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杜克和神剧
  第四百九十二章杜克和神剧
  剧组在巴黎拍摄的外景戏份不算多,难度也不大,最困难的地方,还是在巴黎这个极度繁华和拥挤的城市中封路拍摄,无论时间和空间都相当有限,杜克必须指挥剧组用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的完成计划的戏份,好在利亚姆?尼森状态调整的不错,只要他能维持好状态,拍摄进度就能保证。
  临时封路的高架桥上,汽车拥堵成了一片,架在滑轨上的摄影机不断后退,就在镜头前,利亚姆?尼森迈动两条长腿,拼命向前追去,这位已经年过五十的男演员,跑动的速度几乎达到了极限。
  “cut!”
  摄影机后面,杜克抬起头喊了停,“休息五分钟,瑞丽,为利亚姆补妆。”
  身材高大的利亚姆?尼森扶着一辆汽车,弯着腰在那里喘气,即使经过了系统化的训练,这一段长长的上坡路跑过来,还是有些吃不消。
  杜克过去问了他几句,把休息时间加长到了十五分钟。
  布莱恩特工的角色设定,就决定了不可能使用年轻些的演员,一个高年龄段的退休特工,还能用近身搏击的方式,干掉一堆年轻力壮的匪徒,这也只能在电影中发生。
  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已经是极限了,虽然实际拍摄用的不是戴高乐机场附近的高架桥,这里的交通算不上太繁忙,但剧组也不可能占用太多时间。
  杜克站起来走到高架桥边,先向着远方眺望了一会,又看向剧组的封锁线那边,蒂娜?菲跨过封锁线,正在向他这边快步走来。
  “飞机已经起飞了。”她走到杜克身边说道,“到澳大利亚后伊薇会给你打电话。”
  “嗯。”杜克点了点头。
  伊薇妮只在这边停留了四天,然后就去了澳大利亚,现在是公司的高速发展期,说推向全世界那还非常遥远,但与北美联系密切的欧洲和英语五基友区,进入并不难。
  至于公司上市,尽管伊薇妮从纽约回来后数次提及,杜克都用各种理由拖了下来,一家公司发展到某个阶段,上市融资寻求扩张的资金本就是很正常的现象,而且这家公司数年来只投入不产出,伊薇妮有上市的想法,在他看来很正常。
  但是,根据杜克的了解,上市这件事后面,似乎有罗纳德?特拉斯的影子,他不想让那个麻烦的家伙,把手伸到自己的蛋糕里。
  当然,上市是未来必须的选择,即时分享想要继续扩张,无疑需要巨额资金,杜克确实有些身家,但大部分都不是现金,而且他不可能把大笔的资金只投入在这一个前途未卜的项目上。
  上市的时间可以再等等,最少也要等谷歌上市之后再说。
  短暂的休息时间很快结束,蒂娜?菲似乎还有别的事,杜克让她稍后再说,下一个镜头也用不了太长时间。
  一直喘粗气的利亚姆?尼森基本恢复,最后一个镜头虽然ng了四次,但用了不到四十分钟,杜克就喊了通过。
  高架桥上的戏份完全结束,剧组留下一部分人手在这里收尾,杜克则带着参与拍摄的成员们,乘车向着市区的一个少数族裔社区赶去。
  行驶的汽车上,蒂娜?菲说起了刚才没来得及提的事情,“华纳发行部传来消息,他们的国际发行部已经与对岸的人基本谈妥。”
  听到她这么说,杜克立即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
  “对方原则上同意你的条件,《飓风营救》可以同时上映,并且建议你带着影片参加明年六月初的尚海电影节。”
  蒂娜?菲打开工作日志,看了一眼,又说道,“对方也有一个条件,要求你最晚不迟于四月中旬,将影片的放映版成片传过去,他们需要……”
  “需要审核?”杜克说道。
  “对。”蒂娜?菲点了点头,“需要审核之后,影片才能在那边上映。”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情况,别说是现在,哪怕过去十多年,任何电影在那边的院线市场上映,都必须经过审核,其实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影片上映前,基本都会面临这种局面。
  比如北美,mpaa的评级制度虽然不是强制要求,但哪家发行公司发行影片时不会送去评级?如果不评级,院线几乎都会拒绝放映。
  思考了几分钟,杜克对蒂娜?菲说道,“答应他们。”
  关于某只大剪刀的问题,杜克并不担心,他进入好莱坞后制作的电影虽然非常大美利坚化,却没有触及到对面敏感神经的内容,比如《勇敢夺命岛》中关于南中国海的内容,在他手里就变成了伊朗和波斯湾……
  而且以后不管是任何人的影片,想要在对岸的院线上映,都必须经过这道手续。
