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
  第017章
  下达了口谕后,皇帝也想起今个儿是除夕之夜,索性又添了一句:“再赏赐安府几道菜。”
  太监躬身退下传话去了,相隔不远的小太子一脸震惊的看着帝后二人,仿佛是不敢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
  皇帝还沉浸在又办了一桩利国利民的大事儿上,独独安雪莲注意到了太子的异样,她笑着问:“岚儿可有话要说?”
  不等太子开口,她又微微叹息一声:“科举是为国家为皇上选拔出优秀可用的人才,岚儿你身为太子,虽不必参与科举,但相关之事还是应该了解一二的。亦如你母后我,既不必亲手下厨煲汤,也不用亲自打理家事,可该知晓的事情,还是要做到心有万千沟壑。”
  太子到底年岁不大,哪怕这些年来一直被皇帝带在身边亲自教养,教导的也是一些学问相关的事情。
  再者,他稚龄就被封为太子,身边的一应人和事,都是精挑细选的,完全不明白这世上何为人心险恶。
  听了皇后这一席话,太子顿时面露愕然,直觉告诉他,仿佛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可说话之人是他母后,哪怕他打从心底里看不起皇后,可他还是认为,他母后对他是充满了沉甸甸的母爱的。
  ——这就是亲父子啊!
  ——同款自恋。
  太子还处于恍惚之间,皇帝便开口猛夸皇后:“说得好!岚儿你要多听你母后的话。你身为太子,是一国储君,哪怕不必同寒门子弟竞争,但你万万不可全然不理会。若是不懂选才之道,将来如何为国挑选栋梁之才?”
  “是,父皇您说的是,儿子必不辜负父皇的期许!”
  皇帝的话音刚落,太子便一改方才茫然犹豫的神情,斩钉截铁的应了下来。
  安雪莲:……
  呵呵,男人都是大猪蹄子。
  考虑到太子到底是亲生的,再说安雪莲短时间是肯定不打算生二胎的,太苦太累太不划算,而且也没办法保证二胎就一定会比头胎教育的好。与其花时间花精力从头再来,还不如对现有的头胎进行再教育。
  孩子还是需要教育的,看在是亲骨肉的份上,就稍微收着一点好了。
  安雪莲一面想着,一面就将目光落到了小太子面上。
  太子微微一颤,总觉得有一道不是很善良的目光盯着他猛瞧,可抬头看过去,对上的却是母后的一双眼睛。他迟疑了一下,小心翼翼的试探道:“母后?”
  “岚儿快入席吧,今个儿是除夕之夜,便是想用功也不急于一时。放心,等来年你外祖父编撰出科举用书后,母后一定让你先一饱眼福。”
  vip抢先看,你高兴不?
  太子的心头涌起一种很是不详的预感,可仔细思量了一番,又觉得是自己多虑了。
  他是母后唯一的儿子,母后又已多年未承宠,更别提安家只是个清贵世家。他们除了鼎力支持自己外,还能有别的出路吗?
  不可能的,他们一定会倾尽全族之力帮衬自己的!
  就是这么自信!
  “那儿子谢过母后了。”
  眼见小太子露出了跟他爹同款自信满满的表情后,安雪莲心满意足的点头微笑。孩子啊,你还是太年轻了,不知道五三的可怕之处,不过不要紧,将来总是会知道的。
  这事儿就是除夕宫宴的一个小插曲,倒是皇帝的口谕,很快就随着传旨太监离宫赶往了位于京城的安府。
  一同前往的还是两道已经冷冰冰的御膳。
  ……
  前朝是因外戚专权而覆灭的。
  因此,本朝自开国皇帝元帝起,就格外注重避免外戚干政上一事,说是严防死守皇后、太后娘家人也不为过。
  若说元帝还是多以防守为主,那么到了先帝时,则索性改了挑选太子妃娘家的标准,从股肱之臣改为了书香门第。身为殿阁大学士之嫡长孙女的安雪莲,就这样入了先帝的眼,成为了太子妃。
  安家属于书香门第,祖上出过不少翰林官,可自从安老太爷过世后,家中便沉寂了许多。
  到如今,族中官职最高者,便是安雪莲之父,时任翰林院侍读学士,空有满腹诗书,却无用武之地,平日里常以清茶古籍作伴,端的是一副富贵闲人的做派。
  除安父外,其他安家人等,或是沉迷于学问之中无心仕途,或是出仕任一微末小官,完全游离在权利中心之外。
  传旨太监到达安府时,安家众人已入席,正举杯庆祝除夕之夜。
  谁知,大管家忽的来报,有圣旨到。
  口谕也是圣旨,一应接旨的准备还是少不了。等安府准备好一切后,安父诚惶诚恐的出来接旨,听完后却少不了好一阵茫然无措。
  好在片刻后,安父便回过味儿来,感激涕零的领旨谢恩,高呼皇恩浩荡,定不会辜负了皇上的厚爱和期许。
  待接下赐的那两道御膳,安父几乎跟踩在云端上一般,摇摇晃晃的回到了宴厅之中,所有安家人都在第一时间看了过来。
  安父用颤抖的声音告诉家人这一重大喜讯。
  “编书?这是好事儿啊!恭喜大哥,贺喜大哥!”
