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只是陆家人口太多了,三个堂哥寄回来的钱一半留给大伯和大伯娘,另一半就留给陆爷爷和陆奶奶,两老也都将钱大多都补贴在家用里了。
毕竟这两年的日子确实是不太好过。
再就是陆二伯家的大堂姐,在市里的小学教书,每个月的工资有38块,大堂姐夫又是在市里的公安局里当公安队长的,每个月的工资也有58块钱,大堂姐现在只有两个孩子。
大堂姐夫家的父母也还在机关里上班,都拿着工资,所以负担算是最少的了,每个月大堂姐也跟大堂哥他们一样,给家里寄10块钱回来。
再就是四堂哥了,他刚结婚没几年,先前一直在镇上的家具厂里当临时工,是前些年灾荒前才转正,今年工资往上调了点,一个月也有25块3,四堂嫂是在镇上国营饭店里当服务员的,每个月也有23块工资,四堂哥也就跟其他堂哥堂姐一样,每个月都寄10块回来。
但其他堂哥们也都还在上学,这便是一笔花销了,即使每个人的学费才五毛钱,但现在上小学的有两个,陆雨宁的三哥和陆二伯家的十二堂哥。
上初中是每个学期一块钱,大伯家的十堂哥和二伯家的九堂哥都在上初中,嗯,一个初二,一个初三。
再就是高中,每个学期是五块钱,大伯家的五堂哥已经高中毕业一年了,但七堂哥还在上高三,二伯家的六堂哥也才刚刚从高中毕业。
陆雨宁的大姐跟五堂哥同年,也是高中毕业一年了,现在正打算去镇上的小学考老师的编制。
而陆雨宁的大哥跟七堂哥同年,所以两人也都还在读高三。
数一数这一大家子,这些年的花销可想而知。
就算上学他们十分节省,可日常需要用到的作业本,草稿纸,笔和墨水之类的东西,也还是省不了,依旧是一笔大钱。
正因以上种种,陆家依旧过得紧巴巴,日常都要算计着来才能支应过去。
所以大伯娘也才说,她和大伯俩只存了十块。
这真不是他们无能,已经算是很能干了,但存到几百块就要盖房,不然家里还真住不下。
老宅这边已经扩了好几回了,这才让三房的孩子们都各自有个小房间。
陆雨宁以后长大了,还得住自家大姐的房间,毕竟大姐也到了出嫁的年纪,要是考上了镇上小学老师的编制,那到时候她就会去镇上的宿舍住,空出来的房间正好给陆雨宁。
陆雨宁倒是觉得挺好的,听着陆奶奶和陆大伯娘商量着该怎么操办婚事,一早上的早饭就这么过去了。
吃完早饭,放农忙假回来帮忙的堂哥们都扛着锄头去地里了,陆奶奶在家里喂好家里的几头猪。
陆家几房其实已经分了户的,各自也都分了房,还在各自分好的房那边都开了正门,但他们都习惯了一大家一起生活,日常也都还在老两口这边吃喝。
所以几家都开了小门方便走动,其实大伯和大伯娘家就跟两老的院子一处,只不过是分了一小半给两老,砌了墙,这样队里才让他们分户。
而他们分了户,一户就能养一头猪了,家里这才能盖个大的猪圈,养着两头母猪和一头公猪,年底了杀了吃,日常就等两头母猪下猪仔来卖。
再就是还能多养几只母鸡,每户能养三只,四户一起就能养十二只。
不过陆奶奶也不贪多,就养了十只,一只公鸡,九只母鸡,偶尔孵点鸡仔卖,大多数时候都是养着母鸡下蛋留着给自家人吃,补补身体。
还有鸭子,鹅,这些,农家能养的,陆家基本上都养了。
陆雨宁才五岁,就拿着大大的扫帚打扫几个院子,然后帮着陆奶奶晾晒衣服,去打猪草,挖蚯蚓来喂鸡。
等地里那边忙起来了,她也要提着个篮子去捡麦穗,稻穗……
总之,这一天陆家所有人都是忙忙叨叨的。
而与之相反的就是陆雨宁隔壁家的陆雨欣家了。
她家三代就只有她这么个女儿,所以一家上下都很是宠爱她。
陆雨欣家跟陆雨宁家按照族谱算,她家爷爷陆雨宁要称呼一声九爷爷,算是陆爷爷的族兄,族谱上是九房。
陆九爷爷和陆九奶奶对陆雨欣简直是捧在手心怕碎了,含在口中怕化了的程度。
她家也是有九个堂哥,三个亲哥,加一起同样是十二个哥哥,全家上下就独宠她一个人。
她跟陆雨宁同年,陆雨宁需要在家里帮着陆奶奶各种干活,可陆雨欣却根本不用,还有自家三哥和小堂哥护着一起满大队到处玩。
从系统给的剧情线中陆雨宁知道,原主一直都很羡慕陆雨欣,觉得她比自己幸福许多。
而日常两个孩子遇到了,陆雨欣也经常请陆雨宁吃那些她从未见过的糖果饼干,虽然原主每次都拒绝了,可看着陆雨欣一样有堂哥在部队里,却能每月写信跟堂哥说自己想要吃什么,让对方给她带,但她却并不能。
陆母和陆父一直都怕自家孩子麻烦到大伯家的堂哥,也总是耳提面命地跟他们说,靠父靠母靠兄弟姐妹那都不是最可靠的,唯有靠自己的能力劳动所得,那才是正途。
所以,原主一直都没有给大堂哥写过信,就是怕会麻烦到大堂哥,引来大伯和大伯娘他们的厌烦。
