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制片人_99
  不过……别人怎么做,又与威廉有什么关系呢?
  威廉之所以皱眉,只是觉得佩姬这样的全盘否定实在不是个好兆头。
  果然,当天下午佩姬就被打脸了。
  她为奥斯卡颁奖季,特意提前入住好莱坞的著名酒店住到如今的票据、光鲜亮丽的出入各种派对的视频、与学院的某评委同处一家咖啡馆的照片都被一股脑的曝了个干净。skype论坛上已经吵开了,各种攻讦,比佩姬当年网络还不发达时受到的恶意翻了百倍不止。
  事情的恶劣程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女演员的社交活动了,奥斯卡也被拖下了水。评选不公的丑闻,是电影奖项最大的忌讳。
  对方到底在针对谁,看来也算是终于浮出了水面。
  奥斯卡才是那条大鱼。
  第146章 来地球的第一百四十六天:大萌萌和小萌萌。
  奥斯卡被黑这种事,其实也不是一年两年了,而是几乎每年都会有奥斯卡评选不公的丑闻被爆出,种种原因的评选不公,每年唯一的区别只不过是事大事小而已。
  这才是真正靶子一样的存在。
  搞的全世界都觉得奥斯卡就是一个大写的“黑幕”。
  奥斯卡有黑幕吗?肯定有啊,选电影的评委都是人,是人就有自己的偏爱与感情,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公正公平。
  但是,奥斯卡的黑幕真的就那么黑暗那么多吗?这个就不一定了。想想看吧,如果奥斯卡真的是能用钱就买来的,那么奥斯卡也就不可能有今时今日在世界电影圈的江湖地位了。“艺术是不会向任何金钱、势力折腰的”,这是奥斯卡一直偏爱独立艺术电影,厌恶爆米花科幻大片的做法,所真正想要传达的精神。
  只不过有些真的拍得不错的大片,就只能倒霉的在这种坚持里被炮灰了。
  “学院评委会的审美越来越小众”的说法,不是最近几年才有的,而是早在十几二十年前就有了,但奥斯卡如今依旧是所有从事电影行业的人最想要的奖项。据萨巴蒂诺说,奥斯卡的这个特殊“尿性”,会一直延续到下个世纪,还是那么偏爱小众,还是那么的被大众所偏爱。
  所以,看不惯奥斯卡的人数都数不过来,但对它趋之如骛的人,也是数都数不过来。
  大部分人对奥斯卡都处于又爱又恨的阶段,爱的是能得到它,恨的是得不到它,颇有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味道。
  哪怕与奥斯卡是竞争对手的金球奖和欧洲三大电影节,其实也有需要奥斯卡肯定的地方,好比他们评选的电影同时也获得了奥斯卡的时候。看看每年金球奖压中奥斯卡最佳影片时狂欢式的新闻报道吧,很多事情便都一目了然了。
  连威廉都不能免俗,无论是为了完成他的考试,还是中二的想要改变整个电影圈的风气,他都需要先得到奥斯卡的肯定,才能继续。
  奥斯卡就这样年年被黑,又年年屹立的循环着。
  “还是威尔厉害,之前按兵不动的决策太正确了。暗地里的那个人or那股势力,指不定手握多少黑料在等着咱们呢,连佩姬这种不太受关注的二、三线女星都有。看来他们的计划就是踩着第一个出头的人来找奥斯卡的茬,无论那人是谁。那么现在呢?咱们继续等着?”
  “你还想不想刷奥斯卡的好感度了?”米格无奈的看了一眼温蒂,心想着这孩子怎么一直都这么一根筋呢?
  “你的意思是咱们在这个时候要站在奥斯卡那边?雪中送炭?”温蒂皱眉,虽然她不太懂那些高层的博弈,但她有女人的直觉,而她的直觉告诉她,这个时候旗帜鲜明的站出来支持奥斯卡,白白招惹一身腥不说,还很可能会被倒打一耙的追着掐,根本是得不偿失。
  温蒂虽然想刷奥斯卡的好感度,但却不想以牺牲他们自己的电影为代价的去刷。
  威廉和米格自然也不想,也不会这么做。
  不过,他们不这么做的理由,是奥斯卡这一届深陷评选丑闻,哪怕他们第一时间站队奥斯卡,也不可能能在当下就获得奥斯卡的回报,甚至很可能要被“避嫌”,在日后几届的奥斯卡中再兑换这份好感。
  但今年的《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势在必得,他们为什么要等到明年?甚至后年?
  其他好莱坞巨头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声援奥斯卡,甚至连奥斯卡自己其实都在“安静如鸡”。
  因为学院那边正在研究威廉给他们的资料。
  那些是玛格丽特等三人彻夜通宵,在最快的时间内,查到的有关于幕后之人的资料。通过米高梅的高层老塞缪尔给递了上去。
  “没想到塞缪尔先生这么深藏不露。”温蒂简直要对这位依旧在位的老爷子刮目相看了。
  “不要小看米高梅的底蕴,也不要小看这些年纪的老爷子的人脉。”米格晃了晃修长的手指,能在好莱坞这个漩涡里屹立多年的高层,又怎么可能是简单人物。
  事实上,塞缪尔自己本身就是学院评委会的人。毕竟最初提出并建立了学院和奥斯卡的,就是米高梅的创始人梅耶。一把年纪的塞缪尔,作为米高梅的电影部门的主管,又怎么可能不在学院混有一席之地?
