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节
  谁知关系一向与他不错的县丞,听得这一邀约后,非但没欢喜答应,还略微妙地挑了挑眉:“这,只怕不太好吧。”
  柳七:“?”
  县尉也打了个哈哈:“我忽想起,还剩了桩要紧差事没办,还是算了吧。”
  柳七莫名其妙地看着两人飞快溜掉,又看向主簿。
  主簿一脸淡定,不惜自黑:“家有胭脂虎,为小命着想,在下就不奉陪了。”
  柳七:“……”
  难得想重回欢场浪子之姿,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几位佐官相继离去,叫柳七根本没回过神来。
  他甚至还没来得及逮一个细问,递铺的行者就忽然到来,直接打断了思绪。
  因陆辞发信日期很是接近,邮置索性合在一起,一同发出。
  每十八到二十里才置一铺,陆辞与柳七通信又很是频繁,因此柳七与这步递兵,也很是熟稔了。
  不出意外地在落款处看到陆辞的名字时,柳七心情大好,也不跟那几位不赏脸的佐官计较了,随手给了人几个铜板做赏钱,才接过信。
  既然无人应邀,他也没了独去的兴致,索性直接转身回到官署,按照寄出的顺序,一一将信拆开。
  在第一封信,陆辞淡定地表示,因救回了馆中书籍,自己的阶官被擢升至六部员外郎,领太子舍人一职了。
  柳七一脸恍惚:“????”
  一任期满,得有三年。
  自己还在一知县的位置上苦苦奋斗,怎么友人说升就升,还一眨眼就连跳几级?
  真不愧是陆摅羽啊。
  他惊叹着摇了摇头,情不自禁地为陆辞道了句‘好’,代其感到欣喜。
  然而还没过多久,就倏然察觉出几分不对劲来。
  现未立东宫,这太子舍人,岂不虚设了?
  而且馆阁的差使也丢了,那不成了只升了本阶,却落得无事在家么?
  柳七不甘心把信又翻来覆去地看了几次,无奈地确定了,这狡猾的小饕餮为了不叫他担心,通篇只轻描淡写,导致他想要分析,也分析不出个所以然来。
  柳七拧着眉,深吸口气,强忍住立刻回信将人痛批一顿的冲动,又拆开第二封。
  说不定只是忘了,第二封信就交代了呢?
  然而事实却注定叫他失望了。
  柳七一脸麻木地看着这反复强调地址变更之事、让他莫着急寄出小食的信……只在结尾找到了丁点有用的信息。
  那便是,自己这位了不得的小友终于如愿以偿,被调到地方上去担任知州一职。
  从此可畅享当地美食,而不必被一直拘于帝京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即使山高皇帝远,但身边还注定有个朝廷的眼线——通判跟着。
  不过障碍都是可以克服的,前途注定是美好的。
  陆辞在乐观地大书特书后,还大方许诺,作为他们一直寄去小食的回报,等他一到汾州,就设法问出豆角焖面等特色菜的做法,再收集一些当地特产的长山药过来。
  只在结尾处,陆辞才象征性地表达了一下遗憾之情:道在他的原计划里,还准备趁年末放馆的那段时间回乡探母的。
  现要去汾州走马上任,自然也就此搁浅了,唯有等彼此资成之后,再看是否能在汴京再聚。
  聚会的想法也跟着彻底泡汤的柳七,看到陆辞那毫无诚意的‘遗憾’,实在抑制不住愤怒了。
  在四周人胆战心惊的关注下,他气呼呼地直接将信纸摔在了桌上,然后愤愤不平地提起笔,控诉这冷情人——“怎向心绪,近日厌厌长似病。狡童咫尺,佳期杳无定。辗转无眠,粲枕冰冷……”
  柳七是满腹怨言下灵感大发,而比他还晚上八天,才收到陆辞从汴京发出的信件的朱说,就是完全不同的态度了。
  不因别的,只因他先拆的是第二封信。
  就不似柳七那般,白白给人担心一场。
  朱说所任的从事郎负责县中防御、团练和部分军事,又因位处邕州,公务很是繁忙。
  但他自小就是个不怕苦累的,纵使每日忙得脚不沾地,也只觉充实,且充满斗志。
  尤其陆辞在馆阁中任职时,还三不五时寄些珍稀的手抄本来,其中关于火药改良的配方,就让他感到受益匪浅。
  哪怕没了手抄本,单是每月读陆辞的来信时,就已是他最期待,也最欢喜的时候了。
  这回也不例外。
  朱说在读完之后,面上挂满了笑。
  他丝毫没有在京中任官、就优于在地方任职的观念,甚至还打心底地替陆辞高兴起来。
  毕竟摅羽兄究竟有多想去地方上,他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朱说读信读得极慢,很是珍惜。
  他很清楚,这一封读完,下一封再来,少说也得十天半月后了。
  且因摅羽兄要启程往汾州赴任,等确切落脚,安顿好事务,怎么说也得耽搁上大半个月。
  朱说在回信时,更是写了五六张废稿,才郑重地起了头。
