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
  问那农妇为何将这种技艺交给别人,农妇一家非常朴实道,天师将这些毫不藏私的交给他们,她一家就觉得,自己想出了什么主意,也要教给其他人。没有什么为什么不为什么,只是觉得应该这样做而已。
  不仅是她,还有许多对工具、对纺织工艺有改良的人,都大多没有藏私,都将其教给他人。
  有圣人言,上行下效,自己持身以正,身边的人就会学习他的品德,最终达到理想的社会。虽然这种说法太理想化了些,但有时候也是有一定道理。
  宿谊知道后,虽然感动这些人的做法,但认为这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他拿出一份钱财,只要是有改良技术,且证明那技术不错的人,都将得到奖赏。那奖赏相当于他将这些技艺买下来,然后教给其他人。
  周围人有不理解,宿谊道:“他们有美好的品德,这是一件好事。既然他们是好人,贫道就不能让好人吃亏。好人做好事,是会受到奖赏的。贫道不过树立这种思想罢了。若是好人做好事就等于吃亏,自私的人反而获得更多,那做好事就全凭自己自觉,这种事是不长久的。”
  众人若有所思,特别是墨家那群人。
  慕晏很赞同宿谊的思想,他接过此事,将此事作为官府行为,由官府专门奖赏改良技术的人,并将其作为一项政策固定下来。
  宿谊不觉得慕晏抢了他的事。这种事本来就应该政府来做,才更名正言顺,也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他只是担心现在的人接受不了这种思想,才会自己单干。慕晏既然这么配合,他乐得将其交给慕晏。
  棉花丰收之后,慕晏将其作为节礼送往京城。逢年过节,世家官宦之间都会走动,慕晏即使到了青州,该送的礼也不会少。当然,他该收的礼也不会少。那些礼物都会登记造册,即使收在京中宅子中,也没人敢私吞。
  慕晏这次节礼送了许多“时新”的东西。青州靠海,海鲜自然并不可少。青州盛产的大红枣也是有的。其余的,除了年年都有的布绢之类,便是棉布、棉被、羊毛毡子、毛线衣毛线斗篷等,慕晏还送了几尊玻璃制品。
  现在玻璃作坊的制品已经十分精美,正朝着宿谊期盼的无色平板玻璃靠近。虽然大船还没有造好,水手们也在训练中,但玻璃工坊制造的东西在青州已经十分畅销,早就让慕晏赚的盆满钵满。
  因玻璃易碎,因此流传到外地的并不多。京中世族得了一些玻璃制品,多是小型的首饰之类,都视若珍宝。慕晏现在将玻璃当礼物送出,一边是这东西又便宜又有面子,一边也是向京中世家隐晦的承认玻璃工坊的确是他所持有,等着那群人愿者上钩。
  最终玻璃制品是要推广的,是要到外国换金子的。这么大市场,慕晏一人肯定吃不下来。但其他人想要玻璃的制造方法,就得分些其他利益来交换。
  出海虽然收获丰厚,但成本也高。慕晏是在皇帝的授意下,找其他人分担风险。
  宿谊忙碌起来,就把牢中的许王世子忘记了。慕晏当然没忘,他一直在侦查此事。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慕晏才将此事告诉宿谊。
  慕晏出任青州刺史,还带走了宿谊。朝中知情人知道是宿谊吵着要去北疆,皇帝陛下让宿谊出外散心。但非知情人,或者是容易想多的人,可不会认为事情这么简单。
  慕晏本就是皇帝心腹,若是他一人外放也就罢了,有可能是为了磨砺他,但带上了宿谊,就怎么看,怎么有大事会发生。
  且宿谊来青州之后,还真搞出了许多事,推广玉米也就罢了,这个在京城也有做。但水泥、晒盐、棉花和新的织造技术,样样都是大事。墨家人的来头,还有其他学派的观望,更让人嗅到了一丝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那些人原本想用神药之事来试探宿谊,试探皇帝,谁知道神药之事闹得那么大,还连累了边疆几城失陷。那些人还未出手,便遭到不小打击。司马家立刻蛰伏下来韬光养晦,其余依附于司马家的世家也不敢再挑事。
  但若是“敌动我不动”,可能会失了先机。且不是人人都能那么能忍。于是许王世子就悄然潜入青州,想要侦查一番。
  此番事本来不是许王世子接手,但许王世子在其妻弟的怂恿之下,像许王主动请缨,只因为许王世子同母弟才华横溢,颇受许王和许王妃的喜爱,让许王世子感受到了很大压力。
  谁知道这许王世子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半点不懂什么叫做暗中侦查,因在酒楼被人激一下,就闹了起来,正当自己是到什么地方都必须让人捧着的土皇帝似的。他运气又差,正好撞上宿谊这个跟其他宗室王爷有仇,后台又硬的人,直接给抓了。不但被抓了,他还被慕晏一吓,就什么都说出来了。
  即使宿谊跟所有藩王都有仇,也不由为许王鞠了一把同情泪。
  当年他们肯联合起来算计自己皇帝老爹,虽说阴险卑鄙,但好歹也算是有几分谋断,几分才智。也不知道许王世子这性子,是怎么养出来的。
  “总的来说,就是青州事有点多,他们想查查我们在搞什么,是不是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事。”宿谊总结道,“不过还真有,出海算不算?只是这些跟他们有关系吗?知道又如何?”
