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垂帘听政
  “既然百里骁已经留下遗诏,那我自然要让轩轩登基,即便他现在年纪还小,但到底是百里骁的第一个孩子,由他登基名正言顺。”更何况他们也有百里骁写下的诏书。
  这次召见大臣进宫,就是为了商量登基一事,百里骁离开皇宫已经有一段时间,朝中大臣都有些惶恐起来,现在必须立刻向轩轩登基才行,这样才能安抚朝中大臣。
  宗正蹇也同意女儿这样的想法,虽然轩轩现在还小,但是墨青微可以垂帘听政,帮轩轩处理朝中事物?
  凭借着女儿的聪明。足以应付朝中那些事,如果有哪里不懂的地方,他这个父亲还可以帮忙,还有燕忠在旁扶持着。
  相信轩轩登基仪式,并不会大臣有任何异议。
  新帝的登基大典上,墨青微牵着小轩轩的手,在文武百官的朝拜中缓缓走向皇位,这样的情景曾经百里骁也牵着她走过。
  只不过那时,她是被册封为皇后,如今她却牵着儿子的手登上这个皇位,这样的情形让他心中很是难过。
  没有了百里骁,她要自己一个人撑起整个厉月国,同时还要照顾好几个孩子,保护她们不让别人欺负。
  “百里骁你看到了吗?如今我已经带着轩轩登上皇位,如果这真是你想看到的,那我会努力帮你做到。”墨青微在那里轻声说道。
  她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被他牵着的轩轩还是听到了,她疑惑的抬起头看着身边的母后,想问些什么,但看到这么多人。
  神情有些怯懦,紧紧的握着母后的手,时不时的抬头看向身边的母后,墨青微察觉到儿子的担子,笑着向她点了点头?
  用行动来告诉轩轩,有娘亲在,不用怕,她定会保护好儿子,让他坐稳皇位,同时还会让所有大臣承认轩轩这个新上任的皇帝。
  即便他现在还很小,但是他相信,轩轩日后定会成为一个有担当的皇上,小轩轩攥着母后的手走了上去,听着太监总管念传位诏书。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孤身体抱恙,不再适合管理朝政,先把皇位传给皇太子,皇后娘娘宗正氏临朝摄政,钦此!”
  太监总管念完诏书后,下面的文武百官大声呼唤着:“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轩轩看到在那里朝拜的人,很是疑惑,小小年纪的她根本不知自己,坐上了什么样的位置,他只知道有母后在,他不需要害怕。
  登基仪式虽然不是很麻烦,但是也让他们忙碌了一天,晚上设宴款待大臣,虽然所有人心中都有些质疑,但他们作为臣子,这个时候只能默默的支持。
  不过,还是有些人心中带着不满,在宴会上更是小声说着:“哎,真不知今年到底怎么了,一连换了好几个皇帝,再这么下去怎么得了。”
  “是啊,而且现在的皇帝如此年幼,怎么能够担当得起皇上的责任,恐怕处理朝政都做不到。”
  “皇上已经下诏,我们又我们又能如何?”
  大臣们在下面窃窃私语,不断的讨论着当今皇上年幼的事情,不只是这些大臣,就连京都城里的百姓们也议论纷纷。
  在得知皇上退位,新皇帝上任后,很多人都有些不满,甚至都在怀疑青微一介妇孺,皇太子幼年有这样的母子,能管理好朝政?
  京都城一时间大街小巷都在探讨着这件事,这样的传言也传到了墨青微的耳朵里,看到抱着轩轩的皇后娘娘。
  无奈的开口说道:“若是皇上在,这些人又怎么可能,这样闲言碎语。”
  书香那次。并没有跟着墨青微一起离开,而是被百里娇调到别的地方,在他离开之时,用命燕忠把人调了回来。
  所以墨青微一回来后没多久,书香店也从别的地方。再次调回他身边,看到有些削瘦的皇后娘娘,心中很是心疼。
  皇上的事情她听说了,现在她能做到的尽全力照顾好,皇后娘娘还有公主和小皇子,以此来分担皇后娘娘的忧愁。
  所以在听到京都城的百姓议论时,内心替皇后娘娘抱不平,当初皇后娘娘。为这些百姓可做了不少善事。
  但这些人却从未记在心中,如今皇上刚刚离开,只剩下皇后一人带着皇上在京都城中。这些百姓却这样开始说皇后娘娘。
  当真让人感到心寒,但墨青微听闻书香的话,却只是微微一笑,抱着轩轩认真的说道:“轩轩,咱们不能辜负,你父皇的期待。”
  “你一定要争口气,让所有人看看。你这个皇上即便是年岁小,但也可以承担起一切,这样才是你父皇的好儿子。”她在哪里语重心长的说着。
  她知道现在轩轩还小,和他说这些,或许他听不懂,但有些话他必须从现在开始就教轩轩做,只有这样。
  才能让他慢慢懂得。皇宫中的事情,轩轩抬头望着母后,见到她眼中的坚定,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他只是觉得。如果自己同意母后说的话,她一定会很开心,墨青微紧紧的把她抱在怀中,望着那张酷似百里骁的脸庞。
  伸手抚摸了上去,心中叹息的说道:“百里骁你到底在哪里呀?难道,真的要我扔下我们母子几人不管了吗?”
  这一刻他才觉得百里骁是残忍的,怎么可以就这样独自离开,有什么事不能当面说出,哪怕他真的时日无多。
  墨青微也希望可以带着孩子陪在他身边,这样最起码不会给彼此留下遗憾。
  轩轩虽然年纪还小,但子好吵,还是要上的青微开始垂帘听政,而有时听着百官的进谏,就直接给睡着了。
  到底是小孩子起了那么大的早,肯定会比较疲劳,而正说话的大臣看到龙椅上闭眼的人,无奈的叹息一声。
  下面大臣更是失望不已,这样的皇上怎么能够担待得起国家大事,说到底不过是个小孩子罢了,这让许多人心中开始不屑起来。
  “李尚书说的有道理,这件事就按你的想法去办。”墨青微也看到熟睡的儿子,便隔着帘子帮着处理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