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药方
岳山回家之后就带着自己整理出来的资料连夜赶回了四姓坪,第二天一大早去医学院见了孙思邈。
已经七十余岁的老道长有着一头灰白色的头发,但面色红润,身子骨非常的硬朗,看起来犹如一名四十出头的中壮年般。
“老道长。”岳山恭敬的行礼道。
“岳候,一大早就寻老道,不知何事?”孙思邈也客气的道。
岳山就把岭南的情况告诉他,然后说道:“我今日过来有两件事,一是想请老道长研究出治疗瘴气疟疾、寄生虫疾病的药物。二是希望医学院能组织牵头组建一支医疗队前往岭南治病救人。”
“此乃大功德,医学院众人当仁不让。”孙思邈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下来,但随即有面露难色的道:
“然,不论是疟疾还是寄生虫皆为顽疾,老道曾经也研究过,惭愧的是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的方剂。”
“我倒是知道一些药物对这两种顽疾有不错的效果,只是我不懂药理,还需要老道长据此研究出合适的方剂。”岳山道。
“哦?”孙思邈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激动的道:“是何种药物?还请岳候不吝指教。”
“治疗疟疾最有效的药物就是青蒿。”岳山道。
“青蒿?”听到这种药物之后孙思邈犹如泄了气的皮球般,失望的道:“不瞒岳候,我也曾根据古方记载用青蒿汤治疗过疟疾,发现没有任何疗效。”
“哈哈……”岳山笑道:“老道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世上叫青蒿的植物有七八种,你用的青蒿也许和古人药方里的青蒿不是同一种呢?”
“真的?”被质疑,孙思邈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惊喜的道:“对呀,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莫非岳候知晓古人所言的青蒿是哪一种?”
“不才恰好知道。这种青蒿老道长肯定也见过,路边到处都是,医学院门口长的就有。”岳山道。
“门口就有?”孙思邈愣了一下,然后懊恼的一拍脑门道:“原来古人所言的青蒿居然是它,蠢,我实在太蠢了。”
其实也不能怪孙思邈,而是古代的书大多都没有插图。
青蒿能治疗疟疾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里,然而叫青蒿的植物太多了,少说也有七八种。有些比较珍贵,有些就是路边的杂草,谁也不知道医书上所说的到底是哪一种。
疟疾是一种顽固的疾病,大家习惯上会认为,能治疗这么厉害的疾病的药物也必然很珍贵才是。于是在试验药方的时候,会使用比较少见的青蒿。
事实和大家想的恰恰相反,古方里说的青蒿恰恰是最常见,一直被大家当成杂草的青蒿。
这一个完美的误会,让青蒿汤这种治疗疟疾的神药被误解了几千年。
期间虽然也有医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比如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就记载了青蒿治疟疾的方剂。
可惜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依然没有指出此青蒿非彼青蒿,这个误会一直没有解开。
所以虽然青蒿方剂被发现了几千年,可古人一直饱受疟疾的荼毒,直到新中国建立才彻底扫除疟疾危害。
而青蒿能治疗疟疾在二十一世纪可谓是妇孺皆知。这都是屠呦呦大神的功劳,因青蒿素获得诺贝奖,给大家做了一轮科普。
但岳山知道青蒿汤并不是因为屠大神,而是在更早的时候通过史书了解的。前面已经说过,他最崇拜的人物就是太祖,专门研究过太祖的历史。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想彻底开发云贵等深山老林地区,同样面临瘴气疟疾寄生虫的困扰。
