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但现在,他不敢失礼,只能垂下眼帘避开顾之澄胆怯怯的视线,嗓子哑了小半,“陛下请说,臣洗耳恭听。”
“小叔叔,如今天下太平,并无大事,朕体恤诸位爱卿日日需上朝,寅时便得于午门外等候,未免太过劳心伤神。朕以为,不如将早朝改为十日一朝,小叔叔以为如何?”
陆寒倏然间抬起眸子,双目深邃如幽谭,定定地望着顾之澄,眸中尽是看不清的雾霭。
良久,他才启唇问道:“陛下此话当真?”
顾之澄知道,陆寒此时心里定然不太平,毕竟她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极大让步的放权,且也会让文武百官产生不好的印象,觉得她不是位勤政的皇帝。
所以听到她有这样的想法,陆寒心里很是开心,但又多了几分担忧,估摸着陆寒正在思忖着她心里到底在打些什么算盘。
不过这些顾之澄都不在意,她只是想好好保住小命,把身体调养好。
以后去了宫外,如果还是这样体弱多病,只怕宫外的日子会过得很艰难。
顾之澄咬紧唇,再次重重点头,眸光坚定地说道:“小叔叔,朕已思虑清楚。只是......还望小叔叔莫要告诉母后,这是朕的主意。”
陆寒眸光微闪,掠过几抹深意,“陛下是担心太后又......?”
陆寒的话并未说完,他总喜欢这样说话只说一半,聪明人自然明白。
顾之澄点点头,她确实害怕,若是母后知道她想出了这样的法子,定又要许久不理她了,指不定再也哄不好的那种。
其实这个想法,还是上一世陆寒提出来过的。
当时顾之澄即位不到半年,年幼体弱,时不时便要病上几日,但在太后的激励下,她一直勤于朝政,从未缺席过一日的早朝。
但偏偏陆寒提了个主意,认为如今天下太平,皇帝年幼,且要学的东西也繁多压身,文武百官日日上朝也着实辛苦,不如将早朝改为五日一朝,也好让所有人适时歇息,人养足精神了,朝堂事务也能处理得更得心应手些。
可太后听到陆寒这个主意之后,勃然大怒,认为陆寒这是在想方设法架空顾之澄的皇权,就连朝都不让她上了,见文武百官的日子也少了,那许多事也就不需要过她的目让她知晓了。
所以太后是坚决不同意的。
那时顾之澄很听太后的话,自然与太后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认为陆寒居心叵测,就是欺负她们孤儿寡母,所以也直接否决了陆寒这个主意,甚至也动了不小的肝火,又病了一场。
不过现在想来,顾之澄倒觉得,说不定陆寒当时确实是为了她好,怕她身体经受不住。
可她一意孤行,所以最后落了一身的病根。
顾之澄叹了口气,幸好还有一切重新来过的机会,她现在能明白她这重活一世到底是为了什么,还不算晚。
“陛下既然已有决定,为何仍旧叹气?”陆寒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似乎在思忖着这个主意的可行性。
听到顾之澄的叹气声后,他目光幽幽看过来,深邃不知其意。
顾之澄当然不敢说她在想什么这一世上一世的事,只好垂下眸子,小声说道:“小叔叔,我担心......若是母后误会了是你出的这个主意,定会越发......”
只怕是越发视陆寒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将他扒皮削骨了。
顾之澄不愿见他们闹得这么僵,毕竟她还想带着母后全身而退,离开皇宫的。
若惹恼了陆寒,什么好处都讨不着。
已经死过一回,上一世一切都成了一场空的顾之澄,如今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好好活着。
以后远离陆寒这桩杀神。
陆寒听到顾之澄轻糯的声音,素来冷硬的心里某处似乎软了软。
明明年纪还这么小,还在病榻上躺着,却已懂得替他着想。
他第一次开始思索,他和这位“小侄子”,其实也并不是非得拼个你死我活的下场。
或许,他以后即位,还可以让顾之澄和其母后好好留在宫中,颐养天年。
“小叔叔......”顾之澄再次怯怯地唤了声,把陆寒的思绪拉回来。
他沁寒的眸子掠过她嫩生生巴掌大的小脸儿,见她雪亮的眸底满是担忧,溢出一两抹水雾,眸子水色十足。
陆寒微怔了怔,本想教导顾之澄几句,莫要用这样的眼神看人,一点儿也不像个男子汉大丈夫,只有姑娘家才这样。
但话到嘴边,他又住了嘴,他怕说出口,顾之澄反而越发怕他。
罢了,他也不过是担忧自己,陆寒心里软了软,浮上眸底的神色却是淡淡无谓的样子,扯了扯嘴角说道:“陛下不必为臣担忧,太后误会臣的事已多了去,不差这一件。”
顾之澄咬住唇,神色微异。
误会......很多?
