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可能因为我就是那一个多出来的人,一个不应该存在的存在。就像此刻的我,像是扒拉在别人窗台,提着一颗心偷看别人的幸福美满的一个乞丐。
小提琴悠扬的调子缓缓从我的身后攀附上我的肩。我听见这声音在我耳边低语:快回头看看,梁艺琳拉得多好啊。
是啊,多好啊。我却固执的欣赏着窗外的夕阳,不肯偏转一点眼神。更别说回头了。回头,我就输了。
我以为只要有我一个人不表态,梁艺琳就不是优秀的。可惜我又不是皇帝,没人会哄着我穿“新衣”。
“嗯,拉得真好,调子气起得不错。陈染之,你觉得呢?”
“嗯,是的。”
“待会儿合的时候,你要注意这个地方……。”
嗯,是的。我的心猛然一颤。
梁艺琳得到的是陈染之的夸奖。印象中我认识陈染之这么久,从来就没有从他的嘴里得到过只言片语的赞赏。
也许都是我的问题,因为我实在是太泛善可陈了。我也是上了学,才发现世界的宽广与自己的不堪。陈染之早我两年,见世面自然比我更早。可能他早就发现了我只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公主,固守在一堆废弃的残垣上,演绎出让人发笑的故事。
我身后的乐器声从刚开始的格格不入,到渐渐互相平稳融合。我不知道他们在弹什么曲子,钢琴的低沉,小提琴的轻快。两者相得益彰,配合得几乎绵密无间。
像是一对相爱多年的恋人,而不是夫妻。如果是夫妻,那一定是像陈兰和储标这样。越来越多的争吵,越堆越深的隔阂。
感情愈发不和的夫妻,叛逆的兄长,还有一个无能的我。
“储悦,对不起,排练的有点晚了!”梁艺琳拍了拍我的肩。
“噢,没事。”我手撑着地板,缓缓站起。不知道坐了有多久,整个下半身都是麻的。我咬着牙抖了抖腿,才感觉渐渐好转。
真的很晚了,天都黑了。
“我爸爸开车来接我,你跟我一起回去吧。”
我看着低头立在钢琴前沉默整理的陈染之,从刚才到现在一直在唇舌间打转的话终于滑了出来:“谢谢不用了,我找陈染之还有些事。”
说完,我才看向梁艺琳,对着她故作抱歉的笑笑。
“噢,那好的。”
梁艺琳脸上挂着的是显而易见的惊讶。惊讶吧?我跟陈染之。我笑意盈盈的表面下,暗含着一抹见不得人的得意。
“陈染之。”
梁艺琳走后,空旷的音乐教室只剩我们两个人。陈染之依然立在钢琴前,似乎还没有要打算离开的意思。
我刚刚同梁艺琳说的那一句话,一时冲动的成分很浓。但此时此刻,最初的,这些带着杂质情感,全部剥离清晰。苍白的沉默中,我暗自下了一个决心。
“染、染?”我控制自己的嗓音,尽量让其不要有太大的波澜。
事隔三年。再次提及这个往日的称呼,我自己都被惊住。时光呼啸而过,带走了我所有的美好,留给我的只有成长的苦痛。
而幸亏,我还有一段不错的回忆。但回忆常常就像是压缩饼干,可以偶尔用来充饥,却不能赖以生存。
“天快黑了,回家了。”陈染之俯身提起脚边的书包。
“染染。”我又叫了他一声,这次坚定了许多。
“储悦?”
“你妈妈的事,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对不起,你不要再恨我了好不好?”
