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北上为医
陌上花开,烈阳当头。
唐国与胡国在宁远镇以北百里之外的蒙鹿之地决战。听说那里死伤无数,尸横遍野,血流百里,染土为褐。为了打赢这场战斗,唐国还在向全国各地征兵,大量年轻的生命或是抱着一腔热血,或是面色凝重地赶往战场。
在宁远镇当地里长在征兵之后,接到军营征集郎中大夫的命令,便组织镇中兵长将宁远镇及附近地域的大夫匠人也都一并送到前线去。
孟静言的父亲原是太医,因过错被撤职且在外流放,她与祖父,二叔一家居住在宁远镇,世代行医,此番也不能免与被征调。祖父年纪大了去不了,舅舅上山采药摔断了腿正在养伤,可那些官兵不管这些,强行要带爷爷走,孟静言无法,只得换上男一身装替爷爷应征。
中午太阳晒的太厉害,几位被征调的大夫便坐在了路边树下乘凉,彼此说说话解闷。孟静言旁边坐着一位看起来约莫四十多岁、蓄着山羊胡的、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孟静言认得他,他是邻村的王大夫,听闻身子瘦弱,很少远行。他正淡笑着问孟静言:“听他们说你是宁远镇孟家的孩子?往常我往他们家去,怎么不知道他们还有你这么大的小郎君呢?”
孟静言确实面白如玉,用小郎君来称呼,倒也妥帖,她眨了眨一双桃花眼凑过去小声说道:“我是孟家的学徒,经常上山采药,早出晚归的,王大夫来孟家想来定是坐会儿就走了,所以您没见过我也正常。再说孟家爷爷年纪大了,而二叔前几日上山采药又不小心摔断了腿,这战场凶险,只好让我来了。”
王大夫微微点头,同样小声的问道:“原来是这样,倒也说的过去。对了,那你会什么?学医几年了?医书背了几本,药认识几味,会下哪些方子?”这王大夫看她面容太过稚嫩,便想考考她,若是什么都不会,到战场上去就只能添乱子了。
孟静言也不避讳,坦然笑着回复道:“我从小养在孟家的,熏了十年,孟家爷爷看我看的紧,这些年医书倒是背的不少,药认的不多,方子只出门的时候,二叔教我背了几个常用有效的,二叔说军营要的就是胆子大,让我年轻的来历练历练,顺道也跟着几位老前辈多学一些。”
“哈哈哈,小娃娃还挺会说话。”王大夫对孟静言的回答还挺满意的,更满意的是她的那份坦率自然,“行吧,那这一路你就给我做助手吧。毕竟孟公一再托我照顾你,我看你也挺机灵的,别惹事就好了。”
孟静言点头答应着,两人靠在树上午睡一会儿,还没完全恢复好精神,便都被当兵的叫起来,继续赶路。他们这一队已经是第三次征调了,上路的不是小孩儿就是年纪大的,只有这王大夫领头,孟静言跟在他的身边也得了不少照顾,身旁还有被征调瓦匠木匠,叮叮当当一群人再次上路了。
前头忽然传来士兵的急切的吼声:“让开,快让开!”
一个穿着黑衣背上绑着黄色的缎子的人纵马沿着官道飞奔而去,一骑绝尘,孟静言等人躲避不及,被那马蹄扬起的黄土盖了脸,孟静言捂住了鼻子,脸上却还是闹了个大花脸,王大夫捏着胡子故作深沉的说道:“哎,瞧着跑得这般急,肯定是前面战场上有八百里加急的消息需要传回京都去呀,也不知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呢。”
孟静言问道:“可这一次不是皇帝御驾亲征么?该是什么消息还要这么着急传回去?”
孟静言问的王大夫不知道如何回答,只是用眼睛瞪了她一眼,闷声说道:“小孩子家家,知道什么?别乱问。”
孟静言立刻闭嘴,连连点头,一一应诺,他们刚刚回到路上来,又有人骑马来,这次骑马的穿着亮晶晶的银色铠甲,头盔上顶着红缨,看着应该是位小将军。
兵长瞧见那骑马的人,靴子上绣着云纹,腰间别着金陵雁官刀,知道是上面下来的将军,领头的兵长便立刻上前,恭敬说道:“这位将军有礼,这些都是宁远镇附近征调来的匠人大夫,不知将军有何需要?”
