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难题
  齐军的话提醒了齐栋梁,这个时代可是先报志愿后参加考试的,不像后世是先参加高考,等高考成绩出来后,根据自己的分数报志愿,而且还有平行志愿可报,报中的机率很高。而现在只能根据自己模拟考试的分数,参考上一年度松江省高考录取分数线,以及各个院校的录取分数线来报志愿,而且,只能报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第一志愿是重点大学,也就是以后的一本,第二志愿是普通大学,也就是以后的二本,第三志愿就是自费的大学,如果高考发挥失常,就容易推动被录取的机会,如果高考超水平发挥,也去不了更好的学校,只能去自己所报的学校,报考确实是摆在众多考生面前的一个大难关!
  这个时候的高考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可不像后世那样,随随便便考个二三百分就能上学,这时候的录取率极低,上一年全国高考的录取率只有20%多一点,也就是说5个人当中才能有1考上大学,这其中还包括许多自费生,能考上重点大学的只有百分之几的录取率,而去年铁路一高中参加高考的有600多人,过了重点大学录取线的文科只有3人,理科也才11人,考上重点大学的比例才2%多一点。
  想到这里,齐栋梁说:“爸,我知道了。我们班主任郑老师带过好几届毕业班,报考的经验十分丰富,到时我会请郑老师帮助我分析报考的。”
  齐军说:“栋梁,报考这一关十分重要,轻视不得,要报考的时候我和你小姨会回去帮你参考的,同时,也会请刘校长根据你的学习成绩参谋一下的,你专心学习就好。”
  齐栋梁说:“好的,爸,我知道了。”
  第二天上学第一节课课间休息的时候,郑老师把齐栋梁叫到了他的办公室,告诉他学校已经同意他今年提前参加高考的事情。郑老师是一位十分负责任的老师,既然无法阻止齐栋梁今年参加高考,心态随之就转弯过来,则是全力帮助齐栋梁备战高考。
  郑老师说:“齐栋梁同学,今年的高考和去掉一样,理科的一共要考7科,总分是700分,去年理科类重点大学的录取线是502分,估计今年的录取线要比去年的还高,估计至少得510分以上,而你想要考一所好一点的重点大学,分数至少要达到550分以上,以你现在的学习成绩,下足功夫,努力一下,达到550分还是很有希望的。”
  郑老师对齐栋梁的期望很高,普通大学考虑都没考虑,就把齐栋梁直接定位在重点大学上了,而且还希望他能考上好一些的重点大学。清华和北大是重点大学,京城理工大学和师范大学也是重点大学,松江大学和鲁东大学也是重点大学,但是层次却是天地之差,郑老师不指望齐栋梁能考上最顶尖的重点大学,起码也得是中等或中等以上的重点大学。
  齐栋梁说:“谢谢老师的鼓励,我会努力的。”
  郑老师说:“齐栋梁,你是我带出来的学习,我就要为你负责到底,报志愿的时候学校会让每一个考生买一本松江省高考指南,里面有全国各所高校今年在我们松江省招生的人数,以及历年各所高校在我们松江省录取的分数线,具有很高的参考价格,到时候我会帮助你参考报那所学校的,怎么说老师也带了好几届毕业班,报考的经验还是有的。”
  齐栋梁一听郑老师对自己这么关心,处处为自己着想,心里也是十分的感动,急忙说:“谢谢老师。”
  郑老师摆了摆手说:“现在说谢为时过早,等你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后再说感谢不迟。”
  见齐栋梁点头,郑老师接着说:“现在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需要解决。”
  齐栋梁问道:“郑老师,什么问题?”
  郑老师说:“现在你是高二,高二只有月考,高三和复习班才有模拟考试,高二的月考只考高二学习的课程,你的分数无法衡量你高考的成绩,高三和复习班的一模二模三模考试的成绩,是对初中和高中所有课程的检验,才接近高考的成绩,这个问题不好解决。”
  齐栋梁想了想说:“郑老师,要不我向学校申请一下转到复习班去,这样就能参加模拟考试了。”
  郑老师说:“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了,你高二还有一个学期的课程没学呢,现在就转到复习班对你十分不利,你缺了高中最重要的半年课程,就算你自学能力再强,对你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弄不好就考不上重点大学了。”
  齐栋梁闻听不由得点了点头,郑老师说的很有道理,虽然他前世高考的成绩不错,也考上了重点大学,但是都扔了这么多年,高中的课程他也得一步一步的学习和复习才能捡起来,只是比新学习高中课程的同学们快一些、扎实一些而已,扔了高二下半学期的课程直接到复习班复习,对他确实有一定的影响。
  齐栋梁思考了一番突然问道:“郑老师,高二的月考和毕业班的模拟考试不是同一天进行吧?”
  郑老师说:“当然不是,高二的月考和高三的模拟考试是错开时间的,因为需要教室做考场。”
  齐栋梁闻听兴奋的说:“郑老师你看这样行不,我继续留在高二学习,到月考时我就参加月考,高三和复习班模拟考试的时候我也参加,这样两不耽误。”
  郑老师闻言眼睛不由得一亮:“这到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只是,你又要学习高二的新课程,又要准备那边的模拟考试,会很累很累的,你年龄这么小,而且你那病才治好还没去要呢,我担心把你给累坏了。”
  齐栋梁说:“郑老师,我不怕累,再累再苦我都能坚持。”
  郑老师想了想说:“好吧,就先按你说的办,我得向学校领导请示一下,看看校领导是什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