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李锦素一边踮脚往小树上系锦袋,一边勾起了唇,“图个安慰而已,若是所求之事都能心想事成,天下人何人愿意发奋图强,又有何人愿意辛苦劳作。”
“这位姑娘说得有理,若是世人都将命运托付佛祖而不知努力上进,岂不是人人都将注定碌碌无为,浑浑噩噩。”
说话的是一位书生,青衣布衫,巾带束发。手中也拿着一个红布袋,料子粗糙,正站在她们不远处,目光炯炯。
看样子,是一位读书人。
身量颇高,不胖不瘦,五官端正清朗,一派正气。
他被姐妹二人的容貌惊艳到,才觉自己犯了书生气,说话不太妥当。面上显出羞赧之色,作揖见了礼。
“小生伯子琴,在寺中借读。打扰二位姑娘雅兴,失礼失礼。”
伯子琴?
李锦素心头一震,这不是书中的男主吗?此书名为《帝京琴瑟》,取之男女主的名字。男主寒门举子,与女主相互扶持,一路青云。
“伯公子有礼,我们姐妹是寺中的香客。因家中祖母身体有恙,特来挂个福袋替祖母祈福,这位是我的妹妹。”
李锦素没有说姓名,只将想缩到后面去的李锦瑟拉了出来。
伯子琴已从二人的穿着中看出来她们定是官家小姐,当然不会相问她们的姓名。贸然搭话已是唐突,逐又行了礼,欲转身离开。
“伯公子留步,既然伯公子也是来挂福袋的。我姐妹二人已挂妥,本当离去,伯公子请。”
李锦素开了口,轻轻推了一下李锦瑟,无奈锦瑟低着头,就是不肯多看那伯子琴两眼。李锦素无法,拉着庶妹含笑婷婷走开。只留下一缕香风,令伯子琴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不愧是官家小姐,行事做派落落大方。与他说的话应是姐姐,那位低头不语的姑娘应是妹妹。像他这样的寒门书生,多看这样的姑娘两眼都是不应该的。
他自嘲一笑,把自己的福袋挂上。
李家姐妹拐了一个弯后,李锦素这才放慢了脚步,“锦瑟,方才那位伯公子,你觉得如何?”
李锦瑟在她的面前,几乎是毫不掩饰的,早已没有刚才的羞怯之态,眉宇间淡定从容,微微地思索着。
“说不上来,能在寺中苦读,想来是个十分上进的公子。然而我却觉得这位伯公子是有野心之人,寺中虽清幽是上乘的读书之所,却也是达官贵人最爱来的地方。三姐姐瞧他,嘴上说着失礼,为何还要出声?明知我们是官家女眷,他若真是知礼的,应该谨记尊卑,等我们离开再出来,可见他是有心思的。”
她要是不说,李锦素是万万想不到这一点。男主自带光环,当然出场就得出人意料,引起女主的注意。
难道四妹妹对伯公子的感观很差吗?
“那四妹妹觉得他心思不纯之人?”
“倒也未必,观他举止,此人极为自负清高。他定不会存什么龌龊心思,用阴损的法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过有野心的男人不能相交,他注定心中只有功名利禄。你若不能与他相互扶持,成了他的助力,他必是瞧不上的。”
说穿了,再清高,本性也是势利的。
李锦素纳闷起来,伯子琴是不是出场的时间地点不对,怎么锦瑟对他的评价如此之低。照锦瑟这么说,伯子琴根本就不是良配。
“如若四妹妹自己选择,可愿选伯公子这样的人做夫君?”
李锦瑟诧异地看过来,三姐姐这话是何意?莫不是对伯公子一见钟情,起了下嫁之心,此事万万不可。
“三姐姐,如若让我自己选夫君,我只愿选一个心诚纯良的男子,穷也没关系,只要三餐有继,与我一心,再苦我也认了。这位伯公子不是池中之物,如果真嫁了,身为他的妻子应该要比他人辛苦许多。后宅生活艰难,我们女子本就不易,若是还要时时琢磨枕边人的心思,岂不活得太累?”
李锦素默然,四妹妹看得如此明白,为什么又嫁给伯子琴了呢?
