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有点难[八零] 第40节
  刘淑英一个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说了一刻钟。
  口干舌燥的停下来,问家里其他人的意见。
  其他人早被刘淑英的小大人模样逗得乐开花,听见她询问,都强忍着笑说以后都听她的。
  刘淑英看他们那副模样,能不知道是在敷衍自己吗?
  她翻着白眼告诉他们这件事情很重要……
  张大花见她又要开始滔滔不绝,上前抱起她劝道。“四儿,那妹子刚三十出头就老成四十的模样,可见是个命苦的。我看她那样也确实是第一次,再说你想想你大哥,饶了她这一回吧。”
  刘淑英听她提起大哥刘晓军,眼里冒出泪花恨恨的说:“我大哥做错事都无期了,凭什么那女的就不用坐牢。”
  “我的四闺女哎,你可不能这么想。”张大花抱着她边往楼上走,边轻言细语的哄。“你大哥那件事是他走错了路,那妹子今天这样的,咱给她个机会还能回头。你就当替你大哥积德还不行吗?你妈我比你再怎样也比你大不少,人还是会看的……”
  刘淑英撇过头不看张大花,心想要是加上上辈子,她可比张大花大20多岁呢。她知道刚才的话有些钻牛角尖,可这不代表,她能认可家里今天放走小偷的行为。
  张大花抱着刘淑英回到自己屋,将她放在床上。又把装钱的匣子放到她面前打开,哄着她说:“行啦,别闹别扭啦。今天生意这么好,咱一起数数挣了多少钱?”
  刘淑英大力叹气,心说真把她当三岁小孩儿哄呢,不过还是抓起钱匣子里数起来。又想起银行周六日放假,家里一到周末放这么多现金怕得慌。
  母女俩一起将钱数一遍,营业额10266元。
  张大花人傻了,刘建国进屋拿起账本看一眼,也傻了。
  “妈,雇人吧。咱家现在早9点一直营业到晚9点,你至少要雇两个人。一个从9点到6点,一个从12点到9点收摊,两人中间都要休息一小时。咱现在一天挣这么多,雇个人工资只用一月给个百八十,满大街多的是人想来。”
  张大花和刘建国回过神,就听刘淑英小嘴一张将雇人的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都笑了。
  “四儿,回头生意没这么好了呢?”刘建国逗她。
  刘淑英眼皮一翻,倨傲的说:“不可能,爸你等着,咱家挣大钱的时候在后头呢。”
  刘建国和张大花就一起哈哈直乐。
  乐完张大花问她洗澡吗?
  刘淑英说洗,张大花就将她抱起来,“走喽,带我家的小管家婆去洗澡喽。”
  刘淑英听见这外号一阵无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管家婆三个字就时常被家人拿来调侃她。
  第三十九章
  隔日,刘建国趁着中午店里没人,去街上买回笔墨纸砚,用毛笔字写招聘信息。
  “爸,你还会写毛笔字呢?”刘淑英和二姐三哥一起不可思议的望着刘建国。
  “这有什么的,你们爷爷当初可是读过私塾的。”刘建国在仨孩子的注视下弯起嘴角自豪地说。
  “我要学。”刘淑英举起手,这辈子多个书法技能挺好的,不怕被人说字丑。
  刘建国就问她,“四儿,你是真要学还是假要学?”