  慕晏道:“只要是皇帝陛下增强国力,聚拢民心的行为,都和他们有关系。”
  皇帝的统治越稳,他们的处境就越堪忧。这些人甚至希望北疆战事败北,这样皇帝帝位不稳,才会向世族妥协,他们才有可趁之机。
  慕晏知道此事时,差点气得直接把许王世子这条命留在青州,好不容易才忍住了。这种糟心事,他就不和宿谊说了,免得污了宿谊的耳朵。
  不过即使慕晏不说,宿谊也猜得到。
  小说电视剧中,不都是这么写的吗?若不是现在西边那个岛国自顾不暇,倭寇现在还没出现,宿谊都要怀疑这些人来青州,是为了联合倭寇搞事了。
  不,等等,虽然现在那西方岛国的确还没崛起,但这时候确实有一个搞事的国家。虽然宿谊搞不太清楚现在是公元多少年,但应该是从黄巾之乱到隋唐这一时期。咳咳,跨度太大也没办法,谁让宿谊不是学历史的,推断不出来具体时间。但这时候,确实有一个国家跟华国王朝摩擦不断,甚至是隋朝灭亡的导火索之一。
  那就是高句丽。
  高句丽一直在搞事搞事不断搞事,百济则阳奉阴违首鼠两端。最后唐朝联合新罗,灭了这两个国家。但新罗也不过是白眼狼罢了,借唐朝的势灭了高句丽和百济,转头就攻占了原本属于唐朝,但被高句丽夺取的汉乐浪、带方故地。因唐朝正在向其他地方用兵,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至于为什么宿谊这个没学过历史的对这段历史很清楚,是因为某日他被人安利了一部据说非常好看的韩国古装剧,那韩国古装剧十分牛逼啊,将唐太宗给俘虏了。宿谊心中那个卧槽啊,简直快被震撼的吐血了,偏偏那女同学还坚信韩剧中写的都是真的,咱华国电视剧才是假的,是改编过的。
  宿谊因此特意去了解了这一段历史,和唐朝对高句丽的几次战争。虽然唐太宗因为攻灭高句丽而认为没有成功,但咱攻占了十余座城,斩首四万余,自己只死了两千余人,只马匹死了七七八八算是最大的损失了。班师回朝的原因也只是因为深秋天气越加寒冷,恐军需跟不上而已。
  当然,这在深信韩剧都是正确的韩粉眼中,都是假的,华国历史都是假的,华国的一切都是假的,宿谊最终拿着史料都没有辩论成功。
  他最终只能感慨,对于已经脑残的人,讲理是没办法的,还是无视好了。
  不过也因此,宿谊对那半岛上三个国家这段时期的了解还成。这时候新罗还弱势,被百济、高句丽、倭国联合欺负,不成气候,但高句丽一直很嚣张。
  宿谊顿时阴谋论了。青州离高句丽很近啊,百济此时也算是海上强国,难道那群不省心的叔伯想联合高句丽或者百济搞事?
