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都觉得占了大便宜
九月份的长安城,天气已经变凉。
但是,占城却仍然被热浪笼罩着。
尉迟环一行人刚刚来到一处集市,就看到了几个卖香料的铺子。
“罗三刀,这占城的香料,很多吗?”
南洋多香料,但是到底是怎么一个多法,尉迟环并没有概念。
眼下一下子就看到了好几家售卖香料的铺子,更是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
莫非,占城遍地都是香料?
“郎君,占城自然是盛产香料的,但是真要说多,其实也不算多。远远没有到遍地都是的地步。只不过可能跟大唐比起来,会多很多。”
罗三刀没有去过太多地方,让他来判断占城的香料产量如何,他还真是不知道说什么。
不过,按照他的这个说法,倒也勉强说对了。
“算了,走吧,进去问问这里的香料怎么卖,指不定回程的时候我们要在这里带一批香料回去呢。”
尉迟环也没有对罗三刀抱有太大的希望。
尉迟环一行刚进铺子,就有一个尖嘴猴腮的掌柜来到众人面前,一阵呱啦呱啦的不知道说着什么。
“郎君,他在问我们要什么呢?”
罗三刀说自己会占城话,看来倒不全是假的。
“这个是桂皮吧?怎么卖?”
尉迟环看了看铺子里的香料,找到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东西,开始问起了价格。
这桂皮,在炖羊肉的时候,加一点进去,去腥的效果非常好。
在长安城,也是属于勋贵人家才用的起的东西,哪怕是最便宜的时候,一斤也得十来贯钱。
“郎君,他问我们有没有什么东西跟他换?”
看来,这个掌柜的也是聪明人。
他很清楚自家的桂皮,在占城不算什么贵重的东西,即使卖,除非量很大,也挣不到太多钱。
但是换的话就不一样了。
眼前这个明显是从北方来的唐人,很多在他眼里不值钱的东西,在占城却是价格高昂。
掌柜的之前就尝过甜头。
“换啊?换也行啊。丝绸、瓷器和玻璃镜子都行,怎么个换法?”
船上还有不少海盗屋里搞来的丝绸,再加上本来就带了一些瓷器和玻璃镜子,尉迟环倒是不介意在占城先换掉一批。
此番南下,按照楚王殿下提供的海图,应该是已经完成了一半了,顶多继续往南再走一千里,差不多就要考虑返程了。
没有足够的据点的情况下,船队不适合再往陌生的海域继续行走。
至于据点,这个还得好好花点时间,找个有合适港口的地方,最好就是跟达拉岛一样的地方,安全最有保障。
“玻璃镜子是什么?郎君,他说能不能给他看一看。”
罗三刀说完,自己也一脸好奇的看着尉迟环。
丝绸也好,瓷器也好,他虽然是穿不起用不起,但是好歹也看过。
镜子的话,铜镜自己在占城也看过几次,可是玻璃镜子……
玻璃是什么?
自己从来没有听过啊。
“尉迟大哥,我这有一面,给!”
一旁的房遗爱,居然从怀里揣出一面巴掌大的玻璃镜子,让尉迟环不由得狐疑的多看了他几眼。
一个大男人,身上居然随身带着一面镜子……
自己以前没有发现他有这个爱好啊?
“啊?”
有些词语是全球通用的,不等罗三刀说什么,那个掌柜看到房遗爱掏出来的剥离镜子,就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叫。
此时,太阳正处于半空之中,阳光刚好可以照耀进铺子里面。
白银包裹着的玻璃镜子,在阳光的反射下,散发出闪亮的光芒,刺的尉迟环都不敢盯着镜面看。
“郎君,他说可以给他看一看吧?”
罗三刀强忍着好奇心,耐心的帮忙翻译着掌柜的话。
尉迟环不笨,看到这些人的反应,就知道玻璃镜子在这里,绝对是价值连城的东西。
这玩意,当初在珍宝阁,也是要卖一百贯钱一面的。
哪怕是产量增加,镜子变大了,眼前这么一副玻璃镜子,在珍宝阁也还是要卖二三十贯钱的。
没办法,垄断,就是这么暴利。
“这玻璃镜子,乃是采用极北之地出产的玻璃,需要七七四十九个匠人,经过九九八十一道工艺,耗费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制成。”
尉迟环眼珠子转了转,一脸认真的说道,然后把玻璃镜子给到对方。
一旁的房遗爱听了尉迟环的话,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这玻璃镜子不是楚王府的作坊生产的吗?