恨,是什么,我不知道。应该是讨厌更持久的一种情感。
“我妈妈现在很好。”陈染之低声开口:“我也不恨你。”
轻而易举地,一句话,似乎就将那晚他们之间的不快给抹去了。既然不恨,那那些曾经有过的冷言冷语又算是什么?总不会是她的错觉。
可是,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此刻。
“染染,原来读书那么辛苦,可是我那时候见你读书好像每天都很轻松的样子。”
“数学太难了,我一直都学不好。我们数学老师太凶了。”
“染染,我身边的人都好厉害。只有我什么都不会。我连别人欺负我都不能欺负回去,我太没用了。”
这一刻,我对着陈染之,想要将这三年所有的委屈困苦全部倾倒在他的面前。以往每一次我落荒而逃的时候,都有一个陈染之可以收留我。而他却在我最需要他的时候,由我的手亲自推开了。对着一直沉默的陈染之,我兀自滔滔不绝。但是说着说着,我忽然惊醒过来,察觉自己仿佛落入了一种凄惶的境地。
这些我的时过境迁的抱怨,不过就是冰箱中所有罐头里,过期的那一个罢了。它的包装或许依然亮丽如新,但是内里却早已变质。就像此刻我所说的这些事情,也许我可以将其一五一十的场景再现,甚至照着苏老师教的方法“适当的文学加工”一番,但是其中所包含的那一种现场传递的感情,早就在穿透时间设置的重重叠嶂时,变味甚至殆尽了。
我只是在背诵我的所有自认为的苦难遭遇而已。而所谓“背诵”只关乎正确,无关于“情感”。
“储悦,你怎么了?”我的失控,让让陈染之看起来有些措手不及。
“学习是可以一步一步来的。你不要急。”我知道陈染之并不擅长安慰人。
“嗯,我不急。”我努力点了点头,我心上一直压着的那一块巨石仿佛有了松动的迹象。
“陈染之,我们和好吧。”像以往无数次那样,我拖着有些沉重的步子,缓缓走到陈染之面前站定,有些郑重地对他伸出我的左手。
事隔三年,这一次我们和好吧。
这一次,我们和好吧。陈染之。我突然发现,陈染之,他早就不再是我楼上那个日复一日弹着钢琴的普通小男生。在实验附小,“陈染之”这三个字,代表的是满身的荣光。
是连梁艺琳这样无可匹敌的仙女都要刮目相看的一种存在。
所以,就让我们和好吧。跟你这样一个闪闪发光的陈染之走在一起的话,即使平凡如我,是不是也有被人另眼相看的一刻?
我终于鼓足勇气,跨越三年的生疏隔离,向陈染之伸出了我的手。这一次却不再是因为“和好”的念头,而是因为,因为。
陈染之,你是唯一可以让我与众不同的一种存在。这样一种不同,还是梁艺琳脸上雀跃的表情告诉我的。
所以,这一次对不起了,我的染染。
我抬头,对着陈染之轻轻一笑。
多年以后,每当我回想起这一幕,总会想到苏轼的那一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是的,灰飞烟灭。我的眼前陡然漫出一场大雾,让我看不清后来的许多事。
☆、第 18 章
陈染之回到家时,天已经黑透。他站定在一栋老旧的居民楼前,仰头看了一眼五楼的方向。卧室的窗户,一缕暗淡的灯光从窗帘缝里钻出,似乎是正冷眼俯瞰着楼下浸在夜色中,踟蹰不前的他。
是他卧室的灯亮着,是常清在等他回家。但来自妈妈的耐心等候,给他带来的从来不是温情,更是一种无言的枷锁,是他想要挣脱却又下不了决心挣脱的。
一路走来,他都在尽力扮演着常清心目中的好儿子,因为他不敢不这样做。四岁的时候,常清带他去琴行为他买了一架钢琴。但是陈染之并不热爱弹钢琴。五岁的时候,他终于鼓足勇气跟常清说想要放弃。
常清二话不说直接拽着他进了阳台。一个磅礴大雨的冬天,北风刮得头顶的铁质衣架胡乱作响,阴冷的雨滴毫不留情地砸在他的脸上。
“妈妈,妈妈!”陈染之用尽全力,想将自己的手从常清那儿抽出来。他不知道她要干什么,他只觉得这里太冷了。
常清冷冷看着小小的陈染之,用空出的一只手将阳台的门反锁上。“嘭”地一声,惊得陈染之一个回头。她这才松开了陈染之的手。但是,陈染之却越发的惊恐了。
他眼睁睁地看着常清双手撑着金属的栏杆,双脚用力向上一跃,身体随之在半空旋了一百八十度。像是一个冷静表演的体操运动员。等到她人再落地,已经是站在了阳台的外侧了。狂风大雨中的她,显得那么飘摇不定,似乎随时都会跟着这阵风一起飘走。
“妈妈!”惊惧万分地陈染之,当时才五岁的陈染之,张着嘴嚎啕大哭起来。
“妈妈妈妈,回来,回来。”他太害怕了,害怕到根本不敢接近阳台边的栏杆。
“染染,你还听不听妈妈的话了?”常清抬手拂掉粘在她嘴角的一缕湿发,眼神镇定地开口。
“听,我听!”陈染之抽噎着开口。
“还学不学钢琴了?”