  “真要学。”
  刘建国又问刘淑华他们,俩人都说不学。
  他也不勉强,抱起刘淑英出门买字帖和毛笔。
  张大花一个人在楼下坐着看店,见父女俩往门外跑问他们干什么去。
  刘建国说声买东西后就不见人影,刘晓峰下楼说四儿要学毛笔字。
  张大花这才想起他们搬家时,冯青还专门嘱咐过她有条件要让刘淑英继续学钢琴。心想招到人后,有空一定要去冯青介绍的老师那里拜访。
  招人的红纸贴出去不到一个小时,街道居委会就先来了人。来的是一位四十出头短发的和善女人叫方翠,说话声音比常人略大脸上一直带着笑。
  她进门时店内还有位年轻姑娘正对一条羊毛长裙犹豫不决,上前三言两语就说服对方买下裙子离开。
  之后才对张大花自我介绍,后说:“妹子,你要招人直接找我们街道居委会就行,我们肯定给你介绍好的,还知根知底。”
  80年代居委会的职责很多,为居民介绍就业岗位就是其中一个。
  “是吗?我们刚来也不知道。”张大花也没多想,直接去撕招聘信息,方翠连忙跟着她一起撕。
  撕完刘建国从厨房出来,说泡了茶请方翠进去喝。
  方翠就一边笑着说不客气,一边跟他们去厨房。
  刘淑英深觉这位方干事是个人物,怕爸妈搞不定。就让刘晓峰看店,自己紧跟着进厨房。
  张大花嫌她碍事、瞪她,她就装没看见。
  “我看你们忙,这也是饭点啦,我就直接长话短说。你们打算要招几个人?要什么样的?我回去找找,明天喊人来试试。”方翠捧起杯子喝口茶,干脆利落的说。
  张大花就将条件说一遍,暂时要两位四十岁以下嘴皮利索的女人,每周休1天,工资100元。
  方翠听到工资不由眼前一亮,脸上笑意加深两分。“你们这工资可真不低,我都想来。条件简单又不费力气,明天你们几点开门?我找四个过来让你们挑。”
  双方约好明天9点带人来,方翠就打算告辞。
  刘淑英开口将她喊住:“方阿姨,你明天带人来可以,可有些话我们要说清楚的。”
  方翠低头看一眼刘淑英圆嘟嘟的小脸,对张大花两人夸道。“早听说你们家小闺女是个小大人,今天一看还真是那么回事。”
  她弯腰将刘淑英抱桌上坐着,“你说说什么话?姨听听。”
  刘淑英将条件说一遍,主要强调要身体健康、手脚麻利不偷懒,还说家里不是厂子,没有铁饭碗那一说,除去工资和过年过节发点水果点心,别的福利一概没有。
  末了她又补充道:“明天来的人留下试用7天,试用一天3块钱。期间我家要是觉得不好,就让她们直接走。7天后留下的,我家就跟她们签协议。不违反规矩,就不开除。”
  刘建国和张大花在边上听刘淑英说的条件不住点头,他们以前都在工厂干过,知道那些偷奸耍滑的人多难对付。
  张翠一口答应下来,说她给街道范围内的七八户个体户介绍过人,知道规矩。又夸刘淑英小小年纪,是个小神童。最后说明天带人过来,就出门走了。
  翌日早上八点多,刘建国正扫店外自家负责的区域,就见方翠带着四个人走过来。
  刘建国扫一眼,发现他家要求40岁以下的,方翠就真带的是四位三十多的妇女。
  “刘同志这么早就在忙呢,你看我给你带的人怎么样?”方翠走到他面前笑容满面道。
  刘建国还能说什么,赶紧请她们进去,叫孩子他妈出来见见。
  刘淑英这跟屁虫自然也跟着一起,听四人的自我介绍,有一位在他们七八人的注视下,自我介绍得磕磕巴巴,直接给否了。
  那位还说自己当营业员没问题。
  刘淑英就将昨天的条件讲一遍,直言她家这里不是国营商场,客人进来是要招呼的。不招呼好卖得少,她家挣的就少,挣得少就没钱请人。
  其实刘淑英有想过卖出去一件给提成的方式,但现在纯粹是卖方市场。她家衣服从开张到现在一共七天,现在连挂着的加库存不到三十件。
  这种情况下给人提成的水平高了,就是做慈善,低了还不如死工资。
  剩下三位刘淑英请刘晓峰出场,装作买衣服的顾客。
  让她们轮流去招呼,有两位表现辣眼睛,学着国营店铺的营业员多问几句就语气不善。
  最后只有一位姓李的婶子被勉强留下,就这刘淑英还提前打预防针。试用两天,不行走人。
  方翠被她这通操作搞得面上挂不住,语气不善的问张大花夫妇,“你们就这么由着小娃娃胡来?”