第16章 第 16 章
顾之澄不懂陆寒这话其中到底有何深意,也不知道太后到底误会过陆寒些什么。
但早朝制度改革这事儿,太后是确确凿凿误会了陆寒。
听闻陆寒在朝堂上提出,要将早朝改成十日一朝后,大臣们虽东说西说又高谈阔论了一大堆,但最终,却是全数赞同了陆寒提出的这个主意。
顾之澄当时还在龙椅上偷偷抿了抿唇,看来诸位大臣都同她一样,能多睡一会儿有谁不愿意呢?
满朝文武,皆大欢喜。
所以早朝制度一改,唯一不乐意,就是太后。
她既觉得陆寒是故意败坏顾之澄,想让大臣们觉得她不勤勉,成日只懂得偷懒不早朝,又觉得陆寒想疏远顾之澄和满朝文武,让她只能囿于清心殿御书房内。
顾之澄望着太后一双美眸里腾着的全是怒火,自然不敢承认这个主意是她同陆寒提起的。
反而是同太后一块在慈德宫待了半日,陪着太后说了陆寒许多坏话。
糕点用了好几碟,龙井茶用了好几盏,太后才稍稍歇了些怒火,但眸底里还是奔腾着的喧嚣情绪,不满地撇了撇唇,“我当摄政王有多好心,给你安排那样好的老师,原来不过是打一巴掌又给颗甜枣吃罢了!”
顾之澄刚往嘴里塞了一块桂花芙蓉糕,嘴角还沾了些碎末,来不及咽下去,连忙附和着太后点头,“母后说的是,摄政王这人也忒坏了,儿臣今后一定提防。”
太后脸色稍缓,纤纤玉手捏起帕子,替顾之澄擦了擦嘴角,眸底又掠过一丝担忧,“你呀,如今已满十岁,可不能再贪吃惫懒了,一定要勤勉学习。摄政王就是瞧我们孤儿寡母好欺负,才这般嚣张。澄儿乖,以后一定要给他些好颜色瞧瞧!”
“儿臣谨记。”顾之澄眸子雪亮,其中映着太后精致年轻的容貌,与太后同仇敌忾的戏演到了极致。
这样一来,虽是她出的主意,却是陆寒替她背了锅。
太后不仅没生她的气,反倒更加关心她了。
顾之澄也不知道为何,许是上一世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成日拘着自个儿。
不仅三更睡,五更起,且日日勤勉读书、习武、处理政事从未有过一日半刻歇息的时候,即便是病着,咬破舌尖血逼着自个儿清醒都是常有的事。
这样苦楚非人的日子,她过了十年。
十年,物极必反。
这一世她重新来过,并不如上一世的勤勉克己,反倒多了些贪吃懒惰的性子。
从上一世每日惦记着如何处理朝中烦人的事务,成了每日惦记着御膳房又做了什么新鲜膳食。
从上一世每日恨不得把自个儿一人掰成两瓣儿来用,成了能坐着就绝不站着,能睡觉就绝不醒着的惫懒人物。
为此,顾之澄也只能替自己寻个理由。
比如她身子弱,需多吃些好的,多睡会儿,才能养好身体。
养好身体,才能保住小命,顺顺利利离开皇宫也能安全无虞的活下去。
去了宫外,她可没多少银钱用来日日看大夫抓药。
唯一比上一世更变本加厉的,便是她对陆寒的恐惧。
上一世,她只是对陆寒无形之间的威压有些淡淡的恐惧,但更多的,是不服输,是想要斗赢陆寒的执念。
到了如今,却只剩死亡带来的如影随形的深深恐惧,只想快一些离开,再也见不到陆寒便好。
......
