黄巾贼处于激战之中,天下人心惶惶,朝廷需要一场巨大的胜利来鼓舞人心。
  而就在此时,龚景的捷报突然送到,简直就是天降甘霖。
  洛阳。
  肥胖的汉灵帝坐在龙椅上,一张脸面色蜡黄,病怏怏的样子。
  而朝中百官则是面色兴奋,尤其是为首的一个身穿朝服的胖子,更是满脸兴奋。
  “大将军,三路大军可有什么捷报?”
  汉灵帝刘宏有气无力的摆了摆手,本来他平常骄奢淫逸搞的元气空虚。当日抓捕了张角的徒弟马元义,知道了太平教即将发动黄巾起义时大吃一惊,饶是今日还是浑身虚弱。
  屠夫出身的大将军何进大步走出,对灵帝施了一礼:“臣有本奏,青州大捷,破贼十万!”
  朝中群臣听到何进之语,顿时一愣,要知道皇甫嵩在长社遇阻,朱儁发兵南阳,卢植在广宗督师,青州鞭长莫及,三路汉军主力都没到此,是怎么大破十万黄巾的?
  汉灵帝顿时来了精神,腰板也挺直了不少,两只眯缝起来的小眼也来了精神:“大将军快快与朕说说,龚景如何击破黄巾贼。”
  不光是汉灵帝,满朝文武大臣的目光都汇聚到了何进身上,他努力把腰板挺得更直。
  “济南国相周昭率部下刘烨,前后三战平定济南国,应青州刺史龚景之邀往临淄城去,恰逢幽州牧刘焉遣军南下,幽州军与青州军合兵一处,前后数战,贼乃畏之,刺史龚景授以方略,贼军十万之众大破之,贼帅徐和走入山中,仅以身免。”
  汉灵帝大喜:“青州既然平定,可命龚景提师西进,会合三大郎将,早日破贼。”
  何进面色一僵,又道:“龚刺史督帅大军力破黄巾贼,但麾下士卒伤亡惨重,仅能自保。高祖之后刘备,刘烨诸将所部伤亡近半。”
  灵帝一喜:“刘烨,刘备者,何人也?”
  何进对曰:“此二人皆高祖子孙,冲锋陷阵,多有苦功。”
  汉灵帝更是大笑,环视群臣:“如何?某分封刘姓为州牧,如今幽州牧刘焉扫平幽州黄巾贼,又派人南下,我刘氏子孙奋力冲杀,始有此破贼大功。”
  司空袁逢进言:“陛下有先见之明,以刘氏子孙治理地方,始有今日之大功,所以破贼者,其功陛下也。”
  汉灵帝不断点头,显然袁逢所说之话颇合他的心意。
  十三州刺史制度始于西汉武帝时期,刺史乃是监察地方,权力最初低于郡守,后来逐渐能够与州长官相比较。灵帝选取京中刘姓宗室,远赴地方为州牧,欲以刘姓子孙固守地方,江山永固,此时收到成效,灵帝自然是洋洋得意。
  “传令十三州,贺此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