自己虽然没有亲自去参观过,但是也从来没有听说它的制作工艺居然这么复杂啊?
至于极北之地……
房遗爱觉得自己有点晕。
我在哪?
我想干什么?
“太清晰了,实在是太清晰了。这简直是仙家宝贝啊。”
尉迟环的话,在房遗爱看来,充满了虚假和夸张。
但是在那个掌柜耳中,却是觉得真实无比。
如此宝物,花费各种艰难困苦才制作而成,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这个玻璃镜子,在我们大唐,也是稀罕物件,非王公贵族,是没有机会使用的。你要是有了这面镜子,进献给你们国王,说不定你还能谋得一官半职呢。”
尉迟环继续发挥自己的忽悠本事,罗三刀在一旁两眼冒光的认真翻译着,生怕错过了一个词。
天朝上国,果然是天朝上国啊。
如此神物都能够制作出来,看来,自己是跟对人了呀。
“这面镜子我要了,你看这样,一百斤桂皮,我用一百斤桂皮换这面镜子怎么样?”
掌柜的惊喜完之后,眯着眼睛,开始跟尉迟环讲起了价钱。
嘶!
尉迟环倒吸一口凉气。
一百斤桂皮?
这要是在长安城,怕不得值上千贯钱吧。
就换这一面镜子?
看起来,他还似乎非常乐意的样子。
尉迟环面不改色,脑中却是拼命的回想李宽当初跟自己聊天时提到的一些内容。
“嗯?一百斤?
尉迟环眉头一皱,脸上露出不悦的神色。
那个掌柜一看,连忙伸出两个指头,“那……那两百斤?这桂皮,哪怕是在我们占城,也是比较难收集的,要准备两百斤,不知道需要砍伐多少桂树才行呢。”
“三百,三百吧。你要是答应了,这面镜子就是你的了!”
“成交!”
听完罗三刀的翻译,那个掌柜迅速的答应了。
就感觉像是占了大便宜一样。
而尉迟环也感觉良好,自己从一百斤谈到了三百斤呢。
单单这一面镜子换到的桂皮,带回长安城,都能换成几千贯钱了呢。
码头上来的那些唐人,带来了好多宝物。东边有家铺子,只花了三百斤桂皮,就换到了一面价值连城的宝镜。
这些唐人需要采办大量的瓜果蔬菜和粮食,还有其他货物。
这些唐人出手非常豪爽,就连普通的船员,都比波斯来的要有钱的多。
……
各种各样的传言,在尉迟环一行人到达占城的当天,就传遍了港口。
“郎君,依我看来,我们还是先补充淡水和食物,把货物换成金银和铜钱,香料的话,回程的时候再采办也是可以的。”
看着尉迟环安排人将三百斤桂皮搬上了船只,朱二福在一旁劝说。
“对啊,我们还要去找香料岛呢。王爷给的海图还有真腊和蒲罗中等几个地方都没有去呢。”
房遗爱的一面镜子换了三百斤桂皮,他是好好的激动了一会。
不过,想到还要继续往南走,说不准那里的香料更加便宜,他又恨不得明天就启程。
“行,那就先在这里休整三天,采办足够的新鲜食物,我们继续南下。”
尉迟环倒也拎得清,知道这一次的航海,探索航线是第一位的,贸易反而是其次。
只要摸清楚了海路,以后有的是机会挣钱。
当天晚上,在海上飘了好久的船员们,一起在码头上大吃大喝了一顿。
考虑到这是船员们难得的一个放松机会,除了负责守卫的几十人,其他人的爱干什么干什么,尉迟环压根就没有管。
难得到了一座晚上没有宵禁的城市,杨七娃自然跟着陈四儿等几人上岸好好的转了一圈。
“七娃,刚刚有个兄弟回来,说是码头东边有个好去处,我们也去看看吧。”
陈四儿一脸神秘的跟杨七娃说道。
杨七娃和陈四儿是一个村里出来的,虽然不在一艘船上,但是彼此关系却是非常的好,下了船,自然喜欢一起活动。
既然陈四儿有好去处推荐,杨七娃自然不疑有他。
两人从码头上走过,吸引了周围不少占城人的眼光。
这个时候的唐人,相比倭人也好,占城人也好,普遍都要高大很多。
最关键的是,占城这一片区域,对于中原王朝的仰慕,哪怕嘴上不说,心里面也是很向往的。
这种崇拜程度,绝对比八九十年代华夏人民崇拜老美还要夸张。
“七娃,就是这几家,都可以的。”
陈四儿说完,就露出了一副特别的笑容,推门走了进去。
……
三天以后,船队总算是重新起帆,继续往南而去。
而杨七娃却是两眼发黑的站在桅杆上面,轮到休息的时候立马跑回船舱补觉。
占城人民实在是太热情了。
感觉自己的腿都要软的走不动了。
而尉迟环和房遗爱在船里船外的巡视了一圈,看到船员们虽然脸露疲惫之色,但是精神状态却是很好,一点也不像是离开登州,在海上飘了小半年的样子。
“尉迟大哥,怎么样,我说的这个方案很有效吧?”