  “方阿姨,您昨天还说我是神童呢。”刘淑英仗着年纪小,直接怼回去。
  张大花立刻轻轻打她一下,陪笑脸对方翠说:“方干事您别生气,我家闺女就这臭脾气。她还小呢,您别跟她一般见识。”
  方翠觉得她们母女俩给她演双簧呢,面上笑意淡了两分道。“既然你们看不起我们居委会为你们介绍的人,那你们一个都不用留,我全带回去就行。你们自己去贴告示招人好了,我看你们能招到什么样的人?”
  刘淑英立刻说好。
  方翠面上彻底没了笑模样,率先出门离开。李姓婶子站在原地犹豫片刻,也跟着走了。
  刘建国轻敲刘淑英的头,说她太过得理不饶人。
  刘淑英捂着头辩解道:“那方阿姨就是故意的,我们都说要求了,她却找几个这样的过来。”
  张大花在旁边附和。
  临近中午,方翠跟在一位面无表情五十出头的女人身后进店,她自我介绍叫张萍是居委会主任。
  刘淑英是真没想到,居委会的人还会再来,心里腹诽她们太闲。又去厨房将准备午饭的张大花喊出来。
  张萍见人都到齐啦,开门见山地说:“今早招工的事,是不是有误会?”
  张大花示意刘淑英别说话,自己开口将今早的事情说一遍。“我们也挺感激居委会的替我们找人的,可那样的我们没办法要。”
  张萍又问来的几人都叫什么,知道名字后脸色就黑了。这几个人不是方翠家亲戚,就是她邻居。
  不过这些事肯定不能跟刘淑英他们说,就只说明天她亲自带几个人过来让她们挑,绝对符合他们要求。
  刘淑英跑到门外,见方翠点头哈腰地跟张萍求饶,咧嘴乐开了花。
  刘建国将她抱回店内往楼上走,觉得小闺女这就是闲的,打算趁着现在有空带她学毛笔字去。
  第二天张萍带着两位二十多的返城女青年来店里。
  一位叫刘欣,短发二十八岁,有三个孩子最小的跟刘淑英一般大。
  一位叫王卉,烫着时髦的波浪长发刚二十岁,单身。
  两人家里都有人在北青学院任教,说话办事也都爽快。王卉嘴更巧些,刘欣也不算差,就是没王卉那么自来熟。
  张大花和刘建国满意的点头,当下就让她们上岗试用。先安排她们将店里店外打扫一遍,两人也都知道有试用的说法,自然卖力干货。
  张大花见两人干完活,就让刘建国从三楼搬下来两张椅子,让她们没人的时候可以坐会儿。
  腊月二十九,刘记服装店正式关门。
  刘淑英他们全家一起出门准备年货,刘晓峰如愿以偿地获得一大包炮仗,他觉得全s市的小孩都不会有比他更多的鞭炮,回家路上一直昂首挺胸地走在最前面。
  快到家时,远远看见门口有人影坐在台阶上。
  刘建国就让刘晓峰跑快点,去前面看看。
  “爸妈,是上次那个小偷。”刘晓峰在原地蹦跶着对他们挥手大喊,半条街的人都为之侧目。
  “伢子,你可别这么说,我不是小偷啊。”妇女上前拉住刘晓峰,想捂他的嘴。
  刘晓峰闪身躲过,窜到张大花和刘建国身后继续说。“我又没说错,你上次就来我家偷衣服啦。”
  妇女面色苍白、尴尬地站在原地搓衣角,渴望的看着张大花想让她帮忙说说话。
  张大花没注意到这些,让刘晓峰别乱说话,后又对她说:“赵招娣同志,你怎么又来啦?我们家今天不开门,窗户上贴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