这时有一位大佬发现古医书里的青蒿就是被大家当成杂草的青蒿,然后根据这个发现发明了青蒿汤,解决了瘴气疟疾问题。
岳山是在那个时候知道青蒿汤能治疗疟疾的,并且知道了自家地头被当成杂草的东西居然是一种神药。
同样治疗寄生虫的药物也是通过这一段历史了解到的。
只是治疗寄生虫更加复杂,针对不同的寄生虫有不同的药方,他没有专门背过药方只知道几味比较关键的药物。想要根据这几味药研究出合适的方剂,就要看孙思邈等人的了。
至于孙思邈等人能不能研究出合适的方剂,岳山毫不怀疑。
除了青蒿和治疗寄生虫的药物,岳山还顺便提了一嘴藿香正气水,这玩意儿就是预防治疗中暑的神药。而且配方并不复杂,研究出来也能大面积推广能就不少人。
之后两人又就组建医疗队的事情制定了一个大致的方针,总体来说就是自愿原则。愿意去的会有种种好处,不愿意去的也不勉强。
再具体一些的方案就不适合和孙思邈谈了,毕竟他本职只是一名道士兼医生,对管理方面并不擅长,也不感兴趣。
现在他们只是商定一个大框架,具体细节自然是交给下面的人去调查研究制定。
解决完这些杂事,孙思邈就想拉着岳山聊医学方面的事情。重点讲的是新医学的创立,讲就算了,居然还征求岳山的意见。
这可把岳山给问住了,赶紧找了个借口溜之大吉。
他肚子里那点东西早就被榨干了,实在没什么可说的。万一哪句话说错了让孙思邈产生误会,导致新医学偏离科学的方向,那他就是罪大恶极了。
从医学院出来后看看时间还早,岳山就准备去书院,刚走到一半忽然停了下来,拍了一下脑门无奈的叹了口气。
这一忙他都忘了书院已经放假了。于是又折回家中。
刚进家门就听门房说李德武来访,岳山马上就猜到了他过来的目的。见面寒暄过后一问,果然如他所想的那样,寻求出仕的机会。
“令夫人即将生产,你现在出仕能放心的下吗?”岳山问道。
“我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仕,可淑英她不同意,非要让我过来寻你。我又不敢和她争执,就过来避避风头,顺便打探一下风声。”李德武也是苦笑不已。
“呵呵……”岳山也是摇头失笑,想想裴淑英外柔内刚的性格还真能干出这种事儿来。不过李德武愿意去岭南对他来说也是件好事儿,于是道:
“刚好,我也想让我那几个弟子去岭南磨砺一番,本来还不放心他们。现在好了,就有你带着他们一起过去吧。”
已经七十余岁的老道长有着一头灰白色的头发,但面色红润,身子骨非常的硬朗,看起来犹如一名四十出头的中壮年般。
“老道长。”岳山恭敬的行礼道。
“岳候,一大早就寻老道,不知何事?”孙思邈也客气的道。
岳山就把岭南的情况告诉他,然后说道:“我今日过来有两件事,一是想请老道长研究出治疗瘴气疟疾、寄生虫疾病的药物。二是希望医学院能组织牵头组建一支医疗队前往岭南治病救人。”
“此乃大功德,医学院众人当仁不让。”孙思邈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下来,但随即有面露难色的道:
“然,不论是疟疾还是寄生虫皆为顽疾,老道曾经也研究过,惭愧的是始终没有找到有效的方剂。”
“我倒是知道一些药物对这两种顽疾有不错的效果,只是我不懂药理,还需要老道长据此研究出合适的方剂。”岳山道。
“哦?”孙思邈眼睛一下子就亮了,激动的道:“是何种药物?还请岳候不吝指教。”
“治疗疟疾最有效的药物就是青蒿。”岳山道。
“青蒿?”听到这种药物之后孙思邈犹如泄了气的皮球般,失望的道:“不瞒岳候,我也曾根据古方记载用青蒿汤治疗过疟疾,发现没有任何疗效。”
“哈哈……”岳山笑道:“老道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世上叫青蒿的植物有七八种,你用的青蒿也许和古人药方里的青蒿不是同一种呢?”
“真的?”被质疑,孙思邈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惊喜的道:“对呀,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莫非岳候知晓古人所言的青蒿是哪一种?”
