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这可心疼坏了一众大佬,所以这起居舍人不管苏轼愿不愿意,都得出任,就这样新任起居舍人苏轼苦笑着走马上任了。
本以为做到起居舍人已是恩宠非常,若要再升迁,总得在任上做个几年,好歹得到皇帝一句‘不错’才可再进一步。然而开了挂的苏轼总是那最不同寻常的烟火,没过几个月,苏轼又被升迁了。
没错,正是‘被’升迁,苏轼好好的起居舍人做着做着,上头一纸诏令下来让苏轼出任中书舍人,就这还不算完,还要兼知制诰。
这个职位可是朝中重职,通常需要起草诏令,一切朝中大小机密之事,通通需要从苏轼手中过一遍,古往今来,这等要职无一不是当权者心腹担任的。
且苏轼还是个保送生,这等职位通常需要通过严格的几轮考核外加筛选,否则一旦泄露机密要事,在战时可是天大的事情。就这样的职位,苏轼都能直接提着小背包走马上任不带交接的。
其他朝臣都麻了,众人私底下掰着手指数着,苏轼自常州起,这都官升几级了?而且好似还没有个停歇的势头,这难道就是大才子的待遇?早知如此,就应该在幼时少玩些泥巴多背几首诗了!
更刺激的还在后头,中书舍人当了没多久,过了几个月后苏轼又被升官了,这回升为正三品的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到了此时众人总算看明白了,原来顶头大佬对苏轼有着旁人想都不敢想的期许,以及信任!
翰林学士一向是清贵无比的,最重要的是,翰林学士对于苏轼来说,是通往宰相的必经之路。
一朝宰相可是需要能服众的,需要很强的才能外加功绩才有了通往宰相之路的敲门砖。
这就是寒门难出宰相的缘由,辛辛苦苦读成进士已经颇费心力,入职后还得一级级往上爬,只有能力卓绝的寒门子弟才能有机会够上宰相之位。
而宰相一职,在文官中已然做到头了,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有朝廷重大决策都需经宰相之手,所以苏轼的这番火速升迁之路,原来是司马光在为自己找继承之人!
彼时司马光已经上了年纪,若没能找准接班人,待司马光去后朝中必将有一番大波动,这对大宋来说是很不利的,大家都想挤破脑袋抢那个位子,毕竟谁不想体验权势的滋味呢?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苏轼从一个被贬谪的团练副使,到了如今的储备宰相之位,换了旁人定是欣喜的无以言表,到了苏轼这,就是忧心忡忡,甚至不想干了想撂挑子走人。】
-
天幕下各时空中,无论是科考的学子,或是在朝任职的官员,此刻都有一肚子牢骚要发,都给你提拔到这儿了,你还想着不干呢?
有些被贬官升迁无望之人甚至破口大骂:“此等不忠不敬之人,竟是心中无一丝感恩之情,整日妄想罢官退隐,恐怕是被吹捧得过了头,怕自己升迁后露馅了!”
当然,发完这一通牢骚后,这位官员就被上峰派去更偏僻的地方了,酸鸡年年有,可苏轼的才情大家通过天幕都看得明明白白,怎么也轮不到真正无才无德之人来评头论足。
【升官至此,苏轼闲云野鹤的生活期望也被彻底打破了,他知道了朝廷对他的期许,他自己也知道将要面临什么样的局面。
凭心而论,只谈才华能力,苏轼在当时绝对够得上宰相之位,可苏轼却有一个大缺点,那就是他眼中容不得沙子,容不得一丝于百姓不利的事啊!
做到朝廷的正三品大员,要的是圆滑能变通,对有些小事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之人。
苏轼做不来这些,甚至京城脚下,哪位商贩被多收缴了税,若被苏轼知晓,也定要去找相关人员好好整治一番。
官场得意的苏轼却并没有别人想象中那么开心,在苏轼这一年火速升迁的过程中,总有同僚会跳出来反对一二,直教苏轼觉得烦闷。
唯一让苏轼感到欣慰的,就是好弟弟苏辙此番也跟着一同被提拔来京师,一别多年的兄弟二人终于又能在同一个地方任职,这对于苏轼来说可谓是烦闷的生活里难得的温情了。】
-
开封府夜市中,有两位身着布衣的中年人正在坊市内闲逛,在夜色的笼罩下,苏轼苏辙兄弟二人也难得忙里偷闲一回。
“大哥,如今你我二人皆在朝为官,乃前几年从未曾想过之事,未曾想过有朝一日,还能与兄长一同在夜晚漫步于京师的小巷中。”
苏辙觉得有大哥在侧,哪怕之前受到了再多的委屈,官署事情再繁琐,此刻都烟消云散了。
看着弟弟的孺慕之情溢于言表,苏轼也很开心,不过他近来时常为朝中之事所困,有了一些不太好的预感。
二人走着走着,一阵米面炸物的香味飘来,苏轼寻着此味嗅了嗅,见到一位老伯正在煎炸着什么。
还没反应过来的苏辙就这样被苏轼拉来了摊前,瞧着摊边竖了一面小旗子,上头歪歪扭扭的依稀可以分辨出‘糍糕’二字。
苏轼走南闯北的,还没见过这等美食,瞬间被勾出了馋虫,买了两个糍糕尝尝味。
没曾想小小的摊位,还颇为热门,苏轼前脚付完钱,后脚就被告知前头还有十来位食客,且得等着。
“老丈,你这口音听着是南边来的?”
