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
便径直起身往外头走去。
王珺看着王祯这幅模样,也知他心里那个结还没打开,便也放下了碗筷,握着帕子抿着唇,说道:“我也吃得差不多了,父亲、母亲慢用,我去瞧瞧小祯……”等这话说完,她是又朝两人行了一礼才往外退去。
眼睁睁看着两姐弟走后,崔柔心下是又叹了口气。
而后她是扭头朝身侧看去,眼看着自打从崔家回来后就一直神色不好的王慎,便柔声劝慰道:“小祯还年幼,二爷别放在心上。”
王慎耳听着这话,倒也勉强露了个笑,说了句“无事”。
他自幼教小祯为人处世要坦然、万不可欺瞒旁人,可偏偏他却是欺瞒得最深的那个人,如今儿子怨他、恨他,他都能理解。因此王慎虽然心里难受,倒也不至于去怪罪于他,只是想到另一桩事。
他的薄唇轻轻抿了抿。
而后是让屋子里的一众丫鬟都退了下去。
等到众人都走后,他才抬头看向身侧这个面带微笑的崔柔。
崔柔看着他这幅样子,只当他是有话要说,便笑着放下了手中的碗筷,温声问道:“二爷可是有话要与我说?”
王慎耳听着这话,却没有说话。
他只是看着她。
明明身边人的脸上也是挂着笑的,可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却总忍不住想起当日面向温有拘时,她脸上那明媚的笑容。
那样的笑,不带丝毫的伪装,纯粹得让他心生妒忌。
他想去问问她,那个温有拘到底与她是什么关系,也想问问她,当日他们是说起了什么才会笑得那么开怀。
可这番话却不好开口问。
当日他和阿柔说要去东郊见一位故友,早早便出了门,若是问起,她自是会有所察。
他不愿再把周慧的事牵扯进来,省得让这家中再起纷争。
所以——
王慎在心下思绪几经回转之后,终于是开口说道:“阿柔,我今晚想留下来。”
崔柔耳听着这话,原先放在膝上的手不自觉便握了起来,就连脸上的笑也有一瞬得僵硬,过了很久,她才笑着问道:“可是西次间不好,若是西次间不好,扰了二爷歇息,不如今夜我便和二爷换下?”
这样明白的拒绝,王慎那颗心到底还是忍不住一沉
他抿了抿唇没有说话,只是搁下了手中的碗筷,而后是看着崔柔,沉声问道:“阿柔,你到底要躲我到何时?”
崔柔闻言,却没有说话。
她只是微微垂下一双眼,原先交握在一道的手更是又握紧了些。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明明已经原谅他的所作所为了,也已经不再计较以前那些事了,甚至在看见林雅的时候,她这颗心也没什么起伏了。
这些日子,他们每日都在一道用膳,有时候饭后还会说些家中的事,一切都好似和以前没什么两样。
可只要一想到——
夜里两个人待在一处,她就浑身觉得不自在,就好似那锦衣华被底下全是钉子,让她坐立不安。
屋子里迟迟没有人说话,到后头还是那被绘着西湖十景灯罩底下的烛火因为燃烧得太久的缘故,“噼里啪啦”得爆起了灯花,才终于打破了这一室寂静。
王慎过了很久也没有等到崔柔说话,他知道她心里的介怀,也知道她的犹豫。
若是以前,他自然是愿意等的。
可如今……
不知道为什么,只要想起温有拘,想起那个男人望着崔柔时的眼神,以及他附在他耳边说得那番话。
他就好似从心底生出了一份畏惧。
他怕有一天,那个男人真得会从自己的身边抢走阿柔。
想到这,王慎袖下的手便又攥紧了些,待又过了一会,他才看着崔柔说道:“阿柔,既然你不愿,我也不愿勉强你……”说到这,他是稍稍停了一瞬,跟着是又一句:“可有一件事,你得答应我。”
耳听着这话,崔柔倒是抬起了头。
她能察觉到王慎话中的严肃,倒像是有什么大事,因此她自然是有些诧异得问了一句:“何事?”