那骑马的人停下,看到他们拎着药箱,便问道:“这里面可有孟家大夫?孟启云,孟桐?”
孟静言听了心里一惊,并未开口,兵长对着大夫的队伍吼了一声道:“谁是孟家的,快出来见将军!”
孟静言捏着药箱迟迟不敢出去,她担心是自己的身份暴露了,她踌躇着,更是因为害怕自己女扮男装,会不会连累家里的爷爷和二叔,十分的忐忑。她迟迟未说话,兵长作势翻看小册子,王大夫好奇孟静言半天都不回应,正疑惑着,见那兵长着急了,就推了她一下说道:“兵长,她是孟家的人。”
孟静言一时没有做好准备,忽然就被推出去,脚步踉跄一下,便不慎绊倒在路上,扑在地上,头上的帽子掉下来,她一头的乌黑的秀发散落了下来。众人一看都愣住了,那兵长也是瞪大了眼睛,喊道:“这怎么有个丫头?确定她的孟家的人?……”
孟静言赶紧把帽子找回来,手忙脚乱地扣到头上,可是慌乱间怎么也戴不好,她索性直接跪下来说道:“回兵长话,我确实孟家的人,我叫孟静言,我爷爷孟启云今年已经七十了,身体不好,二叔上山摔断了腿,里长一定要让我家出个人,只能我去了。这是我一个人的主意,你们要关要杀冲我来好了,不管我家里人的事情,还请大人饶命呀。”
孟静言说着便落下泪水来,那上面的将军突然看着她,却楞了三秒多,兵长看那小将军的脸色不好,作势要打她。那安常立刻拦住了,咳嗽一声,语气温柔起来,说道:“你不许打她,本将问你,你家祖传的九针封脉决,你会么?”
唐国与胡国在宁远镇以北百里之外的蒙鹿之地决战。听说那里死伤无数,尸横遍野,血流百里,染土为褐。为了打赢这场战斗,唐国还在向全国各地征兵,大量年轻的生命或是抱着一腔热血,或是面色凝重地赶往战场。
在宁远镇当地里长在征兵之后,接到军营征集郎中大夫的命令,便组织镇中兵长将宁远镇及附近地域的大夫匠人也都一并送到前线去。
孟静言的父亲原是太医,因过错被撤职且在外流放,她与祖父,二叔一家居住在宁远镇,世代行医,此番也不能免与被征调。祖父年纪大了去不了,舅舅上山采药摔断了腿正在养伤,可那些官兵不管这些,强行要带爷爷走,孟静言无法,只得换上男一身装替爷爷应征。
中午太阳晒的太厉害,几位被征调的大夫便坐在了路边树下乘凉,彼此说说话解闷。孟静言旁边坐着一位看起来约莫四十多岁、蓄着山羊胡的、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孟静言认得他,他是邻村的王大夫,听闻身子瘦弱,很少远行。他正淡笑着问孟静言:“听他们说你是宁远镇孟家的孩子?往常我往他们家去,怎么不知道他们还有你这么大的小郎君呢?”
