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
  加上丰收大姐,三个人来回车票三块钱,经理看见小姨子的一瞬间,脸上闪过计算落空的遗憾,珍珍就觉着钱花得太值了!
  四百个玩具,他让人每一个都认真检查过,确定没有残次品,这才不情不愿的批了二百八的条子,丰收大姐拿着条子去找会计领钱,珍珍和文霞在门口等着。
  门市部的大院很宽敞,并排停着二十几辆自行车,全都是崭新的飞鸽牌,有的车头还拴着彩色的丝带,时髦极了。
  看见自行车,文霞就来气,“缺德鬼要再敢卸我车轱辘,我就去派出所报案,非给他抓起来不可……咦,你怎么在这儿?”
  珍珍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见是一男的,个头高高瘦瘦,白白净净的衬衫穿着,手里提着一个网兜,网兜里装着……花生!她差点没笑喷。
  网兜装花生,走一步掉两颗。
  男人显然也很吃惊,“媳妇儿也来找二姐夫呢?”
  文霞“哼”一声,“你又来麻烦他什么事?”
  男人拎了拎网兜:“妹妹想吃花生,我来找姐夫称两斤,她农村户口没票你是知道的,我这当哥哥的不能不……”哐当哐当掉了好几颗花生,珍珍看着都心疼。
  “得得得,你买就买呗,又不是不让你买,我还得回去上班呢,走了,啊。”正好丰收大姐拿着钱,喜滋滋的回来了。
  林珍珍发现文霞好像不爱搭理她老公似的,掉花生这么“大”的事儿也不提醒一下,要是她家季渊明,她能跳起来打他狗头,笨死了。
  “甭奇怪,反正是给他妹,又不是给我吃的,管他提到家有多少,爱吃不吃。”
  珍珍了然,看来是跟小姑子不对付,那行,她也不多管闲事,说请她下馆子吧,她也不去,说要回家看看孩子,姐俩就搭上公共汽车,回城关公社去。
  收入二百八十块,纽扣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她按人头分好,当天晚上就给挨家挨户送去,春霞做的多些,发了三十块,其他人每人二十八,算第一个月工资,大家都高兴坏了!
  季渊明当干部,还是涨了工资的前提下,也才拿四十二块,他们都快赶上国家干部了,你说能不高兴?
  当然,珍珍也没忘记姐姐,给了她三十,以后就由她负责卖玩具的事,按月营业额的5%发工资,多劳多得。她相信,以姐姐的毅力和能耐,只给她死工资是委屈她,不如提成来得实在。
  “那也只用给我十四块就成,三十太多了。”
  “姐你就收着吧,我把下次的也预支给你。”姐姐姐夫把身上都掏空支援她了,预支一点提成算啥。
  丰收大姐倒也不客气,喜滋滋的揣着钱,也不跟他们吃饭,直接回家去。季渊明还在休假,早早的把红糖馒头蒸上,炉子上熬着一锅冰糖枸杞银耳汤,这家伙听说是跟那位海归科学家学的,听人说这个汤滋阴补益肝肾,对女人特好。
  林珍珍自然也不会拒绝甜品,就着红糖馒头能喝下三碗,临睡刷牙前还能再喝一碗当宵夜,再算算账,看着结余出来的二十四块,刨去成本和车费,刚好十五块……得,好心情又没了。
  貌似是赚钱了,一口气二百八呢,可工资一发,剩下的还不够她自个儿工资,这可真是……真没劲!
  季渊明洗漱进了卧室,见她双颊气鼓鼓的,“怎么,亏钱了?”
  “没,但也没挣多少。”
  季渊明没忍住,捏了捏她软软的双颊,只觉着收下腻滑不已,心情大好,“告诉你个事儿。”
  “说。”
  “那个……我下个月可能要调市局。”
  “调就调呗,啥时候回来?”作为警察家属,珍珍已经习惯他一半时间不在家的状态了。
  季渊明颗了一声,“不是借调,是组织人事安排。”委屈巴巴。
  珍珍终于抬头,“啥?!那是升官啦?!”
  季渊明淡定的点点头,脸上是一惯的淡笑,但珍珍就是知道,跟平时的笑面虎不一样,这次的笑里更多的是踌躇满志,当真是意气风发,青葱少年。秦小凤曾说过,女人靠爱情滋养,男人靠事业,看来果然是这样的。
  她也放柔了声音,“去哪个部门,做啥?”
  “还是副局,刑侦口。”
  “呀!那是两级跳了呀!”珍珍高兴得蹦起来,县级的副局直接略过正局,跳到了市级副局,虽然都是副局,可级别完全不一样。关键他还三十不到,以后只要不出原则性差错,前途是真不可限量!
