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节
  满长武从地上爬起来,还有些摇晃。
  身材高大魁梧的满长武,在文鸯面前是一回合都走不过,一招就被放倒。
  两人明明是差不多的身高,可是在力气方面,差距似乎就有点太大了。
  张华不悦的说道:“文将军,你这是做什么?怎么能对满校尉如此无礼呢?他拦着你,难道不是因为他的职责吗?”
  文鸯没有回答,可是也不是很在意。
  张华只好说道:“陛下正在等着文将军呢!”
  文鸯欲言又止,跟着张华走了进去。
  满长武却没有什么异样,继续守在这里,文鸯若是再来,他还是敢出手去拦。
  两人走进了西堂,还不等文鸯开口,张华就赶忙上前,将外头所发生的事情告知了曹髦。
  曹髦脸色一黑,“大司马写奏表,说阿鸯成长许多,已经不是当初的文阿鸯了怎么今日看来,还不如当初那个文阿鸯呢?”
  文鸯赶忙解释道:“陛下,我说是来拜见陛下的,那厮居然伸手拦我,还推搡我,让我后退我收了力”
  “这么说,朕还得感谢你手下留情?”
  文鸯低着头,“臣知错。”
  曹髦长叹了一声,“阿鸯啊,性情急躁,如何能成就大事呢?”
  “朕向来爱你,才能容忍你这样的行为,倘若你是去拜见别人,如大司马,或大将军,你也要殴打他们的执门校尉吗?他们当即就可以下令将你处死了!”
  “这是等同于谋反的行为啊!”
  “你这个性子,往后怎么坐镇一方?如何统帅大军呢?”
  文鸯低着头,也不敢辩解。
  “你且出去跟满校尉道歉,回来之后,朕再与你说!”
  文鸯乖巧的走了出去,过了片刻,他方才回来,已经是给满长武道了歉。
  曹髦这才露出了些笑容来,“阿鸯啊,你扬名塞外,众人都知道了你的勇武。”
  “而要成为合格的将领,只是有勇武是不够的,你且坐过来吧,朕有些事要问你。”
  文鸯就不是个喜欢纠结的人,很快,他就坐在曹髦的面前,说起了自己在塞外的诸多功劳,绘声绘色。
  曹髦又问起了他的家事。
  两人攀谈了很久,文鸯方才问道:“陛下为何要找那两个吴人呢?”
  “自然是为了海外的事情,这两个人,都是去过很多地方的航行大家,朕觉得他们可以委以重任。”
  文鸯摇着头,“我感觉他们不值得信任,他们先前遭受处罚,对陛下有怨言,当地负责开垦的官吏告诉我,他们常常聚集在一起,在私下里说大逆不道的话,还嘲讽那些愿意归顺的吴人。”
  “陛下若是要用他们两个人,一定要小心,不能太过相信。”
  “哈哈哈,好,朕就听从阿鸯的劝谏,对他们多加提防。”
  第92章 怜悯
  在看到了朱应跟康泰两人的时候,曹髦终于明白为什么文鸯会那么说了。
  他们看向自己的眼神里满是惧怕。
  就连声音都有些颤抖。
  曹髦轻笑了起来,“两位,怎么如此惧怕朕呢?难道是因为朕的恶名吗?”
  听到这句话,朱应赶忙说道:“陛下文治武功,千古无二,天下又有谁敢不惧怕陛下呢?”
  曹髦顿时仰头大笑了起来。
  “两位,不必如此惧怕,赐座!”
  两人再次拜谢,这才小心翼翼的坐在了曹髦的身边。
  曹髦看着他们两人,拿出了一本书,放在了面前,“朕前不久跟陆公商谈海外的诸事,陆公便给了朕这本书,朱公啊,你这书写的不错。”
  曹髦笑着说道:“要论见多识广,当以你为先啊。”
  朱应和康泰这才松了一口气。
  原来是为了海外的事情啊,只要不是国内那什么刺客谋反之类的事情就好了。
  朱应也赶忙说道:“不敢。”
  “不必如此谦虚,朕认真的看了你的书,还有康公,你原先给孙权的奏表,朕也拿来看了看,你们俩出海经历倒是很丰富啊。”
  “朕这次召见你们,就是为了这海外的事情。”
  “朕跟陆卿询问吴国出海的事情,听到他说起了卫将军和诸葛将军的事情,朕对此很是不满,倘若是在朕的麾下,就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为朕攻占新的岛屿,这是开疆扩土之行,可封侯!”
  “怎么能说没有功劳呢?”
  听到曹髦的话,朱应浑身一颤,而康泰却忍不住说道:“陛下,大皇帝也并非是滥杀之人。”
  “哦?”