  北疆虽然战局稳定下来,但主力还在北边守着,不敢轻易撤回。这时候如果东北再起战事,一定会危及北疆稳定。且青州乃是中原之地,也是海上华国的门户之地。若是青州遭袭,经渤海,就能直接危及京城门户。
  昱朝的京城,可是搬到离渤海很近的地方。那地方宿谊这个地理盲不知道是哪,也有可能是新修建的城市,大概可能也许是天津河北这一带,比帝都离渤海更近。这样青州的地理位置就更重要了。
  宿谊当即打了个激灵,将自己推测告诉了慕晏,让慕晏小心再小心,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说不定背后隐藏着巨大阴谋。
  慕晏神情变得很诡异。宿谊大部分时候表现得十分傻白甜,但有时候脑袋里又想得很多很可怕,让慕晏很是哭笑不得。
  在慕晏看来,就算他们再怎么混账,但昱朝是易家的天下,他们怎么也不会联合外人打自家人。像这次期盼北疆战事胶着,已经是所能做的混账事的极限了吧。他们顶多拖拖后腿,因没有实权,拖后腿也拖不动。与其提防他们,还不如提防京中以及北疆世族望族。
  而且,就算他们丧心病狂,要与外敌联合,那也是与北边国家联合。东部高句丽等国家,也太小了些,慕晏可不太看得上。
  不过凭借汉朝势颓,抢了些地盘自立为王的宵小,有何可放在心上?倒是那周围一些还未肃清的地方豪族割据的地方,让慕晏有些兴趣。待昱朝休养生息,内部稳定之后,慕晏说不定会亲自带兵把那些地方收回来。
  当年仗打到一半,因皇帝建国,不得不班师回朝拱卫京师,放弃了这部分土地的慕晏,心里一直很遗憾。
  慕晏觉得宿谊杞人忧天,不过在宿谊的念叨下,慕晏表示会查一查许王世子此次前来青州,是否与高句丽或者百济,甚至倭国有联系,宿谊这才停止念叨。
  不是宿谊杞人忧天,他不过是不愿意养虎为患罢了。
  不知道宿谊是乌鸦嘴,还是未卜先知,居然让他猜对了。那许王世子,居然真的与这些势力都有联系。
  慕晏看着摆在面前的消息,感觉脸有点疼。
  他才在宿谊面前保证,这些藩王即使找外援,也不会找这些小国家。现在却发现,这些藩王和那三个国家都有往来。虽然只是经济往来,但慕晏想及宿谊的嘱咐和警告,也不敢肯定,这到底是否真的是纯粹的经济往来。
  若是经济往来,以许王的封邑,也该是跟天竺等国家来往才是。他们手也伸得太远了些。
  慕晏一个头两个大。
  最终,慕晏还是觉得小心为上,将此事写成折子,递给皇帝陛下,给皇帝陛下提个醒。现在北边战事未消,这边可不能出什么事。
  皇帝陛下看到折子的时候,也和慕晏最初一样,觉得他小题大做。不过是弹丸之国,能给昱朝生出什么乱子?
  不过看到慕晏所说,宿谊的叮嘱和警告之后,皇帝陛下心里也有些不确定了。
  宿谊做出了太多神奇的事,让皇帝陛下很难忽视宿谊的“心血来潮”。上次宿谊“突感不安”,乃是“神药”之事,紧接着便是北方战事又起。
  难道,这次又会出什么大事?那让他们忽视的弹丸小国,会生出什么让昱朝措手不及的事端?
  第128章
  皇帝虽然有些警觉, 但并未将此事拿到朝堂上讨论, 一是此事不过是推测而已,未有定论;二是朝臣们的思想和皇帝差不多,都看不起周边那些弹丸小国,就算拿出来讨论,也讨论不出来什么,大概都是一副“任它去吧”的模样。
  不过皇帝也没有置之不理, 他将此事全权交给了慕晏, 并且给了慕晏极大的权力。若是真有异动,慕晏可先斩后奏, 调动青州军队。
  此事若真应了宿谊的预感,担子压在慕晏身上就太重了些。皇帝派了太子去查探宗室一事。以太子地位,不会因为宗室就束手束脚。
  太子微笑应下。
  皇帝叮嘱他, 虽然知道他心里仇恨,但要以大局为重。皇帝叮嘱后, 觉得这小子不一定听话, 便拉了皇后一起劝说。皇后劝说之后, 觉得即使叮嘱了,但太子年轻气盛,说不得就被宗室激起不好的回忆给坑了。于是皇后和皇帝商量之后,给宿谊去了一封书信。
  宿谊接到书信之后有一瞬间的迷茫, 他对着慕晏吐槽道:“既然陛下和娘娘这么不放心,那为何不换个人去查探?二殿下也可以胜任。”
  “就是因为不放心,才会交给太子殿下。”慕晏道, “这对太子殿下,也是一种磨练。”
  宿谊撇嘴。用这种大事来磨砺?也不怕出乱子。算了,封建社会就是这样,他就不吐槽了。虽然槽已经吐完了。
  宿谊吐完槽之后,就开始琢磨给太子弟弟的信。他知道幺弟对这些人的仇恨只会比自己更强,一般劝说还真不一定有用。宿谊思考了一下自家宝贝弟弟的性格,提笔道,对这种仇人,就是要他们好好活着,活着看咱们逍遥自在,这才是软刀子割肉。把他们好好养着,禁锢他们的自由,让他们空有野心但什么也做不了,那才是真正报复。
  宿谊叮嘱太子,一定要保持温文尔雅的微笑,保持淡定自然的态度,无论对方怎么嚎叫,都不能露出生气或是难过的表情。你看他们,要用看笑话的眼神,要高高在上。你越是淡定,越是不将他们放在眼里,他们越是难受。
  大局什么的你都知道,咱就不叮嘱你了,但一定要好好端着你的态度,从心理上好好折磨他们。
  太子想好了一百种折磨那群宗室的方法,在接到宿谊书信之后,太子沉思,大哥说得对。要宰他们随时都可以宰,留着他们,就是要让他们日日煎熬。
  若是让他们看到自己高高在上,从容淡定的一面,想必他们一定会背后吐血吧?