可偏偏最不想见的人,是她重生以后,见得最多的人。
练武场上,陆寒穿着一身青墨色常服,站在一旁,偶有清风漾得他衣服下摆微微飘着,衬得身如玉树,眉眼鼻梁皆如刀削斧凿,恍若神仙临世。
如今正是寒冬,风刮在顾之澄脸上仿佛一丝丝在削着,生疼但摸上去没有印儿,只是觉得露在外头的肌肤都被刮得粗砺了些。
所以顾之澄每日下午来练武场,都要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不仅里三层外三层御寒,且脖子同脸颊也要拿狐绒围脖一块挡着,只露出两只黑葡萄似的眼睛来,黑溜溜的雪亮。
闻大将军知道小皇帝身子不好,见顾之澄这样金贵紧着自个儿的模样颇为无奈,却也不敢多言。
毕竟龙体最重要。
但顾之澄穿成这样,自然是不可能将射术练好的,尤其她手上还戴着一对兔绒护手,根本使不上力,就连弓都拉不开,只能勉勉强强拉开一半。
然后便只能委屈巴巴地放下弓箭,仰头望着闻大将军,声音带了些许无奈哭腔,“闻大将军,朕是不是很没用?这弓只能拉开一半。”
闻大将军是在糙汉堆里摸爬滚打惯了的,这种小娃娃还带了丝奶音的哭腔,他哪里抵抗得了,且顾之澄的岁数,比他儿子还小得多。
闻大将军儿子年幼时,他还在外行军打仗,从未陪过儿子一日,更别提教他骑马射箭,所以如今他忍不住将这份缺憾弥补在了顾之澄身上,当铁汉心底漫上柔情,自然是无比宠溺。
因此,即便顾之澄连弓都拉不开,闻大将军也会垂眸颔首,摸着一把胡茬,粗声粗气的告诉顾之澄,“陛下,只怪这弓箭是成人用的,不适合您。”
顾之澄眨了下眼,雪亮的大眼睛里蒙上一层疑惑,“闻大将军,那朕能不能长大些再练射术呀?”
“自然可以。”闻大将军粗着嗓子,俨然不是一名合格的严师。
随后,顾之澄便跟着闻大将军打了一套强身健体的拳,裹得似个球的她完全看不出是在伸胳膊还是伸腿,小小的身子仿佛随时能被风吹起来。
但还是装模作样的打完,今日的射术便算学完了。
打这套拳,还是顾之澄主动提出来的,她身子弱,先练一下拳,巩固基础,等再大两岁,就可以跟着闻大将军学些拳脚功夫。
这样以后她出了宫,还能有些自保的手段。
闻大将军带顾之澄打完一套拳,就同顾之澄和陆寒行礼告退了。
顾之澄这才战战兢兢地看向陆寒,仍旧是怯生生的眼神。
方才她一直努力忽视着陆寒的存在,可即使是背对着陆寒,也总觉得能感受到他寂寂的目光,忍不住心颤脚软。
就连打拳的时候,腿也是一直颤着的。
若不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她早就已经腿软得摔在地上了。
陆寒今日脸色不如平日和缓,他负手而行,缓缓行至顾之澄的身边,垂下眼帘眸色一片淡淡,“陛下,您每日都是如此练习射术?”
“是......是的。”顾之澄分不清是风太凛冽刺骨还是陆寒的眼神太过摄人,她冷不丁打了几个寒颤,齿间磕绊,就连说话也不如平日伶俐。
陆寒眸光凛了凛,掠过不远处宫人们正在收拾的弓箭射架,收回目光落到顾之澄只露出一双雪亮眸子的小脸,还有腮边冻得稍稍有些皲裂的僵红,眸底闪过一丝无奈。
而后颔首抬手,“陛下,外面太冷,您快回殿内暖一暖吧。”
lt;/divgt;
lt;/divgt;
“小叔叔,如今天下太平,并无大事,朕体恤诸位爱卿日日需上朝,寅时便得于午门外等候,未免太过劳心伤神。朕以为,不如将早朝改为十日一朝,小叔叔以为如何?”