王慎闻言,在一瞬得犹豫之后,便坚定得看着她的面容一字一句得说道:“今日之后,别再见温有拘。”
这话一落——
崔柔却忍不住皱起了眉尖,她不是很明白王慎的意思。她和温有拘从未在私下见过面,除了几回偶遇,可那身边也是有人的,何况说到底,那位荣安侯毕竟救了哥哥一家,哥哥又与他关系匪浅。
若是平日见到,该做得礼数自然是不能忘得。
不过她也知道王慎的性子,如果不是有什么缘故,他也不会这样说。
因此在那一瞬得疑惑之后,她便柔声问了一句:“可是二爷和荣安侯有什么矛盾?”
有什么矛盾?
温有拘回京不过几月,就算他在朝中再怎么受陛下赏识,那与他也是无碍的。
他只是介怀温有拘的态度,介怀他看向崔柔时的眼神。
那个男人平日在朝堂上虽然也是温和好说话的,可那笑意却很少会达到眼底,只有在望着崔柔的时候,那眼底深处才会有浓郁的笑意。
他想起温有拘说得那些话——
“你这样的人,怎么配做她的丈夫?”
“你这样的人,怎么配守在她的身边?”
“……别等到有一天,追悔莫及。”
……
这些话就如魔音一般,时时刻刻在他耳边萦绕着,让他失去了平日的风度,也让他变得如坐针毡。
他害怕了。
明明知道这些是虚妄之言,他……却还是害怕了。
他不敢保证崔柔再和那个男人相处下去,会不会真得喜欢上他,而离开他。
王慎那宽袍大袖的手一直紧握着,没有一刻松开。
他看着眼前人在烛火照映下,温和而又柔婉的面容,薄唇紧抿,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看着崔柔沉声说道:“你难道没有发觉,温有拘对你有意吗?”
这一句话被他压得很轻。
可屋中就他们两个人,此时里里外外又没什么闹声,崔柔自是听得分明。
她脸上的神色从起初的怔忡,到逐渐回神,而面容也才从最初得涨红变得逐渐苍白起来。
崔柔原先置于膝盖,交握在一道的手撑在了桌子上,似是想起身,最终却又持着身份,端坐了回去。她的胸口也有些起伏着,红唇更是紧抿,原先一直含着笑的眼睛似是不敢置信一样望着王慎。
过了好一会,她是合了合眼睛,等到渐渐平复了心中的情绪才开了口:“荣安侯待我的确有些不同,可这不过是因为小时候,我曾救过他的缘故。”
等这话说完,她是把元嘉元年的事与人说了一通,说完,崔柔重新抬了脸朝人看去,看着对面坐着的那个男人,想起他先前说得那番话,好似福至心灵一般,白了脸,开了口:“二爷难道是在怀疑我和荣安侯有私情?”
王慎看着她惨白的面容,心下也有些着急。
他忙朝人伸出手,只是还没碰到就被人避了开去,那只惯来舞文弄墨的手此时就孤寂得停在半空。
“我自然是信你,可我不信他。”
王慎说这话的时候,目光一瞬不瞬地看着崔柔,他收回了手,而后是又过了一会才开口说道:“阿柔,你不是男人,不知道男人心中在想什么,那个荣安侯看着你的样子绝不是只把你当做救命恩人。”
等这话说完,他是又放柔了声音,恍若从前一般:“你听我的,日后别再与他见面。”
屋子里萦绕得只有王慎的话。
他从最初的焦急,逐渐又平复下来,带着温润和自持。
好似和以往并无什么不同。
崔柔却没有说话,她只是紧抿着唇,像是看一个陌生人一样看着眼前人。
不知过了多久,她才终于在那双目光的注视下,哑声问道:“王慎,你何时变成这样了?”
