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节
姜大叔一拍大腿,非常支持,只是也不能随随便便领个半大小子,不是亲生的,怕养不住,最好找个年纪小不懂事的。
泸州本地就有慈善堂,卫知府的夫人是那里的常客,因为办得有声有色,所以里面几乎没有孩子,剩下的都是无人养老的孤寡老人。
姜老五和冯氏不敢麻烦衙门,却也有死了没有人埋的恐慌,年纪越大,这样的心思,反而重了。
“大妹子来了!吃了吗?一起吃点!”
姜婶和冯氏同村,她从灶间端出来炒的两样小菜,把昨天没吃完的肉,放在菜里热一下,招呼顾峥和莫小荷一起吃饭。
“不用了,你们赶紧吃,我们昨天寻思这事,一晚上没睡。”
冯氏摆摆手,偷偷打量顾峥和莫小荷夫妻,暗自点点头,男人什么都让着他娘子,看起来就是个不错的,有责任心的人,他们也能放心跟着走货。
“那我们先吃,一会儿人都过来了。”
约定好上午,出门走货的人到姜家,让顾峥认认,也好做到心里有数,下晌姜大叔和冯大春一起,跟着夫妻俩去看运货的马车,已经在车马行预定好了。
众人刚吃上饭,冯大春匆匆忙忙赶来,进门之后擦了一把汗,咕咚咚喝了一大碗粥,闷头不吭地又给姜家劈了不少柴禾。
家里天天要生火,铁牛过几天要回到主家那上工,只留下姜婶和小丫,要喂鸡喂鸭,忙活家务和地里的活计,所以趁着现在没走之前,多攒点柴禾。
“大春啊,我在厨房给你留了一碗面条。”
姜婶公然给自己的弟弟留了点小灶,也是知道他那个脾气,没吃饭,肯定说自己吃饭了,不肯在家里用。
村里人陆续而来,众人草草吃了早饭,姜大叔开始给众人分工。
出门在外,要准备一些东西,这些顾峥提前给了银子,他一会就去置办,帐篷都得买防雨的,还有厚厚的油毡布,蚊香,治疗痢疾等应急的草药。
“你们还有啥需要的?咱们六天之后出发,走这一趟,多带两套换洗的衣服和鞋。”
姜大叔有经验,往南走,日头晒,农家人,家家户户都有那草帽,这次离开,东家管饭,他们不需要带啥干粮,走的时候,一家带点菜就行了。夏天,菜也放不住,一两天就失去水分,蔫巴了,基本上带够第一天,第二天吃的就行。
“干粮你们不用带,咱们一天三顿饭。”
赶路其实比干体力活还要辛苦,按照大越一天两顿饭的标准,晚上这些人就得饥肠辘辘,多吃一顿饭,浪费不了多少银子,何苦让这些出门在外的人为难,莫小荷很会收买人心,她想,只要这些人能尽心一些,比什么都好,那些吃饭的银子,在减小的耗损上,就找补回来了。
“一路走官道,早上周围有人家,就买点馒头咸菜和稀粥,或者饼子,一天必须有一顿肉。”
莫小荷无肉不欢,总不好自己偷偷在马车上吃独食,她把待遇一说,众人都惊呆了,走这一趟,不是吃苦,而是享福去了,没听说谁家商队待遇那么好。
顾峥默默地算,十几个男人,每天至少要做个两三斤肉,关键是,路上找不到屠户,这肉在哪里买。看来,一切只能靠他解决,多亏他有打猎的本事。
“谢谢东家,咱们一定不偷懒。”
十来个人,除了姜大叔和姜老五年长一些,剩下的都是二十来岁到三十来岁之间的汉子,一家里出一个代表,对能有这分差事,充满感激。
开始姜大叔说给二十两银子,他们还不能相信,但是姜大叔为人,他们还是信得过的,根本不会信口开河,而且昨天签订工契,每个人都给了五两银子作为安家费。还没去,就得了银子,还有啥不信的?
众人商议过后,又补充了一些,看着没问题,按下手印后,等着回家准备。
“爹啊,你好狠的心啊,你咋胳膊肘往外拐啊,好事全便宜别人了!”
门口有人哭爹喊娘,众人定睛一看,纷纷摇头,来人正是金氏,身后跟着缩头缩脑,一脸没有主意的姜铁柱。
姜大叔看到儿子畏畏缩缩的模样,就气不打一出来!
“爹啊,不是说要找两个做饭的吗?我不是现成的吗?”
金氏一大早得到了风声,顾不得睡懒觉,把床上翻滚的姜铁柱拉起来,要回婆家说理!
难怪呢,家里有马车来,这么美的事,她和姜铁柱都去,回来就是四十两银子,再把她公公的钱也弄到手,六十两,干什么不好?