陆寒倏然间抬起眸子,双目深邃如幽谭,定定地望着顾之澄,眸中尽是看不清的雾霭。
良久,他才启唇问道:“陛下此话当真?”
顾之澄知道,陆寒此时心里定然不太平,毕竟她做出这样的决定,是极大让步的放权,且也会让文武百官产生不好的印象,觉得她不是位勤政的皇帝。
所以听到她有这样的想法,陆寒心里很是开心,但又多了几分担忧,估摸着陆寒正在思忖着她心里到底在打些什么算盘。
不过这些顾之澄都不在意,她只是想好好保住小命,把身体调养好。
以后去了宫外,如果还是这样体弱多病,只怕宫外的日子会过得很艰难。
顾之澄咬紧唇,再次重重点头,眸光坚定地说道:“小叔叔,朕已思虑清楚。只是......还望小叔叔莫要告诉母后,这是朕的主意。”
陆寒眸光微闪,掠过几抹深意,“陛下是担心太后又......?”
陆寒的话并未说完,他总喜欢这样说话只说一半,聪明人自然明白。
顾之澄点点头,她确实害怕,若是母后知道她想出了这样的法子,定又要许久不理她了,指不定再也哄不好的那种。
其实这个想法,还是上一世陆寒提出来过的。
当时顾之澄即位不到半年,年幼体弱,时不时便要病上几日,但在太后的激励下,她一直勤于朝政,从未缺席过一日的早朝。
但偏偏陆寒提了个主意,认为如今天下太平,皇帝年幼,且要学的东西也繁多压身,文武百官日日上朝也着实辛苦,不如将早朝改为五日一朝,也好让所有人适时歇息,人养足精神了,朝堂事务也能处理得更得心应手些。
可太后听到陆寒这个主意之后,勃然大怒,认为陆寒这是在想方设法架空顾之澄的皇权,就连朝都不让她上了,见文武百官的日子也少了,那许多事也就不需要过她的目让她知晓了。
所以太后是坚决不同意的。
那时顾之澄很听太后的话,自然与太后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认为陆寒居心叵测,就是欺负她们孤儿寡母,所以也直接否决了陆寒这个主意,甚至也动了不小的肝火,又病了一场。
不过现在想来,顾之澄倒觉得,说不定陆寒当时确实是为了她好,怕她身体经受不住。
可她一意孤行,所以最后落了一身的病根。
顾之澄叹了口气,幸好还有一切重新来过的机会,她现在能明白她这重活一世到底是为了什么,还不算晚。
“陛下既然已有决定,为何仍旧叹气?”陆寒一直在旁边默不作声,似乎在思忖着这个主意的可行性。
听到顾之澄的叹气声后,他目光幽幽看过来,深邃不知其意。
顾之澄当然不敢说她在想什么这一世上一世的事,只好垂下眸子,小声说道:“小叔叔,我担心......若是母后误会了是你出的这个主意,定会越发......”
只怕是越发视陆寒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将他扒皮削骨了。
顾之澄不愿见他们闹得这么僵,毕竟她还想带着母后全身而退,离开皇宫的。
若惹恼了陆寒,什么好处都讨不着。
已经死过一回,上一世一切都成了一场空的顾之澄,如今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好好活着。
以后远离陆寒这桩杀神。
陆寒听到顾之澄轻糯的声音,素来冷硬的心里某处似乎软了软。
明明年纪还这么小,还在病榻上躺着,却已懂得替他着想。
他第一次开始思索,他和这位“小侄子”,其实也并不是非得拼个你死我活的下场。
或许,他以后即位,还可以让顾之澄和其母后好好留在宫中,颐养天年。
“小叔叔......”顾之澄再次怯怯地唤了声,把陆寒的思绪拉回来。
他沁寒的眸子掠过她嫩生生巴掌大的小脸儿,见她雪亮的眸底满是担忧,溢出一两抹水雾,眸子水色十足。
陆寒微怔了怔,本想教导顾之澄几句,莫要用这样的眼神看人,一点儿也不像个男子汉大丈夫,只有姑娘家才这样。
但话到嘴边,他又住了嘴,他怕说出口,顾之澄反而越发怕他。
罢了,他也不过是担忧自己,陆寒心里软了软,浮上眸底的神色却是淡淡无谓的样子,扯了扯嘴角说道:“陛下不必为臣担忧,太后误会臣的事已多了去,不差这一件。”
顾之澄咬住唇,神色微异。
误会......很多?