  他也不问多的,只将自己匆匆赶来邕州上任时,得到的一些小心得写上,希望能帮上陆辞一帮。
  等步递兵将信件取走后,朱说不由走出官衙,独自伫立于的大街之上。
  正逢秋高气爽,枯黄树叶纷纷洒落,哪怕他此时无法亲眼看到,但也能想象出,远处的江水想必正滔滔不绝,势不可挡地奔涌直前。
  他面朝北方,眯眼遥望天际,悠然神往之余,不禁融情于景,信口吟道:“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浊酒一杯,长龙腾跃,唯是人千里。”
  他与摅羽兄,真正是一南一北,山高路远,数年难以相见。
  唯有赋词一首,望对方珍重了。
  对柳朱二人无处宣泄、唯有寄托于诗词中的思念之情,陆辞暂且是感觉不到了。
  从汴京到汾州,并不算远,要真说起来,还比从汴京回密州的路途要短上一些。
  陆辞打的是在当地添置家当的主意,因此虽带了不少京城里的高档商品,却都是准备沿途卖掉的。
  交子也带了不少,为此,还额外雇佣了四名健仆,专门护送他去任上。
  毕竟他只是前去赴任,而非执行紧急公务,自然享受不到有人护送和使用官马的待遇的。
  陆辞出发得早,路上则优哉游哉,并非是为观赏沿途山水,而是要尽情品尝着自己从未来过的大宋西北部、各个州府的特色美食,顺道做做生意。
  尽管还没到汾州,但单是汾州特色的豆角焖面,他就已尝到了不下五个版本。
  还各有千秋,难以取舍。
  等陆辞心满意足地到了汾州州治所在的西河县时,车上原堆得满满的货物已然一空。
  正因如此,哪怕他吃了这一路,怀中交子,却是不少反增。
  来到人来人往的州城门前,陆辞并未让车夫去寻城门卫兵、以告知自己身份,而是让人催车跟在漫长的队列后头,自己也不下车,只安然等待在车厢里。
  等将最后一包干炒胡豆消灭掉后,也轮到他了。
  当守城官吏们面无表情地请陆辞下车,好让他们上车盘查时,负责查看路验的那一位,才一目扫过几行,就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
  “陆知——”
  他慌慌张张地就要行礼,陆辞却笑眯眯地一拂手,拦住了:“例行公事,你们该查的查。”
  那人脸色变幻莫测,好半晌才定格在局促不安上:“是,是。”
  他没来得及喊破陆辞身份,但那诚惶诚恐、战战兢兢的神态,还是瞒不住人的。
  哪怕很快强自镇定下来,负责把陆辞请下车,再上车去验看货物的两人,也不由对视一眼,言语和行止间,更是不由自主地客气了好几分。
  现天色已暗,陆辞不准备连夜去官署上任,以免折腾一趟,平白扰民。
  而是善解人意地在寻了一家客邸落脚后,就兴致勃勃地上街觅食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1.柳永的词化用自他自己写的《引驾行》和《过涧歇近》
  2.范仲淹的词化用自他自己写的《苏幕遮》
  第一百章
  陆知州来到汾州的第一件事,自然是要尝尝最为正宗的当地特色美食。
  他走到一家生意最旺的街上铺席里,又招呼跟随他的健仆们也一同坐下。足足坐了好一会儿,忙得满头大汗的伙计才得空来招呼,满脸笑容道:“这位客官想要些么?”
  陆辞笑眯眯道:“六盘六碗,一定得有豆角焖面、炝碗秃和虾酱豆腐,再来一碗姜蜜汤。”
  “好嘞!”
  一听是个大主顾,伙计高兴应着,记下后就要转身离开,却又被陆辞叫住了:“你先不忙走。我方才点的,只是我一个人的份,而这边还有几个人,也要点菜。”
  相比于受宠若惊的健仆们,伙计乍听此话,差点没怀疑自己的耳朵。
  他郑重其事地反复打量着陆辞,只觉这郎君模样是生得他从未见过的俊俏,但身板却偏于纤瘦,怎么就开得出这样的狂口……?
  他眉心跳了跳,当陆辞是吃不完也要点一桌的铺张性子,面上则分毫不露,笑着问了另外那几个高大健实、作下仆大半的壮汉,才带着单子走了。
  陆辞未等上多久,一盘盘新鲜出炉的菜肴,就热腾腾地被送上来了。
  考虑到面食太易饱腹,他先抿了口芳滑辣的姜蜜汤,再朝虾酱豆腐伸出了筷子。
  每块豆腐都用香气浓郁的鲜制虾酱包裹着翻炒过,此时还冒着大大的气泡。
  他才小小地尝了一口,就被那酥软的油香,嫩滑的口感,还有溢出的鲜美汤汁给征服了。
  这是当地最为正宗的味道,哪怕是汴京那些名扬天下的大酒店,也无从模仿。
  ——在外任官,还真是幸福啊。
  陆辞发自内心地感慨着,默默地又将王旦给感谢了一遍,就专心对付起眼前的美食了。
  他动作斯文依然好看,效率上却毫不含糊,很快就将一道道菜品消灭。
  在他不疾不徐地将第一张盘子扫荡完毕时,那一直忍不住留意他的伙计就露出了微妙的神色。