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
  楚霁兼领胶州牧一事,在满朝文武、叛军门阀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此事在胶州却未能引起许多震撼。
  从周珩兵败身死的那一刻起,楚霁在整个胶州的地位已然奠定。
  皇帝的这一道圣旨甚至不如月前楚霁那一道“科举取士”的政令引起的讨论大。
  按照察举制的规定,一州州牧本就有选拔地方官员的权力。
  在周珩正式落败之后,楚霁作为胶州的实际掌权人,拔擢官员本也是应尽之责。
  早在一个月前,楚霁便已然命人进行了院试和乡试,选拔出了童生和秀才。
  童生可以参加乡试,通过考试者则成为秀才。
  秀才可以参加下一等级的会试,会试选出的便是举人,举人则可担任官职。
  圣旨传至胶州之时,胶州正紧锣密鼓地筹办着会试一事,这道圣旨也只不过是让这科举一事更加名正言顺罢了。
  只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一事,终究还是惹起了胶州中世家大族的不满。
  沧州本为蛮荒之地,最有权势的也不过是当年的沧州别驾和兵曹,两人在去年便倒了台,家族也随之败落,整个沧州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世家大族可言。
  可胶州却不同。
  胶州农耕繁盛,本是富庶之地。
  周珩本无家族势力可以倚靠,到了胶州上任以来,自然少不得要给这些世家大族们送些好处。
  为了获得世家的支持,周珩多次放权,让士族子弟担任各处要职,又给予这些家族诸多实惠好处,愈发养大了这些世家们的胃口。
  此次楚霁入主胶州的那一场釜底抽薪的战役,一举拔除了这些在原有官职上尸位素餐的世家子弟,本就引起了他们的不满。
  现如今,楚霁又一改往日的察举选官之制,以科举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一切皆凭真才实学,哪怕寒门学子亦可与这些世家子同朝为官,这更是触了那些世家眉头。
  他们给予楚霁的第一个反击,便是集体罢考。
  这个思路本应当是正确的。
  世家之中,纨绔之辈固然不在少数。
  可是整个胶州中绝大多数的教育资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也就是说,那些掌握了知识技能的,绝大多数也都出自世家。
  若是他们全都罢考,莫说是按照楚霁的想法进行三次选拔层层筛选了,只怕是参加院试的人都凑不齐。
  到最后,楚霁必定是要亲自登门赔罪,才能勉强得到他们的“原谅”。
  可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楚霁手里手里握着能号令天下学子的重要筹码——卓询之。
  卓询之在沧州并担任主考官一事自然不能暴露,否则还不得引起蔡旷的打击报复?
  可卓询之却还有个独子,卓范。
  早在周珩起兵前,卓范便收到了楚霁的传信。
  按照信中指示,他迅速行动起来,向赵协请命,要到沧州来当钦差。
  他只说父亲在前往沧州赈灾途中下落不明,自己应当接过父亲的衣钵,完成父亲的未竟之责,以表对陛下的忠心。
  赵协本就烦透了卓家人,想都不想便同意了此事。
  科举一事传出之后,世家纷纷闹出罢考一事,衙门口报名参加科考之人果然寥寥无几。
  可还没等他们得意几天,卓范的出现便叫他们惊掉了下巴。
  明面上,楚霁便让卓范主理此事。
  天下学子本就为了卓询之失踪一事痛心疾首,一听说他唯一仅存的骨血在沧州之时,便全迫不及待地奔赴沧州。
  早听闻卓范最得卓询之真传,不能聆听卓先生的教诲已是毕生大憾,但若是能与其独子切磋学问,倒也能稍稍弥补。
  不仅是这些学子,便是胶州世家之中不少原先反对科举之人,也没能经受住这样的“诱惑”。
  如此一来,科举一事,倒还真是让楚霁办了起来,还办得格外精彩漂亮,不少学子出了考场后都直呼,这考题出得大有卓询之先生之风。
  这下子,可把那些不许自家子弟参加科举的世家们给气得七窍生烟,暗地里却又不得不商量着,是和楚
  霁斗到底,还是就此收手求饶。
  世家掌权人之间的心思几番轮转暂且不论,只说那些受家族荫蔽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儿们,近日来又在胶州城内寻摸到了好去处。
  第一百零六章
  醉乡楼在胶州城开了一家分店, 每日来生意十分红火。
  一间酒楼而已,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更何况还是间如此平价的酒楼。
  莫说是什么翅参鲍肚这样的名贵食材, 便是少见些的山珍海味也没有。
  若是寻常来说,自然不会引起这些世家子弟的关注。
  可偏偏这酒楼中的菜式极为新颖奇特,纵使是吃惯了珍肴异馔的贵族公子们也从没见过那么多的花样, 一个个都被勾得馋虫闹起了五脏庙。
  更何况,这酒楼的老板也当真是个妙人。
  知道他们不爱同那些平民百姓一同用膳,还特意在二楼隔出雅间。
  不过几日,醉乡楼便吸引了大量的士族子弟在此聚会。
  这一日, 胶州五大世家之首王家的长房长孙王裕约了好友,严家家主嫡出的老幺严祈在醉乡楼一聚。
  二人之间虽说差着辈分,但年岁相当, 又臭味相投, 爱干些蝇营狗苟的算计,自幼便是在一起寻欢作乐的纨绔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