“不才恰好知道。这种青蒿老道长肯定也见过,路边到处都是,医学院门口长的就有。”岳山道。
“门口就有?”孙思邈愣了一下,然后懊恼的一拍脑门道:“原来古人所言的青蒿居然是它,蠢,我实在太蠢了。”
其实也不能怪孙思邈,而是古代的书大多都没有插图。
青蒿能治疗疟疾最早出现在神农本草经里,然而叫青蒿的植物太多了,少说也有七八种。有些比较珍贵,有些就是路边的杂草,谁也不知道医书上所说的到底是哪一种。
疟疾是一种顽固的疾病,大家习惯上会认为,能治疗这么厉害的疾病的药物也必然很珍贵才是。于是在试验药方的时候,会使用比较少见的青蒿。
事实和大家想的恰恰相反,古方里说的青蒿恰恰是最常见,一直被大家当成杂草的青蒿。
这一个完美的误会,让青蒿汤这种治疗疟疾的神药被误解了几千年。
期间虽然也有医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比如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就记载了青蒿治疟疾的方剂。
可惜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依然没有指出此青蒿非彼青蒿,这个误会一直没有解开。
所以虽然青蒿方剂被发现了几千年,可古人一直饱受疟疾的荼毒,直到新中国建立才彻底扫除疟疾危害。
而青蒿能治疗疟疾在二十一世纪可谓是妇孺皆知。这都是屠呦呦大神的功劳,因青蒿素获得诺贝奖,给大家做了一轮科普。
但岳山知道青蒿汤并不是因为屠大神,而是在更早的时候通过史书了解的。前面已经说过,他最崇拜的人物就是太祖,专门研究过太祖的历史。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想彻底开发云贵等深山老林地区,同样面临瘴气疟疾寄生虫的困扰。
这时有一位大佬发现古医书里的青蒿就是被大家当成杂草的青蒿,然后根据这个发现发明了青蒿汤,解决了瘴气疟疾问题。
岳山是在那个时候知道青蒿汤能治疗疟疾的,并且知道了自家地头被当成杂草的东西居然是一种神药。
同样治疗寄生虫的药物也是通过这一段历史了解到的。
只是治疗寄生虫更加复杂,针对不同的寄生虫有不同的药方,他没有专门背过药方只知道几味比较关键的药物。想要根据这几味药研究出合适的方剂,就要看孙思邈等人的了。
至于孙思邈等人能不能研究出合适的方剂,岳山毫不怀疑。
除了青蒿和治疗寄生虫的药物,岳山还顺便提了一嘴藿香正气水,这玩意儿就是预防治疗中暑的神药。而且配方并不复杂,研究出来也能大面积推广能就不少人。
之后两人又就组建医疗队的事情制定了一个大致的方针,总体来说就是自愿原则。愿意去的会有种种好处,不愿意去的也不勉强。
再具体一些的方案就不适合和孙思邈谈了,毕竟他本职只是一名道士兼医生,对管理方面并不擅长,也不感兴趣。
现在他们只是商定一个大框架,具体细节自然是交给下面的人去调查研究制定。
解决完这些杂事,孙思邈就想拉着岳山聊医学方面的事情。重点讲的是新医学的创立,讲就算了,居然还征求岳山的意见。
这可把岳山给问住了,赶紧找了个借口溜之大吉。
他肚子里那点东西早就被榨干了,实在没什么可说的。万一哪句话说错了让孙思邈产生误会,导致新医学偏离科学的方向,那他就是罪大恶极了。
从医学院出来后看看时间还早,岳山就准备去书院,刚走到一半忽然停了下来,拍了一下脑门无奈的叹了口气。
这一忙他都忘了书院已经放假了。于是又折回家中。
刚进家门就听门房说李德武来访,岳山马上就猜到了他过来的目的。见面寒暄过后一问,果然如他所想的那样,寻求出仕的机会。
“令夫人即将生产,你现在出仕能放心的下吗?”岳山问道。
“我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仕,可淑英她不同意,非要让我过来寻你。我又不敢和她争执,就过来避避风头,顺便打探一下风声。”李德武也是苦笑不已。
“呵呵……”岳山也是摇头失笑,想想裴淑英外柔内刚的性格还真能干出这种事儿来。不过李德武愿意去岭南对他来说也是件好事儿,于是道:
“刚好,我也想让我那几个弟子去岭南磨砺一番,本来还不放心他们。现在好了,就有你带着他们一起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