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有点难[八零] 第36节
  “妈,我没事。”刘淑英开口安慰,感觉身体被抱得死死的不能动弹。
  门口的项博文拍拍强忍着眼泪的刘建国肩膀,“建国,你这两天忙完带上家里老婆孩子,一起去我家坐坐,我和你冯姨先回家。”
  项博文带着冯青走出去顺手将门带上,两人手牵手唏嘘着走了。
  刘淑华目送项博文两人离开,自己站原地犹豫片刻,静静地回卧室。
  进屋就看见书桌上的零食和英文书,她拿起书照着词典看起来。
  刘建国直愣愣的看着抱在一起的老婆孩子,过了好一会儿,转身抹把眼泪。
  上前拍拍张大花肩膀轻声说:“大花,行啦。四儿在这么被你抱着,都要挤死啦。”
  张大花闻言连忙放开刘淑英,见刘淑英冲自己卖萌傻乐,伸手轻打她一下。
  抹把眼泪哭诉着:“死孩子,跑哪儿去啦。也不说一声,你早晚要把你妈我吓死。”
  “我上次跟大哥说,要给他买本书,去买书啦。”刘淑英奶声奶气的说,脸上讨好地笑。
  “那你就不能跟家里说一声?”刘建国好些日子没正经说什么话,声音嘶哑。
  刘淑英不说话,就冲着两人笑。
  刘建国只好让张大花去做饭,又让刘淑英把给他哥的书拿出来,放一起明天带给刘晓军。
  吃完饭,刘淑英回屋裹着被子看小人书玩。
  刘淑华问她,为什么要给刘晓军买国富论那种资本的书?
  刘淑英挠头不知道该怎么说,她总不能说以后的社会,这些东西会被正式的摆上台面,有些人还将这书奉为圣经吧。
  她最后把责任推到叶天择身上,说是朋友父亲送的,鼓励大哥从哪儿跌倒再从哪儿爬起来,拜托她千万别告诉爸妈。
  刘淑华若有所思的点头,继续看自己的书刷题,她现在也不知道能为家里做些什么。只能遵照项博文说的,更努力的学习,改变命运。有余力后,可以改变全家的命运。
  第三十四章
  第二天张大花早早的起来,煮粥蒸包子。除了家里吃的,特意包了十个纯肉馅的给刘晓军带去。
  又拿出雪花膏,给自己、刘淑华、刘淑英、刘晓峰一人来一坨。
  还想给刘建国的脸上抹大点,让他躲过去了。
  一家人穿着刘晓军给买的那套衣服和帽子围巾,一起出门。
  刘建国让刘晓峰在前面打样,昂首挺胸雄赳赳气昂昂的向公交站走去。
  公交车站旁,一家人刚好遇见机械厂的几个工友。
  其中一位李姓工友媳妇周莲冲他们面前吐唾沫,骂道:“我要是你们家,直接全家吃耗子药死了算了,还敢穿得这么好出来晃悠。要早几年,把你们全家抓起来游!街。”
  “你找死。”张大花骂着想上前扇周莲耳光,被刘建国一把拉住,劝她冷静点,有正事要办呢。
  “周婶儿,我李叔有日子没回家了吧。看把你闲的,都神经了。”刘淑英冷冷地看着她说,他们家跟对方毫无瓜葛,再怎么样也轮不到他们来骂。
  “你个小丫头片子,瞎说什么?我家老李天天都回家。”周莲像是被踩住尾巴的狐狸,尖声质问着刘淑英。
  “你家那点破事儿谁不知道,赶紧滚,要不然我让你马上出名。”刘淑英叉腰看着她。
  “行,你个小丫头片子,你给我等着。”周莲一边色厉内荏的指着她,一边后退两步转身跑啦。
  “四儿,你怎么知道她家有情况的?”张大花问。
  “在家属院里听别人说的,车来啦,咱们走,还要去见大哥呢。”刘淑英随口敷衍着,牵起张大花的手往公交车门走去。
  其实这事还是她上辈子知道的,入夏的时候,李姓工友的小三会抱着儿子去他们家鸠占鹊巢。
  一家人坐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来到看守所。
  警察仔细地检查一遍带给刘晓军的东西,对两本书嗤之以鼻,最终还是将东西都留下,说会转交给刘晓军。
  刘淑英这才发现英文书的方便,这要是中文的,怕是直接没收完事。
  全家一起进入见面室,张大花看见刘晓军的样子捂着嘴哭。
  刘晓军头发被剃光,人又瘦了一些,脸颊有些凹陷下去。但看着气色还不错,见张大花哭安慰道:“妈,你别看我现在瘦了。其实都是瘦的肥肉,肌肉还长了呢。”
  张大花听见这话,哭得更厉害了。肌肉长了,那不是干活儿干的嘛。
  刘建国拍拍她肩膀,让她别哭了。一共就一个小时的见面时间,再给哭没了。
  刘淑英和二姐、三哥都劝了几句,张大花才渐渐止住眼泪。
  一家人开始七嘴八舌的问刘晓军的情况,张大花让刘晓军别累着,注意身体什么的。
  “大哥,你在里面能用钱吗?”刘淑英奶声奶气的问出爆炸性的问题。
  刘晓军苦笑不说话。
  “可以的是吗?”刘淑英追问。
  “你们别管了,能用钱我也不配用家里的钱。”刘晓军神色暗淡的说,这里面是有规矩可以用钱买些生活用品。但价格是外面的十倍不说,还都是些残次品,不用也罢。
  张大花和刘建国面面相对,他俩身上加起来,一共就两块二毛钱。
  张大花站起来咬牙说回家拿。
  刘建国让她把三个小的也都带回去,刘淑英不乐意被强行拉走。
  她只好最后嘱咐刘晓军记得看书,慢慢查字典够看很久。还说好好表现,争取多多的减刑。她会给他写信,让他记得回复她的信。
  刘晓军哭笑不得的答应,直到收到包裹才明白为什么四儿让他查字典。一本英文大部头,够他在牢里待一辈子的时间看。
  刘建国眼看着张大花和孩子们走出去关上门,才转头叹口气问刘晓军。“老大,你到底为什么要干这种事情?”