房遗爱露出一个贼兮兮的笑容。
一直以来,船员在海上长久的行驶当中,怎么确保他们遵规守纪,确保精神状态正常,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特别是这个年代的船只航行速度又比较慢,再加上没有手机电脑,大部分人又不识字。
除了打麻将、钓鱼和游泳之外,还真是找不到太多调节身心的活动。
东海渔业在倭国的时候,房遗爱就意外的发现,船员们每次到了港口之后,都会变得兴奋。
刚开始,房遗爱还以为他们是在海上漂的久了,看到陆地了,所以开心不已。
后面发现,自己找错了重点。
据说,难波津专门做东海渔业生意的青楼,就有好几家。
……
没有剪彩仪式,也没有开业仪式。
长安城到凉州的水泥路,经过将近两年的修建,总算是彻底贯通了。
除了蜜桃村这种早早享受到了水泥路开通便利的村民,长安城中,还有一家铺子,也是特别明显的受益者。
“郎君,今天又卖出去了二十二架马车,最近一个月,我们卖出的马车数量,比往年好几个月还要多呢。”
城南马车行是长安城最大的马车铺子,在长安城里有着自己独立的马车作坊,官道上跑的马车,至少有五成是出自城南马车行。
虽然马车的主要器件都是木制,按理来说,一些木匠也能制作。
但是,马车制作最难的是车轮和车轴,这绝不是一般的木匠能够搞定的。
哪怕是勉强做出来了,也做不到经久耐用。
而城南马车行,偏偏在车轮和车轴的制作上,只有一套自己的绝技。
再加上背靠关中四姓之一的韦氏,城南马车行的生意,自然是好的不得了。
“跟作坊那边说清楚没,这个月,铺子里至少需要五百架马车。”
韦思仁看了看身边亦步亦趋的车行掌柜,再次强调了要保证马车的供应。
别看最近卖出去的都是运货的马车居多,但是一辆马车,至少也可以挣几贯钱,一个月下来,绝对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
所以,作为韦家的嫡系子弟,韦思仁被安排负责车行相关的一应示意。
作为家中老三,韦思仁是不可能承袭爵位的,再加上韦家也需要一个信得过的子弟来掌控家族的商业,韦思仁就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
先是让车马行在长安城站稳脚跟,接着又跟着在登州府成立了捕鲸队。
原本,他还派人偷偷的去东海渔业的晒盐场,想要窃取精盐制作的秘密,可惜失败了。
即使如此,韦家在商业上也是积累下来不菲的实力。
这些年来,韦家能够蒸蒸日上,韦思仁也是立下了功劳的。
毕竟,不管干什么事情,都离不开钱。
“郎君,您放心。今年开春以来,马车行的情形就比往年好,所以马车作坊那边也是一直扩产。到了最近两个月,马车作坊的规模更是达到了去年的三倍。”
马车作坊的掌柜韦宝也是韦家的老仆人了,很得韦思仁信任。
基本上,韦思仁不管事的时候,城南马车行和韦家马车作坊,就是韦宝说了算。
甚至就连长安城最大的木材商郭阳和邓峰,也要看他的脸色行事。
“不够,现在马车的需求这么旺盛,我们一定要多制作一些马车出来。”
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挣大钱的机会,韦思仁自然不想放弃机会。
但是,占城却仍然被热浪笼罩着。
尉迟环一行人刚刚来到一处集市,就看到了几个卖香料的铺子。
“罗三刀,这占城的香料,很多吗?”