”学,我学,我学。”
“以后我叫你做的事,你都要做,明白吗?”
用的是这样一种循循善诱的口气
“嗯嗯嗯。”陈染之已经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只能顺着常清的话猛烈地点头。脸颊上挂着的泪水甩出去,落在地上和冰冷的雨水混为一体,也完全凉透。
常清见状态,脸上露了个欣慰的笑容。转而很快便从栏杆外翻了回来,只是她全身都已经被大雨打湿。
“妈妈!”陈染之低声嘶吼着扑上去一头栽在常清的腿边。手上,脸边,触及到的俱都是一片透骨的寒意。陈染之禁不住松了手,仰其满脸的泪水望着眼前这个浑身冰冷的女人。
妈妈好冷。陈染之心想。浑身都冷。
陈染之也有爸爸。爸爸也很爱他。但是却不爱回家,也不爱妈妈。
是从那时候,陈染之渐渐开始懂得,世上最大的不幸并不是父母不相爱。而是妈妈爱爸爸,单方面的。
妈妈爱爸爸,但是她从来也不说。陈染之作为他们这场婚姻的一个目击证人,亲眼目睹着他们是如何从貌合神离一步步走到水火不容的地步。陈群在外的女人,不要说陈染之,早就整个荷花小区都已经传遍。
别人都只看到常清每日打扮精致得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而只有陈染之亲历了她崩溃绝望,暗无天日的时刻。有时侯,她会整夜的哭,第二天白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见任何人。他的成长记忆中并没有一个会给他唱歌读睡前故事的妈妈,他有的只是常清撕心裂肺的哭声。
常清和陈群之间的争吵可谓家常便饭。连储悦都有幸撞见过几次。因为他们的战争通常是在陈群一踏入家门口的那一刹那便爆发的,常常连门都还来不及关上。
好像门口的位置布了一个凶险的地雷阵,一踩即爆。
每次吵完架,等到陈群摔门而去,常清便会扑到他房间紧紧将他搂在自己的怀里,好像捧着一件稀世珍宝般。
“染染!妈妈只有你了呀!真的只有你了呀!你要听话啊!听妈妈的话啊!”
听话?陈染之的嘴角牵了牵,无声的冷笑。他还不够听话吗?他到底还能怎么听话?陈染之渐渐明白只是常清的一个娃娃而已,乖顺听话,必须任她打扮。
陈染之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存在于被楼下的那个小姑娘堵在楼道里的那一个下午。她惨兮兮的皱着一张圆乎乎的脸,同他说着一些前言不搭后语的东西。
而他,却莫名地被说动了。
她学常清也叫他染染。她也常常不顾常清对她明晃晃的不喜欢,厚着脸皮来找他。
她是他的洋娃娃。他只希望她能够顺着自己的意愿无忧无虑,甚至是没心没肺地过好每一天。这样的就够了,让她加倍的拥有他所没有的东西。这便是他的快乐。
但是所有快乐中不完美的那一点,就是小孩子对自己的洋娃娃总是有着格外强烈的独占感。
可是就连这份只属于他的独占感,也一同被常清夺走了。
老旧的楼道中,只有头顶一盏橘色的灯陪伴着他。陈染之盯着面前的这扇黑色的铁门,轻轻握紧了他手里的那串钥匙。
头顶的感应灯不知道是第几次暗下了,陈染之轻轻跺了跺。灯亮了,门却也开了。他有些受惊地往后小撤了一步,才抬头看站在门框旁的人。
还好,是外婆。
“外婆。”他轻轻叫了一声。
“怎么来了也不进来啊?”