  塞缪尔只是平时很少亮出奥斯卡评委的头衔而已,因为他算是怕了每年颁奖季的“公关电话骚扰”。
  威廉很早就知道这个事儿,在烟枪得奖的时候,老塞缪尔就打电话对威廉暗示,他给烟枪投了票,并且是联系了所有他能联系上的同为学院评委的朋友,发动他们一起给烟枪投了票。
  后来威廉出品的几个科幻大片,都能得奥斯卡的提名,老塞缪尔在这其中也是出力不小,并且会在奥斯卡之后打电话给威廉表示遗憾,简称自己给威廉投了票,只是他是少数派,拧不过奥斯卡不爱科幻大片这个风潮的大腿。
  从老塞缪尔身上就能管中窥豹,奥斯卡的评委会——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能量有多大。
  学院的成员都是电影圈里最资深、最专业的相关人士,从业多年的佼佼者,包括了制片人、导演、编剧、演员等各行各业,各大好莱坞巨头的高层也在其中。
  当这些人真的齐心协力想要对付一个人,或者一股势力的时候,那几乎没有什么是能够阻止的了的。
  之前奥斯卡没有动作,只是因为他们不清楚背后的人还有什么料,以及对方能做到哪一步而已。
  威廉通过老塞缪尔送上的资料,可以说是帮了奥斯卡的大忙。
  不是说以奥斯卡的人脉就查不到,而是不可能像威廉这么快又这么详细。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好莱坞,奥斯卡继续沉默的拖下去,造成的损失肯定要以千百万美金为单位来计算。威廉此举,犹如瞌睡了就送上了枕头,自然也就受到了广大评委会里的老爷子们的喜欢。
  这些“健忘症”十分严重的老爷子,如今又纷纷重新“想起”来了,这可是惠勒最小。最看好的关门弟子啊,自己人。
  投桃报李,奥斯卡也给了威廉一个价值千金的消息——随大流。
  “这是什么意思?”温蒂有些不明白。
  其实威廉也不明白,但他觉得他很快就会明白了。
  第二天,电影界的巨头《综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一部电影的宣发》的技术类文章,宏观阐述了一部电影为什么往往花在宣传的费用上的钱,要比拍摄的资本还要大。
  一笔笔的支出对比,看的人眼花缭乱,却也让读者明白了,一部电影的上映,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能成了的事情。这里要参入太多的人力物力,而这些“力”要的都是真金白银,电影看上去赚得多,但其实投入也并不小。
  “你在家自己拍一个家庭录像带,并不会花费多少时间与金钱,但你要是想让全美的观众都知道它,甚至是让大家愿意花钱去看到它,那其中的花费就多了。不过,我想一般人不会去花这个冤枉钱,因为别人不掏钱看,你也不会损失什么。但大片就不同了,越是大片,宣发的投资只会越大,因为它承担不起没有人看的后果。”
  紧接着,亲奥斯卡的媒体,可以算是官方报纸的报纸,就跟着分享了一些有关于奥斯卡为防止电影作弊,这些年在不断完善的资料,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一些“官司”。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禁止在提名公布后,提名电影再有任何公开的宣传活动。
  “因为这点,我们不知道被各大电影公司骂了多长时间,这可是要停止差不多整整一个月的宣传。一个月在日新月异的好莱坞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很可能会过气。这影响的可不是当下能赚得钱钱,还有日后的一整个周边产业链计划。”
  但奥斯卡还是坚定的执行了这个计划,除非是不想得奥斯卡了,否则在提名后,你们剧组就别想公开进行任何宣传活动。
  评委不可能没看过五部入围的电影,因为奥斯卡会亲自组织所有评委,把所有有了提名的电影都看一遍。
  “因为奖项重叠的部分很多,其实总共也没几部。快一个月的时间,哪怕两天看一部都是绰绰有余的。”
  外界所谓的奥斯卡评委也许连获奖电影都没看过就投了票的传言,简直是子虚乌有。
  当然了,报纸不会讲,在选择入围电影时,评委们大多还真的不可能看全,他们只会看入围之后的那么几部有限的电影。
  这两个规则之所以被重点讲出来,针对的到底是谁简直不言而喻。
  接下来就是往年获得奥斯卡,但被最初那个电影杂志点名花了多少宣传费用的各大电影,都纷纷晒出了已经尘封多年的预算计划表。
  “我们没经过任何删减的预算的宣传费用,都没有那个杂志上列出来的花费高,他们实在是太高看那个年代大家的有钱程度了。”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剧组也跟着这股晒预算计划表的风潮,把威廉的手写稿晒在了网上。
  引得了skype论坛上一堆人的开始重新喊“威廉男神我要给你生猴纸”、“我男神怎么可以这么可爱?!”、“官方卖萌太犯规”。
  大家的关注焦点不是威廉的手,也不是手写稿上花式英文的华丽笔迹,而是在网络宣传这一栏里威廉写下的一行字:【萨巴要是敢多要钱,我就咬死他。】“哈哈哈哈哈,莫名的好同情制片助理肿么破,这种话要怎么算账啊?”