这是成婚二十年,崔柔头一次直呼他的名字。
她平日多唤他“二爷”,有时也会唤他的字“逾明”,年轻那会初为人妇的时候,也曾在私下无人时,红着脸悄声喊他一声“夫君”……可他的名字,她却是第一次喊。
头一次带着无尽的失望和疲惫,喊他的名字。
崔柔不明白,为什么相处了二十年的夫君会变成这幅模样。
以前的王慎,从来不会与她说这样的话,他们两个人彼此心有灵犀,无论旁人说再多,他们都是相互信任彼此的。
可如今呢?
如今这个男人,竟然怀疑她和别人……
他的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他……
真得还是那个她认识的人吗?
崔柔不知道。
她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王慎的时候,那是她及笈之后,头一回跟着母亲回到长安,母亲和庾老夫人是闺中密友,那会又逢哥哥被陛下赏识,赐了爵位和府邸,他们一家索性也就搬来了长安。
那日她正被庾老夫人握着手说着话。
外头突然走进来一个男人,一身月白色的长袍,腰系玉佩,端得是清隽温润。
王慎年轻的时候,其实并不怎么喜欢说话,他是个极重规矩的人又醉心功名,所以才会十九都还没有许亲。可他虽然重规矩,为人却不木讷,她在王家住的那些日子,偶尔碰面,他都会很客气得与她见礼,有时也会与她说起家中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崔家是武将出生,平日来往的也都是武将。
所以在瞧见王慎的时候,崔柔心里的确是有那么几分意思的,所以后来母亲说王家想与她家结亲的时候,她没有拒绝,反而躲在屋子里偷笑了好一日。
再后来。
她又瞧见了不同的王慎。
那是他考中科举的时候,头甲第一名,板上钉钉的状元郎,又是王家嫡子,自是全城哗然。
可他在得到消息后,只让随从去家中报信就来了崔家寻她,往日规矩方正的男人那一日却满面笑容,带着从来没有过的意气风发和掩不住的笑意,一步步朝她走来,与她说:“崔家妹妹,我高中了。”
“我亲自去看得榜,得到消息后也不知怎么就想到了你。”
“我想把这样的好消息,头一个告诉你……”
王珺看着王祯这幅模样,也知他心里那个结还没打开,便也放下了碗筷,握着帕子抿着唇,说道:“我也吃得差不多了,父亲、母亲慢用,我去瞧瞧小祯……”等这话说完,她是又朝两人行了一礼才往外退去。
眼睁睁看着两姐弟走后,崔柔心下是又叹了口气。
而后她是扭头朝身侧看去,眼看着自打从崔家回来后就一直神色不好的王慎,便柔声劝慰道:“小祯还年幼,二爷别放在心上。”
王慎耳听着这话,倒也勉强露了个笑,说了句“无事”。
他自幼教小祯为人处世要坦然、万不可欺瞒旁人,可偏偏他却是欺瞒得最深的那个人,如今儿子怨他、恨他,他都能理解。因此王慎虽然心里难受,倒也不至于去怪罪于他,只是想到另一桩事。
他的薄唇轻轻抿了抿。
而后是让屋子里的一众丫鬟都退了下去。
等到众人都走后,他才抬头看向身侧这个面带微笑的崔柔。
崔柔看着他这幅样子,只当他是有话要说,便笑着放下了手中的碗筷,温声问道:“二爷可是有话要与我说?”
王慎耳听着这话,却没有说话。
他只是看着她。
明明身边人的脸上也是挂着笑的,可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却总忍不住想起当日面向温有拘时,她脸上那明媚的笑容。
那样的笑,不带丝毫的伪装,纯粹得让他心生妒忌。
他想去问问她,那个温有拘到底与她是什么关系,也想问问她,当日他们是说起了什么才会笑得那么开怀。
可这番话却不好开口问。
当日他和阿柔说要去东郊见一位故友,早早便出了门,若是问起,她自是会有所察。
他不愿再把周慧的事牵扯进来,省得让这家中再起纷争。
所以——
王慎在心下思绪几经回转之后,终于是开口说道:“阿柔,我今晚想留下来。”
崔柔耳听着这话,原先放在膝上的手不自觉便握了起来,就连脸上的笑也有一瞬得僵硬,过了很久,她才笑着问道:“可是西次间不好,若是西次间不好,扰了二爷歇息,不如今夜我便和二爷换下?”
