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一篇雄文耀古今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
就算是准备故意给子思难堪的大宗伯南丰,在听到了两句《千字文》之后,顿时有种难言的激荡,撞击着胸膛,仿佛要跟着大声念诵的激动。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
突然生硬戛然而止,少正渠义有种嗓子眼被堵住似的难受。有种美味吃到一半,突然被噎着了似的。
一篇好文章,是拥有让千万人感同身受的激荡和悠扬。
《千字文》,自从南北朝时期出自周兴嗣之手,传颂一千多年,甚至在现代社会,都拥有非常重要的文学地位。绝不会因为这是幼童启蒙之物而被看轻。历史上多少文豪大儒以书法形式誊写《千字文》流传千年。
最出名的恐怕就是白居易,宋徽宗,还有元朝的赵孟頫的《千字文》长卷。
在宋元之后,幼童启蒙有三本神书,一曰:《三字经》;一曰:《百家姓》;一曰:《千字文》。就文字的优美,文章的磅礴来说,只有《千字文》有这份荣耀。
《三字经》和《百家姓》相比之下,黯然失色。
就算是成年士子,时常念诵《千字文》都会得到不同的感悟。
大殿之上,沉迷在雄文之中的卫国士大夫们,渐渐跟随者渠义的声调,摇头晃脑地转悠起来,如同沐浴在阳光下的花草,舒展着身躯,晃动着嫩芽。可随着渠义声音的停止,一个个沉醉在美梦中被唤醒,扰人清梦的怒气顿时浮现在脸上。
公叔旦更是瞪眼道:“渠义,还不快念下去!”
渠义也想啊,可他看了一眼简牍上的文字,无奈道:“下面没有了。”
“没有了?”公叔旦也不管别人,跳起来冲到了渠义的面前,一把抢走了简牍,先是翻看简牍正反两面,确然没有文字遗漏。
看着简牍上如同蚂蚁爬似的大篆,抬眼撇了一眼渠义,“字太丑了。”
渠义憋屈不已,心说:这字又不是他写的,是边子白的‘杰作’好不好,和他有何相干。
拿出这本书作为回礼,主要是边子白觉得自己会的古文在这个时代没有多大的用处。就连启蒙的读物之中,《百家姓》明显是背诵编撰的,赵钱孙李……也就赵家王朝的时候敢这么写。要是唐朝的时候有人敢这么写,《百家姓》的作者指不定就要法办了。
《三字经》就更不妥当了,大部分故事都是汉、唐时期的故事。在战国可都没有发生过,说出来肯定要贻笑大方了。
想来想去,送书又体面,又有格调。尤其是在卫国,儒家思想非常流行。孔子曾经就在卫国住过十多年,而且孔子的孙子孔伋也在卫国住过几十年。可以说,卫国是儒家思想最初发展的大本营。尤其是孔门弟子之中很多人都是卫人,比如说子路,子贡等人。
《千字文》包括的内容虽说和儒家思想有一点的区别,天文、地理、农业、技艺都有,加上毕竟是儒家思想被定位主流时期的作品,拥有着很浓重的忠孝礼仪思潮。是一本能够给人竖三观的启蒙读物。
而战国早期的文字,秉承春秋时代的读物特征,能简单,就简单,过于朴实。
就《论语》而论,缺乏堆砌之美。
就算是读《诗经》给人的感受也是朴素中见真情。
可《千字文》恰恰不同,这篇文章很短,通篇也就一千个字。句子很容易理解,说简单点就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可简单中却给人一种不简单的味道,这才是在场的士大夫如痴如醉的最大原因。
“上大夫!”