  “我记得之前采访里有说过,管这块的一直是温蒂,已经脑补了她生无可恋的脸了呢。”
  “温蒂&米格os:简直没办法和威廉这种人一块愉快的玩耍!”
  “话说只有我好奇最后表哥大人到底要了多少钱吗?”
  “附议。”
  “肯定给免费了,要不怎么对得起国民表哥的称号?!”
  “再一次刷起了国欠哥系列。
  继男神之后,“萌萌”这个外号成了威廉挥之不去的阴影。最惨的是什么都没做就躺了枪的路西维德小表弟,跟着荣获了小萌萌的昵称。
  路西维德(长大后):……最讨厌上网了!
  这天,大萌萌抱着小萌萌在家刷论坛,大萌萌他表哥假装很正经的处理文件,其实心里却一直在想,确实很萌,但是再萌也是我的!
  第147章 来地球的第一百四十七天:猪一样的对手,是成功的关键。
  奥斯卡的反击就这样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威廉从始至终都在坚定不移的“随大流”,大家安静的时候跟着安静,洗白的时候跟着洗白。谁也不知道在这背后,他不显山不漏水的刷了学院评委会怎么样的一个好感度。
  之前因为贸然召开记者会而被骂的不轻的佩姬,在这次的奥斯卡反击战中冲到了最前线。
  这位年事已高的女星,虽然之前的事做的不太高明,但她最起码在娱乐圈起起伏伏了这么多年,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生存之道,明白怎么做才能在事业谷底时力挽狂澜。
  如今的网络还不算发达,还是纸媒的天下,佩姬当初被黑的很快,如今洗白的也很快。并且,通过这种旗帜鲜明的甘愿当奥斯卡急先锋的做法,佩姬也刷高了奥斯卡对她的好感,只不过是天下皆知的那种。
  大家都觉得无论佩姬演的如何,奥斯卡都肯定会回报她如今始终如一的“忠诚”。
  这也就是温蒂最初觉得不太好走的那条路。
  事实上,如今网上已经有了“佩姬要是今年不获奖,我直播生吃键盘”、“奥斯卡如果真的给了佩姬奖,算不算一种不公平”以及“佩姬今年获奖,她受到肯定肯定的地方到底是演技,还是跪舔的姿势”等等讨论帖。
  然后,佩姬在85年这届的奥斯卡上,果然如威廉所料,没能斩获奥斯卡的最佳女配角。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年的佩姬终于等到了这么多年后的收获期。
  不过那就是后话了。
  如今说回黑奥斯卡的人,那是一部中东财团投资的年度大片——《未来》。票房勉强进了年度前十,在前哨奖里也获得了几个重量级的奖项,但最后却连奥斯卡的提名都没入。
  没入选的理由,是稍微了解一点奥斯卡的人都知道的奥斯卡潜规则:大片原罪。
  不是所有的大片都能像斯皮尔伯格和威廉那样,说去奥斯卡打酱油就去打酱油的。一如威廉去年才幡然醒悟的,他觉得提名是委屈,但对于很多大片来说,他们连提名都不会有。能给威廉出品的大片提名,已经是惠勒和老塞缪尔的人脉面子情了。
  《未来》其实也是一部反映反战思想的电影,电影里虚构了两个政权,帝国和联邦,围绕一种新型能源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后……没有赢家,因为地球在他们的争斗中被毁灭了。
  爱的天轰地裂的男女主自然也一起死了。
  因为这个操蛋的结局,当初网上骂电影编剧脑子里有坑的人不再少数。但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结局其实挺引人发醒的。
  以破坏环境为过程的战争,永远不可能有赢家。
  但是,当初没有选《未来》入围,让奥斯卡的评委们很有顾虑的地方,是电影中所映射的现实,仍有王室存在的中东,和标榜自由的美国联邦,以及当今最敏感的话题——“石油”。
  这简直是在作死了,奥斯卡除非疯了,才会让《未来》入选。
  结果,还是那句话,因为美国和中东之间时好时坏的敏感关系,恼羞成怒的中东财团决定给不识时务的奥斯卡“上堂课”。
  别说什么艺术娱乐不应该参与政治,这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是真的能拜托的了政治的影响的。哪怕明面里看上去没什么关系,背后的引申含义却也容不得人不多想。当然了,表面上,《未来》剧组和奥斯卡打嘴仗的范畴,还是仅限于大片到底能不能算艺术片。
  最终,这场“战争”一如过去的几十年那样,以奥斯卡的胜利而告终了。还顺便拉高了今年奥斯卡的收视率,大家都很好奇奥斯卡今年会选择哪部电影,坚持艺术片?还是?
  威廉是最早知道答案的人,因为老塞缪尔“无意中的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