  “爸,你别说了,我知道错啦。”
  “可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干?家里怎么你啦?咱家条件虽然不算多好,但也没太差啊,特别是这两年……”
  “爸,你别说啦。”刘晓军打断他道。
  刘家人瞳色都偏棕色,看人的时候自带一种冷感。刘晓军目光如炬的盯着自己父亲问“爸,你真的想知道吗?”
  刘建国点头。
  于是,刘晓军吐出口气,同他说起自己眼中的这个家。“爸,其实小时候有段时间,我挺想妈和你离婚的。”
  刘建国闻言,立刻瞪大双眼,想打人。
  刘晓军却冷漠的笑啦,他现在特别想抽支烟,可惜没有。
  “打我记事起,家里就一直鸡飞狗跳。没分家前是,分家以后日子看似好过,没吵得那么厉害。
  但其实我认为是更难了,那个难从精神上的变成了精神和□□上双重的。
  家里你俩该吵架还是吵架,伙食还差了很多。
  我甚至再也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即便做一件新的,也要打几个补丁后才敢穿上身。
  因为我那两位婶婶看见我有新东西,就会找上门要。要完,你跟我妈就要吵架,之后一段时间家里也会很困难。
  从那时起,我就隐约觉得钱是个好东西。有了钱,可能你们就不会再吵了。”
  刘晓军说到这里,问将头低到与桌子平行的刘建国,还要听吗?
  刘建国用沉闷的语气说要。
  于是,他就笑着接着讲:“其实也不只是你们,还有王欣蔓,她令我原本模糊的想法变得无比清晰。再加上我的手,我再不想办法挣钱怎么行呢?”
  刘建国用手抹掉眼眶里的泪水,他抬头看着自己的第一个孩子问:“你批发回来的头绳和衣服,你妈不是卖得挺好的吗?你想挣钱,一起卖衣服不就好啦。”
  刘晓军脸上满是嘲讽,他告诉刘建国一件憋在心里很久的事情。“我在z市看见了宋知礼他们,人家现在开着小轿车,出入的都是高档饭店。过得好着呢。”
  刘建国瞳孔轻微放大,初闻这件事令他心情十分复杂,过了许久才艰难的问:“他们干什么啦?”
  “宋知礼脑子多好使,他们去那边又去得也早,开了间皮包贸易公司。人家那公司,如今一年能挣上百万。爸,你要是看见他们现在的模样,保证认不出来。人家每天都是西装革履的,冒充着x市人。”
  刘建国像是被刘晓军嘲讽的目光烫到,他有些生气的说:“你跟人家比干什么?你要这么比还有一年挣几百万、上千万的人?你比得过来吗?咱自己家过好了不就行了吗?”
  “咱家过得真的好吗?老二要不是遇见项爷爷,靠她自己学肯定要被耽误。老三就爱吹牛,馋汽水,到了去偷拿老四钱的地步。老四就更不必说啦,你以为我为什么给她寄头绳,是她找我要的,她还没桌子腿高呢,她就想自己挣钱啦。”
  刘晓军想说的话都说完啦,他也不理会刘建国的愣怔,边站起来打报告要回去边居高临下的睥睨着自己的父亲说:“爸,我就是表现再好没个二三十年也出不去。你要是真心疼我们,就去z市找白婷进货卖服装吧。
  趁着这几年多挣点钱,别抱着你那点死饭碗了。你算算你和我妈那点钱,你养得起他们吗?不提以后的嫁妆彩礼,就说现在,你连一日三餐,餐餐有肉都做不到。”
  张大花拿着钱回到看守所时,刘建国已经蹲在大门外一个小时。
  张大花喊他好多声,他才回过神站起来,眼神飘忽的说:“大花,你来啦。”
  “你这是怎么啦?”张大花拿手在他面前晃晃。
  “我没事,取了多少?”刘建国抓住张大花的晃悠的手说。
  “家里也没多少钱了,我拿存折取了100,给多少我听你的。”
  “都给了。”刘建国不假思索的说。
  张大花下意思想反对,又咬咬牙说:“听你的,都给了。”
  “咱家还剩多少钱?”刘建国问。
  “你自己看。”张大花从兜里拿出存折递给刘建国。
  刘建国翻开,前面不用说他也知道,父母走后两夫妻白条条的就剩不到50块钱。
  这两年多陆续又存了300多,大头是从去年家里卖头绳以后的这几个月,存了4000元左右,共计余额4325元。
  刘建国不再说话啦,他神情黯淡的将存折交还给张大花。
  两人一起进看守所办完手续,又一起在路边等公交回家。他俩在寒风中站着,谁也不说话,刘建国突然冒出一句。“大花,这些年幸苦你啦。”
  “你说这些干什么?”
  “没什么。”
  刘淑英坐在家里火炉边,听见门响站起来,发现张大花一个人回来了。
  “妈,我爸呢?”
  “去你项爷爷家了,说是谢谢人家。”张大花摘下帽子围巾手套,拿着往屋里走,见刘淑英跟着她忍不住唠叨:“四儿,你说你昨天吓不吓人?多大年纪,自己在外面跑来跑去。你项爷爷和冯奶奶都吓着了……”
  “妈,我知道错啦,你别说啦。”刘淑英赶紧求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