且他们夫妻恩爱,羡煞旁人。可见四妹妹的聪惠,是能压住伯子琴的。然而听了她的这一番话,又不确定还让四妹妹与伯子琴成为夫妻,是对还是错?
她的沉默看在李锦瑟的眼中,不由得担心起来。三姐姐可千万不要看上那伯公子,女子下嫁,一般很难善终。
好比逝去的嫡母,不就是侯门贵女下嫁寒门仕子,结果落到红颜命薄的下场。就连所出的女儿的都被他人掌控,身不由己。
于是作为原书中的女主,李锦瑟打定了主意,一定在要自家三姐面前多刷男主的缺点,让三姐死了这条心。
“三姐姐,这个伯公子分明就故意找我们搭话的。这样的男人,我们应该小心为好,切不可与他有什么瓜葛。”
李锦素啼笑皆非,敢情锦瑟以为她对伯子琴动了心。
“你放心,我不过是突然有感而发,不可能对他有什么想法。”
“那就好。”
姐妹二人回到住处,便看到一脸喜色的李锦笙从屋子出来,像是有什么事情。看到她们,李锦笙脸上的笑容立刻敛去,换上一种说不出来表情。
她刚从监寺大师那里回来,得到了一个惊天大好的消息。她本是去相询何时焚经祈福的,不想监寺大师看到她的字,大大夸赞了一番。
无意之中说了寺中有一书生,得闲就替寺中抄写经书。她不过是多嘴问了一句,不想意打听到了四妹夫。
监寺大师说的借住公子,便是伯子琴,她的四妹夫,后来的伯大人。
这一次,她要赶在四妹妹之前认识伯公子,让伯公子倾心于她。她相信,她比四妹妹各方面都要强,伯公子没有理由不中意自己。
“大姐姐,可有问好焚经的时辰?”
“问好了,只不过监寺大师说我们抄的经书有些不够。烧的经书越多,心越诚。大师向我举荐一人,常替寺中香客抄写经书。你们留下来照顾祖母,我去去就回。”
李锦素眼神闪了闪,抄经书的人,不会是伯子琴吧?看李锦笙之前欢喜的模样,十有九成是伯子琴。
她心情复杂,一方面不希望李锦笙抢走属于锦瑟的男主。可是又觉得锦瑟说得有理,那伯子琴真是个有野心的,做为他的夫人定然活得不容易。
李锦笙带着芦花走了,一个半时辰后才回来。原是满脸的娇羞,待快到住处时才转变脸色,眸中却有一种势在必行。
伯公子果然如她心中所想,是一个正直有才华的公子。她知道,这位四妹夫将会在来年的殿试中崭露头角,入了陛下的青眼。
此后,一路青云,年纪轻轻便成了大学士。
最重要的是,他不近女色,敬爱嫡妻,家中无一妾室。所有子女皆是四妹妹所出,京中贵妇无不羡慕四妹妹。
这样的男人,才是女人心中最理想的夫君。
她一定要得到他的心,将来成为他的夫人。站在他的身边,平步青云,享受他的独宠和世人的艳羡。
眼看着天色已经不早,她加快脚步到了住处。什么都没来及说,便见常氏与姐妹们都收拾好了东西准备离开。
她的箱笼,自是有柴妈妈代为整理了。
“祖母,我们要回去吗?”
常氏的脸色不太好,沉着面点点头。
“宫中有旨,我们要回去接旨。”
李锦笙大惊,又是什么旨?
“什么旨意?”
常氏看了低头的李锦素一眼,其中寒意令人不寒而栗。这个孽障,果然是克他们李家的。她不由得胸口闷疼,郁火积压。
“是你三妹妹,被指婚给二皇子了。”
第27章 宫墙柳
李锦笙只觉得脑子里“轰”了一下,怎么可能?三妹妹怎么会被许给二皇子,她不应该快要死了吗?
难道是因为她的重生,改变了别人的命运?
她心里惊疑不定,眼神飘忽探究着李锦瑟的表情。是不是这个四妹妹的原因?猛然想起她们这一走,伯公子那里怎么办?她才和伯公子相识,谈得颇为投缘,约好明日辰时去取抄好的经书。
若是这一走,她岂不是失信于人了还怎么抢在四妹妹的前面,占据伯公子的心?