公叔旦从渠义手中抢走了《千字文》上卷之后,就没打算还给渠义,反而紧紧地攥在手中,眼珠子上下打量着仲叔牙。别看他们字眼中都有一个叔,可不是亲戚。公叔旦也是卫国公族,只不过他这一脉不如南氏显贵。
底蕴是不缺的,自然眼界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打量了一会儿,仲叔牙被看的有点心底发毛,这才小声的喊了一声公叔旦的爵位。
后者意味深长的幽幽道:“嗯,仲叔牙。”
“小臣在。”
“本大夫问你,这《千字文》为何只有四五百字?”四字半阙,八字一句。手中的简牍中有多少字很容易数清楚。
仲叔牙道:“是半卷啊!”
“另外半卷呢?”公叔旦紧追着问。
仲叔牙有点恍惚,“另外半卷自然是在边学士手中。他给我的时候就只有半卷,对了,送书的是一个叫白圭的门客。他好像说过,得空的时候再将下卷誊写之后给我,让我耐心等待。”
“那么另外半卷不久之后你也能得到?”公叔旦心里越来越有底了,他对《千字文》的喜爱完全流露在表情之中。心里暗自下决心,势在必得。
“边学士笃信至诚……不会失信于我的。”仲叔牙本来就非常信服边子白,至少全天下只有边子白才让他有大仇得报的希望。
公叔旦摩挲着简牍,心头是越来越喜欢,“我公叔家有尚书二十八卷,与你一半,换此文可否?”
公叔旦的想法立刻引起了公愤,这老家伙是要将此等美文占为己有。顿时引起众人不满,大司徒子南靳开口道:“老夫你给全本《尚书》和你换此文。”
“司徒大人,可要独美不成?”子思也想要。可他又不太想家里的典籍换一篇文章,太败家了。世家大族何以延续,就是因为这些典籍的积累。而春秋战国时期的书少之又少,一本《尚书》《春秋》之类的著作,就能支撑起一个家族的家学。换一篇文章太不划算。可《千字文》又太让人难以割舍,子思琢磨着参一股。
可问题来了,当初白圭将书给他的时候,说过,这是一卷幼童启蒙的读物。没多收啊别的用处。而仲叔牙为什么要纳妾?
天见可怜的,他没儿子。
就算是对女子最为看重的赵国,也断没有让女子读书的道理。启蒙读物更是毫无用处。想到此处,仲叔牙悲愤交集,“下官纳妾本来就是为了想要让仲叔家有子嗣继承,可如今,子嗣无望,小妾还被人抢走了。还望公叔大人和诸位大人给下官做主啊!下官甘愿将此文献于诸位大人,还请诸位大人给小官做主啊!”
公叔旦犯难了,抢女人,生儿子,这种腌臜事他没有经验啊!再说了,给仲叔牙报仇,他闲得慌地去做这等傻事。气恼地甩了甩衣袂道:“榆木脑袋。”
挨骂的仲叔牙根本就不在乎,反而恳求道:“下官愚笨,纯属被逼无奈。”
“你就不会想一想,兴康要是畏罪潜逃,此人家族不过是商贾之业,一群老弱妇孺如何能够护住待罪之家?虽说你不过是不入流的下官,难道还对付不了一个没有了顶梁柱的商贾人家吗?”
“再说你是苦主,兴康是案犯。你去讨要赔偿天经地义。到时候你看上了他女儿,老婆,尽管往家里带。他们敢告官吗?”
……
公叔旦越说越下作,他这话私下里说一点毛病都没有。有仇报仇,有怨抱怨。没道理让人忍气吞声吧?
可他在朝堂上,在光天化日之下教坏人就不对了。
而仲叔牙呢?
眼睛越来越亮,他陷入了一个误区。卫公对于德行有亏的官员过于严苛,对于有罪的官员更是零容忍。没想过自己原来是苦主,我是苦主,我有理。有道是欠债还钱,父债子偿,天经地义。
卫公听不下去,开口:“丁祇去将简牍呈上来,公叔旦,先回去坐好。将仲叔牙带下去……”之后想了想,挥手道:“无罪释放了吧!”
另外,他让宦官叫来了当事人边子白,托着手中的简牍问边子白:“《千字文》是你给仲叔牙的回礼?”