第16章 第 16 章
顾之澄不懂陆寒这话其中到底有何深意,也不知道太后到底误会过陆寒些什么。
但早朝制度改革这事儿,太后是确确凿凿误会了陆寒。
听闻陆寒在朝堂上提出,要将早朝改成十日一朝后,大臣们虽东说西说又高谈阔论了一大堆,但最终,却是全数赞同了陆寒提出的这个主意。
顾之澄当时还在龙椅上偷偷抿了抿唇,看来诸位大臣都同她一样,能多睡一会儿有谁不愿意呢?
满朝文武,皆大欢喜。
所以早朝制度一改,唯一不乐意,就是太后。
她既觉得陆寒是故意败坏顾之澄,想让大臣们觉得她不勤勉,成日只懂得偷懒不早朝,又觉得陆寒想疏远顾之澄和满朝文武,让她只能囿于清心殿御书房内。
顾之澄望着太后一双美眸里腾着的全是怒火,自然不敢承认这个主意是她同陆寒提起的。
反而是同太后一块在慈德宫待了半日,陪着太后说了陆寒许多坏话。
糕点用了好几碟,龙井茶用了好几盏,太后才稍稍歇了些怒火,但眸底里还是奔腾着的喧嚣情绪,不满地撇了撇唇,“我当摄政王有多好心,给你安排那样好的老师,原来不过是打一巴掌又给颗甜枣吃罢了!”
顾之澄刚往嘴里塞了一块桂花芙蓉糕,嘴角还沾了些碎末,来不及咽下去,连忙附和着太后点头,“母后说的是,摄政王这人也忒坏了,儿臣今后一定提防。”
太后脸色稍缓,纤纤玉手捏起帕子,替顾之澄擦了擦嘴角,眸底又掠过一丝担忧,“你呀,如今已满十岁,可不能再贪吃惫懒了,一定要勤勉学习。摄政王就是瞧我们孤儿寡母好欺负,才这般嚣张。澄儿乖,以后一定要给他些好颜色瞧瞧!”
“儿臣谨记。”顾之澄眸子雪亮,其中映着太后精致年轻的容貌,与太后同仇敌忾的戏演到了极致。
这样一来,虽是她出的主意,却是陆寒替她背了锅。
太后不仅没生她的气,反倒更加关心她了。
顾之澄也不知道为何,许是上一世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成日拘着自个儿。
不仅三更睡,五更起,且日日勤勉读书、习武、处理政事从未有过一日半刻歇息的时候,即便是病着,咬破舌尖血逼着自个儿清醒都是常有的事。
这样苦楚非人的日子,她过了十年。
十年,物极必反。
这一世她重新来过,并不如上一世的勤勉克己,反倒多了些贪吃懒惰的性子。
从上一世每日惦记着如何处理朝中烦人的事务,成了每日惦记着御膳房又做了什么新鲜膳食。
从上一世每日恨不得把自个儿一人掰成两瓣儿来用,成了能坐着就绝不站着,能睡觉就绝不醒着的惫懒人物。
为此,顾之澄也只能替自己寻个理由。
比如她身子弱,需多吃些好的,多睡会儿,才能养好身体。
养好身体,才能保住小命,顺顺利利离开皇宫也能安全无虞的活下去。
去了宫外,她可没多少银钱用来日日看大夫抓药。
唯一比上一世更变本加厉的,便是她对陆寒的恐惧。
上一世,她只是对陆寒无形之间的威压有些淡淡的恐惧,但更多的,是不服输,是想要斗赢陆寒的执念。
到了如今,却只剩死亡带来的如影随形的深深恐惧,只想快一些离开,再也见不到陆寒便好。
......