“祖母,孙女还有一事。方才我已托好抄经书之人,定好明日交付。要是我们现在走了,那人必会以为我们李家戏耍他。”
常氏满腹都是抑郁,闻言只觉有些不耐。一个借住寺中的穷书生而已,他们李家何至于看重,留口信给寺中的僧人,让他们告之便是了。
“你说的也有理,我们付清资费,让寺中僧人转告便是。”
“祖母,万万不可。读书人大多清高,气节不能损。我们要是这样做了,他定以为我们李家在折辱他。此事是孙女一人与他商定的,不如孙女再跑一趟,与他说明缘由。”
常氏皱起了眉头,这个孙女最得她的心,今天是怎么了。为了一个穷书生,竟然不顾她的心情。
“随你吧,你快去快回,我们在马车上等你。”
李锦笙也知惹了祖母不高兴,不过自己的终生了祖母比起来,肯定是终生重要。相信祖母这么疼爱她,一定会体谅的。
她带着芦花,急匆匆地走了。
段雯秀冷冷一笑,这个庶姐真是可笑,为了一个穷书生,还亲自再跑一趟。也不知那穷书生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得清高的李锦笙另眼相看。
她心思转了一下,暗道如果庶姐真和穷书生有了什么,老虔婆还不得气死。
“三妹妹,你说大姐姐这是在做什么?那书生…”
“大姐姐一片孝心,自然是不想那人生了怨气,白白折损了祖母的福寿。”
段雯秀微不可见地撇了一下嘴,这个三妹妹,最近好像真的开窍了,口齿见长。居然也拍李锦笙的马屁,讨好老虔婆。
别以为将来当了二皇子妃就高人一等,二皇子是个什么情形,封都谁人不知。没看到祖母脸色都变了,这门赐婚是祸不是福。
怪不得三妹妹要讨好祖母了,肯定是怕迁怒。
只是再怎么讨好,以老虔婆的性子,心里也容不下了。二皇子是什么人,虽是皇子,却是一个彻底失势无缘帝位的皇子。
加上皇后与贵妃的关系,京中世家贵族哪个不避着皇后一派,就怕扯出些什么,惹得贵妃不痛快,以后给小鞋穿。
老虔婆一心一意想攀附上连家,眼下自己的孙女将要成为二皇子妃。料定心中只有怒没有喜,少不得要把气暗自撒在三妹妹的身上。
“三妹妹,你真是越发懂事了。”
“都是母亲教得好。”
李锦素回的这一句,暗含着讽刺,段雯秀不可能听不出来。闻言略皱了眉,转念一想往后三妹妹成了二皇子妃,可有得好戏瞧,心里又痛快起来。
她就是见不得李家的姑娘强过自己,一个也不行!
一行人不见喜色地出了大济寺,各自上了马车等候李锦笙。两辆马车,原本是四姐妹共乘一辆,常氏独自一辆。
常氏疼爱李锦笙,李锦笙一片孝心想亲自服侍祖母。是以,这对祖孙同乘一辆马车。眼下,马车上只有常氏一人。
“笙姐儿在做什么,那个书生是什么人?”
柴妈妈回道:“大姑娘心善,想是可怜那书生穷困又有些骨气,不忍伤了别人的心。再者原就是替老夫人您祈福,大姑娘更不想因为些许小事损了福气。”
常氏脸色果然好看了一些,“你说得没错,笙姐儿是个极孝顺的孩子,她这么做定是为我这个祖母着想。偏就那孽障,事事都拖累我的笙姐儿。哼,二皇子妃…当谁稀罕…”
最后一句,微不可闻。
唯有她心里清楚,这个二皇子妃的名头就是个烫手山芋。封都世家大户避之不及,人人视为灾祸,怎知落在了他们李家。
当真是祸从天上来,都怪那孽障献嫁妆才引出来的祸事。
小半个时辰后,李锦笙才急匆匆地赶来汇合。一上马车,常氏的眼神就不赞同地看了过去,面色有些不快。
李锦笙小声地解释着,与柴妈妈说得大致相同。常氏平了心气,半句苛责的话都没有,命车夫加快行程。
“这位姑娘说得有理,若是世人都将命运托付佛祖而不知努力上进,岂不是人人都将注定碌碌无为,浑浑噩噩。”
说话的是一位书生,青衣布衫,巾带束发。手中也拿着一个红布袋,料子粗糙,正站在她们不远处,目光炯炯。
看样子,是一位读书人。
身量颇高,不胖不瘦,五官端正清朗,一派正气。
他被姐妹二人的容貌惊艳到,才觉自己犯了书生气,说话不太妥当。面上显出羞赧之色,作揖见了礼。
“小生伯子琴,在寺中借读。打扰二位姑娘雅兴,失礼失礼。”
伯子琴?