“难道少了?”边子白也吃不准,丝绸是很昂贵的。就算是华夏是丝绸的发源地和主产区,但是丝绸的价格还是昂贵到让普通人不敢直视。可丝绸再贵,也是有价的;知识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小子,这是你做的?还是家传?”卫公对边子白的不在乎有点恼怒,见过败家的,没见过如此败家的。
“家传的……”边子白想了想,随后道:“算是小子启蒙读物。”
“混账小子,启蒙就用如此美文?”南丰实在忍不住,他本来就对边子白很不对付,源于他儿子南卓的偏见。但同时,他也觉得边子白信口雌黄,让他颇为反感。一般的学子,启蒙有很多种办法。比如用《诗经》、《春秋》、《尚书》、《易经》等等,一本比一本难。而且效果一本比一本差,以至于学子启蒙是成了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但无一例外,启蒙读物都是大部头,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大部头有一个好处,可以通过认字同时掌握礼仪、历史等专业知识。唯一的坏处就是,对学生的要求很高。
边子白委屈道:“当然是启蒙读物。此文为《千字文》要就是说有一千个字,千字各不相同,包括天文、地理、礼仪、信义等。蒙童快者只要一两个月就能背诵,慢则半年左右就能背诵书写。可以说学会了《千字文》就能会写一千个字,加上一些少量的常用字,就能简单读写。”
堂堂卫国百官,都被边子白所描绘的场景给唬住了。几个月就能学会上千字,然后就能读写,这简直……
大家族的社学之中,也有启蒙教育,但往往要数年时间,才能让一个幼童有最基本的读写能力。这简直就是捷径啊!
这篇文字出现,将导致一场巨大的变革。
读书不再艰难无比。
就连卫公的声音也颤抖了,问:“爱卿,学习《千字文》用了多少时日。”
边子白有点摸不准,回忆起当年学古文的惨痛经历,棍棒加体罚,寥落道:“十天半月还是要的。”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
就算是准备故意给子思难堪的大宗伯南丰,在听到了两句《千字文》之后,顿时有种难言的激荡,撞击着胸膛,仿佛要跟着大声念诵的激动。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
突然生硬戛然而止,少正渠义有种嗓子眼被堵住似的难受。有种美味吃到一半,突然被噎着了似的。
一篇好文章,是拥有让千万人感同身受的激荡和悠扬。
《千字文》,自从南北朝时期出自周兴嗣之手,传颂一千多年,甚至在现代社会,都拥有非常重要的文学地位。绝不会因为这是幼童启蒙之物而被看轻。历史上多少文豪大儒以书法形式誊写《千字文》流传千年。
最出名的恐怕就是白居易,宋徽宗,还有元朝的赵孟頫的《千字文》长卷。
在宋元之后,幼童启蒙有三本神书,一曰:《三字经》;一曰:《百家姓》;一曰:《千字文》。就文字的优美,文章的磅礴来说,只有《千字文》有这份荣耀。
《三字经》和《百家姓》相比之下,黯然失色。
就算是成年士子,时常念诵《千字文》都会得到不同的感悟。
大殿之上,沉迷在雄文之中的卫国士大夫们,渐渐跟随者渠义的声调,摇头晃脑地转悠起来,如同沐浴在阳光下的花草,舒展着身躯,晃动着嫩芽。可随着渠义声音的停止,一个个沉醉在美梦中被唤醒,扰人清梦的怒气顿时浮现在脸上。
公叔旦更是瞪眼道:“渠义,还不快念下去!”