可今日陆雨宁在饭桌上观察着,陆家三房说是分家分户了,可一大家子人实际上是很亲近的。
毕竟这两年的日子确实是不太好过。
再就是陆二伯家的大堂姐,在市里的小学教书,每个月的工资有38块,大堂姐夫又是在市里的公安局里当公安队长的,每个月的工资也有58块钱,大堂姐现在只有两个孩子。
大堂姐夫家的父母也还在机关里上班,都拿着工资,所以负担算是最少的了,每个月大堂姐也跟大堂哥他们一样,给家里寄10块钱回来。
再就是四堂哥了,他刚结婚没几年,先前一直在镇上的家具厂里当临时工,是前些年灾荒前才转正,今年工资往上调了点,一个月也有25块3,四堂嫂是在镇上国营饭店里当服务员的,每个月也有23块工资,四堂哥也就跟其他堂哥堂姐一样,每个月都寄10块回来。
但其他堂哥们也都还在上学,这便是一笔花销了,即使每个人的学费才五毛钱,但现在上小学的有两个,陆雨宁的三哥和陆二伯家的十二堂哥。
上初中是每个学期一块钱,大伯家的十堂哥和二伯家的九堂哥都在上初中,嗯,一个初二,一个初三。
再就是高中,每个学期是五块钱,大伯家的五堂哥已经高中毕业一年了,但七堂哥还在上高三,二伯家的六堂哥也才刚刚从高中毕业。
陆雨宁的大姐跟五堂哥同年,也是高中毕业一年了,现在正打算去镇上的小学考老师的编制。
而陆雨宁的大哥跟七堂哥同年,所以两人也都还在读高三。
数一数这一大家子,这些年的花销可想而知。
就算上学他们十分节省,可日常需要用到的作业本,草稿纸,笔和墨水之类的东西,也还是省不了,依旧是一笔大钱。
正因以上种种,陆家依旧过得紧巴巴,日常都要算计着来才能支应过去。
所以大伯娘也才说,她和大伯俩只存了十块。
这真不是他们无能,已经算是很能干了,但存到几百块就要盖房,不然家里还真住不下。
老宅这边已经扩了好几回了,这才让三房的孩子们都各自有个小房间。
陆雨宁以后长大了,还得住自家大姐的房间,毕竟大姐也到了出嫁的年纪,要是考上了镇上小学老师的编制,那到时候她就会去镇上的宿舍住,空出来的房间正好给陆雨宁。
陆雨宁倒是觉得挺好的,听着陆奶奶和陆大伯娘商量着该怎么操办婚事,一早上的早饭就这么过去了。
吃完早饭,放农忙假回来帮忙的堂哥们都扛着锄头去地里了,陆奶奶在家里喂好家里的几头猪。
陆家几房其实已经分了户的,各自也都分了房,还在各自分好的房那边都开了正门,但他们都习惯了一大家一起生活,日常也都还在老两口这边吃喝。
所以几家都开了小门方便走动,其实大伯和大伯娘家就跟两老的院子一处,只不过是分了一小半给两老,砌了墙,这样队里才让他们分户。
而他们分了户,一户就能养一头猪了,家里这才能盖个大的猪圈,养着两头母猪和一头公猪,年底了杀了吃,日常就等两头母猪下猪仔来卖。
再就是还能多养几只母鸡,每户能养三只,四户一起就能养十二只。
不过陆奶奶也不贪多,就养了十只,一只公鸡,九只母鸡,偶尔孵点鸡仔卖,大多数时候都是养着母鸡下蛋留着给自家人吃,补补身体。
还有鸭子,鹅,这些,农家能养的,陆家基本上都养了。
陆雨宁才五岁,就拿着大大的扫帚打扫几个院子,然后帮着陆奶奶晾晒衣服,去打猪草,挖蚯蚓来喂鸡。
等地里那边忙起来了,她也要提着个篮子去捡麦穗,稻穗……
总之,这一天陆家所有人都是忙忙叨叨的。
而与之相反的就是陆雨宁隔壁家的陆雨欣家了。
她家三代就只有她这么个女儿,所以一家上下都很是宠爱她。
陆雨欣家跟陆雨宁家按照族谱算,她家爷爷陆雨宁要称呼一声九爷爷,算是陆爷爷的族兄,族谱上是九房。
陆九爷爷和陆九奶奶对陆雨欣简直是捧在手心怕碎了,含在口中怕化了的程度。
她家也是有九个堂哥,三个亲哥,加一起同样是十二个哥哥,全家上下就独宠她一个人。
她跟陆雨宁同年,陆雨宁需要在家里帮着陆奶奶各种干活,可陆雨欣却根本不用,还有自家三哥和小堂哥护着一起满大队到处玩。
从系统给的剧情线中陆雨宁知道,原主一直都很羡慕陆雨欣,觉得她比自己幸福许多。
而日常两个孩子遇到了,陆雨欣也经常请陆雨宁吃那些她从未见过的糖果饼干,虽然原主每次都拒绝了,可看着陆雨欣一样有堂哥在部队里,却能每月写信跟堂哥说自己想要吃什么,让对方给她带,但她却并不能。
陆母和陆父一直都怕自家孩子麻烦到大伯家的堂哥,也总是耳提面命地跟他们说,靠父靠母靠兄弟姐妹那都不是最可靠的,唯有靠自己的能力劳动所得,那才是正途。
所以,原主一直都没有给大堂哥写过信,就是怕会麻烦到大堂哥,引来大伯和大伯娘他们的厌烦。
可今日陆雨宁在饭桌上观察着,陆家三房说是分家分户了,可一大家子人实际上是很亲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