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函谷关前逞英豪
  函谷关。
  易守难攻,一夫挡关,万夫莫开。
  战国秦时的函谷关,大致方位相当于后世灵宝以北十五里处的稠桑原上,其北面紧挨着黄河,具体位置是在稠桑原的一条裂缝中,东面是弘农河,西面是函谷道。
  稠桑原,顾名思议,就是大树林立的高塬台地,四周峭壁陡立,军队想要翻越容易迷失在茫茫台地林海之中。
  按史籍记载,函谷道长十五公里,绝岸壁立,宽不过数米,“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鞍”。
  秦函谷关在汉武帝时期被废,武帝刘彻把函谷关东移三百余里,到了北崤道上,相当于后世新安县的位置。
  这下一移,函谷关的重要性大降,因为西汉的函谷关只能挡住北崤道,即便被挡住了,还可以从宜阳的南崤道通行。
  举一个历史上的例子,新莽末年,赤眉军进军关中,兵分两路,其中一路就是绕过了汉函谷关,直接从宜阳的南崤道绕了过去。当时由于秦旧函谷关荒废,赤眉军轻轻松松的便攻入了关中,王莽政权于是灭亡。
  这么来看,汉武大帝这么一移,函谷关成了一座废关,新汉无甚用处,旧关直接荒废,要不是当时汉王朝国力强盛,匈奴被打的抱头逃窜,刘彻这一下,肯定要被口诛笔伐上千年。
  东汉期间,刘彻建的函谷新关,因军事上价值太低被弃,秦函谷关又重新启用,但此时函谷关一带的地形地貌已经大不一样。
  黄河河道不断下切,河水水位降低之后,在稠桑原与河道之间出现了一道河滩,这河滩的出现,使得来往的军队,可以直接沿黄河行走。
  同时,稠桑原上树木被过度砍伐,成为了秃瓢台地,视线不再受阻挡之后,爬山虽然艰难,但至少不用再被围攻。
  这么一来,原先的旧函谷裂缝谷道也就没人走了。
  曹魏时期,曹操干脆下令许褚在旧函谷关以北十里处,也就是在河滩上凿建新路,并在那里建立了新关城,史称魏函谷关。
  晋军现在驻守的函谷关,就是许褚所建造的关隘,而之所以哆哆嗦嗦的讲述一遍函谷关的地形地貌,也是因为这一仗,地利因素相当的重要。
  赵广要率军进攻洛阳,函谷关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关隘,魏函谷关虽然不如秦旧函谷关那样险峻,但其一边临河,一边靠着台塬,正面的河滩狭窄,汉军要想攻取,唯强攻一途,别无选择。
  ——
  汉军出潼关,兵进函谷关。
  “呜.....呜..呜......呜呜呜.........”
  短促又低沉的牛角号声,在稠桑原山岭间此起彼伏。
  从高空向下望去,一队又一队的汉军将士快速的行进在谷道上。
  他们穿着大汉统一的红黑相间的铠甲战袍,手中或持着长枪,或跨着环首刀,弓箭手和机弩兵已经爬到了台塬上面,正紧张的眺望是否有敌军斥候在打探消息。
  赵广的中军将旗已经移至秦时旧函谷关一带,在稍稍巡视了一番周围的地形地貌后,赵广不由的长出了一口气。
  晋军因兵力不足,在旧函谷关没有驻兵,这对于汉军来说,是一个大好的消息。
  旧函谷关虽然被废,但若是晋军遣了一支军队卡在关口,汉军的后勤补给线就随时有被袭扰的可能,这就像一根鱼刺卡在喉咙口,虽然还照旧能吃饭,但感觉上十分的不舒服。
  汉军一路疾进。
  担任先锋的汉将已经换成了薛季,薛季成先锋,倒还真不是赵广对自家亲将照顾,而是在华山驻地比武时,薛季连败汉军十余将后赢得的奖励。
  这十余战将中,最为有名的就是文虎。
  小老虎这回本来认为先锋非其莫属,但谁知道半路杀出薛季这头黑马,文虎轻敌之下,被薛季依靠力量压制,一身的本领施展不开,只能黯然败退。