渠义也想啊,可他看了一眼简牍上的文字,无奈道:“下面没有了。”
“没有了?”公叔旦也不管别人,跳起来冲到了渠义的面前,一把抢走了简牍,先是翻看简牍正反两面,确然没有文字遗漏。
看着简牍上如同蚂蚁爬似的大篆,抬眼撇了一眼渠义,“字太丑了。”
渠义憋屈不已,心说:这字又不是他写的,是边子白的‘杰作’好不好,和他有何相干。
拿出这本书作为回礼,主要是边子白觉得自己会的古文在这个时代没有多大的用处。就连启蒙的读物之中,《百家姓》明显是背诵编撰的,赵钱孙李……也就赵家王朝的时候敢这么写。要是唐朝的时候有人敢这么写,《百家姓》的作者指不定就要法办了。
《三字经》就更不妥当了,大部分故事都是汉、唐时期的故事。在战国可都没有发生过,说出来肯定要贻笑大方了。
想来想去,送书又体面,又有格调。尤其是在卫国,儒家思想非常流行。孔子曾经就在卫国住过十多年,而且孔子的孙子孔伋也在卫国住过几十年。可以说,卫国是儒家思想最初发展的大本营。尤其是孔门弟子之中很多人都是卫人,比如说子路,子贡等人。
《千字文》包括的内容虽说和儒家思想有一点的区别,天文、地理、农业、技艺都有,加上毕竟是儒家思想被定位主流时期的作品,拥有着很浓重的忠孝礼仪思潮。是一本能够给人竖三观的启蒙读物。
而战国早期的文字,秉承春秋时代的读物特征,能简单,就简单,过于朴实。
就《论语》而论,缺乏堆砌之美。
就算是读《诗经》给人的感受也是朴素中见真情。
可《千字文》恰恰不同,这篇文章很短,通篇也就一千个字。句子很容易理解,说简单点就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可简单中却给人一种不简单的味道,这才是在场的士大夫如痴如醉的最大原因。
“上大夫!”
公叔旦从渠义手中抢走了《千字文》上卷之后,就没打算还给渠义,反而紧紧地攥在手中,眼珠子上下打量着仲叔牙。别看他们字眼中都有一个叔,可不是亲戚。公叔旦也是卫国公族,只不过他这一脉不如南氏显贵。
底蕴是不缺的,自然眼界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打量了一会儿,仲叔牙被看的有点心底发毛,这才小声的喊了一声公叔旦的爵位。
后者意味深长的幽幽道:“嗯,仲叔牙。”
“小臣在。”
“本大夫问你,这《千字文》为何只有四五百字?”四字半阙,八字一句。手中的简牍中有多少字很容易数清楚。
仲叔牙道:“是半卷啊!”
“另外半卷呢?”公叔旦紧追着问。
仲叔牙有点恍惚,“另外半卷自然是在边学士手中。他给我的时候就只有半卷,对了,送书的是一个叫白圭的门客。他好像说过,得空的时候再将下卷誊写之后给我,让我耐心等待。”
“那么另外半卷不久之后你也能得到?”公叔旦心里越来越有底了,他对《千字文》的喜爱完全流露在表情之中。心里暗自下决心,势在必得。
“边学士笃信至诚……不会失信于我的。”仲叔牙本来就非常信服边子白,至少全天下只有边子白才让他有大仇得报的希望。
公叔旦摩挲着简牍,心头是越来越喜欢,“我公叔家有尚书二十八卷,与你一半,换此文可否?”
公叔旦的想法立刻引起了公愤,这老家伙是要将此等美文占为己有。顿时引起众人不满,大司徒子南靳开口道:“老夫你给全本《尚书》和你换此文。”
“司徒大人,可要独美不成?”子思也想要。可他又不太想家里的典籍换一篇文章,太败家了。世家大族何以延续,就是因为这些典籍的积累。而春秋战国时期的书少之又少,一本《尚书》《春秋》之类的著作,就能支撑起一个家族的家学。换一篇文章太不划算。可《千字文》又太让人难以割舍,子思琢磨着参一股。
可问题来了,当初白圭将书给他的时候,说过,这是一卷幼童启蒙的读物。没多收啊别的用处。而仲叔牙为什么要纳妾?