小提琴悠扬的调子缓缓从我的身后攀附上我的肩。我听见这声音在我耳边低语:快回头看看,梁艺琳拉得多好啊。
是啊,多好啊。我却固执的欣赏着窗外的夕阳,不肯偏转一点眼神。更别说回头了。回头,我就输了。
我以为只要有我一个人不表态,梁艺琳就不是优秀的。可惜我又不是皇帝,没人会哄着我穿“新衣”。
“嗯,拉得真好,调子气起得不错。陈染之,你觉得呢?”
“嗯,是的。”
“待会儿合的时候,你要注意这个地方……。”
嗯,是的。我的心猛然一颤。
梁艺琳得到的是陈染之的夸奖。印象中我认识陈染之这么久,从来就没有从他的嘴里得到过只言片语的赞赏。
也许都是我的问题,因为我实在是太泛善可陈了。我也是上了学,才发现世界的宽广与自己的不堪。陈染之早我两年,见世面自然比我更早。可能他早就发现了我只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公主,固守在一堆废弃的残垣上,演绎出让人发笑的故事。
我身后的乐器声从刚开始的格格不入,到渐渐互相平稳融合。我不知道他们在弹什么曲子,钢琴的低沉,小提琴的轻快。两者相得益彰,配合得几乎绵密无间。
像是一对相爱多年的恋人,而不是夫妻。如果是夫妻,那一定是像陈兰和储标这样。越来越多的争吵,越堆越深的隔阂。
感情愈发不和的夫妻,叛逆的兄长,还有一个无能的我。
“储悦,对不起,排练的有点晚了!”梁艺琳拍了拍我的肩。
“噢,没事。”我手撑着地板,缓缓站起。不知道坐了有多久,整个下半身都是麻的。我咬着牙抖了抖腿,才感觉渐渐好转。
真的很晚了,天都黑了。
“我爸爸开车来接我,你跟我一起回去吧。”
我看着低头立在钢琴前沉默整理的陈染之,从刚才到现在一直在唇舌间打转的话终于滑了出来:“谢谢不用了,我找陈染之还有些事。”
说完,我才看向梁艺琳,对着她故作抱歉的笑笑。
“噢,那好的。”
梁艺琳脸上挂着的是显而易见的惊讶。惊讶吧?我跟陈染之。我笑意盈盈的表面下,暗含着一抹见不得人的得意。
“陈染之。”
梁艺琳走后,空旷的音乐教室只剩我们两个人。陈染之依然立在钢琴前,似乎还没有要打算离开的意思。
我刚刚同梁艺琳说的那一句话,一时冲动的成分很浓。但此时此刻,最初的,这些带着杂质情感,全部剥离清晰。苍白的沉默中,我暗自下了一个决心。
“染、染?”我控制自己的嗓音,尽量让其不要有太大的波澜。
事隔三年。再次提及这个往日的称呼,我自己都被惊住。时光呼啸而过,带走了我所有的美好,留给我的只有成长的苦痛。
而幸亏,我还有一段不错的回忆。但回忆常常就像是压缩饼干,可以偶尔用来充饥,却不能赖以生存。
“天快黑了,回家了。”陈染之俯身提起脚边的书包。
“染染。”我又叫了他一声,这次坚定了许多。
“储悦?”
“你妈妈的事,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对不起,你不要再恨我了好不好?”