  季渊明被她崇拜的小眼神看得不好意思,摸了摸她被捏红的脸颊,“傻样儿,以后去市局上班,还得再借六哥的自行车,我看年底能不能有奖金,咱们买辆自个儿的自行车。”
  “放心,车我给你买!”珍珍拍着胸脯保证。
  “那可不便宜,好几百呢。”季渊明故意逗她,其实知道她的能耐,要不是买了房子和厂子,她现在手里也该有大几千了。
  “切,我的男人以后哪能再开两个轮子的,那必须是四个轮子。”
  季渊明也想起王伟那辆大屁股吉普,男人哪有不喜欢车的?两个人想着那情景就笑起来,连以后要去省城,要出省的事儿都给计划好了。
  ***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季渊明这边刚升官,丰收大姐那边跑销售一直锲而不舍,横西市六个门市部跑了不下三十次,跑到采购经理们看见她就想躲,推销话术说到唾沫都干了……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她又卖出去一批。
  有一门市那批打头阵,市面上反响不错,好多小学生进百货商店都问“有纽扣玩具吗”,三门市干脆订了一千个,每款二百五十个,库存一下子就去了大半。
  当然,根据一门市一块二的售价,丰收大姐把价格也提到九角,不兴她们苦哈哈做出来,大头让商店赚走的道理。就为了这二角钱,她也舍不得天天坐公共汽车来回,每次腿着去腿着回,鞋子磨破好几双,一双大脚磨得全是水泡。
  这九百块营业额,她可是能拿四十五的!
  然而,好消息还不仅仅局限于此,第二个月,珍珍刚趁着提前下班去了一趟纽扣厂,刚进门就被春霞叫住:“珍珍,有个男同志找你,他一来就去咱们车间东看西看,还问咱会做玩具的有几人,多大年纪,平时厂里水电成本啥的,跟查户口一样。”
  珍珍一愣,莫非是被革委会的盯上了?可她明明很低调啊,出头的事都让原厂工人顶着,就是丰收大姐她也想办法给办了个劳动关系,不是盲流啊。
  “小女同志你好,还记得我吗?”
  哟,一门市的经理来了!
  而且是来送钱的!
  第45章 045 真相
  眼看着三门市也卖起跟他们一模一样的纽扣玩具来, 他坐不住了。明明纽扣厂最先找的是他们,他们刚把名声打出去,凭什么便宜三门市?
  大家虽然属于同一个公司, 可门市部的营业额是各管各的, 年底大家各自发福利, 有人抢生意不就是抢了他的福利吗?
  林珍珍也不跟他啰嗦,她卖东西肯定谁给的价高卖给谁啊, 他现在还想用七毛的低价买她能卖九毛的东西, 可能吗?哪怕是搬出文霞的人情来,也没用。
  最后, 经理咬咬牙,答应给她一块的单价,并且是当场结清货款, 但前提是她只能卖给一门市。
  “这可不行,你们一个门市才多大销售量, 咱们库存可不小,没有只做你们独家生意的道理不是?毕竟我还有那么多老弱病残工人等着开锅呢。”
  经理现在一听“老弱病残”就头疼, 你说这小女同志怎么专拿大帽子压人呢?他们把货款拖一拖, 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可怎么到了她这儿就是没良心道德品质低下了?
  珍珍看着老奸巨猾的他,忽然眼珠子一动, “咱们也可以这样,把一门市的优先级放第一位。”
  “什么意思?”
  就是每一批产品出来, 第一时间供给一门市, 无论他们要多要少, 先紧着他们挑。他们挑剩下的,等一个礼拜以后,才能让其他门市部来挑, 从此以后无论哪个门市部愿意来补货的,都可以自个儿来,不分先后。
  经理听着,嘿,还有点意思。
  他是最先卖纽扣玩具的,已经尝到“先机”的甜头。虽然现在市面上的纽扣玩具依然受欢迎,可价格都上不去,顶多一块二一块三,他可是悄悄卖到一块五的……珍珍她们能打听到的,那都是上账的单价,报给国家的。
  有了一个礼拜的先机,他的腰包也能比其他门市部经理更鼓不是?
  得嘞,就这样,珍珍把给他的价格抬到一块,给其他门市的当然也得是一块,丰收大姐乐得见牙不见眼,也不埋头种地了,让胡姐夫把砖瓦厂的工给辞了,专门回家种地,她来厂子里帮忙,跑跑销售,做做手工活,一个月能挣□□十,比当副局长的妹夫还挣得多哩!
  她也不愿住妹妹家打扰小两口,就在厂里找间废旧办公室,打扫一下,摆张钢架子床,置办上几件生活必需品,就成了她的“宿舍”。
  有了固定住所,她的干劲更足了,赶在春节前居然把销路跑到隔壁市去。反正有正儿八百的介绍信,穿着时兴的的确良衣裳,头发留到脖颈,别两个小钢夹,挎个绿书包,那精神得,满月生产队的社员都快不认识她了!