李锦素心头一震,这不是书中的男主吗?此书名为《帝京琴瑟》,取之男女主的名字。男主寒门举子,与女主相互扶持,一路青云。
“伯公子有礼,我们姐妹是寺中的香客。因家中祖母身体有恙,特来挂个福袋替祖母祈福,这位是我的妹妹。”
李锦素没有说姓名,只将想缩到后面去的李锦瑟拉了出来。
伯子琴已从二人的穿着中看出来她们定是官家小姐,当然不会相问她们的姓名。贸然搭话已是唐突,逐又行了礼,欲转身离开。
“伯公子留步,既然伯公子也是来挂福袋的。我姐妹二人已挂妥,本当离去,伯公子请。”
李锦素开了口,轻轻推了一下李锦瑟,无奈锦瑟低着头,就是不肯多看那伯子琴两眼。李锦素无法,拉着庶妹含笑婷婷走开。只留下一缕香风,令伯子琴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不愧是官家小姐,行事做派落落大方。与他说的话应是姐姐,那位低头不语的姑娘应是妹妹。像他这样的寒门书生,多看这样的姑娘两眼都是不应该的。
他自嘲一笑,把自己的福袋挂上。
李家姐妹拐了一个弯后,李锦素这才放慢了脚步,“锦瑟,方才那位伯公子,你觉得如何?”
李锦瑟在她的面前,几乎是毫不掩饰的,早已没有刚才的羞怯之态,眉宇间淡定从容,微微地思索着。
“说不上来,能在寺中苦读,想来是个十分上进的公子。然而我却觉得这位伯公子是有野心之人,寺中虽清幽是上乘的读书之所,却也是达官贵人最爱来的地方。三姐姐瞧他,嘴上说着失礼,为何还要出声?明知我们是官家女眷,他若真是知礼的,应该谨记尊卑,等我们离开再出来,可见他是有心思的。”
她要是不说,李锦素是万万想不到这一点。男主自带光环,当然出场就得出人意料,引起女主的注意。
难道四妹妹对伯公子的感观很差吗?
“那四妹妹觉得他心思不纯之人?”
“倒也未必,观他举止,此人极为自负清高。他定不会存什么龌龊心思,用阴损的法子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过有野心的男人不能相交,他注定心中只有功名利禄。你若不能与他相互扶持,成了他的助力,他必是瞧不上的。”
说穿了,再清高,本性也是势利的。
李锦素纳闷起来,伯子琴是不是出场的时间地点不对,怎么锦瑟对他的评价如此之低。照锦瑟这么说,伯子琴根本就不是良配。
“如若四妹妹自己选择,可愿选伯公子这样的人做夫君?”
李锦瑟诧异地看过来,三姐姐这话是何意?莫不是对伯公子一见钟情,起了下嫁之心,此事万万不可。
“三姐姐,如若让我自己选夫君,我只愿选一个心诚纯良的男子,穷也没关系,只要三餐有继,与我一心,再苦我也认了。这位伯公子不是池中之物,如果真嫁了,身为他的妻子应该要比他人辛苦许多。后宅生活艰难,我们女子本就不易,若是还要时时琢磨枕边人的心思,岂不活得太累?”
李锦素默然,四妹妹看得如此明白,为什么又嫁给伯子琴了呢?
