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两口儿(种田) 第93节
  正想着以后有菜吃了,可转念一想到炒菜要用油,不由得又垮了肩膀。
  第134章
  柴米油盐皆要用钱买。
  钱钱钱, 一文钱也要难倒英雄汉。
  又想起了刘桂香刚才说的话,脑子突然就活泛了,立时振奋精神道:“干娘, 你说牛武叔明天要去赶集?那, 那……那我能不能也弄点笋子跟着他一块儿去卖?”
  芦花有些忸怩, 只担心刘桂香会多想, 人家卖,她也卖,干娘心头会不会不舒服?
  又想到干娘同牛武叔住在村东头, 干娘几乎是穿过一个村子跑到村西头郁家这片竹林来掰笋子。若是装满两箩筐, 她挑这一担子竹笋回去都会费很大的力气。
  牛武祖上不是牛家村的人,几十年前他爷爷带着妻小因躲避战乱而迁居到此, 但他本人却是在牛家村土生土长的, 这里就是他的家了。牛武不愿背井离乡带着刘桂香远走他乡,不可避免,他和刘桂香就得承受牛家村人异样的目光和闲言碎语。
  村里人甚少掰竹笋来吃, 干娘宁愿穿越一个村子跑郁家竹林来掰笋, 放着这么多乡亲家不要的竹笋不去掰,舍近求远,是因为他们自己没地, 是因为她不受牛家村人待见。
  干娘这样费心费力想弄点银子给牛武叔做身衣服,虽然掰的是郁家的笋子,但芦花还是觉得自己有些可恶---她好似抢了干娘的笋子抢了她的生意,更加不自在起来。
  赶紧嗫嚅着小声做了下解释:“齐书去了县城, 不知道情况怎么样。家里留下的余钱本就不多, 婆婆身体不好, 一人吃的得管饱两个, 我……我手里一天天地捉襟见肘……”
  刘桂香却不知道芦花顾念她生活的艰难在有心解释,她的目光不动声色将芦花上下一扫,见她还背在背上的背篼傻得半天没放下,微微一笑道:“这有何不可的?我只怕你不好意思,届时到了集市上拉不下脸来去叫卖。”
  芦花讪讪地笑了下,“万事都总有个第一次。”
  “说的也是啊。”刘桂香环顾了眼四周,又道:“你看看你家这片竹林子多大啊,笋子长得满地都是。你既也有心要卖了它们换钱,那就赶紧挖。竹笋冲得快,再十来天,笋肉就老得没办法吃了。先前我来看了两次,中间不过才隔了五六天,长得快的都冲了有半人高了。这么多竹笋,吃不完,卖不完,任它们长成了竹,就白白可惜了这一季的鲜笋。”
  芦花点点头,“我之前没想到,刚才听干娘说起,才豁然开朗。”
  “其实,芦花,我早有些话想跟你说。”刘桂香转眼看定她,忽然拉住了芦花的手,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语重心长道:“你不要老把自己只当个服侍人的下人那般看待自己,你要当自己是这个家的女主人。芦花,我看得出你是个有灵气的孩子,就是缺一股胆气,需要人点醒你,推着你往前走,这样不好。”
  “就好比过日子这事,先前你看男人脸色,你男人出远门找银子去了,你又看你婆婆脸色,战战兢兢,谨小慎微,花一分钱两文钱都要记账都要报备,这样能把日子过好吗?你得主动撑起这个家的天,当自己就是当家主子那样筹划一家子的日子要怎么过。省着用钱并不是长久之计,赚钱也并非只是男人的事情,女人同样也是可以的。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要去在意别人的目光,咱只要不偷不抢、不干不要良心不要脸的事情,怕什么?有钱了,个个当你是大爷。没钱,乞丐都要欺负你。”
  “……”芦花听得如雷贯耳。
  干娘的思想太现代,把她这真现代人说得一愣一愣的,脸不自觉发烫。