  事实证明,女人自信,果然是事业起飞的第一步。
  ***
  眼见着卖纽扣玩具比直接卖纽扣赚钱,还是数量级的赚,珍珍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思路,机器坏的就坏的用,全做成残次品也无所谓,她照着以前的进货渠道,送了礼跑了关系,进回来纽扣生产原料,刚好老赵头以前也是搞生产的一把好手,带领着工人们连续生产出好几批“歪瓜裂枣”。
  省了买新机器的钱不说,还变废为宝,打出“青云纽扣玩具厂”的招牌,每个月保证了五千个玩具的产量,曾经对这厂子爱答不理的人,全都红了眼。
  正好新养的猪出栏,珍珍拿着季渊明的干部票,爽快地买了一整头猪回来,还另外多买了两个沉甸甸的后腿,给姐姐和婆婆各送一个,过个好年!她不怕别人眼红,因为珍珍知道,1977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
  从今年开始,随着高考的恢复,整个国家,整个社会,都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速变好。
  不过,今年过年能吃上肉的横西人,那都不是普通人,更何况他们还是杀一整头猪,大清早的天刚亮,桂花胡同就万人空巷,都跑胡同口第一家,林老师家看稀罕来咯!
  那么大一头尖嘴黑毛猪,少说也是四五百斤,本来刚出栏的肯定没这么大,是珍珍找张胜利帮忙,从他表哥的养猪场弄来的大青猪,以前都舍不得杀,养着作种猪哩!每天好吃好喝的供着,那肉肥得,那油厚得哟……胡同里的人们,恨不得一人上去摸一把,回家做锅汤都还嫌腻。
  “嘿,你是没看见,猪大算啥,光猪血都接了满满两大盆呢!”
  “猪血算啥,你看看那后腿,那猪心,黑市上也买不到这么好的。”
  大家七嘴八舌,都在小声议论着豪气冲天的林老师家,光赶美领着季海洋为首的一群孩子,把杀猪匠刚刮下的猪毛一卷,用水洗干净,光这卖了就能换二两水果糖哩!
  这是啥概念?
  当然,大家看归看,馋归馋,都是工人阶级,自认为比乡下农民有自尊,看够了也就叫着自家那些没出息的咽口水的孩子回家了,不会一天到晚守着。
  丰收大姐腌的猪头肉是一绝,珍珍请她帮忙给腌了满满两个小瓦罐,五花肉切出两斤一条的共八条,给厂里工人们每家送一条,并上两斤花生四斤瓜子儿五斤水果糖,那也是顶了不起的年货了,比以前街道办的时候还实在。
  下水当天就三家人各分点儿,没了。
  留下足够挂腊肉的,珍珍又指导着蕙兰给他们灌香肠,把一整根竹竿挂得密密麻麻的,坠弯了腰,每天不知多少孩子趴上头看他们的香肠哩!
  当然,常走动的季六哥、张胜利、文霞,以及小两口要好的同事们,每家送一条猪肉一挂香肠,这些不用珍珍操心,季渊明早早的计划好,抽个礼拜天,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送去。
  就这样,也还剩五分之四呢!季渊明提议要不给王芳家也送点,顺便看看荞荞,这几个月小两口忙得脚不沾地,也不知道荞荞的病好些没,上次打电话的时候说孩子没回来,留在省医院住院了。
  珍珍心里也怪想念小洒水车的,“行,那咱送他们条后腿吧,荞荞爱吃肉。”
  王芳家在二楼,他们也不莽撞地上去,只在楼底下喊,没几声她就掀开窗帘:“哎哟,你们来了,快上来吧。”
  “姐,荞荞在吗?”
  这半年他们一直忍着没去看她,就是怕她还记得他们,哭闹起来王芳两口子会失落。
  “在呢,你们上来吧,没事儿。”王芳打开门,还去拉珍珍。
  当然,他俩注定要失望了,荞荞压根就不认识他们啦!小姑娘长得很快,半年时间不见窜了半个头,黄绒绒软塌塌的头发也黑了不少,皮肤白白,眼睛大大,穿着一件红底带小碎花的棉袄子,跟年画娃娃似的。
  看见他们就躲王芳身后,因为季渊明穿着制服。
  可,她以前也见过他制服的样子啊……小两口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荞荞别怕,这两位叔叔阿姨是你爸爸很好的朋友哟。“王芳鼓励的摸了摸她头顶,她说的是赵建国。
  然而,小丫头却不知道,忙睁大了眼睛,小声问:“叔叔阿姨,我爸爸呢?他还没回家家。”她跑到他们身后看了又看,打开门往楼道里找了半天,“爸爸医院,上班班,挣钱钱。”
  季渊明心头说不出的难过,不知道是为谁。
  王芳小声解释:“我们打算等她成年再告诉她真相。”
  季渊明这才好过些,“她的病怎么样了?如果有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我们不会推辞。”他们这趟是带着钱来的。
  王芳叹口气,“刚开始我也以为是扁桃腺发炎,她爸回来看了说不上,怀疑是甲状腺肿大,送到省医院看过还真是,已经三度肿大了,还有结节……”
  珍珍觉着好像哪里不对劲,季渊明听得屏住呼吸,“那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