且他们夫妻恩爱,羡煞旁人。可见四妹妹的聪惠,是能压住伯子琴的。然而听了她的这一番话,又不确定还让四妹妹与伯子琴成为夫妻,是对还是错?
她的沉默看在李锦瑟的眼中,不由得担心起来。三姐姐可千万不要看上那伯公子,女子下嫁,一般很难善终。
好比逝去的嫡母,不就是侯门贵女下嫁寒门仕子,结果落到红颜命薄的下场。就连所出的女儿的都被他人掌控,身不由己。
于是作为原书中的女主,李锦瑟打定了主意,一定在要自家三姐面前多刷男主的缺点,让三姐死了这条心。
“三姐姐,这个伯公子分明就故意找我们搭话的。这样的男人,我们应该小心为好,切不可与他有什么瓜葛。”
李锦素啼笑皆非,敢情锦瑟以为她对伯子琴动了心。
“你放心,我不过是突然有感而发,不可能对他有什么想法。”
“那就好。”
姐妹二人回到住处,便看到一脸喜色的李锦笙从屋子出来,像是有什么事情。看到她们,李锦笙脸上的笑容立刻敛去,换上一种说不出来表情。
她刚从监寺大师那里回来,得到了一个惊天大好的消息。她本是去相询何时焚经祈福的,不想监寺大师看到她的字,大大夸赞了一番。
无意之中说了寺中有一书生,得闲就替寺中抄写经书。她不过是多嘴问了一句,不想意打听到了四妹夫。
监寺大师说的借住公子,便是伯子琴,她的四妹夫,后来的伯大人。
这一次,她要赶在四妹妹之前认识伯公子,让伯公子倾心于她。她相信,她比四妹妹各方面都要强,伯公子没有理由不中意自己。
“大姐姐,可有问好焚经的时辰?”
“问好了,只不过监寺大师说我们抄的经书有些不够。烧的经书越多,心越诚。大师向我举荐一人,常替寺中香客抄写经书。你们留下来照顾祖母,我去去就回。”
李锦素眼神闪了闪,抄经书的人,不会是伯子琴吧?看李锦笙之前欢喜的模样,十有九成是伯子琴。
她心情复杂,一方面不希望李锦笙抢走属于锦瑟的男主。可是又觉得锦瑟说得有理,那伯子琴真是个有野心的,做为他的夫人定然活得不容易。
李锦笙带着芦花走了,一个半时辰后才回来。原是满脸的娇羞,待快到住处时才转变脸色,眸中却有一种势在必行。
伯公子果然如她心中所想,是一个正直有才华的公子。她知道,这位四妹夫将会在来年的殿试中崭露头角,入了陛下的青眼。
此后,一路青云,年纪轻轻便成了大学士。
最重要的是,他不近女色,敬爱嫡妻,家中无一妾室。所有子女皆是四妹妹所出,京中贵妇无不羡慕四妹妹。
这样的男人,才是女人心中最理想的夫君。
她一定要得到他的心,将来成为他的夫人。站在他的身边,平步青云,享受他的独宠和世人的艳羡。
眼看着天色已经不早,她加快脚步到了住处。什么都没来及说,便见常氏与姐妹们都收拾好了东西准备离开。
她的箱笼,自是有柴妈妈代为整理了。
“祖母,我们要回去吗?”
常氏的脸色不太好,沉着面点点头。
“宫中有旨,我们要回去接旨。”
李锦笙大惊,又是什么旨?
“什么旨意?”
常氏看了低头的李锦素一眼,其中寒意令人不寒而栗。这个孽障,果然是克他们李家的。她不由得胸口闷疼,郁火积压。
“是你三妹妹,被指婚给二皇子了。”
第27章 宫墙柳
李锦笙只觉得脑子里“轰”了一下,怎么可能?三妹妹怎么会被许给二皇子,她不应该快要死了吗?
难道是因为她的重生,改变了别人的命运?
她心里惊疑不定,眼神飘忽探究着李锦瑟的表情。是不是这个四妹妹的原因?猛然想起她们这一走,伯公子那里怎么办?她才和伯公子相识,谈得颇为投缘,约好明日辰时去取抄好的经书。
若是这一走,她岂不是失信于人了还怎么抢在四妹妹的前面,占据伯公子的心?