断绝关系,才给二十两,太不划算了,要断绝,也是走一趟之后,他们家里赚到银子再说!
“你给我闭嘴!”
姜大叔被金氏气得脸红气喘,用手不停地拍着前胸,说不出话来,这么无耻的人,让他又在村里人面前,丢了个大脸!
第135章 对簿公堂
这个时代,没有电话,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可人与人这种传播速度,能达到恐怖的速度。金氏家就在邻村,家里开个杂货铺子,来买东西的人喜欢闲磕牙,传到她耳朵里,在莫小荷意料之中,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昨天晚上刚刚定下,金氏一大早就蓬头垢面找上门来,进门后就是一顿撒泼,形象一点都不要了。
四十两银子啊,那可是雪花白银,杂货铺也就卖个油盐酱醋等物,一年能赚个三五两,金氏做梦都能笑醒,这一趟走一个来月,得到的银钱,再购得新鲜廉价的小玩意,回来倒个手,可不止四十两。
“姜老五一家出两个人,凭什么啊?”
别人都一家出一个,而且,这活计是自家公公接来的,他应该在中间抽成,一个人抽五两银子,十五个人,天啊,六十五两!
金氏的脑袋转得飞快,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地,给他们介绍活儿,就得感恩戴德,十五两走一个月,路上花销都是东家出,上哪找这么好的差事去?写个布告贴在闹市,应征的人大把的。
“闭嘴,滚出去!”
姜大叔脸上挂不住,顾家夫妻让他找人,那就是他说的算,找靠谱的,金氏又懒又馋,带着她上路,无疑是个大麻烦,他们是走货,又不是欣赏风景去!
村里人很尴尬,心里感激姜大叔,的确,他这边就出一个人,冯大春不算,如果带上姜铁柱和姜铁牛,众人也不能说什么,金氏有一句话说的对,活计是姜大叔找的。
“爹,你怎么能胳膊肘往外拐呢?你是老糊涂了吧?”
金氏见公公倔强的脾气上来了,眯了眯眼,把躲在她身后的姜铁柱拉出来,示意他说几句。
“媳妇,我看爹是怕咱们吃苦头。”
姜铁柱是个没主意的人,如果他爹有二十两银子,他去讨要不好吗?为啥一定要跟着一起去?往南走,一路风吹日晒不说,还要水土不服,那官道旁边草棵子里有蚊子和毒虫,哪有在家里舒服。
泸州本地就有慈善堂,卫知府的夫人是那里的常客,因为办得有声有色,所以里面几乎没有孩子,剩下的都是无人养老的孤寡老人。
姜老五和冯氏不敢麻烦衙门,却也有死了没有人埋的恐慌,年纪越大,这样的心思,反而重了。
“大妹子来了!吃了吗?一起吃点!”
姜婶和冯氏同村,她从灶间端出来炒的两样小菜,把昨天没吃完的肉,放在菜里热一下,招呼顾峥和莫小荷一起吃饭。
“不用了,你们赶紧吃,我们昨天寻思这事,一晚上没睡。”
冯氏摆摆手,偷偷打量顾峥和莫小荷夫妻,暗自点点头,男人什么都让着他娘子,看起来就是个不错的,有责任心的人,他们也能放心跟着走货。
“那我们先吃,一会儿人都过来了。”
约定好上午,出门走货的人到姜家,让顾峥认认,也好做到心里有数,下晌姜大叔和冯大春一起,跟着夫妻俩去看运货的马车,已经在车马行预定好了。
众人刚吃上饭,冯大春匆匆忙忙赶来,进门之后擦了一把汗,咕咚咚喝了一大碗粥,闷头不吭地又给姜家劈了不少柴禾。
家里天天要生火,铁牛过几天要回到主家那上工,只留下姜婶和小丫,要喂鸡喂鸭,忙活家务和地里的活计,所以趁着现在没走之前,多攒点柴禾。
“大春啊,我在厨房给你留了一碗面条。”
姜婶公然给自己的弟弟留了点小灶,也是知道他那个脾气,没吃饭,肯定说自己吃饭了,不肯在家里用。
村里人陆续而来,众人草草吃了早饭,姜大叔开始给众人分工。
出门在外,要准备一些东西,这些顾峥提前给了银子,他一会就去置办,帐篷都得买防雨的,还有厚厚的油毡布,蚊香,治疗痢疾等应急的草药。
“你们还有啥需要的?咱们六天之后出发,走这一趟,多带两套换洗的衣服和鞋。”
姜大叔有经验,往南走,日头晒,农家人,家家户户都有那草帽,这次离开,东家管饭,他们不需要带啥干粮,走的时候,一家带点菜就行了。夏天,菜也放不住,一两天就失去水分,蔫巴了,基本上带够第一天,第二天吃的就行。
“干粮你们不用带,咱们一天三顿饭。”