  “……即使你男人以后发达了,他要娶小亦或是不要你了,你会赚钱,你有银子傍身,你是不是会觉得腰杆很硬?这也意味着你有底气去争一争,去闹一闹不是?就是两个人过不下去了,你离了他,照样还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这才是女人过好一辈子的基础。”
  芦花怔怔地把刘桂香看着,仿佛那个自打她小时候就对她念念叨叨的妈妈就立在眼前,那时候,犹记得那时候,妈妈老是说,女孩子一定要学会自力更生,谁也不靠,这样将来嫁出去才不会被丈夫被婆家拿捏。
  “往近点说,我去你家几次,看见你酸菜就着饭吃。要说春天这季节,坡上多少美味的野菜可挖来吃啊,哪至于吃酸腌菜?何况就你的性子,估计还给香秀家钱了吧?你这就是不会过日子了。”
  芦花被说得耳根也烫起来。
  她还自认为自己做得对,可是,估计看在干娘眼里,看在香秀爹娘眼里,她傻得跟猪头似的。
  难怪没过过农村人生活的婆婆也总说她蠢得很。
  “还有---”刘桂香犹自还在那说,“你看看你们家这片宅子,就这么荒在这里好可惜。”
  芦花愣了愣。
  “你看这地儿多大啊,如果能把场子收拾收拾,盖上两间房子,房前再开几块菜地出来,你们一家子吃两季都绰绰有余。还有剩的地儿,打上一圈木篱笆,上头盖点蓬草便可做一个鸡圈出来。现在是春天,各家都在孵小鸡仔,价格不贵,买上几十只养起来,三四个月就有鸡肉吃了,还天天给你生蛋,不比你找他们买现成的鸡和蛋便宜许多啊?再有我们的帮衬,你和你婆婆哪里用得着受别人的闲气?”
  “你们的遭遇,我都听说了。我只愁我们没地,你是有地不知道用,我看着干着急。好几次想找个机会给你说吧,你牛武叔几次都拦我,一来是怕你婆婆和你有忌讳,毕竟这里死了人;二来牛武说你们也可能会离开牛家村,大少爷在县城里扎下根后就可能来接你们走了,怕是因此你们才没做长远打算。我要说了,依你小媳妇儿的性子,定然要去给你婆婆说。你婆婆本来就不待见我,她肯定听不进去,必然会反将怨气撒在你头上。牛武叫我别给你惹麻烦,徒增婆媳嫌隙,我才按捺下这些话没讲……”
  “干娘!”芦花再忍不住,感动地反抓住刘桂香的手,将她之前的想法一股脑儿给刘桂香讲了。
  “没想到这件事情我俩想一块儿去了,我本还在想怎么好意思开口呢。工程量很大,干体力活儿的肯定又是牛武叔。我平时就老是麻烦你们,又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齐书不在家,我一个女人家怕是弄不好,也弄不成。”
  刘桂香很欣慰,“不坐吃山空,这就对了。成与不成,先试了再说,反正没损失。你想到找我们帮忙,那才是一家人啊。不然---”她故意板起脸来说气话,“我这干娘是你白叫的吗?”
  芦花哈哈一笑。
  事情说定,笋壳子她也不捡了,拿了刘桂香带来的锄头,她负责挖,刘桂香负责捡拾打理,最后装满了一箩筐一背篼的竹笋,各自收获丰厚,满载而归。
  刘桂香本是要帮她把笋子卖了,到时候钱就两家人分,但芦花想去集市上看看有没有什么赚钱的门路。
  两家情况差不多相当,但牛武每隔几日就能弄到些河鲜或者野味儿去换银子,芦花没这本事,她要搞钱,只能想其他的法子。
  刘桂香便答应了帮她照看一天婆婆和小叔子,由她自己去卖笋。
  冯慧茹得知芦花第二天要去赶集,将她的想法追问了出来,沉下脸来道:“女人家赚钱的门路能有啥?你会绣手帕吗?你会做荷包吗?你会给人缝缝补补浆洗衣物吗?若都不会,其他的门路莫要想,少在外面抛头露面败坏我郁家门风,乖乖在家等着你男人回来才是本分!”