“祖母,孙女还有一事。方才我已托好抄经书之人,定好明日交付。要是我们现在走了,那人必会以为我们李家戏耍他。”
常氏满腹都是抑郁,闻言只觉有些不耐。一个借住寺中的穷书生而已,他们李家何至于看重,留口信给寺中的僧人,让他们告之便是了。
“你说的也有理,我们付清资费,让寺中僧人转告便是。”
“祖母,万万不可。读书人大多清高,气节不能损。我们要是这样做了,他定以为我们李家在折辱他。此事是孙女一人与他商定的,不如孙女再跑一趟,与他说明缘由。”
常氏皱起了眉头,这个孙女最得她的心,今天是怎么了。为了一个穷书生,竟然不顾她的心情。
“随你吧,你快去快回,我们在马车上等你。”
李锦笙也知惹了祖母不高兴,不过自己的终生了祖母比起来,肯定是终生重要。相信祖母这么疼爱她,一定会体谅的。
她带着芦花,急匆匆地走了。
段雯秀冷冷一笑,这个庶姐真是可笑,为了一个穷书生,还亲自再跑一趟。也不知那穷书生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得清高的李锦笙另眼相看。
她心思转了一下,暗道如果庶姐真和穷书生有了什么,老虔婆还不得气死。
“三妹妹,你说大姐姐这是在做什么?那书生…”
“大姐姐一片孝心,自然是不想那人生了怨气,白白折损了祖母的福寿。”
段雯秀微不可见地撇了一下嘴,这个三妹妹,最近好像真的开窍了,口齿见长。居然也拍李锦笙的马屁,讨好老虔婆。
别以为将来当了二皇子妃就高人一等,二皇子是个什么情形,封都谁人不知。没看到祖母脸色都变了,这门赐婚是祸不是福。
怪不得三妹妹要讨好祖母了,肯定是怕迁怒。
只是再怎么讨好,以老虔婆的性子,心里也容不下了。二皇子是什么人,虽是皇子,却是一个彻底失势无缘帝位的皇子。
加上皇后与贵妃的关系,京中世家贵族哪个不避着皇后一派,就怕扯出些什么,惹得贵妃不痛快,以后给小鞋穿。
老虔婆一心一意想攀附上连家,眼下自己的孙女将要成为二皇子妃。料定心中只有怒没有喜,少不得要把气暗自撒在三妹妹的身上。
“三妹妹,你真是越发懂事了。”
“都是母亲教得好。”
李锦素回的这一句,暗含着讽刺,段雯秀不可能听不出来。闻言略皱了眉,转念一想往后三妹妹成了二皇子妃,可有得好戏瞧,心里又痛快起来。
她就是见不得李家的姑娘强过自己,一个也不行!
一行人不见喜色地出了大济寺,各自上了马车等候李锦笙。两辆马车,原本是四姐妹共乘一辆,常氏独自一辆。
常氏疼爱李锦笙,李锦笙一片孝心想亲自服侍祖母。是以,这对祖孙同乘一辆马车。眼下,马车上只有常氏一人。
“笙姐儿在做什么,那个书生是什么人?”
柴妈妈回道:“大姑娘心善,想是可怜那书生穷困又有些骨气,不忍伤了别人的心。再者原就是替老夫人您祈福,大姑娘更不想因为些许小事损了福气。”
常氏脸色果然好看了一些,“你说得没错,笙姐儿是个极孝顺的孩子,她这么做定是为我这个祖母着想。偏就那孽障,事事都拖累我的笙姐儿。哼,二皇子妃…当谁稀罕…”
最后一句,微不可闻。
唯有她心里清楚,这个二皇子妃的名头就是个烫手山芋。封都世家大户避之不及,人人视为灾祸,怎知落在了他们李家。
当真是祸从天上来,都怪那孽障献嫁妆才引出来的祸事。
小半个时辰后,李锦笙才急匆匆地赶来汇合。一上马车,常氏的眼神就不赞同地看了过去,面色有些不快。
李锦笙小声地解释着,与柴妈妈说得大致相同。常氏平了心气,半句苛责的话都没有,命车夫加快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