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每逢初一十五,巫辞都要跟随巫正清和长老们来神师庙进行例行祭拜。
  只不过,师父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把他带到这里?
  不等巫辞细想,巫正清开口道:“进去吧。”
  巫辞点点头,沉默地跟在他身后,走进了这间庙宇。
  不知是不是刻意为之,神师庙修得高大而空旷,跨过门槛后面对的是一座巨大的铜铸香炉,两侧的墙上分别挂着六盏纯金烛台,每个烛台里插着三支燃烧的红色蜡烛。
  香炉之后便是神师大人的神龛,神龛也修得十分气派,点着四十九盏长明灯,中间高悬的神师像上,身穿白色斗篷的神师头戴青铜面具,左手持一柄桃木拷鬼杖,右手拿一块天师令牌,看起来浩气凛然,无比威严。
  神师庙完全没有受到地震的影响,甚至连蜡烛都没有熄灭,暖橘色的火光不断跃动着,给这个冰冷的夜晚带来一丝无用的温暖。
  师徒二人的影子被火光拉长,摇曳在神龛和它后面那堵墙上。
  按照平日供奉的规矩,巫正清从神龛边的槐木小柜里取出三支黄线香,用神龛前的烛火点燃,在蒲团前跪下磕头上香,再把香插进中间那座香炉中。
  巫辞也同样这么做了。
  完成了祭拜仪式后,巫正清站在神师的神龛前,仰头瞻仰她的画像。
  巫辞站在他身侧,也一同望向神龛。
  沉默良久,巫正清先开了口,说的却不是后山禁地的事情:“辞儿,我和你娘的对话,你在外面都听到了吧?”
  巫辞一顿。
  “师父,对不起,我不是故意偷听的。”他承认。
  “无妨。”巫正清咳嗽两声,“反正,这件事情,你迟早要知道的。”
  巫辞没有接话,他转头看向巫正清,清亮的眸中映着烛光,等他说下去。
  “辞儿,你知道我们巫觋族为什么要祭祀吗?”巫正清问。
  “祭祀是我们巫师与神明对话的方式。”巫辞不假思索地回答,“巫师是神明在人间的使者,我们为凡人祈福,向神明传达他们的心愿。”
  “没错,与神对话,是我们巫觋族与生俱来的能力与使命。”巫正清点了点头,“我们的祖先在五百年前选择迁回巫山,隐居于此,但我们也并非完全与世隔绝,每隔数年便会派人下山打探人间的近况,了解时代变迁。”
  巫正清说的这些,都是巫觋族世代流传下来的,每一个族人都耳熟能详。
  巫辞也同样熟记于心。
  但从眼下的情况来看,他意识到,巫正清即将告诉他一些更为隐秘的事情。
  巫辞的心脏忽然加快了跳动的频率。
  巫正清转过身,凝视着巫辞的双眼,语气无比严肃:“巫辞,你必须在神师大人的神龛前发誓,保证对接下来的事情守口如瓶。”
  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巫辞顿时挺直脊梁。
  他望着那金粉红漆的神龛,竖起三指与太阳穴齐平,严肃地说:“巫辞向始祖神鸿濛与神师大人发誓,今日之事,绝对不会对第二人透露半分,否则甘愿遭受神谴。”
  亲眼看着他发完毒誓,巫正清这才叹了口气。
  “你不要怪为师逼你立下这么重的毒誓,这是你身为天师早就注定的命运。辞儿,你在天坑里看到的那座遗迹,就是我们一族世代守护的秘密。”
  话到此处,巫辞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他凝视着巫正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师父,那里,是巫咸国的旧址吗?”
  “对,那里就是巫咸国旧址。”巫正清点点头,继而又摇头,“但几乎没有人知道,在更早之前,人类尚未诞生的时候,那里曾是远古神明居住过的地方,祂们叫它‘圣城’。神创造了人类之后,陆续搬迁到天上,圣城便成了一座空城,后来又成为了大巫师巫咸的封地,也就是巫觋族的发源地。”
  “圣城……”巫辞喃喃自语。
  想起那座死气沉沉的遗迹,他无法想象千万年前它是如何鼎盛辉煌,又是何如变成现在这样,像一座庞大的远古墓穴,阴森,空洞,且孤独。
  那里竟然就是巫咸国的旧址,亦是远古神明曾经群居过的地方。
  不知道为什么,巫辞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奇怪的念头。
  或许,远古神明的尸体就埋葬在那里。
  他又想起了那具在幻觉中看到的白发男尸。
  如果那具男尸不是幻觉,那他又是什么东西呢?
  是巫咸国的先人吗?又或者,是更远古的古老神明呢?
  但巫辞还是无法确定,自己是否看花了眼。
  静默两秒,巫辞开口问:“师父,神师大人带着先祖们搬迁回巫山,是为了那座圣城吗?”
  “是。”巫正清转头望向窗外,夜色沉沉地笼罩在这片土地上,“我们之所以回到这里,是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最后一位神明。”
  “最后一位神明?!”巫辞没有掩饰眼中的震惊,“天神不是全都陨落了吗?!”
  “这是只有历任天师和长老才知道的秘密。”巫正清把脸转了回来,表情沉重地看着他,“当年,有一位神明在神师大人的帮助下逃到人间,通过被封印的方式,陷入了永无止境的长眠,才得以在那场天界浩劫中幸免于难。”
  “除了昆仑山,这里也曾是连接天地的通道之一。我们的祖先,大巫师巫咸选择将巫咸国修建在此处,因为这里不仅是神明曾居住过的地方,而且还是离神最近的地方。后来,我们的先人于九州大地开枝散叶,圣城就渐渐变成了废墟……直到五百年前,神师大人带领族人回到发源地,就是为了守护圣城,等待有朝一日,神明再次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