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议大夫又在闹_2
  儿时,郭珩同窗的时候那么一个乖巧的孩子,就是跟了圣人做伴读,这性格越来越古怪了。陛下呀,你到底对仲顺做了什么呀!
  正在逗猫的皇上打了个喷嚏,然后继续逗猫。
  作者有话要说:  官里:宋朝私下称皇上的用词
  蠢如狗,第一章忘记先放了= =
  ☆、二 侍卫阿来?!
  现在在东京,大家都是避着谏议大夫的。因为,平时谏议大夫出行的态度是这样的:
  “阿来,那家的小贩怎么换了呀!难道是这京兆尹的问题,弄得小贩难以维系!”
  “阿来,这家的姑娘怎么说嫁人就嫁人了呀!难道户部没有细查,这么随便嫁人,户籍又该怎么办呀!”
  “阿来,这剁肉的节奏不对呀!难道是乐坊不周,这点事都做不好了,真的是不成调!有损国威!难以入耳!”
  “阿来,怎么这小吃变差了呀!难道……”
  侍卫内心起伏不停,终于没忍住:“大夫,小的不叫阿来,阿来长官他,前一段时间已经告病回乡了。”侍卫是大内的近身侍卫,奉皇上之命护送谏议大夫,就在这一瞬间,他似乎知道当时阿来长官要死要活要回乡的心情了。
  谏议大夫卡壳,歪头:“啊,阿来回乡啦?不过我觉得阿来这个名字蛮好的,以后你也叫阿来好了。”
  侍卫内心很忧伤,脸上还是在瘫着:“多谢相公赐名。”
  谏议大夫想到前任阿来生病的事情,抓着现任阿来的手,满脸的忧国忧民:“阿来呀,你说这大阿来怎么就因病回乡了?!他好歹也是个七品带刀侍卫,怎么生病就还乡了!难道是东京的医馆医术不精,这可是个大问题呀,等明日我进宫……”
  看见郭府二字,现任阿来终于松了一口气:“大夫,回府了。”
  谏议大夫很开心,终于回府了,摆了摆手:“今日你辛苦了,回宫吧。”
  第一天护送,侍卫看着谏议大夫进府的样子,叹了一口气:“陛下您可真不容易。”
  突然侍卫就听见街上面有人喊起来:“谏议大夫回府啦!大家摆摊的摆摊!嫁女儿的嫁女儿!剁肉的剁肉!吃零嘴的吃零嘴咯!”
  侍卫擦了擦头上的汗:“大家也都不容易呀!”
  上面的都是侍卫回忆的往事,现在才是现实。
  侍卫看见安安静静坐在马车里面的谏议大夫,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心中的疑问:“大夫,你今日不下车微服么?”
  难不成大夫已经瞧出来了真相,才会闷闷不乐?
  谏议大夫不开心:“都说是微服了,但我现在终于发现了,现在大家都知晓我是谁了,肯定不愿被我抓到把柄。这些小人,当真可气!”
  侍卫哑口无言,在心中为谏议大夫的机智写了个“好”。
  谏议大夫得不到回应也很伤心,在角落默默的画圈:“这天子脚下,尚有如此的不公正,其他的地方又该是如何的情景。”
  侍卫瞧着谏议大夫失落的样子,忍不住动了恻隐之心:“大夫……”
  谏议大夫突然就斗志激昂,双手握拳:“对了,该让陛下瞧一下民生疾苦!出宫微服暗访,是会有大收获!都说这奸臣佞相,在民间多有恶名!陛下一微服,定让他们无所遁形!”
  侍卫默默收回了准备暗卫谏议大夫的爪子:“看来是我想太多了……还有大夫,你刚刚说的那些平时都是在话本里面才会出现的吧!”
  看着谏议大夫的背影,侍卫忍不住心痛了一下皇上:“谏议大夫,可真是个有趣的人。一般的人都承受不起,这大夫以后的夫人可真的是个奇女子才行。”
  谏议大夫雄赳赳,气昂昂,跨进了大院。然后萎了,因为谏议大夫他爹,正站在大院门口等着他。谏议大夫往后退了一步,大喊:“阿来,我找你还有事!”
  太傅只扫了谏议大夫一眼,冷不丁的冒出一个字:“哼!”