南洋多香料,但是到底是怎么一个多法,尉迟环并没有概念。
眼下一下子就看到了好几家售卖香料的铺子,更是让他产生了一种错觉。
莫非,占城遍地都是香料?
“郎君,占城自然是盛产香料的,但是真要说多,其实也不算多。远远没有到遍地都是的地步。只不过可能跟大唐比起来,会多很多。”
罗三刀没有去过太多地方,让他来判断占城的香料产量如何,他还真是不知道说什么。
不过,按照他的这个说法,倒也勉强说对了。
“算了,走吧,进去问问这里的香料怎么卖,指不定回程的时候我们要在这里带一批香料回去呢。”
尉迟环也没有对罗三刀抱有太大的希望。
尉迟环一行刚进铺子,就有一个尖嘴猴腮的掌柜来到众人面前,一阵呱啦呱啦的不知道说着什么。
“郎君,他在问我们要什么呢?”
罗三刀说自己会占城话,看来倒不全是假的。
“这个是桂皮吧?怎么卖?”
尉迟环看了看铺子里的香料,找到一个自己比较熟悉的东西,开始问起了价格。
这桂皮,在炖羊肉的时候,加一点进去,去腥的效果非常好。
在长安城,也是属于勋贵人家才用的起的东西,哪怕是最便宜的时候,一斤也得十来贯钱。
“郎君,他问我们有没有什么东西跟他换?”
看来,这个掌柜的也是聪明人。
他很清楚自家的桂皮,在占城不算什么贵重的东西,即使卖,除非量很大,也挣不到太多钱。
但是换的话就不一样了。
眼前这个明显是从北方来的唐人,很多在他眼里不值钱的东西,在占城却是价格高昂。
掌柜的之前就尝过甜头。
“换啊?换也行啊。丝绸、瓷器和玻璃镜子都行,怎么个换法?”
船上还有不少海盗屋里搞来的丝绸,再加上本来就带了一些瓷器和玻璃镜子,尉迟环倒是不介意在占城先换掉一批。
此番南下,按照楚王殿下提供的海图,应该是已经完成了一半了,顶多继续往南再走一千里,差不多就要考虑返程了。
没有足够的据点的情况下,船队不适合再往陌生的海域继续行走。
至于据点,这个还得好好花点时间,找个有合适港口的地方,最好就是跟达拉岛一样的地方,安全最有保障。
“玻璃镜子是什么?郎君,他说能不能给他看一看。”
罗三刀说完,自己也一脸好奇的看着尉迟环。
丝绸也好,瓷器也好,他虽然是穿不起用不起,但是好歹也看过。
镜子的话,铜镜自己在占城也看过几次,可是玻璃镜子……
玻璃是什么?
自己从来没有听过啊。
“尉迟大哥,我这有一面,给!”
一旁的房遗爱,居然从怀里揣出一面巴掌大的玻璃镜子,让尉迟环不由得狐疑的多看了他几眼。
一个大男人,身上居然随身带着一面镜子……
自己以前没有发现他有这个爱好啊?
“啊?”
有些词语是全球通用的,不等罗三刀说什么,那个掌柜看到房遗爱掏出来的剥离镜子,就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叫。
此时,太阳正处于半空之中,阳光刚好可以照耀进铺子里面。
白银包裹着的玻璃镜子,在阳光的反射下,散发出闪亮的光芒,刺的尉迟环都不敢盯着镜面看。
“郎君,他说可以给他看一看吧?”
罗三刀强忍着好奇心,耐心的帮忙翻译着掌柜的话。
尉迟环不笨,看到这些人的反应,就知道玻璃镜子在这里,绝对是价值连城的东西。
这玩意,当初在珍宝阁,也是要卖一百贯钱一面的。
哪怕是产量增加,镜子变大了,眼前这么一副玻璃镜子,在珍宝阁也还是要卖二三十贯钱的。
没办法,垄断,就是这么暴利。
“这玻璃镜子,乃是采用极北之地出产的玻璃,需要七七四十九个匠人,经过九九八十一道工艺,耗费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制成。”
尉迟环眼珠子转了转,一脸认真的说道,然后把玻璃镜子给到对方。
一旁的房遗爱听了尉迟环的话,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这玻璃镜子不是楚王府的作坊生产的吗?