本以为做到起居舍人已是恩宠非常,若要再升迁,总得在任上做个几年,好歹得到皇帝一句‘不错’才可再进一步。然而开了挂的苏轼总是那最不同寻常的烟火,没过几个月,苏轼又被升迁了。
没错,正是‘被’升迁,苏轼好好的起居舍人做着做着,上头一纸诏令下来让苏轼出任中书舍人,就这还不算完,还要兼知制诰。
这个职位可是朝中重职,通常需要起草诏令,一切朝中大小机密之事,通通需要从苏轼手中过一遍,古往今来,这等要职无一不是当权者心腹担任的。
且苏轼还是个保送生,这等职位通常需要通过严格的几轮考核外加筛选,否则一旦泄露机密要事,在战时可是天大的事情。就这样的职位,苏轼都能直接提着小背包走马上任不带交接的。
其他朝臣都麻了,众人私底下掰着手指数着,苏轼自常州起,这都官升几级了?而且好似还没有个停歇的势头,这难道就是大才子的待遇?早知如此,就应该在幼时少玩些泥巴多背几首诗了!
更刺激的还在后头,中书舍人当了没多久,过了几个月后苏轼又被升官了,这回升为正三品的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到了此时众人总算看明白了,原来顶头大佬对苏轼有着旁人想都不敢想的期许,以及信任!
翰林学士一向是清贵无比的,最重要的是,翰林学士对于苏轼来说,是通往宰相的必经之路。
一朝宰相可是需要能服众的,需要很强的才能外加功绩才有了通往宰相之路的敲门砖。
这就是寒门难出宰相的缘由,辛辛苦苦读成进士已经颇费心力,入职后还得一级级往上爬,只有能力卓绝的寒门子弟才能有机会够上宰相之位。
而宰相一职,在文官中已然做到头了,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有朝廷重大决策都需经宰相之手,所以苏轼的这番火速升迁之路,原来是司马光在为自己找继承之人!
彼时司马光已经上了年纪,若没能找准接班人,待司马光去后朝中必将有一番大波动,这对大宋来说是很不利的,大家都想挤破脑袋抢那个位子,毕竟谁不想体验权势的滋味呢?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苏轼从一个被贬谪的团练副使,到了如今的储备宰相之位,换了旁人定是欣喜的无以言表,到了苏轼这,就是忧心忡忡,甚至不想干了想撂挑子走人。】
-
天幕下各时空中,无论是科考的学子,或是在朝任职的官员,此刻都有一肚子牢骚要发,都给你提拔到这儿了,你还想着不干呢?
有些被贬官升迁无望之人甚至破口大骂:“此等不忠不敬之人,竟是心中无一丝感恩之情,整日妄想罢官退隐,恐怕是被吹捧得过了头,怕自己升迁后露馅了!”
当然,发完这一通牢骚后,这位官员就被上峰派去更偏僻的地方了,酸鸡年年有,可苏轼的才情大家通过天幕都看得明明白白,怎么也轮不到真正无才无德之人来评头论足。
【升官至此,苏轼闲云野鹤的生活期望也被彻底打破了,他知道了朝廷对他的期许,他自己也知道将要面临什么样的局面。
凭心而论,只谈才华能力,苏轼在当时绝对够得上宰相之位,可苏轼却有一个大缺点,那就是他眼中容不得沙子,容不得一丝于百姓不利的事啊!
做到朝廷的正三品大员,要的是圆滑能变通,对有些小事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之人。
苏轼做不来这些,甚至京城脚下,哪位商贩被多收缴了税,若被苏轼知晓,也定要去找相关人员好好整治一番。
官场得意的苏轼却并没有别人想象中那么开心,在苏轼这一年火速升迁的过程中,总有同僚会跳出来反对一二,直教苏轼觉得烦闷。
唯一让苏轼感到欣慰的,就是好弟弟苏辙此番也跟着一同被提拔来京师,一别多年的兄弟二人终于又能在同一个地方任职,这对于苏轼来说可谓是烦闷的生活里难得的温情了。】
-
开封府夜市中,有两位身着布衣的中年人正在坊市内闲逛,在夜色的笼罩下,苏轼苏辙兄弟二人也难得忙里偷闲一回。
“大哥,如今你我二人皆在朝为官,乃前几年从未曾想过之事,未曾想过有朝一日,还能与兄长一同在夜晚漫步于京师的小巷中。”
苏辙觉得有大哥在侧,哪怕之前受到了再多的委屈,官署事情再繁琐,此刻都烟消云散了。
看着弟弟的孺慕之情溢于言表,苏轼也很开心,不过他近来时常为朝中之事所困,有了一些不太好的预感。
二人走着走着,一阵米面炸物的香味飘来,苏轼寻着此味嗅了嗅,见到一位老伯正在煎炸着什么。
还没反应过来的苏辙就这样被苏轼拉来了摊前,瞧着摊边竖了一面小旗子,上头歪歪扭扭的依稀可以分辨出‘糍糕’二字。
苏轼走南闯北的,还没见过这等美食,瞬间被勾出了馋虫,买了两个糍糕尝尝味。
没曾想小小的摊位,还颇为热门,苏轼前脚付完钱,后脚就被告知前头还有十来位食客,且得等着。
“老丈,你这口音听着是南边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