恨,是什么,我不知道。应该是讨厌更持久的一种情感。
“我妈妈现在很好。”陈染之低声开口:“我也不恨你。”
轻而易举地,一句话,似乎就将那晚他们之间的不快给抹去了。既然不恨,那那些曾经有过的冷言冷语又算是什么?总不会是她的错觉。
可是,现在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此刻。
“染染,原来读书那么辛苦,可是我那时候见你读书好像每天都很轻松的样子。”
“数学太难了,我一直都学不好。我们数学老师太凶了。”
“染染,我身边的人都好厉害。只有我什么都不会。我连别人欺负我都不能欺负回去,我太没用了。”
这一刻,我对着陈染之,想要将这三年所有的委屈困苦全部倾倒在他的面前。以往每一次我落荒而逃的时候,都有一个陈染之可以收留我。而他却在我最需要他的时候,由我的手亲自推开了。对着一直沉默的陈染之,我兀自滔滔不绝。但是说着说着,我忽然惊醒过来,察觉自己仿佛落入了一种凄惶的境地。
这些我的时过境迁的抱怨,不过就是冰箱中所有罐头里,过期的那一个罢了。它的包装或许依然亮丽如新,但是内里却早已变质。就像此刻我所说的这些事情,也许我可以将其一五一十的场景再现,甚至照着苏老师教的方法“适当的文学加工”一番,但是其中所包含的那一种现场传递的感情,早就在穿透时间设置的重重叠嶂时,变味甚至殆尽了。
我只是在背诵我的所有自认为的苦难遭遇而已。而所谓“背诵”只关乎正确,无关于“情感”。
“储悦,你怎么了?”我的失控,让让陈染之看起来有些措手不及。
“学习是可以一步一步来的。你不要急。”我知道陈染之并不擅长安慰人。
“嗯,我不急。”我努力点了点头,我心上一直压着的那一块巨石仿佛有了松动的迹象。
“陈染之,我们和好吧。”像以往无数次那样,我拖着有些沉重的步子,缓缓走到陈染之面前站定,有些郑重地对他伸出我的左手。
事隔三年,这一次我们和好吧。
这一次,我们和好吧。陈染之。我突然发现,陈染之,他早就不再是我楼上那个日复一日弹着钢琴的普通小男生。在实验附小,“陈染之”这三个字,代表的是满身的荣光。
是连梁艺琳这样无可匹敌的仙女都要刮目相看的一种存在。
所以,就让我们和好吧。跟你这样一个闪闪发光的陈染之走在一起的话,即使平凡如我,是不是也有被人另眼相看的一刻?
我终于鼓足勇气,跨越三年的生疏隔离,向陈染之伸出了我的手。这一次却不再是因为“和好”的念头,而是因为,因为。
陈染之,你是唯一可以让我与众不同的一种存在。这样一种不同,还是梁艺琳脸上雀跃的表情告诉我的。
所以,这一次对不起了,我的染染。
我抬头,对着陈染之轻轻一笑。
多年以后,每当我回想起这一幕,总会想到苏轼的那一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是的,灰飞烟灭。我的眼前陡然漫出一场大雾,让我看不清后来的许多事。
☆、第 18 章
陈染之回到家时,天已经黑透。他站定在一栋老旧的居民楼前,仰头看了一眼五楼的方向。卧室的窗户,一缕暗淡的灯光从窗帘缝里钻出,似乎是正冷眼俯瞰着楼下浸在夜色中,踟蹰不前的他。
是他卧室的灯亮着,是常清在等他回家。但来自妈妈的耐心等候,给他带来的从来不是温情,更是一种无言的枷锁,是他想要挣脱却又下不了决心挣脱的。
一路走来,他都在尽力扮演着常清心目中的好儿子,因为他不敢不这样做。四岁的时候,常清带他去琴行为他买了一架钢琴。但是陈染之并不热爱弹钢琴。五岁的时候,他终于鼓足勇气跟常清说想要放弃。
常清二话不说直接拽着他进了阳台。一个磅礴大雨的冬天,北风刮得头顶的铁质衣架胡乱作响,阴冷的雨滴毫不留情地砸在他的脸上。
“妈妈,妈妈!”陈染之用尽全力,想将自己的手从常清那儿抽出来。他不知道她要干什么,他只觉得这里太冷了。
常清冷冷看着小小的陈染之,用空出的一只手将阳台的门反锁上。“嘭”地一声,惊得陈染之一个回头。她这才松开了陈染之的手。但是,陈染之却越发的惊恐了。
他眼睁睁地看着常清双手撑着金属的栏杆,双脚用力向上一跃,身体随之在半空旋了一百八十度。像是一个冷静表演的体操运动员。等到她人再落地,已经是站在了阳台的外侧了。狂风大雨中的她,显得那么飘摇不定,似乎随时都会跟着这阵风一起飘走。
“妈妈!”惊惧万分地陈染之,当时才五岁的陈染之,张着嘴嚎啕大哭起来。
“妈妈妈妈,回来,回来。”他太害怕了,害怕到根本不敢接近阳台边的栏杆。
“染染,你还听不听妈妈的话了?”常清抬手拂掉粘在她嘴角的一缕湿发,眼神镇定地开口。
“听,我听!”陈染之抽噎着开口。
“还学不学钢琴了?”