这样明白的拒绝,王慎那颗心到底还是忍不住一沉
他抿了抿唇没有说话,只是搁下了手中的碗筷,而后是看着崔柔,沉声问道:“阿柔,你到底要躲我到何时?”
崔柔闻言,却没有说话。
她只是微微垂下一双眼,原先交握在一道的手更是又握紧了些。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明明已经原谅他的所作所为了,也已经不再计较以前那些事了,甚至在看见林雅的时候,她这颗心也没什么起伏了。
这些日子,他们每日都在一道用膳,有时候饭后还会说些家中的事,一切都好似和以前没什么两样。
可只要一想到——
夜里两个人待在一处,她就浑身觉得不自在,就好似那锦衣华被底下全是钉子,让她坐立不安。
屋子里迟迟没有人说话,到后头还是那被绘着西湖十景灯罩底下的烛火因为燃烧得太久的缘故,“噼里啪啦”得爆起了灯花,才终于打破了这一室寂静。
王慎过了很久也没有等到崔柔说话,他知道她心里的介怀,也知道她的犹豫。
若是以前,他自然是愿意等的。
可如今……
不知道为什么,只要想起温有拘,想起那个男人望着崔柔时的眼神,以及他附在他耳边说得那番话。
他就好似从心底生出了一份畏惧。
他怕有一天,那个男人真得会从自己的身边抢走阿柔。
想到这,王慎袖下的手便又攥紧了些,待又过了一会,他才看着崔柔说道:“阿柔,既然你不愿,我也不愿勉强你……”说到这,他是稍稍停了一瞬,跟着是又一句:“可有一件事,你得答应我。”
耳听着这话,崔柔倒是抬起了头。
她能察觉到王慎话中的严肃,倒像是有什么大事,因此她自然是有些诧异得问了一句:“何事?”
王慎闻言,在一瞬得犹豫之后,便坚定得看着她的面容一字一句得说道:“今日之后,别再见温有拘。”
这话一落——
崔柔却忍不住皱起了眉尖,她不是很明白王慎的意思。她和温有拘从未在私下见过面,除了几回偶遇,可那身边也是有人的,何况说到底,那位荣安侯毕竟救了哥哥一家,哥哥又与他关系匪浅。
若是平日见到,该做得礼数自然是不能忘得。
不过她也知道王慎的性子,如果不是有什么缘故,他也不会这样说。
因此在那一瞬得疑惑之后,她便柔声问了一句:“可是二爷和荣安侯有什么矛盾?”
有什么矛盾?
温有拘回京不过几月,就算他在朝中再怎么受陛下赏识,那与他也是无碍的。
他只是介怀温有拘的态度,介怀他看向崔柔时的眼神。
那个男人平日在朝堂上虽然也是温和好说话的,可那笑意却很少会达到眼底,只有在望着崔柔的时候,那眼底深处才会有浓郁的笑意。
他想起温有拘说得那些话——
“你这样的人,怎么配做她的丈夫?”
“你这样的人,怎么配守在她的身边?”
“……别等到有一天,追悔莫及。”
……
这些话就如魔音一般,时时刻刻在他耳边萦绕着,让他失去了平日的风度,也让他变得如坐针毡。
他害怕了。
明明知道这些是虚妄之言,他……却还是害怕了。
他不敢保证崔柔再和那个男人相处下去,会不会真得喜欢上他,而离开他。
王慎那宽袍大袖的手一直紧握着,没有一刻松开。
他看着眼前人在烛火照映下,温和而又柔婉的面容,薄唇紧抿,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看着崔柔沉声说道:“你难道没有发觉,温有拘对你有意吗?”