  虽然对面的审核标准总是飘忽不定,今天能过审的内容,明天就未必能过,不过那只针对他们的国产电影,对外来电影的量化标准还是比较清晰的。
  提起某只大剪刀,杜克曾经也很无奈,不过在好莱坞待过之后,他也彻底明白,无论是哪个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完全放任实际上具备宣传煽动作用的影音产品随意流通。
  政治正确是任何国家主流影音产品必须的选择,这只大剪刀确实存在标准不统一、随意性太强等诸多缺陷,但也不能简单的将一些责任都扔在他们的头上。
  比如前世的他待过的某些神剧项目。
  那时的他曾经在几个神剧的剧组待过,其实很清楚,神剧能盛行,不仅仅是大剪刀存在的缘故,与市场其实也脱离不了关系。
  除去大剪刀强制的要求外,稍加分析不难发现,在诸多的电视剧种类中,神剧可谓是类型最为清晰的剧种,有着全球通用的模式——清晰的正邪阵营对抗、正义最终获取胜利的结局、生死悠关的剧情……
  而且在网络高度发展之后,谁都无法否认,电视机前观众的年龄呈现出大龄化的趋势,逐渐变成以五六十年代生人为主,这些在特殊年代成长起来的人,对于神剧往往有着不小的热情,这也就造成了市场的刚需。
  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就注定神剧有生存的空间,特别是对电视台和制作公司而言,神剧风险小、收益大。
  首先,神剧是政治绝对正确的电视剧,且有大量的“刚需”——各种纪念日必须播放;其次,神剧类型化清晰,有着像大龄观众这样一批忠实的目标收视用户;与其他剧目相比,神剧不需要明星,投资相对较小,且重播率高,收益高。同时,又红又专又有地方特色的神剧常常会得到政府支援,财政补贴相当可观。
  虽然前世没有真正混出名堂来,但杜克曾经的转折点,就来自神剧剧组,烟火师是神剧必备的职位,而大量神剧剧组的存在,也为新人提供了冒头的机会。
  或许幕后的部门不太起眼,但从神剧的演员成员上,不难理解这种剧目为幕前幕后的演职人员们创造的机会。
  神剧是对演职人员特别是演员要求很低的剧种——不漂亮、不高挑、气质土,可能其他剧种都演不了,但一般来说演神剧还是没有问题的。
  实际上,很多看上去非常光鲜的二三线偶像艺人,也许还没有几乎都没怎么听过名字的神剧演员赚得多。
  曾经杜克就听某些制片人提过,某些二三线艺人,专演偶像剧和生活剧,可能还需要家里四处打点,并且提供生活费;而神剧的演员们,只要够努力,往往有接不完的戏,能赚到大笔的收入。
  夸张点来说,在机会远比能力重要的影视行业,神剧的演职人员可能是相对比较接近“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那一类。
  某种类型的电影和电视剧的流行,往往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不可能只简单的将问题归纳到任何一个人或者单位的头上。
  就像是美国队长痛扁希特勒和昆汀?塔斯蒂诺将**高层一锅烩那样,无论是中还是美,对影视剧其实都有类似的态度——政治正确必须鼓励,允许浪漫主义想象。
  当然,适当的想象和添加,为娱乐剧目带来更多的娱乐,所有人都喜闻乐见,但加入某些恶俗元素,那只能说确实该被吐槽。
  总之,作为曾经的业内人士,杜克大致比较清楚那只大剪刀的底线在什么地方,而且他是个能做出适时调整的导演,也不是克里斯托弗?诺兰那样的顽固派。
  抵达少数族裔社区,杜克拍摄了不多的几个镜头,就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巴黎的外景戏不多,却相当零碎,而且不时就要根据市区的相关情况调整拍摄计划,在进入2004年一月中旬的时候,剧组终于迎来了最后一场戏。
  所有高难度的镜头基本都是在伯班克的摄影棚中拍摄,对于利亚姆?尼森来说,这里最难的无疑就是奔跑的戏,当他在塞纳河的一座桥上跑完最后一次时,杜克宣布了拍摄全部结束。
  这部影片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镜头,杜克没有在巴黎继续停留,他需要返回洛杉矶继续后期制作,也需要在颁奖季的冲刺阶段,去各种场合刷存在感。
  在众多评委面前混眼熟,有时候也是很重要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即将开始的金球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