  “娘娘果然还是惦记着家里的!好好好!”
  “为何偏偏是编书?左右都求了皇上了,怎么不干脆求个好差遣?”
  不和谐的声音真的是哪里都不缺,安父原是满心喜悦,乍听这话,顿时拉下了脸子,怒喝道:“一派胡言!这简直就是妇人之见!”
  “著书立传乃是读书人最梦寐以求之事!皇上那是信任我,才将此重责交予我!况且圣旨上都说了,着我编著的书乃是科举用书!这代表什么?普天之下所有想入仕的读书人都会看我所编著的书!”
  任凭谁正在高兴时,被人当头一盆冷水泼下来,都会异常愤怒的。
  尽管安父在朝堂上说不上话,但在安家,他是一家之主,极有话语权。
  当下,便有家人相劝:“大哥莫气,只是小孩子短视,待会儿我说他!”
  开口的是安父的幼弟,在其他哥哥的催促下,他忙不迭的赔礼道歉。见状,安父的心情倒是有所好转,耐着性子解释一二。
  “我本就是翰林官,往日里常常一杯清茶一本书的混日子,如今有了正经差事不好吗?咱们家的前程原就不在本朝,而是……”
  有些话不需要说得太清楚,横竖聪明人都懂。
  至于那些脑子不灵光的笨蛋明不明白也就无所谓了。
  安父心下明白,他身为国丈,这辈子都不可能有手握重权的那一天了。可他苦读数十年,一腔热血无处挥洒,如今能得一桩编书立传的差遣,已是最好的结果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安家子嗣纷纷点头明白,又将目光落到了皇上赐下的御膳之上。
  御膳是赐给安府的,等于人人有份。可统共就两道菜,只怕每个人一筷子都轮不上。若不盯紧一些,保不准回头就只剩下个空盘子了。
  孰料,安父并不打算就这样放过弟弟和子侄们。
  他又朗声道:“以往因着前途未明,我也不想太拘着你们。但从今时今日开始,你们无事便去埋首苦读,认真钻研学问,少在一些闲事上浪费光阴。”
  “皇上命我编撰的乃是科举用书,待初稿完成后,我定会用这些试题考校你们。”
  安家子嗣们:…………
  这是什么虎狼之词?!
  您还记得今个儿是大年夜吗?!
  这一刻,就算是御膳它也不香了,安家所有男丁都蔫巴了。要知道,真正向学的人不多的,哪怕是一些爱好读书的,那读的也多半都是诗词典故,而非科举文章。
  两者本就是截然不同的!
  就好比安雪莲上辈子的和平年代,多的是人喜欢看小说,但有人会喜欢看论文吗?兴许有,但肯定为数不多。
  不过,安雪莲还是想错了。她以为她坑的主要还是像小太子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狗,但实则不然。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面对的主要人群是未成年人,但真正参加科举的,而且还是能让皇帝上心的那种,只能是会试。兴许在多年以后,还会出跟乡试相关的题库,但显然这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完成的。
  而参加会试的,则至少也有二十岁了,三四十岁也很常见。至于那些少年天才,却是极为难得的。
  安雪莲是安家长房嫡长女,这就意味着,从她往下,包括嫡出弟弟们、庶出弟弟们,以及隔房堂弟们……
  一网打尽!
  甚至她还坑了叔叔们。
  这个时候,安雪莲还不知道具体情况,不过她总归会知道的。到时候,她肯定会对那些弟弟们报以十二万分的同情哈哈哈哈哈!
  与此同时,除夕宫宴也已开始始,一众后宫诸妃皆已入席。
  帝后的座位是永远不变的,毕竟先前哪怕皇后病重到无法起身入宴时,属于皇后的位置也是特地空出来,而非让别人入席。
  皇帝极为在意礼法,纵然这个皇后并不得他心,那也是他的皇后。
  安雪莲知道皇帝的意思,联想到原主不过是去年除夕之夜未曾参加宫宴,便有小道消息说,皇后已命不久矣。哪怕今秋又传出皇后病愈的消息,可终究见过她的人不多,信的人更少。便是今个儿白日里来叩拜的宗妇、命妇们,看到的也是被摆在高座上的她。
  所以,宫宴于她而言,更像是官宣自己已回归。
  哼!
  本宫不死,尔等终究是妾!
  ※※※※※※※※※※※※※※※※※※※※
  情人节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