可偏偏最不想见的人,是她重生以后,见得最多的人。
练武场上,陆寒穿着一身青墨色常服,站在一旁,偶有清风漾得他衣服下摆微微飘着,衬得身如玉树,眉眼鼻梁皆如刀削斧凿,恍若神仙临世。
如今正是寒冬,风刮在顾之澄脸上仿佛一丝丝在削着,生疼但摸上去没有印儿,只是觉得露在外头的肌肤都被刮得粗砺了些。
所以顾之澄每日下午来练武场,都要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不仅里三层外三层御寒,且脖子同脸颊也要拿狐绒围脖一块挡着,只露出两只黑葡萄似的眼睛来,黑溜溜的雪亮。
闻大将军知道小皇帝身子不好,见顾之澄这样金贵紧着自个儿的模样颇为无奈,却也不敢多言。
毕竟龙体最重要。
但顾之澄穿成这样,自然是不可能将射术练好的,尤其她手上还戴着一对兔绒护手,根本使不上力,就连弓都拉不开,只能勉勉强强拉开一半。
然后便只能委屈巴巴地放下弓箭,仰头望着闻大将军,声音带了些许无奈哭腔,“闻大将军,朕是不是很没用?这弓只能拉开一半。”
闻大将军是在糙汉堆里摸爬滚打惯了的,这种小娃娃还带了丝奶音的哭腔,他哪里抵抗得了,且顾之澄的岁数,比他儿子还小得多。
闻大将军儿子年幼时,他还在外行军打仗,从未陪过儿子一日,更别提教他骑马射箭,所以如今他忍不住将这份缺憾弥补在了顾之澄身上,当铁汉心底漫上柔情,自然是无比宠溺。
因此,即便顾之澄连弓都拉不开,闻大将军也会垂眸颔首,摸着一把胡茬,粗声粗气的告诉顾之澄,“陛下,只怪这弓箭是成人用的,不适合您。”
顾之澄眨了下眼,雪亮的大眼睛里蒙上一层疑惑,“闻大将军,那朕能不能长大些再练射术呀?”
“自然可以。”闻大将军粗着嗓子,俨然不是一名合格的严师。
随后,顾之澄便跟着闻大将军打了一套强身健体的拳,裹得似个球的她完全看不出是在伸胳膊还是伸腿,小小的身子仿佛随时能被风吹起来。
但还是装模作样的打完,今日的射术便算学完了。
打这套拳,还是顾之澄主动提出来的,她身子弱,先练一下拳,巩固基础,等再大两岁,就可以跟着闻大将军学些拳脚功夫。
这样以后她出了宫,还能有些自保的手段。
闻大将军带顾之澄打完一套拳,就同顾之澄和陆寒行礼告退了。
顾之澄这才战战兢兢地看向陆寒,仍旧是怯生生的眼神。
方才她一直努力忽视着陆寒的存在,可即使是背对着陆寒,也总觉得能感受到他寂寂的目光,忍不住心颤脚软。
就连打拳的时候,腿也是一直颤着的。
若不是经历过大风大浪,她早就已经腿软得摔在地上了。
陆寒今日脸色不如平日和缓,他负手而行,缓缓行至顾之澄的身边,垂下眼帘眸色一片淡淡,“陛下,您每日都是如此练习射术?”
“是......是的。”顾之澄分不清是风太凛冽刺骨还是陆寒的眼神太过摄人,她冷不丁打了几个寒颤,齿间磕绊,就连说话也不如平日伶俐。
陆寒眸光凛了凛,掠过不远处宫人们正在收拾的弓箭射架,收回目光落到顾之澄只露出一双雪亮眸子的小脸,还有腮边冻得稍稍有些皲裂的僵红,眸底闪过一丝无奈。
而后颔首抬手,“陛下,外面太冷,您快回殿内暖一暖吧。”
lt;/divgt;
lt;/div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