  咱家日子过得越好,他们心里就跟刀子割似的,越难受。
  太子果断放弃了自己之前的计划,他决定要如春风般和煦的对待他这些叔伯堂兄弟们。
  不过宿谊的书信,太子犹豫之后烧掉了。大哥对他没有丝毫保留,但他要保护大哥对外的形象。大哥怎么能和仇恨、和阴谋诡计扯上关系呢?
  即使是帝后询问,太子也只道,大哥让他以大局为重。
  宿谊的信是直接送到太子手中,连皇帝都没拆开。他有时候也挺开明的,知道给其他人留点自我空间,不是事事都控制在手心。
  宿谊这封信,除太子外,只慕晏读过。慕晏还给宿谊提了些意见,怎么写才更加煽动人心些。论起厚黑来,宿谊远远不及慕晏。宿谊只起了个头,慕晏就编出了一大堆理由。宿谊看着自己写完的信,连自己都被自己说服了。
  或许好吃好喝的供着他们,让他们看着昱朝在自家手中越来越好,才是最好的报复?
  “你想太多。”慕晏无奈,“你知道那些宗室每年要耗费多少赋税吗?有那点钱,做些什么不好?不过是无奈之举罢了。谁让先帝下了那种遗命。”
  宿谊讽刺道:“先帝倒是一片慈父心肠。”
  易家的事,慕晏不便多说,他抱了抱宿谊,安慰的拍了拍宿谊的肩膀:“一切都过去了。”
  宿谊深呼吸了一下,将自己的情绪藏起来,转移话题道:“不管他们是否和高句丽、百济、倭国除经济往来之外还有什么往来,但这几个国家不得不防。若是能直接打下来就好了,就算不能,也得做些什么。”
  慕晏道:“你对这几个国家很是谨慎啊。”
  宿谊耸肩:“谁让我看得到未来?你也知道,未来华国自己落后了,然后挨打了。这些邻国谁不来啃一块肉下来?连大海另一边大陆另一边的国家都来华国分食,何况邻国?”
  虽然那时候高丽棒子也很惨,不过这时候还是将其扯进去吧。
  慕晏的脸色立刻变了:“你该早些说。”
  “说不说也没什么,到了华国落后之时,全世界都是华国的敌人,说了又如何?”宿谊道,“落后就要挨打,这是真理。未来的事,现在拿来说也没意思。还是专注看着现在他们如何。你也不必太在意他们,在华国落后前,这些地方建立的国家,也曾是我们的属臣或者盟友。”
  慕晏苦笑:“这可不是说不在意就能不在意的。”
  “反正记得一点,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宿谊摊手,“只要我们强大,什么都不用怕。”
  慕晏叹气。这点他何尝不清楚。在宿谊让他看到了华国之外广阔的土地之后,他心中一直充满忧虑。即使宿谊说现在的交通工具不会让这些国家走的太远,跑昱朝来搞事,慕晏心中忧虑却一点也没有减轻。
  既然他们能过去,就说明别人能过来。现在不过来,不过是别人不够强,他们不弱。
  而且“神药”之事后,他们查到西边有一个不输于他们的强大帝国,不过是因为有高原和戈壁的阻拦,他们的士兵到不了华国来而已。
  “神药”之事就有罗马人的影子,虽似乎是私人行为,但若是他们国王突然想起来针对华夏了呢?
  慕晏观遍华夏四周,居然有一种四面皆敌的焦虑。
  宿谊是想让昱朝的皇帝和朝臣有紧张感,但慕晏这焦虑也太过了,宿谊尽力分析现在周边国家的现状,让慕晏不至于天天忧虑会有人在昱朝休养生息,修复战争创伤的时候打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