  第135章
  幸得刘桂香先给她打了剂预防针, 不然冯慧茹这一顿训,芦花准得打退堂鼓了。
  芦花听得懂冯慧茹的意思。
  婆婆的话说得已是那么明显了。
  在这地方,根本就没有女人赚钱的说法。有, 也就只是冯慧茹说的那种干点手头上的零碎活儿, 做帮佣之类, 那能找几个钱?再说芦花哪里懂针线活儿啊。
  便是懂, 乡下地方上的小镇子,想来也没有人家有闲钱来买别人做的针线活儿,自家女人大半都会做的。唯有大城市里的富贵人家,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要人服侍的,那才需要找人去做些刺绣活儿, 以及缝缝补补和浆洗衣物之类等。
  那么除此之外, 需要女人的活计呢?名声就不好听了,那是不正经的女人才会干的事情。
  良家妇女抛头露面都是个大忌。
  “娘,只要不偷不抢、不干没良心不要脸的事情, 行得正立得端, 便不会给人口实戳脊梁骨。”
  芦花将刘桂香的话拿来用,冯慧茹听了嗤之以鼻:“就这?呵,如果就这样, 你以为银子就能跑你口袋来了?痴人说梦。”
  芦花点点头,同意道:“娘,我的确是心里也没什么底,不过主要想法是想去看看笋子好卖不。我们家那么大片竹林, 长了好多竹笋。如果行情好, 有人愿意买, 那我就回来加把劲儿多采收些, 多跑几趟镇上。另外我还想看看还有些什么东西可卖的,如果能倒腾倒腾卖点钱,手里宽裕些了,我就能让您和弟弟日子过好点了。”
  冯慧茹怔了怔,脸色略有和缓。
  芦花见状,软下声来再接再厉道:“娘,齐书虽是没说过,也从未表现出来,但是我看得出来他的压力很大。此次他去安义县县学做教书先生,全仗着隔了一层的关系,可那个关系人徐宏远在天边。高大人给不给面子,难说。他就是不给面子,齐书又能怎么办呢?他不可能写信去向徐宏告状啊,您说是不是?所以,我们不能将所有宝都压在齐书一个人身上。万一他在那里没成事,到时候还得回牛家村来。如果我恰好找到一条生路,我们一家子不就还有路可走么?”
  冯慧茹再没了话说。
  沉默了会儿,她长叹一口气,道:“那你精明些,别让人把你卖了还给人数钱。”
  芦花忍不住扑哧笑出来,“原来娘也会开玩笑啊。”
  冯慧茹剜了她一眼,“谁跟你开玩笑?你看你,一脸蠢样儿,我真不相信你能找银子回来。”
  芦花笑了笑,没接茬儿。
  她不敢托大,先去看看情况吧。
  日子过得这么紧巴巴,再不想办法,山穷水尽,难道真要扶着婆婆背着弟弟去找齐书么?
  万一他在安义县真的也过得很狼狈、窘迫,去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相顾无言,对着垂泪叹气,那样丧,芦花实在不敢面对这种境况。
  转天芦花起了个大早,洗漱完毕,天还没亮,便背着一背篼没剥壳的竹笋出发了。
  背上沉沉的,估计有上百来斤。
  因为要走两三个小时的土路,芦花便在双肩上垫了厚厚两块毛巾,以防止肩膀被背绳勒伤。
  到了村口,牛武已经在那儿等着她了。
  竟然牵了一匹毛驴来。
  芦花惊喜不已,“牛武叔,你哪里搞来的?我正愁到时候要是背不动了,可能要耽搁咱们的行程呢。”
  牛武一边将她那一背篼竹笋放在毛驴背上拴好,一边回道:“找乡长家借来的。”
  借?哪可能?一定是花钱了。
  芦花明白牛武叔是为了她才借毛驴来。
  牛武长得孔武有力,挑一担百十来斤健步如飞。如只他一人,就不需要破费钱去租借毛驴使唤。但是加上芦花这一背篼,那就有三百多斤了,他一人挑着,还要走这么远的路便十分吃力了。
  芦花平时没干过什么重活,让她即使背个二三十斤走几个小时的路都费力,何况她贪多,那日挖了满满一背篼还冒了尖儿的竹笋。
  芦花再三追问借一天毛驴来使唤花了多少钱,牛武刚开始说没花钱,但抵不住芦花锲而不舍地问,才松口告诉她花了一百文钱。
  “一百文??”芦花吃了一惊,“这么贵!”