自己虽然没有亲自去参观过,但是也从来没有听说它的制作工艺居然这么复杂啊?
至于极北之地……
房遗爱觉得自己有点晕。
我在哪?
我想干什么?
“太清晰了,实在是太清晰了。这简直是仙家宝贝啊。”
尉迟环的话,在房遗爱看来,充满了虚假和夸张。
但是在那个掌柜耳中,却是觉得真实无比。
如此宝物,花费各种艰难困苦才制作而成,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这个玻璃镜子,在我们大唐,也是稀罕物件,非王公贵族,是没有机会使用的。你要是有了这面镜子,进献给你们国王,说不定你还能谋得一官半职呢。”
尉迟环继续发挥自己的忽悠本事,罗三刀在一旁两眼冒光的认真翻译着,生怕错过了一个词。
天朝上国,果然是天朝上国啊。
如此神物都能够制作出来,看来,自己是跟对人了呀。
“这面镜子我要了,你看这样,一百斤桂皮,我用一百斤桂皮换这面镜子怎么样?”
掌柜的惊喜完之后,眯着眼睛,开始跟尉迟环讲起了价钱。
嘶!
尉迟环倒吸一口凉气。
一百斤桂皮?
这要是在长安城,怕不得值上千贯钱吧。
就换这一面镜子?
看起来,他还似乎非常乐意的样子。
尉迟环面不改色,脑中却是拼命的回想李宽当初跟自己聊天时提到的一些内容。
“嗯?一百斤?
尉迟环眉头一皱,脸上露出不悦的神色。
那个掌柜一看,连忙伸出两个指头,“那……那两百斤?这桂皮,哪怕是在我们占城,也是比较难收集的,要准备两百斤,不知道需要砍伐多少桂树才行呢。”
“三百,三百吧。你要是答应了,这面镜子就是你的了!”
“成交!”
听完罗三刀的翻译,那个掌柜迅速的答应了。
就感觉像是占了大便宜一样。
而尉迟环也感觉良好,自己从一百斤谈到了三百斤呢。
单单这一面镜子换到的桂皮,带回长安城,都能换成几千贯钱了呢。
码头上来的那些唐人,带来了好多宝物。东边有家铺子,只花了三百斤桂皮,就换到了一面价值连城的宝镜。
这些唐人需要采办大量的瓜果蔬菜和粮食,还有其他货物。
这些唐人出手非常豪爽,就连普通的船员,都比波斯来的要有钱的多。
……
各种各样的传言,在尉迟环一行人到达占城的当天,就传遍了港口。
“郎君,依我看来,我们还是先补充淡水和食物,把货物换成金银和铜钱,香料的话,回程的时候再采办也是可以的。”
看着尉迟环安排人将三百斤桂皮搬上了船只,朱二福在一旁劝说。
“对啊,我们还要去找香料岛呢。王爷给的海图还有真腊和蒲罗中等几个地方都没有去呢。”
房遗爱的一面镜子换了三百斤桂皮,他是好好的激动了一会。
不过,想到还要继续往南走,说不准那里的香料更加便宜,他又恨不得明天就启程。
“行,那就先在这里休整三天,采办足够的新鲜食物,我们继续南下。”
尉迟环倒也拎得清,知道这一次的航海,探索航线是第一位的,贸易反而是其次。
只要摸清楚了海路,以后有的是机会挣钱。
当天晚上,在海上飘了好久的船员们,一起在码头上大吃大喝了一顿。
考虑到这是船员们难得的一个放松机会,除了负责守卫的几十人,其他人的爱干什么干什么,尉迟环压根就没有管。
难得到了一座晚上没有宵禁的城市,杨七娃自然跟着陈四儿等几人上岸好好的转了一圈。
“七娃,刚刚有个兄弟回来,说是码头东边有个好去处,我们也去看看吧。”
陈四儿一脸神秘的跟杨七娃说道。
杨七娃和陈四儿是一个村里出来的,虽然不在一艘船上,但是彼此关系却是非常的好,下了船,自然喜欢一起活动。
既然陈四儿有好去处推荐,杨七娃自然不疑有他。
两人从码头上走过,吸引了周围不少占城人的眼光。
这个时候的唐人,相比倭人也好,占城人也好,普遍都要高大很多。
最关键的是,占城这一片区域,对于中原王朝的仰慕,哪怕嘴上不说,心里面也是很向往的。
这种崇拜程度,绝对比八九十年代华夏人民崇拜老美还要夸张。
“七娃,就是这几家,都可以的。”
陈四儿说完,就露出了一副特别的笑容,推门走了进去。
……
三天以后,船队总算是重新起帆,继续往南而去。
而杨七娃却是两眼发黑的站在桅杆上面,轮到休息的时候立马跑回船舱补觉。
占城人民实在是太热情了。
感觉自己的腿都要软的走不动了。
而尉迟环和房遗爱在船里船外的巡视了一圈,看到船员们虽然脸露疲惫之色,但是精神状态却是很好,一点也不像是离开登州,在海上飘了小半年的样子。
“尉迟大哥,怎么样,我说的这个方案很有效吧?”