天见可怜的,他没儿子。
就算是对女子最为看重的赵国,也断没有让女子读书的道理。启蒙读物更是毫无用处。想到此处,仲叔牙悲愤交集,“下官纳妾本来就是为了想要让仲叔家有子嗣继承,可如今,子嗣无望,小妾还被人抢走了。还望公叔大人和诸位大人给下官做主啊!下官甘愿将此文献于诸位大人,还请诸位大人给小官做主啊!”
公叔旦犯难了,抢女人,生儿子,这种腌臜事他没有经验啊!再说了,给仲叔牙报仇,他闲得慌地去做这等傻事。气恼地甩了甩衣袂道:“榆木脑袋。”
挨骂的仲叔牙根本就不在乎,反而恳求道:“下官愚笨,纯属被逼无奈。”
“你就不会想一想,兴康要是畏罪潜逃,此人家族不过是商贾之业,一群老弱妇孺如何能够护住待罪之家?虽说你不过是不入流的下官,难道还对付不了一个没有了顶梁柱的商贾人家吗?”
“再说你是苦主,兴康是案犯。你去讨要赔偿天经地义。到时候你看上了他女儿,老婆,尽管往家里带。他们敢告官吗?”
……
公叔旦越说越下作,他这话私下里说一点毛病都没有。有仇报仇,有怨抱怨。没道理让人忍气吞声吧?
可他在朝堂上,在光天化日之下教坏人就不对了。
而仲叔牙呢?
眼睛越来越亮,他陷入了一个误区。卫公对于德行有亏的官员过于严苛,对于有罪的官员更是零容忍。没想过自己原来是苦主,我是苦主,我有理。有道是欠债还钱,父债子偿,天经地义。
卫公听不下去,开口:“丁祇去将简牍呈上来,公叔旦,先回去坐好。将仲叔牙带下去……”之后想了想,挥手道:“无罪释放了吧!”
另外,他让宦官叫来了当事人边子白,托着手中的简牍问边子白:“《千字文》是你给仲叔牙的回礼?”
“难道少了?”边子白也吃不准,丝绸是很昂贵的。就算是华夏是丝绸的发源地和主产区,但是丝绸的价格还是昂贵到让普通人不敢直视。可丝绸再贵,也是有价的;知识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小子,这是你做的?还是家传?”卫公对边子白的不在乎有点恼怒,见过败家的,没见过如此败家的。
“家传的……”边子白想了想,随后道:“算是小子启蒙读物。”
“混账小子,启蒙就用如此美文?”南丰实在忍不住,他本来就对边子白很不对付,源于他儿子南卓的偏见。但同时,他也觉得边子白信口雌黄,让他颇为反感。一般的学子,启蒙有很多种办法。比如用《诗经》、《春秋》、《尚书》、《易经》等等,一本比一本难。而且效果一本比一本差,以至于学子启蒙是成了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但无一例外,启蒙读物都是大部头,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大部头有一个好处,可以通过认字同时掌握礼仪、历史等专业知识。唯一的坏处就是,对学生的要求很高。
边子白委屈道:“当然是启蒙读物。此文为《千字文》要就是说有一千个字,千字各不相同,包括天文、地理、礼仪、信义等。蒙童快者只要一两个月就能背诵,慢则半年左右就能背诵书写。可以说学会了《千字文》就能会写一千个字,加上一些少量的常用字,就能简单读写。”
堂堂卫国百官,都被边子白所描绘的场景给唬住了。几个月就能学会上千字,然后就能读写,这简直……
大家族的社学之中,也有启蒙教育,但往往要数年时间,才能让一个幼童有最基本的读写能力。这简直就是捷径啊!
这篇文字出现,将导致一场巨大的变革。
读书不再艰难无比。
就连卫公的声音也颤抖了,问:“爱卿,学习《千字文》用了多少时日。”
边子白有点摸不准,回忆起当年学古文的惨痛经历,棍棒加体罚,寥落道:“十天半月还是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