  康泰解释道:“当初大皇帝派遣他们出海,是让他们前往倭岛,与岛上诸国联络,商谈合攻的事情但是这两个人带着万余人出发,不曾能到达倭岛,且造成了极大的伤亡,最后却只是带回了夷州的千余人”
  哪怕他们此刻已经成为了大魏子民,可他们对过去的皇帝还是很尊重的。
  如今都要在曹髦面前去辩解。
  曹髦倒也没有生气,此时的皇帝本来就是神圣的,维护自己的故主,算是一个非常正常的行为。
  曹髦又开口说道:“朕也要派人出海,探索诸多岛屿,跟那些小国建立往来,让他们前来朝贡,伱们可有什么要说的吗?”
  曹髦这就是在问他们是否愿意合作了。
  他们若是愿意配合,跟着曹髦一起做大事,那固然很好。
  可若是他们不愿意,曹髦也不会强求,他魏国又不是没有航行家,不至于看人脸色。
  朱应跟康泰对视了一眼,方才说道:“陛下,臣愿意为陛下效力!”
  曹髦大喜过望。
  他赶忙令人准备美食好酒,随即笑着说道:“朕将你们从平州请来,就是为了听到这句话啊!”
  “你们勿要担心,朕向来不会亏待有功之人,倘若你们能立下功勋,朕绝不会疏忽对你们的赏赐。”
  “当今朕完成大一统,海外的诸国尚且还不知道这件事,朕要开辟比后汉更加强大的盛世,海外岂能不来朝贡往来呢?”
  听到这番话,朱应忽然说道:“陛下,臣在扶南的时候,曾遇到一个人。”
  “此人唤作陈宋,乃是天竺人。”
  “我当时非常的惊讶,不知他一個天竺人为什么会出现在扶南国,后来得知,从海上能到达天竺。”
  “我们曾跟着他前往天竺方向航行,看到过几处岛屿,岛屿上的人文风土与我们截然不同,相貌怪异”
  听着朱应的话,曹髦都忍不住点头,听的很是仔细。
  朱应又看向了康泰,“康公有本书,唤作《吴时外国志》,其中就记载了海外的诸多小国,也包括天竺那边的诸多岛屿。”
  曹髦又看向了康泰,康泰也回忆起了这件事,如实的说起了自己在海外所见过的诸多小国。
  “过去,曾有个商人,此人唤作秦论,他是从大秦国来的,前来朝见大皇帝。”
  “大秦??”
  曹髦愣了一下,他还真不知道这件事。
  孙权还见过罗马人??
  “可详细告知!”
  康泰赶忙说道:“黄武五年的时候,他从海路到达交趾郡,当时的太守赶忙将他送去拜见大皇帝。”
  “此人知道一些雅言,却不是很熟练,他不是一般的商贾,光是随行的奴仆就有两百多人。”
  “大皇帝曾经跟他询问了大秦国的风土人情,他一一回答,后来他看到了山越人,觉得很是稀奇,就跟大皇帝讨要,大皇帝就送给了他一些山越奴仆,派遣官吏送他回国”
  曹髦都忍不住感慨了起来。
  从水路来的罗马人啊。
  这也是厉害。
  这更是加强了曹髦要派人出海的想法。
  当曹髦问起该怎么更多的跟这些外邦取得联系的时候,朱应苦笑着说道:“陛下,其实吴地有很多商贾,都想要外出,只是原先不许他们外出而已,陛下若是下令允许这些商贾外出,他们也能前往天下各地,宣扬大魏之威。”
  “可是,陛下为何要这么做呢?”
  朱应随即解释了起来。
  原来,吴国是禁止百姓们私自出海的,而孙权本人对那些荒岛也不是那么的在意。
  吴国本身就拥有大量的土地,这些地方都没开发完,哪里顾得上海外的那些岛屿呢?
  而且吴国人口不多,孙权认为,倘若允许他们出海,就会出现大量百姓逃亡的情况。
  尤其是商贾们,他们可能会贩卖国内的一些重要资源,这是孙权所无法容忍的。
  商贾一直都不太受封建统治者们的喜爱,不只是孙权,很多君王都认为商贾皆无良,认为他们不从事生产,不能给国家产生任何的利益。
  曹髦当然知道这是错误的。
  商业活动是应当被庙堂所保护的,民间的商业活动同样能推动庙堂的发展。
  商贾们所能到达的地方,庙堂随后也能前往
  况且说商贾出卖庙堂利益大魏周围也得有人能让商贾们去出卖利益啊,他们卖给谁?邪马台吗?
  还是有着一万大军的扶南国??
  还是在千里之外的大秦?
  以华夏商贾们的性格,哪怕是去经商,只怕都是去薅别人的羊毛,薅完了就带着这些东西跑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