  其实,论真的比拼招数精妙的话,文虎还是要胜过薛季,但战场比拼就是这样,并不是你实力强就一定能获胜,关键还要看临阵的发挥。
  无奈的文虎只能垂头丧气,跟在赵广身边暂作亲将,而在汉军的前阵,薛季已经带着姜琼、李柔两部军侯,进抵魏函谷关前。
  薛季前军,一共三千将卒,其中一千五百人是来自解池,这些盐兵出身的糙汉在入军之后,就一直跟着薛季,对其也是言听计顺。
  相比盐兵出身的糙汉,另外的一半汉军为征召而来的长征健儿,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职业兵的素养,长年累月的征战,让健儿们神态自若,对战事已经波澜不惊,有些心大的老卒,甚至脸上露出了不屑的神情。
  “雄关又如何?老子跟着大司马,东南西北都杀了个遍,要不是咱实在不耐学那个排兵布阵的法子,这裨将军不敢想,至少军侯一级当的稳稳的。”姜琼的身畔,几个跟着姜维打过洛阳之战的老卒相互对视一眼,眸中战意大增。
  汉军中的军侯、都伯,除了勇猛善战之外,还需要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这些老卒都是些持勇斗狠之人,他们宁肯当个斗将,也不愿意费那脑子。
  “你们几个,都瞪大眼睛,看清楚前面的关隘,别让那群盐汉给抢了先。”姜琼低喝一声,嘱咐道。
  他手底下的这些老卒,有的跟着姜维从沓中一路转战而来,经验上没话可说,比薛季那帮盐兵兄弟要强了许多。
  “少军侯放心,咱别的不敢保证,这关隘上哪里能落脚,某家已经瞧的一清二楚。”一名颌下胡须微微泛白的老卒自信的回答道。
  “姜平,你可莫要自得,别把一条老命丢在这里?”旁边的一个魁梧壮汉脸上横肉一颤,不服输的叫道。
  “哈,小子猖狂,等会好好比一比,咱可是跟着大司马从洛阳走一遭回来的。”姜平不客气的回击道。
  壮汉程亥冷笑一声:“走一遭又有什么炫耀的,有本事把军爵拿出来亮一亮。”
  程亥是关东人氏,前不久才刚刚投奔到汉国,凭程家祖传的“三板斧”在汉军中升任了都伯,渴望战功的他,对这次出战很是在意。
  比资历,姜平经历的战仗比其他人要多了许多,这是他炫耀的资本,但同时,也是程亥等其他将士瞧不起姜平的原因。
  打了一辈子仗,还没混上一官半职,军功一块也是缺缺。
  实在太失败了!
  姜平被程亥这一挤兑,一张老脸涨的通红,要不是临战在即,他恨不得上前与程亥撕打起来。
  姜琼见两名部下口角,脸上露出不快之色,他的资历太浅,要想震住手下这些骄兵悍将,还需要有实实在在的战功才行。
  函谷关前。
  汉军士气在一点点的上升。
  “汉裨将军薛”的褚黄色旗帜迎风猎猎作响,来自黄河河谷的劲风,从西北方向径直向东南扑了过来。
  薛季微眯起双眼,感受着风力的大小,稍臾猛一睁眼,大喝道:“大汉,进攻!”
  “咚,咚咚!”战鼓急速响起,击鼓的壮汉已是赤着臂膀,敞开胸膛,嘴巴里呼着粗气,奋力的举起鼓槌。
  “大汉,万胜!”伴随着汉军将士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音,第一波的攻关先登急速的朝函谷关扑了过去。
  程亥、姜平,刚刚在言语上争执不下,此时更是各不相让。
  两人各领着一队亲近将卒争先恐后的冲锋,对于他们来说,先登不仅仅是战功,更是关乎男人颜面的大事。
  究竟是姜平这个老军伍凭经验取胜,还是程亥这个新军都伯更胜一筹。
  结果即将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