”学,我学,我学。”
“以后我叫你做的事,你都要做,明白吗?”
用的是这样一种循循善诱的口气
“嗯嗯嗯。”陈染之已经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只能顺着常清的话猛烈地点头。脸颊上挂着的泪水甩出去,落在地上和冰冷的雨水混为一体,也完全凉透。
常清见状态,脸上露了个欣慰的笑容。转而很快便从栏杆外翻了回来,只是她全身都已经被大雨打湿。
“妈妈!”陈染之低声嘶吼着扑上去一头栽在常清的腿边。手上,脸边,触及到的俱都是一片透骨的寒意。陈染之禁不住松了手,仰其满脸的泪水望着眼前这个浑身冰冷的女人。
妈妈好冷。陈染之心想。浑身都冷。
陈染之也有爸爸。爸爸也很爱他。但是却不爱回家,也不爱妈妈。
是从那时候,陈染之渐渐开始懂得,世上最大的不幸并不是父母不相爱。而是妈妈爱爸爸,单方面的。
妈妈爱爸爸,但是她从来也不说。陈染之作为他们这场婚姻的一个目击证人,亲眼目睹着他们是如何从貌合神离一步步走到水火不容的地步。陈群在外的女人,不要说陈染之,早就整个荷花小区都已经传遍。
别人都只看到常清每日打扮精致得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而只有陈染之亲历了她崩溃绝望,暗无天日的时刻。有时侯,她会整夜的哭,第二天白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见任何人。他的成长记忆中并没有一个会给他唱歌读睡前故事的妈妈,他有的只是常清撕心裂肺的哭声。
常清和陈群之间的争吵可谓家常便饭。连储悦都有幸撞见过几次。因为他们的战争通常是在陈群一踏入家门口的那一刹那便爆发的,常常连门都还来不及关上。
好像门口的位置布了一个凶险的地雷阵,一踩即爆。
每次吵完架,等到陈群摔门而去,常清便会扑到他房间紧紧将他搂在自己的怀里,好像捧着一件稀世珍宝般。
“染染!妈妈只有你了呀!真的只有你了呀!你要听话啊!听妈妈的话啊!”
听话?陈染之的嘴角牵了牵,无声的冷笑。他还不够听话吗?他到底还能怎么听话?陈染之渐渐明白只是常清的一个娃娃而已,乖顺听话,必须任她打扮。
陈染之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存在于被楼下的那个小姑娘堵在楼道里的那一个下午。她惨兮兮的皱着一张圆乎乎的脸,同他说着一些前言不搭后语的东西。
而他,却莫名地被说动了。
她学常清也叫他染染。她也常常不顾常清对她明晃晃的不喜欢,厚着脸皮来找他。
她是他的洋娃娃。他只希望她能够顺着自己的意愿无忧无虑,甚至是没心没肺地过好每一天。这样的就够了,让她加倍的拥有他所没有的东西。这便是他的快乐。
但是所有快乐中不完美的那一点,就是小孩子对自己的洋娃娃总是有着格外强烈的独占感。
可是就连这份只属于他的独占感,也一同被常清夺走了。
老旧的楼道中,只有头顶一盏橘色的灯陪伴着他。陈染之盯着面前的这扇黑色的铁门,轻轻握紧了他手里的那串钥匙。
头顶的感应灯不知道是第几次暗下了,陈染之轻轻跺了跺。灯亮了,门却也开了。他有些受惊地往后小撤了一步,才抬头看站在门框旁的人。
还好,是外婆。
“外婆。”他轻轻叫了一声。
“怎么来了也不进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