这一句话被他压得很轻。
可屋中就他们两个人,此时里里外外又没什么闹声,崔柔自是听得分明。
她脸上的神色从起初的怔忡,到逐渐回神,而面容也才从最初得涨红变得逐渐苍白起来。
崔柔原先置于膝盖,交握在一道的手撑在了桌子上,似是想起身,最终却又持着身份,端坐了回去。她的胸口也有些起伏着,红唇更是紧抿,原先一直含着笑的眼睛似是不敢置信一样望着王慎。
过了好一会,她是合了合眼睛,等到渐渐平复了心中的情绪才开了口:“荣安侯待我的确有些不同,可这不过是因为小时候,我曾救过他的缘故。”
等这话说完,她是把元嘉元年的事与人说了一通,说完,崔柔重新抬了脸朝人看去,看着对面坐着的那个男人,想起他先前说得那番话,好似福至心灵一般,白了脸,开了口:“二爷难道是在怀疑我和荣安侯有私情?”
王慎看着她惨白的面容,心下也有些着急。
他忙朝人伸出手,只是还没碰到就被人避了开去,那只惯来舞文弄墨的手此时就孤寂得停在半空。
“我自然是信你,可我不信他。”
王慎说这话的时候,目光一瞬不瞬地看着崔柔,他收回了手,而后是又过了一会才开口说道:“阿柔,你不是男人,不知道男人心中在想什么,那个荣安侯看着你的样子绝不是只把你当做救命恩人。”
等这话说完,他是又放柔了声音,恍若从前一般:“你听我的,日后别再与他见面。”
屋子里萦绕得只有王慎的话。
他从最初的焦急,逐渐又平复下来,带着温润和自持。
好似和以往并无什么不同。
崔柔却没有说话,她只是紧抿着唇,像是看一个陌生人一样看着眼前人。
不知过了多久,她才终于在那双目光的注视下,哑声问道:“王慎,你何时变成这样了?”
这是成婚二十年,崔柔头一次直呼他的名字。
她平日多唤他“二爷”,有时也会唤他的字“逾明”,年轻那会初为人妇的时候,也曾在私下无人时,红着脸悄声喊他一声“夫君”……可他的名字,她却是第一次喊。
头一次带着无尽的失望和疲惫,喊他的名字。
崔柔不明白,为什么相处了二十年的夫君会变成这幅模样。
以前的王慎,从来不会与她说这样的话,他们两个人彼此心有灵犀,无论旁人说再多,他们都是相互信任彼此的。
可如今呢?
如今这个男人,竟然怀疑她和别人……
他的心里究竟在想什么?
他……
真得还是那个她认识的人吗?
崔柔不知道。
她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王慎的时候,那是她及笈之后,头一回跟着母亲回到长安,母亲和庾老夫人是闺中密友,那会又逢哥哥被陛下赏识,赐了爵位和府邸,他们一家索性也就搬来了长安。
那日她正被庾老夫人握着手说着话。
外头突然走进来一个男人,一身月白色的长袍,腰系玉佩,端得是清隽温润。
王慎年轻的时候,其实并不怎么喜欢说话,他是个极重规矩的人又醉心功名,所以才会十九都还没有许亲。可他虽然重规矩,为人却不木讷,她在王家住的那些日子,偶尔碰面,他都会很客气得与她见礼,有时也会与她说起家中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崔家是武将出生,平日来往的也都是武将。
所以在瞧见王慎的时候,崔柔心里的确是有那么几分意思的,所以后来母亲说王家想与她家结亲的时候,她没有拒绝,反而躲在屋子里偷笑了好一日。
再后来。
她又瞧见了不同的王慎。
那是他考中科举的时候,头甲第一名,板上钉钉的状元郎,又是王家嫡子,自是全城哗然。
可他在得到消息后,只让随从去家中报信就来了崔家寻她,往日规矩方正的男人那一日却满面笑容,带着从来没有过的意气风发和掩不住的笑意,一步步朝她走来,与她说:“崔家妹妹,我高中了。”
“我亲自去看得榜,得到消息后也不知怎么就想到了你。”
“我想把这样的好消息,头一个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