房遗爱露出一个贼兮兮的笑容。
一直以来,船员在海上长久的行驶当中,怎么确保他们遵规守纪,确保精神状态正常,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特别是这个年代的船只航行速度又比较慢,再加上没有手机电脑,大部分人又不识字。
除了打麻将、钓鱼和游泳之外,还真是找不到太多调节身心的活动。
东海渔业在倭国的时候,房遗爱就意外的发现,船员们每次到了港口之后,都会变得兴奋。
刚开始,房遗爱还以为他们是在海上漂的久了,看到陆地了,所以开心不已。
后面发现,自己找错了重点。
据说,难波津专门做东海渔业生意的青楼,就有好几家。
……
没有剪彩仪式,也没有开业仪式。
长安城到凉州的水泥路,经过将近两年的修建,总算是彻底贯通了。
除了蜜桃村这种早早享受到了水泥路开通便利的村民,长安城中,还有一家铺子,也是特别明显的受益者。
“郎君,今天又卖出去了二十二架马车,最近一个月,我们卖出的马车数量,比往年好几个月还要多呢。”
城南马车行是长安城最大的马车铺子,在长安城里有着自己独立的马车作坊,官道上跑的马车,至少有五成是出自城南马车行。
虽然马车的主要器件都是木制,按理来说,一些木匠也能制作。
但是,马车制作最难的是车轮和车轴,这绝不是一般的木匠能够搞定的。
哪怕是勉强做出来了,也做不到经久耐用。
而城南马车行,偏偏在车轮和车轴的制作上,只有一套自己的绝技。
再加上背靠关中四姓之一的韦氏,城南马车行的生意,自然是好的不得了。
“跟作坊那边说清楚没,这个月,铺子里至少需要五百架马车。”
韦思仁看了看身边亦步亦趋的车行掌柜,再次强调了要保证马车的供应。
别看最近卖出去的都是运货的马车居多,但是一辆马车,至少也可以挣几贯钱,一个月下来,绝对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
所以,作为韦家的嫡系子弟,韦思仁被安排负责车行相关的一应示意。
作为家中老三,韦思仁是不可能承袭爵位的,再加上韦家也需要一个信得过的子弟来掌控家族的商业,韦思仁就自告奋勇的站了出来。
先是让车马行在长安城站稳脚跟,接着又跟着在登州府成立了捕鲸队。
原本,他还派人偷偷的去东海渔业的晒盐场,想要窃取精盐制作的秘密,可惜失败了。
即使如此,韦家在商业上也是积累下来不菲的实力。
这些年来,韦家能够蒸蒸日上,韦思仁也是立下了功劳的。
毕竟,不管干什么事情,都离不开钱。
“郎君,您放心。今年开春以来,马车行的情形就比往年好,所以马车作坊那边也是一直扩产。到了最近两个月,马车作坊的规模更是达到了去年的三倍。”
马车作坊的掌柜韦宝也是韦家的老仆人了,很得韦思仁信任。
基本上,韦思仁不管事的时候,城南马车行和韦家马车作坊,就是韦宝说了算。
甚至就连长安城最大的木材商郭阳和邓峰,也要看他的脸色行事。
“不够,现在马车的需求这么旺盛,我们一定要多制作一些马车出来。”
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挣大钱的机会,韦思仁自然不想放弃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