  谏议大夫低着头,唯唯诺诺的进到了书房里面。
  书房里面到处都是书,谏议大夫比划了一下,《四书》比《史记》要厚,他抢在太傅面前,拿起《史书》就往头上搁,然后大喊一声:“儿子知错了!还请父亲责罚!”
  太傅看见谏议大夫抢了第一步,斜睨着眼,表示很不满,拿起《四书》就往《史记》上面放,沉声:“你小时候,吾是如何教你的!”
  谏议大夫一边忍着不让书掉下来,一边字正腔圆答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太傅点了点头,继续盘问:“你可知哪里错了。”
  谏议大夫不明所以,只能硬着头皮接下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不知道太傅怎么就生气了,拿起《中庸》拍《大学》:“读了这么些年的书,你肚子里面都是些什么,除了会说几句,可没有半……”
  “啪嗒。”太傅一句话没说完,不知《四书》,连《史记》都掉了。
  谏议大夫忍不住寒毛直竖:“完了,是被罚跪祠堂一夜,还是顶书,好难抉择怎么办……”看着太傅一脸的自清,他心中忍不住的盘算着,那个可能性大。
  “算了算了,还不如指望娘亲快些回来。不然,娘亲,你明天就看不见孩儿了!”谏议大夫膝盖痛,忍不住在内心呼喊。
  上天好像也听不到他的呼喊,门外就传出来了一个声音:“太傅,圣人急召大夫入宫商谈政务。”
  谏议大夫舒了一口气,看来不是上天是皇上,果然是天子。
  太傅开门,朝谏议大夫剜了一眼。
  侍卫低头斜睨了一眼满地的书籍,还有跪在地上的谏议大夫,忍不住叹息:“原来,谏议大夫也不容易呀!”
  看到太傅走了,谏议大夫站了起来,故作镇定的拍了拍膝盖,走到门口:“阿来,还好你机智,今天我先去客栈住一晚,明天再入宫。”
  侍卫发现谏议大夫刚刚的一段话讯息太多了,这里面的含义是不是他用皇上这个做借口逃过了好多次太傅的责罚?
  “可是大夫,方才宫里面来了人,陛下就是宣您进宫呀!”
  谏议大夫往后退了两步,指了指自己:“陛下,宣我进宫?”
  侍卫一脸的淡定:“方才属下刚刚准备回宫,就遇见了陛下的近侍,说是宣大夫入宫。属下,这才进府内的。”
  小秘密被暴露,还是被自己暴露,谏议大夫有几分尴尬,他拍了拍侍卫的肩:“吾知晓了,即可便入宫。下次你禀告事务的时候,可要说清楚,这是我好说话,若是被别人抓去了把柄,可是有大过的。”
  侍卫内心很忧伤,腹诽:“大夫,刚刚我明明就说了陛下宣您入宫,是你自己不相信呀!”
  作者有话要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说的,这里就不计时代,随便用的。
  ☆、三 秉烛逗猫?!
  在到皇上的寝宫文德殿之时,谏议大夫一边觉得很欣慰,一边觉得很焦虑。帝皇深夜还在批折子,关心国家大务,这于国于家,都是头等的好事;另一边,帝皇这样不爱惜龙体,又是头一等的坏事。
  谏议大夫思来想去无比纠结,最后喃喃自语:“幸亏不是纵欲过度。”
  身边的太监挑了挑眉,暗自叫苦:“大夫呀大夫,内廷里面住的可都是先帝的妃子,你让官家如何纵欲呀!”
  文德殿外,殿门紧闭,谏议大夫更加欣慰又更加忧伤。他走到门口,轻轻咳了一下,没有反应?只能在重咳一下,“咳咳!”还是没有反应?
  “陛下批折子竟然如此入迷?”
  这个时候殿门打开了,皇上身边的大太监灰头土脸,瞧见谏议大夫一脸的欣慰,扯着他就往里面走:“大夫可算来了,陛下等得可辛苦了。”
  谏议大夫瞧见大太监的这满身是灰的样子,有几分茫然:“你这是……”
  殿门马上“咚”关了起来,谏议大夫吓了一跳回头看,再转过来,皇上立马就冲到跟前来了。“阿珩,玄仔钻到床下面去了,那几只小奶猫都饿得哭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