  心里默默算账。
  一车木炭是一百二十文,这一头驴用一天就抵得上一车木炭的价格了。
  而一只老母鸡才十几文,天哪,她在干嘛???
  钱没赚到一分,先花掉了一百文。
  芦花站定,拉住了驴嘴不让走,“牛武叔,咱们还是把这驴还给乡长吧。”
  牛武笑:“干体力活儿嘛,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劳动力。而且我们要用一天,挺耗力气的,所以也不算贵。”
  “可是……可是咱们这几百斤笋子还不说准能卖到几个钱呢,万一连租借驴子的钱都赚不回来呢?牛武叔,还是别用毛驴了吧,我背得动。万一我走不动路了,你就不用管我,你自己先去镇上卖你的东西。我这一背篼笋子,能卖就卖,不能卖我再背回来自己吃也没啥,就当我今天出出汗减减肥。”
  牛武和牛桂香都已经习惯了她说话不着边际,跟郁家其他人不同。
  “看你这孩子,怎么还没出发,就说起丧气话了?”牛武劝她道,“一定能卖掉的,而且还能卖个好价钱。你听过物依稀为贵的吧?放心吧,有赚头的。”
  芦花又默默算账。
  刘桂香给她讲过价格,一斤带壳的笋约可以卖到八到十文钱,就算八文钱吧,三百斤笋便就是两千四百文钱。不带壳的笋子就上浮个一两文钱一斤,算十文钱吧,那就是三千文了,折合下来就是三两银子。
  芦花略略放下心来。
  迈开脚步跟着牛武出发了。
  “牛武叔,等咱们赚到钱了,就自己买一头毛驴来干活儿!”她开心地畅想着,“不用它的时候,咱也租出去给乡亲们拉磨犁地驮东西,咱意思意思收个五十文一天的租金,比乡长家便宜一半,肯定很多人抢着租借咱们的毛驴,以后我们就躺着数钱了,哈哈。”
  老实巴交的牛武听罢,也嘿嘿地直乐道:“好,这个主意好。”
  赶了近两个时辰的路,终于到了枫桥镇上。
  委实牛家村离场镇太远了些。
  芦花只是打甩手,也走出了一背的薄汗,浸透了她贴身穿的内衣。
  出发的时候是卯时,大约是早上五点多钟,天没亮,到达的时候已经将近巳时,也就是上午十点钟了,日头快要升到头顶上。
  所谓的集市就是枫桥镇的赶场天,每月逢五逢十,即每月的初五、初十、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这几天就是枫桥镇的赶场天,到这一天的时候,四面八方村子里的人都来这里集中交易、买卖货物。
  枫桥镇并不大,不过一个巴掌就数得过来的几条街道---竖着一条长约一公里的主干道,横着三条几百米长的支干道,就像个大写的“丰”字躺在地上。集市就设在这几条街道,摊位从一条街的入口处一直摆到这条街的尽头,没设置固定的正经摊位,你蹲那儿,背篼箩筐一搁或是头上插个草标便就算是个摊儿了。
  每条街道上售卖些什么东西,倒是井然有序,似乎早就形成了默契。比如专卖鸡鸭鱼这些鲜活物的,需要当场杀生、处理毛皮内脏等,便摆在支道上。主干道还有过路的行商,不至于影响镇容。另外,还有镇上的官府衙门提供了处理活物的场所以及水,只是要索价一文钱。再比如售卖布匹、胭脂水粉等物的又在另一条街。大家挨着摆,来得早自然就抢占好的位置。各自分开,各不相扰。生活用品,衣食住行……就是马匹、毛驴、牛羊等这些大件活物都有交易,只是量少,物品卖相也不咋样,选择面窄。总之挺齐全的,应有尽有,足够满足枫桥镇上的人及各村村民日常生活所需。
  牛武带着芦花来到专门卖蔬果这条街,发现集市上人不多,地上丢弃的烂菜叶子、烂水果到处都是,像大风过境,一地狼藉。比起其他几条街,热闹的情形有些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