赶路其实比干体力活还要辛苦,按照大越一天两顿饭的标准,晚上这些人就得饥肠辘辘,多吃一顿饭,浪费不了多少银子,何苦让这些出门在外的人为难,莫小荷很会收买人心,她想,只要这些人能尽心一些,比什么都好,那些吃饭的银子,在减小的耗损上,就找补回来了。
“一路走官道,早上周围有人家,就买点馒头咸菜和稀粥,或者饼子,一天必须有一顿肉。”
莫小荷无肉不欢,总不好自己偷偷在马车上吃独食,她把待遇一说,众人都惊呆了,走这一趟,不是吃苦,而是享福去了,没听说谁家商队待遇那么好。
顾峥默默地算,十几个男人,每天至少要做个两三斤肉,关键是,路上找不到屠户,这肉在哪里买。看来,一切只能靠他解决,多亏他有打猎的本事。
“谢谢东家,咱们一定不偷懒。”
十来个人,除了姜大叔和姜老五年长一些,剩下的都是二十来岁到三十来岁之间的汉子,一家里出一个代表,对能有这分差事,充满感激。
开始姜大叔说给二十两银子,他们还不能相信,但是姜大叔为人,他们还是信得过的,根本不会信口开河,而且昨天签订工契,每个人都给了五两银子作为安家费。还没去,就得了银子,还有啥不信的?
众人商议过后,又补充了一些,看着没问题,按下手印后,等着回家准备。
“爹啊,你好狠的心啊,你咋胳膊肘往外拐啊,好事全便宜别人了!”
门口有人哭爹喊娘,众人定睛一看,纷纷摇头,来人正是金氏,身后跟着缩头缩脑,一脸没有主意的姜铁柱。
姜大叔看到儿子畏畏缩缩的模样,就气不打一出来!
“爹啊,不是说要找两个做饭的吗?我不是现成的吗?”
金氏一大早得到了风声,顾不得睡懒觉,把床上翻滚的姜铁柱拉起来,要回婆家说理!
难怪呢,家里有马车来,这么美的事,她和姜铁柱都去,回来就是四十两银子,再把她公公的钱也弄到手,六十两,干什么不好?
断绝关系,才给二十两,太不划算了,要断绝,也是走一趟之后,他们家里赚到银子再说!
“你给我闭嘴!”
姜大叔被金氏气得脸红气喘,用手不停地拍着前胸,说不出话来,这么无耻的人,让他又在村里人面前,丢了个大脸!
第135章 对簿公堂
这个时代,没有电话,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可人与人这种传播速度,能达到恐怖的速度。金氏家就在邻村,家里开个杂货铺子,来买东西的人喜欢闲磕牙,传到她耳朵里,在莫小荷意料之中,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昨天晚上刚刚定下,金氏一大早就蓬头垢面找上门来,进门后就是一顿撒泼,形象一点都不要了。
四十两银子啊,那可是雪花白银,杂货铺也就卖个油盐酱醋等物,一年能赚个三五两,金氏做梦都能笑醒,这一趟走一个来月,得到的银钱,再购得新鲜廉价的小玩意,回来倒个手,可不止四十两。
“姜老五一家出两个人,凭什么啊?”
别人都一家出一个,而且,这活计是自家公公接来的,他应该在中间抽成,一个人抽五两银子,十五个人,天啊,六十五两!
金氏的脑袋转得飞快,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地,给他们介绍活儿,就得感恩戴德,十五两走一个月,路上花销都是东家出,上哪找这么好的差事去?写个布告贴在闹市,应征的人大把的。
“闭嘴,滚出去!”
姜大叔脸上挂不住,顾家夫妻让他找人,那就是他说的算,找靠谱的,金氏又懒又馋,带着她上路,无疑是个大麻烦,他们是走货,又不是欣赏风景去!
村里人很尴尬,心里感激姜大叔,的确,他这边就出一个人,冯大春不算,如果带上姜铁柱和姜铁牛,众人也不能说什么,金氏有一句话说的对,活计是姜大叔找的。
“爹,你怎么能胳膊肘往外拐呢?你是老糊涂了吧?”
金氏见公公倔强的脾气上来了,眯了眯眼,把躲在她身后的姜铁柱拉出来,示意他说几句。
“媳妇,我看爹是怕咱们吃苦头。”
姜铁柱是个没主意的人,如果他爹有二十两银子,他去讨要不好吗?为啥一定要跟着一起去?往南走,一路风吹日晒不说,还要水土不服,那官道旁边草棵子里有蚊子和毒虫,哪有在家里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