孟静言确实面白如玉,用小郎君来称呼,倒也妥帖,她眨了眨一双桃花眼凑过去小声说道:“我是孟家的学徒,经常上山采药,早出晚归的,王大夫来孟家想来定是坐会儿就走了,所以您没见过我也正常。再说孟家爷爷年纪大了,而二叔前几日上山采药又不小心摔断了腿,这战场凶险,只好让我来了。”
王大夫微微点头,同样小声的问道:“原来是这样,倒也说的过去。对了,那你会什么?学医几年了?医书背了几本,药认识几味,会下哪些方子?”这王大夫看她面容太过稚嫩,便想考考她,若是什么都不会,到战场上去就只能添乱子了。
孟静言也不避讳,坦然笑着回复道:“我从小养在孟家的,熏了十年,孟家爷爷看我看的紧,这些年医书倒是背的不少,药认的不多,方子只出门的时候,二叔教我背了几个常用有效的,二叔说军营要的就是胆子大,让我年轻的来历练历练,顺道也跟着几位老前辈多学一些。”
“哈哈哈,小娃娃还挺会说话。”王大夫对孟静言的回答还挺满意的,更满意的是她的那份坦率自然,“行吧,那这一路你就给我做助手吧。毕竟孟公一再托我照顾你,我看你也挺机灵的,别惹事就好了。”
孟静言点头答应着,两人靠在树上午睡一会儿,还没完全恢复好精神,便都被当兵的叫起来,继续赶路。他们这一队已经是第三次征调了,上路的不是小孩儿就是年纪大的,只有这王大夫领头,孟静言跟在他的身边也得了不少照顾,身旁还有被征调瓦匠木匠,叮叮当当一群人再次上路了。
前头忽然传来士兵的急切的吼声:“让开,快让开!”
一个穿着黑衣背上绑着黄色的缎子的人纵马沿着官道飞奔而去,一骑绝尘,孟静言等人躲避不及,被那马蹄扬起的黄土盖了脸,孟静言捂住了鼻子,脸上却还是闹了个大花脸,王大夫捏着胡子故作深沉的说道:“哎,瞧着跑得这般急,肯定是前面战场上有八百里加急的消息需要传回京都去呀,也不知道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呢。”
孟静言问道:“可这一次不是皇帝御驾亲征么?该是什么消息还要这么着急传回去?”
孟静言问的王大夫不知道如何回答,只是用眼睛瞪了她一眼,闷声说道:“小孩子家家,知道什么?别乱问。”
孟静言立刻闭嘴,连连点头,一一应诺,他们刚刚回到路上来,又有人骑马来,这次骑马的穿着亮晶晶的银色铠甲,头盔上顶着红缨,看着应该是位小将军。
兵长瞧见那骑马的人,靴子上绣着云纹,腰间别着金陵雁官刀,知道是上面下来的将军,领头的兵长便立刻上前,恭敬说道:“这位将军有礼,这些都是宁远镇附近征调来的匠人大夫,不知将军有何需要?”
那骑马的人停下,看到他们拎着药箱,便问道:“这里面可有孟家大夫?孟启云,孟桐?”
孟静言听了心里一惊,并未开口,兵长对着大夫的队伍吼了一声道:“谁是孟家的,快出来见将军!”
孟静言捏着药箱迟迟不敢出去,她担心是自己的身份暴露了,她踌躇着,更是因为害怕自己女扮男装,会不会连累家里的爷爷和二叔,十分的忐忑。她迟迟未说话,兵长作势翻看小册子,王大夫好奇孟静言半天都不回应,正疑惑着,见那兵长着急了,就推了她一下说道:“兵长,她是孟家的人。”
孟静言一时没有做好准备,忽然就被推出去,脚步踉跄一下,便不慎绊倒在路上,扑在地上,头上的帽子掉下来,她一头的乌黑的秀发散落了下来。众人一看都愣住了,那兵长也是瞪大了眼睛,喊道:“这怎么有个丫头?确定她的孟家的人?……”
孟静言赶紧把帽子找回来,手忙脚乱地扣到头上,可是慌乱间怎么也戴不好,她索性直接跪下来说道:“回兵长话,我确实孟家的人,我叫孟静言,我爷爷孟启云今年已经七十了,身体不好,二叔上山摔断了腿,里长一定要让我家出个人,只能我去了。这是我一个人的主意,你们要关要杀冲我来好了,不管我家里人的事情,还请大人饶命呀。”
孟静言说着便落下泪水来,那上面的将军突然看着她,却楞了三秒多,兵长看那小将军的脸色不好,作势要打她。那安常立刻拦住了,咳嗽一声,语气温柔起来,说道:“你不许打她,本将问你,你家祖传的九针封脉决,你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